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活性污泥系统采用超声波处理剩余污泥以考察污泥减量效果及其对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声能密度0.25~0.50 W/mL范围内,经过1~30 min的超声波处理,系统表观产率显著下降,剩余污泥的产量可以减少20%~50%左右.同时发现,污泥的沉降性能指标SVI有所下降,而污泥的稳定性有所提高,活性污泥系统的出水水质略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2.
超声处理对活性污泥系统污泥减量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活性污泥系统采用超声波处理剩余污泥以考察污泥减量效果及其对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声能密度0.25~0.50 W/mL范围内,经过1~30 min的超声波处理,系统表观产率显著下降,剩余污泥的产量可以减少20%~50%左右.同时发现,污泥的沉降性能指标SVI有所下降,而污泥的稳定性有所提高,活性污泥系统的出水水质略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3.
一种污泥稳定新方法--污泥微氧稳定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污泥处理费一般占污水处理厂的20%~50%,能否经济合理地处理处置污泥,关系到整个污水处理厂的建造和运行费用.因此,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污泥稳定工艺--污泥微氧消化稳定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污泥在溶解氧为0.5~1.2 mg/L,平均温度为33℃时,经过20 d的稳定,污泥SS去除率为18.5%,VSS去除率为27.4%,剩余活性污泥得到一定程度的稳定,工艺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4.
利用活性污泥制造水处理吸附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活性污泥是含有约60%粗蛋白的微生物团块,由于蛋白质的氨基和羧基的作用,它具有吸附重金属离子的能力,故可用来作为重金属离子吸附剂。本试验采用的材料为处理纤维工业废水所产生的剩余活性污泥(经水洗),其成份如下: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3组日处理规模为5 m3/d的活性污泥法装置中进行连续进出水试验,考察了投加多功能复合微生物制剂(multifunctional compound micro-organisms preparation ,MCMP)对污水处理过程中剩余污泥减量的影响。中试研究结果表明,曝气池中,每次MCMP菌剂加入量为日处理水量的0.02%~0.04%的条件下,运行2个月装置未排放剩余污泥,有效地实现剩余污泥源头减量的预期要求。该技术不增加或改变原有污水处理工艺和运行方式,不增加处理系统总的动力消耗,并且不会对出水水质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城市污水过程中重金属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污水处理厂传统活性污泥工艺不同处理工段污水和污泥中Cu、 Zn、 Pb、 Cd、 Hg和As含量变化及其在污水中的形态分布特征,进一步了解重金属在不同处理工段的去除情况.整个工艺流程污水中Hg的去除率最大,平均达76.4%,Pb的去除率最小,平均为29.7%.不同处理工段各重金属去除率差异较大,从进水到初沉池出水Zn去除率最大,平均达55.4%,其次为Hg和Cu,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0.0%与34.2%;由初沉池出水到二沉池出水Cd、Hg和Cu平均去除率达36.1%~38.5%.进水、初沉池出水和二沉池出水中颗粒态Zn占其总量的比例(以质量分数计,下同)均在98.1%以上,颗粒态Hg占其总量的比例由84.1%降低到39.7%,颗粒态As占其总量的比例由11.7%上升至56.5%.初沉池污泥、曝气池活性污泥和脱水消化污泥中Zn含量最高,初沉池污泥中Cd含量最低,曝气池活性污泥和脱水消化污泥中As含量最低.脱水消化污泥中Zn、Cu、Pb和Cd含量高于初沉池污泥和曝气池活性污泥,Hg和As含量低于初沉池污泥而高于曝气池活性污泥.大部分Zn和Pb在初沉池中被除去,大部分Cd在二沉池中被除去,Hg和Cu在初沉池与二沉池中的去除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7.
以蜂窝陶瓷为载体进行生物挂膜,处理经化学预处理后的某农药厂有机磷和除虫菊酯类混合废水。对处理结果、蜂窝陶瓷载体及其生物挂膜法的特点进行了深入讨论。当废水的COD为1 600~1 700 mg/L,TP(总磷)为70~80mg/L,DMAC(二甲基乙酰胺)为0.8~1.2 mg/L,甲醇为8~12 mg/L,pH为6.8~7.2,水温为27~30℃,流量为0.1 m3/h,水力停留时间为15 h,进水容积负荷约为2.5 kg COD/(m3.d)时,发现15 d就完成生物挂膜,连续运行20 d COD去除率为73%~75%,TP去除率为53%~55%,DMAC去除率为54%~57%,甲醇去除率为91%~93%。与同样条件下的普通活性污泥处理相比,COD去除率提高85%,TP去除率提高83%,DMAC去除率提高119%,甲醇去除率提高27%,排出的剩余活性污泥量减少89%。测得的活性生物膜量为1.8 kg/m2,生物膜的厚度为1.5~2 mm,用偏光显微镜摄取了载体表面生物膜的图像。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新型活性污泥工艺--两池轮流曝气活性污泥法,试验研究了其对城市污水处理的效果及可行性.试验表明,两池轮流曝气活性污泥法处理城市污水对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效果明显.在进水COD浓度为402.18~413.06 mg/L,总氮为54.02~61.86 mg/L,氨氮为51.46~58.72 mg/L,总磷为2.43~3.51 mg/L时,该工艺对COD、总氮、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82.06%~88.11%、76.81%~81.36%、78.64%~85.87%和62.53%~70.26%,出水可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标准.本工艺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为城市污水处理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思路.  相似文献   

