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自身发展历史反思的结果,而清洁生产是从生产领域来满足人们的生态需要,实现可持续消费的最佳方式之一,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钟甦  陈晓冰 《环境科技》2005,18(1):40-41
实施清洁生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是控制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循环经济、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再利用的有效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项重要目标之一,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作为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树立科学发展观在发展中依法保护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项重要目标之一,强调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建设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  相似文献   

5.
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曲格平 2 0 0 2年1 2月 2 3日提出 ,实施清洁生产 ,意味着中国工业生产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即从传统粗放式的生产转向集约式的生产 ,是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项根本性措施。中国提出新型工业化道路 ,就是要吸取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特别使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 ,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道路 ,既要经济发展 ,又要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位一体的发展目标。《清洁生产促进法》一改以往污染生产后的末端治理 ,转向全过程控制 ,指明了生产领域特别是工业生产领域的发展方向 ,从而…  相似文献   

6.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中央在科学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和充分吸收人类文明进步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是对经济、社会、自然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发展观念上的伟大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最新贡献。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发展观源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又源于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载体,是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是调整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选择。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技术范式,一种新的生产力发展方式,为实施新型工业化开辟了新的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和规…  相似文献   

7.
张泽 《环境》2006,(12):52-54
我国近期公布的各式纲领性文件中,都突出了今后中国战略发展方向:超越旧式工业化道路,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将“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进一步强调了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新时期、新阶段的环境保护任务,充分体现了党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同时,十六大还提出我国的经济建设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  相似文献   

9.
建设资源循环型城市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按工业生态和循环经济的理论建设资源循环型城市,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生态城市的标志,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利用资源、防治污染,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而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工业污染控日趋严重,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处于较高水平,在一些地区大大超过环境承栽能力。要综合解决目前中国在发展中面临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比较突出的问题,唯一出路就是建立资源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污染防治措施回顾评价的基本目的,是通过对各省市工业经济生产状况的调查和分析,评价工业污染防治措施实施的效果,并提出改善污染防治措施的建议,以期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