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为研究烟花爆竹燃放对哈尔滨市区空气质量的影响,及时捕捉污染过程的变化趋势并分析污染的成因,2016年2月7—9日对哈尔滨市区内4个监测点位(省监测站、松北商大、动力和平路和省农科院)颗粒物浓度变化趋势进行解析,同时结合单颗粒气溶胶飞行质谱仪、3D可视激光雷达等相关仪器分析结果进一步确定污染成因。结果表明,连续监测期间4个监测点位均出现重度污染时段,且与除夕夜烟花爆竹集中燃放时间高度吻合,说明烟花爆竹的集中燃放会在短时间内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同时烟花爆竹的燃放会对颗粒物化学组分造成明显的影响,受影响最大的是Mg~(2+)和Cl~-,且在燃放期有机碳、元素碳、混合碳占比升高。 相似文献
2.
基于2018年与2019年春节期间常规空气污染物数据、2019年细颗粒物PM2.5中水溶性离子和OC/EC的化学组分数据,结合气象资料,分析了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对海口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对海口市初一的空气质量影响较大,主要影响污染物为PM10、PM2.5和SO2,对NO2、CO和O3影响相对较小;实施烟花爆竹严格管控后空气质量明显改善,2019年除夕夜PM10、PM2.5和SO2质量浓度峰值较2018年分别下降67.4%、68.5%和66.7%;烟花爆竹集中燃放主要造成K+、Cl-、Mg2+和SO42-快速上升,其中K+影响最为显著,K+短时上升了16.21 μg/m3,增加17.01倍;对于NO2-、Na+、F-、NO3-、Ca2+、NH4+等6种离子和OC/EC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通过调查企业生产情况,采用现场实测、模型、排放因子等方法,获得了常州市工业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从行业、排放口高度、空间、时间及重点源所占比例等方面,分析了常州市工业大气污染物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常州市工业PM、PM_(10)、PM_(2.5)、SO_2、NO_x、CO、NH_3、VOCs排放量分别为3.089、1.348、0.695、5.380、7.077、14.459、0.030、0.848万t;钢铁、水泥、热电、金属制品、化工是常州市大气污染物产生的主要行业;高架源、中架源、低架源排放比例依次增加;11.5%的企业占据了全市排放量的86%以上;SO2等污染物各月排放量基本稳定,PM2.5等上半年排放量波动较大;市区企业的集中排放在不利气象条件下易造成大气污染。 相似文献
4.
5.
分析了2018年春节期间京津冀及周边区域空气质量状况,结果表明,京津冀及周边区域2018年春节期间空气污染较重,以石家庄、邢台、邯郸、晋城、长治为中心的区域污染最重,此次重污染过程呈污染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受微风、高湿、逆温等不利气象条件影响,颗粒物污染不断积累和二次转化。除夕(2月15日)至初六(2月21日),北京首要污染源为机动车尾气源,张家口、保定、太原、郑州为燃煤源,太原和廊坊烟花源占比高于其他城市。自除夕(2月15日)下午开始,区域内各城市烟花爆竹燃放相关离子浓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北京、保定烟花源贡献率与贡献浓度与2017年春节期间相比有所下降。2018年春节期间PM2.5浓度明显高于2015—2017年,区域南部空气质量较差,重污染区域主要集中在以石家庄、邢台、邯郸、长治、晋城为中心的区域。 相似文献
6.
常州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点源、流动源、面源分类,在研究工业企业、机动车、建筑工地、秸秆焚烧等20多类排放源的基础上,建立2011年常州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结果表明:2011年该市大气污染物PM、PM10、PM2.5、SO_2、NO_x、CO、NH_3和VOCs的排放总量分别为13.514万t、6.746万t、2.67万t、5.975万t、12.316万t、66.595万t、1.64万t、9.026 1万t。道路、工业、建筑工地、机动车是颗粒物的主要排放来源;SO_2、NO_x、CO排放主要来自工业和机动车;NH_3的主要排放源为农业氮肥使用和畜禽养殖;VOCs的排放主要来自机动车、涂料、植被和工业。各行政区中,武进、溧阳、新北和金坛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较大。 相似文献
7.
