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光伏太阳能产业主要以太阳能电池产品为主,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含氟废水。目前含氟废水主要采用化学沉淀法进行处理,但是这种单一的方法难以实现出水氟离子质量浓度<10mg/L的国家工业废水排放标准。针对某实际工程,通过将化学沉淀法与絮凝沉淀法相结合的两级处理工艺,串联处理太阳能电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氟废水,在以pH值控制在8~12之间为基础条件的情况下,最终实现氟离子质量浓度由进水的400mg/L下降至8mg/L,低于国家工业废水排放标准对氟离子的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冶金酸性含镉废水,研究了硫化钠和重金属捕集剂联合处理对镉的去除效果,考察了药剂的加入量、反应时间、p H值和加药方式对废水中Cd~(2+)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两步处理法,控制反应的初始p H值为4.0,硫化钠的投加量为445 mg/L,捕集剂的投加量为0.2 m L/L,反应时间为60 min时,处理后废水中Cd~(2+)的质量浓度可以由638 mg/L减少至0.1 mg/L,满足国家废水排放标准,滤渣中镉的质量分数大于10%,具有回收价值,且处理过程中无H_2S气体逸出,可以实现冶金酸性含镉废水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  相似文献   

3.
含镉废水处理现状及其生物处理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概述物理、化学及生物吸附法处理含镉废水现状的基础上,系统阐述生物强化技术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进展.与普通生物吸附法相比,生物强化技术能提高生物的处理效率,加强生物的稳定性好,增强生物的抗毒性,所以在含镉等重金属废水处理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4.
针对二次电池生产场地的环境问题以及随之而来的员工职业健康风险,设计了场地环境风险评价软件。以生命周期评价理论为基础,建立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人体健康风险计算模型并应用于软件系统。以长江三角洲某电池生产场地为例进行系统操作,证实该软件能成功对二次电池生产场地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该软件为治理环境土壤污染提供有针对性的措施及软件支持,这对于监管不同场地的生态风险、保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智能手机、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发电领域的兴起,涂布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最近几年因薄膜基材而兴起的光学薄膜、锂电池隔膜、太阳能背板、汽车装饰膜、窗膜隔热膜、反光膜以及一些新功能薄膜,其中以PET薄膜最为广泛。但是以薄膜为基材的涂布生产,经常受到静  相似文献   

6.
以枣金属硫蛋白基因工程菌作为生物吸附剂处理含镍废水,对其影响因素(填料类型、p H值、重金属负荷率、吸附时间)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实验,得到理论上的最佳条件,通过进一步分析找出实际废水处理中镍去除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理论上在间歇实验中用枣金属硫蛋白基因工程菌去除镍的最优条件为:填料为陶粒,p H=11,重金属负荷率为0.2,吸附时间30 min。实际废水处理中为了减少碱的用量,缩短处理时间,可控制条件为:填料为陶粒,p H=9,重金属负荷率为0.2,吸附时间10 min。  相似文献   

7.
改性沸石对镉(Ⅱ)的交换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静态条件下,从p H、温度、浓度等方面考察了改性红辉沸石对Cd2+离子交换能力的影响以及Cd2+离子与其他重金属阳离子共存的影响,同时也考察了改性沸石对模拟废水的重金属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改性红辉沸石对Cd2+的去除率达到99%以上,且同时也能使Pb2+,Zn2+,Cu2+离子达到国家标准排放。  相似文献   

8.
采用电絮凝法处理电镀废水中的重金属,考察了电极种类、溶液初始p H值、电流强度、电絮凝时间等因素对重金属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铁、铝分别作为电极,铝电极对重金属的的处理效果优于铁电极的处理效果;初始p H值在6~9时,重金属离子去除率最高,当p H值低于6或高于9时,去除率下降;随电流强度和电絮凝时间增加,金属离子的去除率增加;在初始p H=6、电流强度为30 A、电絮凝时间为2 min的条件下,电镀废水中Cu2+和Ni2+的去除率分别为98.98%和95.29%,出水重金属离子质量浓度均满足GB21900—2008《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规定;以金属铝作为电极,电絮凝时间为2 min时,吨水处理电耗为6 k W·h/m~3。  相似文献   

9.
正锂离子电池常常采用高架仓库型式的生产方式,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引发连锁反应导致火灾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为了平衡好集约化生产方式下生产效率和安全条件,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和实践。2017年中国动力和储能电池产业已形成有效产能110 GWh,实际产出36.2 GWh电池。随着行业生产规模的快速发展,原有的生产方式无法支持大规模电池制造的实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导入集约化的  相似文献   

