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4 毫秒
1.
为了验证隧道反射层析扫描成像超前预报技术( Tunnel Reflection Tomography )在不同类型不良地质体探测中的适用性及准确性,通过TRT技术在河北某金属矿山中的应用,对物探成果及揭露的实际工程地质情况进行分析比对。结果表明,TRT技术能较为准确地揭露空区、含水构造、断层及裂隙带等不良地质体,是一种适用性很强的超前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2.
长隧道地质灾害超前综合探测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本文从理论层面上,探讨了常规地质、物探、钻探三位一体的长隧道地质灾害超前综合探测技术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即:常规地质规律预测为先导,物探(瑞利波探测)为手段,必要时辅以定向钻探验证.为长隧道工程的地质超前探测预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深埋长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风险模糊层次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灾害是影响深埋长隧道安全施工的重要因素,将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和模糊层次评价相结合,建立深埋长隧道地质灾害风险预测体系。首先对超前地质预报进行了研究并建立综合超前地质预报体系,以该体系为指导对隧道进行地质预报,了解掌子面前方的地质信息。其次在地质预报基础上作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风险模糊层次评价,对隧道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地质灾害及整体风险程度进行评估。最后以米仓山隧道为工程背景,对建立的地质灾害风险预测体系进行了实践,得到里程段内发生涌水突泥、塌方、大变形及岩爆等地质灾害的风险等级,以及地质灾害整体综合评价风险等级。  相似文献   

4.
隧道特大涌水如果没有预先查明导水通道和水量,靠隧道施工过程中单纯地质超前预报发现地质异常,并采取传统的超前小导管沣浆进行治理,效果不佳.以三阳隧道特大涌水为例,分析涌水原因,并提出查明导水通道,"以堵为主"的环保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以三峡翻坝高速公路项目鸡公岭隧道工程为例,介绍了层析扫描成像技术(耵盯)的基本原理、传感器布设与信号接收、数据处理方法等,并应用该技术进行施工地质预报.结果表明,TRT技术对隧道围岩级别与含水体的预报准确率较高,其预报成果可以满足安全施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隧道不良地质体施工提供安全保障,开展以地震波反射法为主要手段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结合工程地质调查和掌子面地质素描,采用TSP203~(plus)进行长距离预报,同时运用超前水平钻探进行更为精确的短距离预报和加深炮孔对大范围不良地质体进行跟踪预报。该预报方法应用于金瓶岩隧道软弱破碎带和富水带,取得良好效果,有效指导了隧道安全施工,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隧道含水断层破碎带的探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泉三高速公路某隧道含水断层为例,对比瑞利波和地质雷达两种探测技术,论述其优缺点,阐明瑞利波探测技术探测公路施工隧道含水断层破碎带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安全控制是高瓦斯隧道监理工作的核心控制内容之一。都(江堰)汶(川)公路高瓦斯隧道断面大,施工倍受瓦斯危害困扰,安全控制难度巨大。而火源则是大断面隧道施工中引起瓦斯燃烧或爆炸的导火索,因而如何遏制火源便成为监理单位抓好安全控制的一大重点。但目前尚无具体先例、方法可循,相关隧道施工规范、监理规范也未对此作出明确的规定。文章通过都汶公路紫坪铺(原名董家山)隧道2005年“12·22”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后的火源监控工作实践,总结出了一套火源监控对策,这对今后类似高瓦斯隧道施工火源控制和推动安全监理技术进步具备较大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瑞利波探测公路施工隧道地质灾害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瑞利波探测是一种原位测试的工程地震探测技术,其频散曲线的变化与地下地质条件存在联系,通过频散曲线的特征识别,可得到探测方向上一定范围内的地质构造情况;瑞利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工程物理特性有关,据此可对探测范围内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做出评价.本文针对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地质问题,结合瑞利波的探测原理,论述了瑞利波探测公路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为保证超小净距近接交叉隧道施工安全,以盘道岭隧道交叉施工段为研究对象,提出交叉隧道施工优化支护方案。基于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和围岩地质评级系统,提出交叉隧道节理岩体的地质强度指标(GSI)。采用Hoek-Brown强度准则峰后应变软化模型及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下行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位移场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数值计算得到的下行隧道拱顶变形量与现场实测结果相吻合;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分析下行隧道拱顶下沉量和支护压力的相互作用关系可知,用优化支护方案能够保证交叉隧道施工的安全稳定性,数值计算能反映现场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1.