9.
酶促活性填料处理高盐制药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向曝气池中投加酶促活性生物填料的方法提升原工艺处理高盐制药废水的能力,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10000~12000 mg/L、含盐量为30000~45000 mg/L、有机负荷为3~4 kg/m3.d时,COD去除率达到90%以上;投加了酶促活性填料的曝气池处理能力为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能力的3倍以上,可以快捷经济地提升传统活性污泥工艺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活性污泥工艺被广泛的用于处理市政及工业废水,但其弊端就是产生大量剩余污泥。为了开发经济、高效的污泥源头减量技术,利用柠檬酸结合酶制剂(蛋白酶、纤维素和脂肪酶单独或等比例混合)对活性污泥增溶及减量效果进行了研究,摇瓶实验表明柠檬酸处理能使污泥增溶约30%;复合酶制剂能够使污泥浓度减小约33.6%。进一步小试装置中投加柠檬酸和复合酶制剂进行污泥减量实验,结果表明柠檬酸加复合酶协同处理组污泥沉淀性及污泥浓度分别降低24.3%和26.6%,且COD去除效率并未发生明显降低。对污泥进行镜检,发现经柠檬酸和复合酶处理后的污泥形态发生了变化,絮体结构疏松且尺寸变小。  相似文献   

11.
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处理已回收磷后的实际污泥水,在进水平均氨氮浓度为167.51 mg·L~(-1)、HRT为22.24 h、DO为0.5 mg·L~(-1)和温度为24~26℃的条件下实现了一体式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过程的耦合,对氨氮和总无机氮的最大去除率可达96%和79.7%。但是,一体式反应器受DO浓度影响较大,维持稳定的DO浓度对于系统的氮去除非常重要。荧光原位杂交(FISH)及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MBBR的生物膜及活性污泥中Nitrosomonas菌分别占总菌数的10.46%和21.46%,厌氧氨氧化菌的优势菌种Candidatus Kuenenia在生物膜和活性污泥中分别占总菌数的4.13%和0.71%。因此,MBBR中活性污泥主要完成亚硝化,生物膜主要完成厌氧氨氧化,常温条件下,两者在一个反应体系中共同完成了对污泥水中氮的高效自养脱除。以上结果表明了一体式反应器处理实际污泥水的可行性,可为该工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不同温度对SBR腐殖活性污泥系统运行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0~22℃范围内,通过实验考察了温度对腐殖土间歇式活性污泥处理(SBR)系统的运行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降低温度对SBR腐殖活性污泥系统去除COD影响不大,当温度降至10℃时,COD去除率仍可达到80%以上;在22~14℃范围内,SBR腐殖活性污泥系统对NH+4-N和TN的去除影响不大,温度降至10℃时,NH+...  相似文献   