8.
为研究烟花爆竹集中燃放对江淮地区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基于近地面常规空气质量参数、颗粒物组分参数、激光雷达监测等数据资料,系统分析了2022年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对安徽省主要城市和县域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2022年春节期间安徽省环境空气质量总体好于2019—2021年平均水平,但受局部烟花爆竹燃放和不利气象条件(低温、小风、高湿、静稳)的叠加影响,产生的环境效应(颗粒物浓度峰值较高、影响范围较广)依然较为严重。重点区域(合肥和淮北)大气颗粒物组分中硝酸根离子(NO^(-)_(3))、硫酸根离子(SO ^(2-)_(4))和铵根离子(NH_(4)^(+))等主要离子占比有所下降(降幅为3.4%~12.1%),烟花爆竹燃放示踪组分(钾离子、氯离子、金属元素等)均出现了明显的峰值过程,且金属元素浓度占比涨幅明显高于水溶性离子。烟花爆竹燃放对颗粒物的垂直分布和传输沉降过程产生显著影响,燃放排放主要以球形细颗粒物为主;不利气象条件下的本地烟花爆竹燃放叠加周边污染传输影响是造成主城区空气质量显著恶化的主要原因。基于ρ(PM_(2.5))/ρ(CO)的比值法估算,集中燃放时段,烟花爆竹燃放对城建区PM_(2.5)质量浓度的绝对贡献范围为4~701μg/m^(3),平均值达159μg/m^(3);烟花爆竹燃放对PM_(2.5)质量浓度的贡献量和贡献率呈现皖中>皖北>皖南的分布特征。主城区的禁燃措施对于春节期间空气质量的改善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需要加强城市周边区域的烟花爆竹燃放管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使用在线离子色谱分析了苏州市区春节期间PM2.5中水溶性离子.结果表明:春节期间存在2个空气污染高峰时段(初一和初五),其中初一凌晨PM2.5达到最高峰,小时质量浓度为571μg/m3;烟花爆竹集中燃放时段,PM2.5中K+、Cl-、Mg2+质量浓度明显上升,初-凌晨与腊月三十凌晨相比,K+、Cl-、Mg2+质量浓度分别增加了117倍、80.7倍、18.0倍;相关性分析表明,PM2.5中K+、Mg2+、Na+、Ca2+在烟花爆竹燃放时段可能具有相同的来源. 相似文献
10.
对重庆主城区2001—2012年春节期间空气质量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气象观测资料以及TAMP模式分析了2006年春节期间中度污染个例的天气形势。结果表明,2006年鞭炮燃放解禁前后,除夕到初一空气污染指数的变化情况出现了明显差异,特别是2006年达到了中度污染。利用气象观测资料分析2006年春节大尺度环流背景发现,29日高空为偏西气流,地面受均压场控制,不利于污染物随大气扩散,近地层形成了很明显的逆温,使得污染状况更加严重。利用TAMP模式模拟此次过程,与实况对比分析了TAMP模式模拟出的8:00沙坪坝站温度的垂直变化情况,发现TAMP模式能较好地反映出近地层的大气状况。TAMP模式输出的地面风场显示,在鞭炮燃放的高峰期,在渝中半岛以及长江以南沿江地区形成了偏北气流与偏东气流的辐合,主城区的风向辐合以及较小的风速,使得鞭炮燃放产生的污染物无法及时扩散,而近地层平均动能和湍流动能都维持一个很小的值,同样抑制了污染物的扩散。 相似文献
11.
