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2.
自行监测是排污许可制度的重要技术支撑。针对火力发电行业自行监测质量参差不齐的现实情况,笔者依据国家颁布的技术指南和行业检测机构实践经验,在调查研究全国有代表性的21家火力发电厂自行监测开展情况的基础上,对制度、方案、机制、管理等方面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加强企业自行监测制度建设、借助专业机构支撑、创新监测监督联合机制、发挥集团管控作用等方面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4.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监督检查对于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分别对废水、废气污染源自行监测监督检查技术有具体要求,而中国针对自行监测的监督检查技术发展不足。笔者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数据分析和现场检查2种监督检查方式,并阐述了2种检查方式的重点内容。基于数据分析的监督检查包括数据标识判别、单源数据分析和多源数据分析等;基于现场检查的监督检查包括监测活动实施、监测仪器设备、质量控制方案、现场操作规范性、监测结果可比性等。结合自行监测检查的实际情况,从提高效率和可操作性的角度,提出了自行监测监督检查实施路线。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美国以排污许可证制度为载体的废水污染源自行监测制度;自行监测方案包括监测内容、监测指标、监测点位、监测频次、采样方法等,依据排污许可证中关于污染物及其排放限值的规定而设计;自行监测数据用于污染源监督检查和制定国家排放限值。对于我国企业自行监测,提出了进一步明确自行监测的主体地位与自行监测数据的法律地位、分行业制定自行监测指南、建立污染源监测数据信息综合平台、加强与企业自行监测相关内容的培训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的法律义务,以及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的现状。指出了自行监测信息应用于环境监管遇到的瓶颈并分析其原因,提出应借鉴国外环境监管经验,加强对自行监测工作的宣贯培训,加快建立自行监测管理的长效机制,加速对第三方运维(检测)机构的规范引导。 相似文献
7.
张寿宝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8,10(5):3-4
分析了《江苏省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监测规范(工业废水部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夯实监测基础,优化监测唾弃,解决技术难题等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明确监测责任主体,制定监测方案、确定监测内容,做好自行监测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对化工园区如何开展自行监测进行了探讨。提出,应以化工园区为责任主体,以全要素、全指标、全过程为原则制定监测方案,明确各环境要素的监测点位、监测污染物指标以及监测频次,参照《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的要求做好自行监测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9.
火电厂自行监测关键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火电厂自行监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包括监测指标不全、监测频次不足、监测点位代表性不够、信息公开不规范等。从监测方案和信息记录2个方面,针对废气、废水、厂界噪声、周边环境质量等的监测点位、监测指标和监测频次,以及监测信息、生产和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况、工业固体废物的记录要求,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10.
火电厂自行监测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国内外火电厂自行监测情况。指出了我国火电厂自行监测存在各地环保管理要求不同,导致企业自行监测开展水平参差不齐,企业自行监测质量难以保证,信息记录与公开不够规范等问题。提出应开展火电厂自行监测技术指导,加强火电厂监测能力建设,强化污染源监测质量管理,发挥公众监督力量。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污染排放自行监测方案的编制依据,分析了化学合成制药的生产工艺与污染排放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行监测方案的主要内容,以及监测点位、监测指标、监测频次设定的注意事项,并明确了特殊情况监测方案的设计原则及自行监测信息记录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2.
13.
以练江流域(普宁段)为例,分析了水污染物通量在线监测系统的需求与建设目标,介绍了系统总体架构、数据库、系统功能、监测布点和感知设备配置等设计要点,确定了系统中水污染物通量的计算方法.通过水污染物通量的在线监测与智能分析,实现对河流水质的自动研判和预警,使系统在流域综合治理工作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16.
介绍了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的定义、来源和危害,回顾了国内外VOCs监测技术、观测浓度、排放标准及规范,概括了欧美等发达国家宏观层面上的VOCs排放管理控制战略、经验及效果.建议我国建立VOCs在线监测网络,开展VOCs排放清单计算工作,进一步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VOCs控制,初步制定宏观层面的VOCs总体控制战略... 相似文献
17.
刘建琳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1,13(1):1-3
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工作一个永恒主题。叙述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发展概况,论述了环境监测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和实施 环境监测全面质量管理的意义。指出要实现环境监测全面质量管理,必须更新观念,提高这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质量管理规章、程序运行的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18.
当前环保系统垂直改革稳步推进,县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也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从县级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工作现状着手,分析新形势下存在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缺乏、现场监测过程质量管理薄弱、质量管理意识尚待提高等问题。提出,应从加强体系建设、提高现场监测水平、强化考核培训力度等方面改进县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进一步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的形势与政策需求,剖析了影响质量管理工作质量的5方面因素,提出应增强质量管理工作的计划性,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有效利用质量管理信息平台进行管理,加强部门问的沟通和交流,充分发挥质量体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上海市环境监测行业质量管理工作在宏观管理和微观控制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上海市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近期和中期规划。建立质量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和QC指标评定体系,组建质量与技术管理委员会,建立环境质量和污染源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QA/QC体系。在全市环境监测行业内建立质量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和法制保障体系,推进LIMS建设并实现与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LIMS的无缝链接,探索构建\"上海市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平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