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一个煤矿企业来说,综采工作面的安撤(安装和撤除)是为保证矿井正常生产而随时都要进行的作业过程。这项工作如果做不好,会造成矿井不能正常接续生产,甚至会导致作业人员和生产设备重大伤亡损毁。山东济宁二号煤矿综机服务中心就是这样一个专门负责综采工作面安撤作业的高危区队。  相似文献   

2.
大吉山钨矿井下工作面通风防尘措施是:在井下作业区域安装通风设备和设施,配备必要的通风防尘管理人员。抽风机安装在无滴水、无松石、矿车碰不到的地方。风墙、风门和风窗构筑密实,防止漏风。风筒及时紧跟工作面,距工作面不大于15m,把天井中的风筒接到安全棚下面产生粉尘的地方装置喷雾,对主要运输巷道每月冲洗一次。在距工作面10~  相似文献   

3.
综采搬家新技术与装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鄂尔多斯纳林庙煤矿二号井综采工作面搬家倒面设备、物流运输管理与控制、回撤巷道系统及其稳定性、工序控制、安装回撤技术等关键问题展开研究,采取了多种现场及流程控制措施,得到了一种有效的搬家新技术,最终实现了综采工作面"安全、快速、优质"的回撤安装。  相似文献   

4.
顶紧螺栓配合防松螺母的结构在工程实际中得到广泛应用,防松螺母安装在顶紧螺栓的工作面侧和非工作面侧都比较常见,本文分析了这两种安装方式的螺旋副受力情况,认为两种方式各有优劣。安装在非工作面侧时,螺母预紧力的操作方向和螺栓的顶紧操作方向一致,拆卸方向也一致,操作方便,但是需要的预紧力要大于受到的外力;安装在工作面侧时,螺母预紧力的操作方向和螺栓的顶紧操作方向相反,拆卸方向也相反,防松效果较好,但是需要从工艺上保证防松效果。  相似文献   

5.
对综采工作面支架降柱前移时采用架间自动喷雾降尘措施的喷嘴布置方式、喷雾参数的选择、系统控制方式、系统安装方式及安装方法进行了探索,并介绍了该项防尘措施在潘一矿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最近,山西兰花汉斯瓦斯抑爆装备有限公司研制出瓦斯煤尘爆炸自动抑爆装置,该装置可根据煤矿不同需求安装在各类巷道、采掘工作面及瓦斯抽放系统中,可直接安装在巷道里,也可安装在采掘机械、液压支架上,根据不同煤矿的实际情况形成全方位的瓦斯/煤尘爆炸防护方案.  相似文献   

7.
对综采工作面支架降柱前移时采用架间自动喷雾降尘措施的喷雾布置方式,喷雾参数的选择系统控制方式系统安装方式及安装方法进行了探索,并介绍了该项防尘措施在潘-矿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善矿山井下的作业条件,必须搞好通风工作,特别是要搞好工作面的局部通风。目前广泛使用的涂胶或涂塑玻璃纤维风筒,由于贮存、搬运、安装、拆卸和修复比较困难,占据工作面的空间大,应用范围受到限制。据报道,国外在竖井、独头平巷和斜井掘进以及无底柱崩落法采矿的进路掘进和回采作业中,已广泛使用了一种弹性风  相似文献   

9.
1 前言 70年代引进的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已逐渐在我国地下开采方法中占据重要位置。但是,这种采矿方法的工作面难以获得有效的通风防尘效果。这种采矿方法的工作面多为独头巷道,很难形成贯穿风流;放矿溜井多,而且与各分层相通,形成复杂的角联网路,造成上下分层风流交叉污染,难以控制;同分层作业进路的进风与回风采用同一条分层连络道,上风端作业排出的污风污染下风端作业的入风源,形成同分层风流的串连污染。针对这种状况,在进路中安装高效除尘器和风机,将清洗工作面的污风,经过净化后,部分再用来清洗工作面,以控制工作面及排出风的含尘浓度。采用这种控制循环通风方  相似文献   

10.
针对综采工作面传统的喷雾降尘措施存在的易堵塞、雾化效果差、覆盖范围小等不足,提出了一套防堵塞,易安装的气水喷雾降尘系统。分析了气水喷嘴的雾化原理,通过实验确定了单个喷嘴最佳雾化效果的气水压力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计了气水喷雾模块及过滤系统,并在综采面采煤机安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降尘效果。  相似文献   

11.
综掘工作面是井下粉尘的重要污染场所。对压入式通风综掘工作面而言,压入式风筒出口距掘进头的距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况参数。如何在有效距离范围内提高减尘率也是一项值得研究的工作。采用气固两相流数学模型来研究掘进工作面的粉尘运移规律,采用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法的离散型模型(DPM)模拟粉尘在气场中的运动。采用三维立体模式,借助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综掘工作面压入式风筒出口距掘进头不同距离时的粉尘运移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综合分析风筒出口距掘进头不同距离时的风速云图和粉尘粒子轨迹及其逃逸统计后发现,在风筒出口风速为12 m/s时,风筒出口距掘进头距离在5~10 m较合适,排尘效果较好;而综掘机安装上挡尘板后,风筒出口距掘进头距离在5~8 m较合适,且同距离情况下,运移到司机处的粉尘粒子较之前明显减少,控尘效果较好。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当压入式风筒出口距工作面煤壁距离为6.0~8.5 m时,安装挡尘板后综掘机司机处的粉尘质量浓度减尘率达21%,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矿山局部通风,通常使用局部扇风机。由于局扇笨重,移动、安装、维修均不方便。尤其是在小断面巷道(如电扒道、天井等)内使用,更为困难。而且局扇噪音大,恶化作业环境。因此,现场往往把压缩空气直接从管道中放到工作面通风。不仅不能有效地稀释和排除工作面的粉尘和炮烟,而且压缩空气消耗量大(采用φ25毫米的管道,在5公斤/厘米~2压力下压缩空气消耗量为10  相似文献   