10.
焦化废水是最难处理的高浓度、难降解的有机工业废水之一。经传统方法处理后的废水,各项指标难以达标。以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焦化废水工艺改造为例,用烧结带冷高温废气处理焦化废水,降低水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同时对烧结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等也进行了去除,实现“以废治废”。  相似文献   

11.
李永波 《环境与发展》2020,(4):150-150,152
伴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程度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社会得到了非常好的发展,但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废气和废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因此,为了将这个问题良好的解决,应建立一套具有较高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废水废气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并加大日常维护及故障处理的力度,从根源减少人们在工作生活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因此,本文针对废水废气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日常维护及故障处理的有效措施,展开详细的分析,以期能够为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贡献应有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采用活性炭物理吸附和Fenton光催化氧化技术处理皂素生产双烯过程中产生的生物难降解废水.通过测量化学需氧量(CODCr)得到降解效果过程.当在可见光(λ>420 nm)照射下,pH=3.0,n(Fe2 ):n(H2O2)=1:7.49时,废水的降解率为71.2%.为比较不同光源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分别采用紫外光(330 nm<λ<380m)、太阳光、可见光(λ>420 nm)3种不同光源,结果表明,120 min光催化降解COD去除率分别为94.3%、90.3%及71.2%,结合活性炭吸附处理均可达到废水排放标准.多次添加H2O2与一次添加H2O2的试验结果表明,多次添加可以提高H2O2的利用率,节约H2O2的投加量.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中西部电子产业转移企业中涉及的砷污染及总量指标来源问题,以第二代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生产企业为例,介绍了芯片生产过程中含砷废水的产生来源,分析了含砷废水零排放处理工艺流程及处理效果,说明了工艺的技术可行性,指出了零排放是解决总量指标来源的有效途径,同时,探讨了零排放工艺应注意的问题,供相关企业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零价铁的性质及其处理污水的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分析了零价铁在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质、难降解有机废水、含重金属废水的应用状况和发展动向,评述了零价铁处理废水的优点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实验模拟重金属含铜废水在自然条件下在土壤中沉积的累积,并结合实际现况分析数据,提出在废水的物理化学处理系统设施末端,增加一个静止池塘的工艺,可降低废水中铜离子浓度,不仅提供一种减小重金属污染的方法,且可大幅减少铜离子的排放总量,增加经济效益,达到循环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废纸造纸废水特点、零排放技术和废水封闭循环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通过工程实例论述了废纸造纸废水零排放处理工艺及运行情况,该工程实现了生产、水循环、废物资源化利用一体化的清洁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7.
锂离子电池在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对其热性能有更全面的了解,对锂离子电池放电条件下的热行为进行了探究。通过采集表面温度、电压、热释放速率等参数后对比发现,在可逆热与不可逆热的作用下,电池放电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升温。此外,放电处理将导致电池出现更为明显的升温情况,更早发生热失控。最后,经过放电处理的锂电池在外加热源作用进而发生失控的实验过程中有着更剧烈的热失控行为,并最终释放较少的热量。  相似文献   

18.
采用模拟废水再次启动因长期停止进水而生物活性被抑制的上流式厌氧污泥床生物反应器,探讨反应器再启动特征及其处理含铊酸性废水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器再启动效果很好,从硫酸盐去除率和碱度等指标可认为反应器在第47天完成了再启动过程。启动后的反应器对硫酸盐去除效果好,平均去除率达到94.76%;抗p H冲击性能强,反应过程可产生大量碱度,同时消耗较少的COD,可有效适应酸性废水中COD和碱度匮乏的特征;反应器对废水中铊的去除效果较好,最高去除率达到99.11%,平均去除率达到94.2%。再启动时间短及其对酸性废水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表明该反应器及其已培育菌群能较好地转场并应用于含铊酸性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9.
湘江铜霞段镉环境容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镉是一种毒性很强的累积性重金属污染物,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是第一类污染物.为了控制湘江铜霞段的镉污染,根据该段水环境功能要求及水力学特征,在分析多年水文参数和相应环境监测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应用稳态二维模型建立了该江段镉环境容量模型.经用该段2002年的3月、6月、9月和12月份的有关监测数据检验,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为1.38%~21.4%,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该模型可用于该江段镉环境容量及水体中镉浓度时空分布的预测预报,对强化该江段环境管理、实施区域含镉废水污染源总量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重金属对人体的显著毒性和难降解的特性,使重金属水体污染成为全球性关注的环境问题。本文综述了重金属废水的危害、来源及常用处理方法,比较了不同类型活性炭处理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差异,阐述了不同类型活性炭处理技术的优势和特点,并对今后的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