利用苏州市2022年春节期间(1月31日—2月6日)逐时气象数据、细颗粒物(PM2.5 )及其特征组分监测数据,分析春节烟花爆竹集中燃放对PM2.5及其特征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花爆竹集中燃放时段,硫酸根离子(SO4 2-)、氯离子(Cl-)、钾离子(K+)、镁离子(Mg2+)、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质量浓度均显著升高,与非集中燃放时段相比,分别增加了90.6%,783.3%,350.0%,371.4%,137.5%,150.0%;质量浓度增加最显著的金属分别为钡(Ba)、铜(Cu)、铬(Cr)、钾(K)、铅(Pb)、锡(Sn)、锰(Mn)、锑(Sb)、硅(Si)、锌(Zn)、铁(Fe)、砷(As)、镓(Ga)(按增幅由大到小排序);烟花特征离子钡离子(Ba2+)在烟花集中燃放时段的数浓度峰值是非集中燃放时段的34.9倍,其余特征离子数浓度峰值也都为非集中燃放时段的8倍以上。烟花爆竹集中燃放显著提高了空气中各项污染物的质量浓度,并且在除夕和初五2个时段分别形成了2个污染高峰;污染物比值法(M/CO)定量评估结果表明,苏州市区PM2.5 的贡献率为50.4%,显著低于辖属区县,表明禁燃措施具有一定成效;特征水溶性离子、OC、示踪性重金属的变化特征与PM2.5 质量浓度变化特征吻合;污染物在线源解析结果表明,春节期间苏州市空气质量受烟花爆竹集中燃放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2.
结合常规污染物浓度和PM_(2.5)化学组分浓度,分析了2015年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对北京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花爆竹燃放会在短时间内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其中对SO2、PM_(2.5)和PM10的影响最为显著。除夕夜间良乡、官园和怀柔3个监测站点的PM_(2.5)质量浓度峰值分别达730.5、343.4、762.2μg/m~3,为2月17—25日和3月4—8日(观测期间)平均值的5.2、3.1、7.1倍。烟花爆竹燃放对PM_(2.5)组分中的SO_4~(2-)、K+和Cl-的影响最为显著,除夕夜间监测中心点位的SO_4~(2-)、K~+和Cl~-质量浓度峰值分别达92.2、95.6、57.4μg/m~3,为观测期间平均值的4.5、10.5、6.8倍。烟花爆竹燃放产生的气态前体物和NO_3~-、SO_4~(2-)、NH+4、OC等PM_(2.5)二次化学组分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会发生化学反应和物理积累,造成PM_(2.5)浓度升高,产生持续性的大气污染。根据各污染物与NH+4的质量浓度比推算得出,除夕、\"破五\"和元宵节3个时段烟花爆竹燃放对K~+、Cl~-、SO_4~(2-)、SO_2和PM_(2.5)浓度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78.4%、61.1%、37.4%、38.7%和30.1%。 相似文献
13.
Barman SC Singh R Negi MP Bhargava SK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2008,137(1-3):495-504
The present study deals with the effect of fireworks on ambient air quality during Diwali Festival in Lucknow City. In this
study, PM10, SO2, NO
x
and 10 trace metals associated with PM10 were estimated at four representative locations, during day and night times for Pre Diwali (day before Diwali) and Diwali
day. On Diwali day 24 h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PM10, SO2, and NO
x
was found to be 753.3, 139.1, and 107.3 μg m−3, respectively, and these concentrations were found to be higher at 2.49 and 5.67 times for PM10, 1.95 and 6.59 times for SO2 and 1.79 and 2.69 for NO
x
, when compared with the respective concentration of Pre Diwali and normal day, respectively. On Diwali day, 24 h values for
PM10, SO2, and NO
x
were found to be higher than prescribed limit of National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 (NAAQS), and exceptionally high (7.53
times) for PM10. On Diwali night (12 h) mean level of PM10, SO2 and NO
x
was 1,206.2, 205.4 and 149.0 μg m−3, respectively, which was 4.02, 2.82 and 2.27 times higher than their respective daytime concentrations and showed strong
correlations (p < 0.01) with each other. The 24 h mean concentration of metals associated with PM10 was found to be in the order of Ca (3,169.44) > Fe (747.23) > Zn (542.62) > Cu (454.03), > Pb (307.54) > Mn (83.90) > Co
(78.69) > Cr (42.10) > Ni (41.47) > Cd (34.69) in ng m−3 and all these values were found to be higher than the Pre Diwali (except Fe) and normal day. The metal concentrations on
Diwali day were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han normal day (except Fe & Cu). The concentrations of Co, Ni, Cr and
Cd on Diwali night were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daytime concentrations for Pre Diwali (control). The inter correlation
of metals between Ca with Pb, Zn with Ni and Cr, Cu with Co, Co with Mn, Ni with Cd, Mn with Cd, Ni with Cd and Cr, and Cr
with Cd showed significant relation either at p < 0.05 or P < 0.01 levels,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ir sources were the same. The metals Cu, Co, Ni, Cr and Cd showed significant (p < 0.01) association with PM10.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fireworks during Diwali festival affected the ambient air quality adversely due to emission
and accumulation of PM10, SO2, NO
x
and trace metals.