基于PSO-SVM模型的隧道水砂突涌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杂工程地质条件下,隧道水砂混合物突涌的预测防控是隧道安全建设的基础,准确预测水砂混合物突涌量,为工程提供安全保障至关重要。为提高预测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PSO-SVM)的隧道水砂突涌量预测模型。综合考虑地质构造、气象条件、施工影响三类因素,选取七个因子,结合某公路隧道,利用PSO-SVM建立隧道水砂突涌量预测模型,并对该隧道水砂突涌量进行预测,结果与实际突涌量一致。证实综合粒子群算法和支持向量机优势的PSO-SVM方法预测精度高,且易于实现,为类似隧道工程突涌预测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针对山岭地区隧道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地质条件日益复杂、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施工难度也越来越大等特点,以新建贵阳至广州铁路客运专线金宝顶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隧道施工安全进行风险评估.通过建立风险源的层次树状图,有针对性采取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控制技术,为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控制风险事故后果损失提供了技术指导.结合金宝顶隧道风险管理的实例,对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实际运用进行总结,提出了主要的危险源和应该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以其为同类工程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双线上下层盾构隧道施工时的短期地面沉降,以大连地铁二号西安路到交通大学区间盾构隧道施工为背景,使用Flac3D软件进行沉降的有限差分分析,模拟了地下隧道的掘进、支护和掌子面支护等。针对大连典型的地质特征进行预测,这些特征是决定地面沉降量的关键因素。研究区域的地质构造从地面向下分别为素填土、卵石、板岩。通过模拟上下双层非对称往返施工的盾构隧道施工过程,及掘进、支护和掌子面支护等详细步骤,得到了其单向和双向往返施工时的地面沉降,进而可分析其沉降规律。结果显示,上层隧道施工时,将降低岩层承载能力,同时改变下层隧道的土体平衡,加剧沉降,所以沉降量较大且两侧的测点沉降量不对称。通过模拟与分析为在市内建筑物密集区域修建地铁隧道提供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复杂岩溶地区隧道施工突水地质灾害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在岩溶山区施工的隧道工程,由于岩溶发育分布的复杂性造成对施工掌子面前方的岩溶分布状况难以准确判定,导致施工过程中岩溶突水突泥灾害发生,影响施工安全。笔者以宜万铁路齐岳山隧道为例,应用岩溶水文地质基本理论,从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循环条件以及区域地壳运动等岩溶形成发展的控制性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隧址区岩溶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途径;研讨了地层岩性分布规律和区域夷平面分布状况;分析了断层和褶皱等地质构造的分布规律,从而对隧址区的岩溶分布规律有了深入认识,进一步考虑隧道高程和线路走向,评价了齐岳山隧道可能发生岩溶突水突泥等施工地质灾害的危险地段;明确了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超前探测和防灾的重点区段。  相似文献   

15.
隧道工程是铁路、公路、水利和矿山建设常有的施工项目。从总体上看,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隧道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大大降低,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仍比其它工程作业事故的发生率相对要高。本文分析辨识了隧道施工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对策与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某公路隧道病害的现场调查,在对其主要病害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隧道勘察、设计和施工因素,结合隧道应力分布和受载情况,分析了隧道病害的现状,根据裂缝的走向可将其分为纵向裂缝、斜向裂缝和环向裂缝。笔者认为,该病害产生原因主要是施工、设计及地质因素;提出的隧道病害整治措施是在充分了解隧道地质条件的情况下,应严把施工质量关。研究得到的隧道病害原因和治理预防措施,对相似病害的防治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沿海高速公路风险评价体系构建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沿海高速公路建设面临地质条件复杂,气象灾害多样、工程类型多等困难,针对其风险评估工作多而繁杂的实际情况,以浙江沿海疏港高速公路为工程背景,选择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和隧道工程为研究对象,在其中筛选提炼出软土路基区、人工海岸区、跨海湾特大桥、水底隧道等作为评价对象,分析了在沿线地质条件及气象条件下,不同评价对象在施工期和运营期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因素,选择其中的主要风险因素,构成多级评估对象,搭建了沿海高速公路风险评价的体系,并且说明了所采用的评估方法和评估流程,并介绍了所采用的风险概率和风险后果等级标准。构建沿海高速公路风险评价体系能为我国的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岩爆危险性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岩爆是高地应力区岩质隧道开挖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主要施工地质灾害之一 ,它的发生对隧道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构成很大的威胁 ,对岩爆发生可能性及其程度的预测是这类隧道设计、施工及安全生产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依据隧道岩爆发生的条件 ,基于国内外隧道工程岩爆实例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建立了岩爆危险性预测的评价模型并应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