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铅的开采和加工已有许多世纪了.在史前时代,铅就应用于银制品,近期又用于生产输送管和水容器等等.这种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其它主要用途,是制作电缆防护层、焊料、弹药、  相似文献   

2.
铅污染源     
<正> 在城市居民中,成年人的血铅浓度为10—20微克/100毫升。其中45—90%的血铅来源于食物;0—45%来源于饮水;10—20%来自吸入的空气。空气中的铅,90%来源于汽油。许多调查研究指出,随汽油排入空气中的铅,通过表面直接污染或通过食物链,是食品铅的主要来源。欧洲城市居住区空气中的铅浓度一般在0.5微克/立方米左右,某些城市居住区空气中的铅浓度竟高达8—10微克/立方米。  相似文献   

3.
4.
铅污染源     
在城市居民中,成年人的血铅浓度为10—20微克/100毫升。其中45—90%的血铅来源于食物;0—45%来源于饮水;10—20%来自吸入的空气。空气中的铅,90%来源于汽油。许多调查研究指出,随汽油排入空气中的铅,通过表面直接污染或通过食物链,是食品铅的主要来源。欧洲城市居住区空气中的铅浓度一般在0.5微克/立方米左右,某些城市居住区空气中的铅浓度竟高达8—10微克/立方米。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由粗铅、还原铅生产硫酸铅的各种影响因素,并寻找出最佳的生产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6.
高铅铅阳极泥综合回收利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高铅铅阳极泥的特点 ,对处理工艺和理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该工艺成本低、收率高、污染小、可回收多种副产品 ,有效地解决了高铅铅阳极泥的处理和综合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7.
钟琴道  乔琦  李艳萍  白璐  万斯 《环境科学研究》2014,27(12):1549-1555
针对粗铅冶炼生产过程中铅金属环境污染问题,应用元素流分析方法,建立了粗铅冶炼过程铅元素流分析框架. 以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工艺为研究对象,通过监测和分析配料、底吹炉、还原炉、烟化炉等工序含铅样品数据及企业台账数据,对生产过程中铅元素流进行全过程识别和追踪分析. 结果表明:粗铅冶炼系统铅元素平衡系数为98.61%,铅回收率为98.28%,但铅直收率仅为74.39%,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提升空间;单位粗铅产品烟尘、铅尘产生量分别为0.636和0.308 t/t;排放量最大的烟囱是还原炉-烟化炉烟囱,其次为岗位环保烟囱和底吹炉制酸烟囱,三者排放量分别占废气铅排放量的69.06%、25.81%、5.13%. 针对粗铅冶炼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先提高铅直收率、降低烟尘率、减少无组织粉尘散逸、采用高效脱硫除尘协同防治技术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除铅过滤器     
今年5月,美国环保部将公众认为过高而批评已久的饮用水铅危险含量降为原先的1/10,即10亿分之5.但该部将允许多自来水公司在一、二十年内达到此标准.  相似文献   

9.
铅烟治理     
铅是一种质软的银灰色重金属,熔点327℃,沸点1620℃,在高温熔化过程中,产生两种工业毒物;一是铅熔液表面与空气中的氧作用后,产生的铅和多种氧化铅粉尘的松散混合物,通常称铅渣;二是空气、铅蒸气和多种氧化铅粉尘的混合物,通常称铅烟。  相似文献   

10.
大气中的铅     
人类的活动,特别是含铅汽油的使用正在改变着整个地球大气中铅的浓度,最近对两极冰雪中铅的浓度作了精确测定,这一长期被激烈争论的问题已由专家们作出了毫不含糊的肯定的回答。诚然,在自然界存在着一些含铅的天然来源,但是和来源于人类活动的铅相比较,自然界所释放的铅在数量上是微不足道的,就是在地球两半球最偏远的两极地区也不例外。然而,一旦人们了解越来越多的研究正在说明微量的铅对大众的健康所带来的危险  相似文献   

11.
12.
铅害猛如虎     
铅是重金属中霉性最大的一种元素,对人体危害极大.在当今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受到铅的毒害.然而,人们往往对它没有足够的认识.铅导致了古罗马的衰落古罗马人将葡萄酒和果汁贮存在铅制的酒壶中,铅溶解在酸性的葡萄酒和果汁中,进入人体,引起慢性中毒.四百年中,古罗马人,特别是贵族,一个个成为铅中毒的受害者.那些豪饮的贵妇人,不断出现流产、不孕和死胎,而致命的铅害更严重地危及了他们的后代:要么是智力低下,要么便是呆痴……由于当时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身受其害,却不知是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一种快捷有效的降低玻璃纤维滤筒铅空白方法,即直接烘烤滤筒。该法操作简便,减少了试剂消耗量与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14.
15.
<正> 一、导言铅是古代人类最早发现的金属之一,大概是因为它的熔点低和容易冶炼。然而,在古代无论是罗马人还是中国人都未曾怀疑过铅的毒性,如古罗马的贵族常用铅制品来贮存酒或食品等。中国从秦朝到南宋一直流传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减轻铅的危害,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下列建议: 1.铅污染主要来自汽油的烷基铅添加剂。因铅对儿童智力发育有不良影响,因此,建议逐步取消汽油里用烷基铅添加剂。  相似文献   

17.
铅与人体健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铅污染源及污染途径、铅在人体的代谢与分布、铜的毒性、铅污染的预防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述。认为铅污染对与人体健康的危害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我国每年产出的铅渣(包括废铅蓄电池、各种含铅污泥、含铅烟尘等),数量非常大,现在大多采用高温还原熔炼加以回收。在高温熔炼过程中,产生的三废污染十分严重,金属回收率较低,产品为粗铅,此方法将逐渐被淘汰。 本工作主要进行用固相电解法从铅渣中回收金属铅和用湿法冶炼工艺以铅渣为原料生产五种铅化工产品的研究。 固相电解是把各种铅渣放在阴极上,在碱性电解液中,一步电解成金属铅。固相电解金属回收率达95%以上,电铅质量为99.99%,固相电解技术经过十多年反复改进,已日臻完善。 湿法冶炼工艺以各种铅渣为原料,生产三盐基硫酸铅、二盐基亚磷酸铅、红丹、黄丹等五种化工产品。产品质量均达国标一级品,金属回收率达96%以上,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9.
Bernstein于1902年提出细胞膜学说,他认为细胞的各种生物电现象,主要是因细胞膜两侧某些带电离子分布不均衡以及膜在不同条件下对这些离子的通透性发生改变所致。此后,1952年Hudgkin和Huxley应用电压错技术,定量测定论乌贼巨神经轴突跨膜离子电流对细胞膜的钢、钾离子通透性变化的影响。他们首次提出“离子通道”的概念。1976年德国科学家NeherE和SakmanB首次报道了应用膜片钳技术(PatchclamP)记录到细胞膜单个离子通道(ionicchannel)电流活动,证实了离子通道的存在。离子通道是离子通过膜的一种途径,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结构…  相似文献   

20.
余重文 《环保科技》1994,16(3):44-48
介绍了用干、湿式相结合的工艺流程和创新设计的“组合式3级湿式除尘系统”回收与治理冶炼厂的铅尘、铅烟、SO~2所取得的显著成果。这一工程设计,对中、小型,尤其是对乡镇企业铅冶炼厂的铅尘回收与环境治理,有实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