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校每学期都按时开展教研活动,每位教师的每节课都融入"生活"课堂、"生成"课堂、"生命"课堂的元素,他们以探究计算方法或解题方法等基本知识点为突破口,采用了"生活导入—探究新知(小组或同桌合作探究)—强化练习—全课小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快乐中产生学习欲望,在自主探索中获取知识体验;在交流互动中提升认知水平;在多样化的练习中提升思维能力,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主题合作式教学是根据教学内容,通过创设一定的主题教学情境,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协作,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国情、国策教育内容抽象、枯燥,在教学中通过深挖教材,创设主题情境,预设导入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合作探究,互动于境,实施主题合作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思品国情教育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大班额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大胆突破大班教学时空的限制,强化大班额的小组管理;鼓励教师放手,让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各种学习参与机会,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教、互学、互动、互补、互进,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正>丰富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创造更加丰富的教育教学形式,使学生接受更为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接受到积极的英语训练,互助合作学习模式就是一个科学合理的选择,通过编排小组,形成小组互助合作又竞争的激励式教学模式,往往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一、小组合作,对话练习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以及学习习惯等将学生进行科学分组,让每组小组内学生都能有效互动、相互合作,在对话、合作过程中达到对英语听、说、读、写方面能力的培养和训  相似文献   

5.
<正>新课程理念强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求在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注重过程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在新课程标准精神的指导下,笔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出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生互动、合作探究——释疑深化、归纳总结——反思练习、学以致用"这一探究式教学模式,现就自己的一些不成熟做法与同仁分享。一、我对探究式教学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6.
在当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能够积极发挥群体的互动功能,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并能够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取长补短,提升学生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低年级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要规避"你说我说"的误区,教师要重新审视合作元素,注意优化,提升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7.
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它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增进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起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分析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一些问题,并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高中物理实验课堂互动合作实验教学模式,这几年得到了教师的注重,也在教学中得到广泛的推崇。教师给学生进行规范化的实验教学辅导,不仅能够提高教学的水平,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本文针对现在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情况进行了探究,分析了师生互动合作教学的重点,以及物理课堂分组教学模式的意义和合作分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建构主义1先驱,意大利著名哲学家维科认为,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现在新实施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予以重视和培养,提供充足丰富的实践载体,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导。"因此,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是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师落实能力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任务之一。"合作—互动"式教学策略就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互动、交流探讨等形式进行知识内容教学、问题案例解析的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0.
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符合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因此得到普遍认可并广为运用。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没有真正转变教学理念,没有转换好师生的角色,不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施以不同的教学策略。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运用任务驱动、合作探究、组际竞争、表演展示等策略,提高小组合作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国内有不少专家和一线教师不断探索符合我们国情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纵观近年来受专家、学者称赞的山东杜郎口教学模式、江苏洋思中学教学模式和沛县教研室推行的136模式,他们都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先学后教,合作互动"。这些模式都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是对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2.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最有力动力,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运用"数学游戏"引燃学习兴趣,创设适当"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采用"小组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提高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事"数学动手实践活动"调动学习兴趣,从而激活数学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3.
<正>自2011年去广州学习生本教育理念,感受生本课堂的魅力以来,我对生本教育有了一定的认识。两年多的实践,两年多的探索,我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我认为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生本教育课堂,就应该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构成积极、快乐、高效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是实现生本课堂成功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开展好小组合作学习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握时机,当好"导演",让学生当好"演员"。同时,教师要注意整合各种资源,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和小组评价激励机制。在此,我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正>在新课程改革中,探究性学习作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好办法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特点是,学生以独立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索性、研究性学习活动,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索、体验和创新。我认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习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充满  相似文献   

15.
<正>思想决定出路,探索决定结果。"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是现代教学的指导思想,新课程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要求赋予学习者学习的权力和责任,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人,改变以往外在、被动、依赖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因此,我校一直践行的"361"高效生本模式,就是以学生为本,相信学生的潜能,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下面谈谈我在践行"少教多学"  相似文献   

16.
<正>自主探究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对高效数学课堂的顺利实现以及学生健全的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进而为学生综合而全面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一、借助小组合作,搭建自主探究平台小组合作学习是课改下普遍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不仅有助于高效数学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都摆脱不了老师教、学生学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对于知识,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样又何谈创新能力的培养呢?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应该倡导和鼓励在学习中的合作,加强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尤其是数学这一门看似很枯燥的学科。通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提高自身的成绩与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了深化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和思考,并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和学习需求,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师生和生生互动中自由地发挥各自的潜能。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我遵循这一新理念的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意根据儿童特点,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地"动"起来,在"互动"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从而通过语文学习实践,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相似文献   

19.
探究式实验教学是指学生利用已获得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实验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贯彻生本教学理念,学生更能积极、自主、能动的学习,提高学生课堂思维,打造高效物理实验课堂。本文结合生本教学理念,以探究"合力和分力的关系"为例研究在新课标下如何进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20.
<正>在新课标要求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学习模式,在促进学生形成善于与人合作的精神层面上,有着较为积极的意义,同时还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学习效率,起到较大的作用。因此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值得大家积极推崇的教学和学习模式。但是随着这一教学模式的逐渐应用,在教学中却出现了种种不足,使得这一先进的教学模式的实际效果,变得不理想。一、合作学习形式化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近年来所推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在"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下提出来的,是一种能促进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