13.
1988年8月23日,辽宁铁法矿务局小青煤矿,401工作面运输顺槽的皮带运转机发生特大火灾,造成15人死亡。 401工作面是个正在准备的采煤工作面,运输顺槽的JD-80型皮带运输机是8月23日白班安装完毕的,安装后未作调试、移交。当天中班,尾工队长令无证工人邢某下井开机,邢在电工帮助下开启皮带机后便于19时擅自升井。约于19时15分,正在工作面架设支架的人员闻到了皮带烧焦气味,并很快看到巷道内出现浓烟,便立即撤至车场给矿调度打电话。可是电话没有打通,便又于21时升井找到有关人员作了汇报,并于21时15分汇报了矿调度室。几经周折后,机头和巷道  相似文献   

14.
在井下通风系统中安装的辅扇和局扇,一般应连续运转。但由于噪音大,过往人员常将扇风机关掉,导致工作面无新鲜风流,严重影响工作面通风。为此,在扇风机的启动器上加装了一个空气阻尼时间继电器,接线方法见附图,使非正常停转的扇风机能自动启动,恢复运转,保证了正常通风。当扇风机处于运转状态(刀闸已合上)时,若有人无故关机,则磁力启动器的常闭  相似文献   

15.
78条生命的惨剧阳江1998年1月24日19时31分,阜新矿务局王营煤矿北翼121采区2102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在安装过程中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死亡78人,受伤7人,直接经济损失704.39万元。1月24日4点班,在121采区进行综放面设备安装的...  相似文献   

16.
局部通风风筒直径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局部通风提高掘进工作面空气质量是非常普遍的,局部通风的通风效果和经济性与风筒的选择密切相关.从风筒的购置费用、通过风筒局部通风消耗的电费及风筒日常的安装维护费用等最低经济条件下,定量分析了使用经济风筒直径在局部通风系统中的优点,并且得出了经济风筒直径计算式.通过实例验证了经济风筒直径计算式的正确性,获得了工作面所需风量与经济风筒直径的关系.在独头巷道的断面尺寸允许条件下,尽可能采用经济风筒直径进行局部通风,能降低通风能耗、提高风量,达到较好的通风效果.  相似文献   

17.
关于HS矿井阻燃抑爆系统在我国煤矿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井瓦斯爆炸是煤矿井下一种极其严重的灾害,我国在防止瓦斯爆炸事故范围扩大的措施中,多采用巷道安装隔爆岩粉棚或隔爆水棚等被动隔爆措施,而HS矿井阻燃抑爆系统是一种主动抑爆防火系统.通过介绍HS矿井阻燃抑爆系统的原理、结构及特点,分析实例矿井中采掘工作面可能出现瓦斯爆炸的地点,根据爆炸地点确定HS矿井阻燃抑爆系统的井下安装位置,得出我国煤矿推广使用HS矿井阻燃抑爆系统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矿井坑道掘进需采用局扇通风以排除炮烟和粉尘。但在实际工作中电机烧毁量较大,因此,需解决局扇的自控运转与保护问题。局扇自控与保护装置的特点应是:(1)由于井下需通风的掘进工作面多而分散,且作业时间不一,目前一般矿山难以做到全矿集中自控,只能分散控制;(2)局扇必须经常随着工作面的掘进而移动,因此结构必须简单紧凑,迁装容易;(3)局扇安装地点粉尘、水雾大,因此在控制装置外还须加上保护装置。  相似文献   

19.
WA型环隙式压气引射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矿井局部通风主要依靠扇风机。但局扇安装、移动、维修均不方便,难以满足复杂多变的生产需要。例如,掘进各种小断面巷道的通风,电耙道与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场进路的通风,工作面微气候调节等,均需重量轻、体积小、风量足够,特别是噪音低的新型通风除尘设备。为此,我们进行了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根据我们1987年10至11月对美国煤矿的实地考察和考察中得到的防尘技术资料编写的,供参考。一、将煤机产生的粉尘控制在煤帮侧的措施喷雾是煤矿防降尘的基本措施之一,但是,若煤机上外喷雾装置的安装方向及数量不合理,煤机产生的粉尘仍将波及煤机司机工作处,污染工作面整个空间。试验证明,喷雾方向与主风流方向不一致(图1a),喷雾形成的气流将使滚筒附近的局部风流逆转,这种带有粉尘曲逆转风流在主风流的作用下,污染工作面整个空间;反之,喷雾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