ITRC Communication Number 2538 相似文献
14.
对上海市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换乘场站局地环境空气质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万体馆站空气污染较重,大气污染达到警戒水平,PM10及NO2超标频率及超标量较高。中山公园监测点PM10及CO超标较多。对照点张江高科点及静安点的环境空气质量相对较好,上海大气质量指数能够达到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单因子超标轻微。在地面交通与轨道交通的换乘场站,集聚的机动车所排放的尾气,是造成该地区环境空气质量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利用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和HYSPLIT4模式,计算了2014年常州市不同季节的气流后向轨迹。结合聚类分析方法和常州市PM_(2.5)、PM_(10)、SO_2、NO_2和O_3监测数据,分析了各季节不同类型气团来源对各污染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常州市的气团来源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春季以东北偏东方向的气团为主,西南气流对应的PM_(2.5)和PM_(10)平均值较高,分别为93和157μg/m3;夏季受海洋型气团影响为主,东南气团对应的O_3平均值较高,为90μg/m3。秋季西北气流增多,其对应的PM_(2.5)和PM_(10)平均值较高,分别为71和107μg/m3,东南气团对应的SO_2和NO_2平均值较高,分别为40和43μg/m3;冬季受大陆型气团影响更显著,京津冀等北方气团和杭州湾方向的南面气团对应的PM_(2.5)和PM_(10)值较高,分别在100和150μg/m3以上。冬季随着空气污染加重,本地和本区域的气团逐渐占主导地位,说明加强长三角区域内的污染物协同管控,对于改善空气质量会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18-2022年永州市春节期间逐时的各项污染物质量浓度数据,通过质量浓度分析、组分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相对比值分析等方法,进一步精细化分析烟花爆竹燃放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2018-2022年永州市春节期间污染天气主要集中在除夕及初一,污染物质量浓度攀升时间与当地烟花爆竹集中燃放时间一致,细颗粒物(PM2.5)小时最大质量浓度高达184 μg/m3,最高增幅达1 410%.集中燃放期间,钾离子(K+)、镁离子(Mg2+)、钙离子(Ca2+)、氯离子(Cl-)等增幅较高,且与颗粒物质量浓度保持较高的相关性,其中烟花爆竹燃放特征离子(K+)质量浓度最大值达到21.6 μg/m3,约是常规清洁天气下的7倍.相对比值分析结果表明,烟花爆竹燃放对颗粒物质量浓度的提升贡献较大,2022年集中燃放时期,烟花爆竹对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质量浓度的贡献占比分别为6.2%~52.7%和0.9%~52.0%,烟花爆竹贡献的颗粒物质量浓度与实测质量浓度在小时变化趋势上呈高度一致性,表明烟花爆竹燃放是影响永州春节空气质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18.
南京青奥会空气质量监测保障的经验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空气质量保障目标、监测网络、预测预报、信息发布、科研课题等角度,对比分析了南京青奥会、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4大赛事/活动的空气质量监测保障体系,总结了南京青奥会在空气流动监测车布设、空气质量专家会商与信息发布等方面的经验得失,并提出了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