13.
通过投加多孔载体处理人工配制的生活污水,培养驯化活性污泥挂膜成功后,在稳定运行60 d内,对系统污泥减量效果以及其与载体中微型动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剩余污泥真实产率为0.054 g SS/g COD,表观产率为0.045~0.052 g SS/g COD之间,剩余污泥真实产率与表观产率基本吻合,稳定运行期间,多孔载体中生物膜生长代谢良好;与传统活性污泥法比较,污泥减量效果明显;固着型纤毛虫和后生动物数量的变化,对剩余污泥浓度影响较大;筛选具有代表性微型动物与系统中剩余污泥浓度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其中钟虫和红斑瓢体虫相关系数最大,分别为0.915和-0.813,可作为剩余污泥浓度的指示性微生物。  相似文献   

14.
磁化处理对活性污泥胶体颗粒表面的zeta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水处理过程中,二沉池的泥水分离影响整套工艺的效果,用投加混凝剂来降低活性污泥胶体颗粒表面的zeta电位(以下简写活性污泥zeta电位),增加了运行成本.通过磁场磁化可以降低活性污泥zeta电位,达到节省药剂的目的.研究了磁感应强度、磁化时间、磁场位型以及搅拌速率对氧化沟活性污泥zeta电位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磁化处理能降低活性污泥zeta电位,在磁场中心磁感应强度为0.40 T左右及反应器与磁场平行静置磁化时,zeta电位降低幅度最大,平均在46.5%~51.4%.  相似文献   

15.
在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中采用优势菌群对活性污泥进行强化,驯化出强化活性污泥。与普通活性污泥处理啤酒废水对照显示,强化活性污泥较普通厌氧污泥驯化成熟时间短,处理效果更稳定、更有效,CODcr去除率最高达95%。培育出的强化活性污泥颗粒粒径为1.5~2.5cm,较普通活性污泥颗粒粒径更大,更均匀。  相似文献   

16.
在好氧反应器中,将海泥通过海水和营养物质培养成新型的活性污泥,在处理含盐废水时有较好的活性和沉降性能,对这种新型的活性污泥我们称其为海洋活性污泥。通过10周的培养,海泥的污泥体积指数(SVI)从最初的19 mL/g升高到70 mL/g,对有机废水处理12 h后高锰酸盐指数(CODMn)降解率达到90%,氨氮降解率达到45%。在污泥培养时,营养物质投加频率为一日一次最有利于污泥的培养,又葡萄糖比淀粉更有利于污泥的培养。对于含盐有机废水的处理,海洋活性污泥也比传统活性污泥有优势,甚至对于含盐量6%的高盐有机废水,处理12 h后能达到CODMn降解率达为70%,氨氮降解率达到30%。当NaCl浓度高于6%,海洋活性污泥仍具有一定的活性,但仍能观察到明显的抑制作用。此外,海洋活性污泥具有比传统活性污泥更强的盐度变化抗性,甚至在低盐度下盐浓度变化时,海洋活性污泥的氨氮降解稳定性也优于传统活性污泥。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复合生物吸附剂FY01与活性污泥作为吸附材料,探讨了柱式生物曝气法对高浓度含铬电镀废水的生物吸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FY01性能稳定,耐进水pH冲击能力较强.当进水pH=2~5、流速为500 mL/h时,10 g FY01和5 g活性污泥联合处理60.4 mg/L含铬电镀废水2 h后,铬的去除率达78%以上;在4℃冰箱和23~28℃实验室保存50 d的FY01对铬的去除分别在78%~83%和77%~84%之间.柱式生物曝气吸附法对含铬废水的处理效果理想,运行稳定.串联处理2000 mL总Cr、Cu2 和COD浓度分别为60.4、4.51和48.2 mg/L的电镀废水2 h后,去除率分别高达92.1%、99.2%和71.4%.  相似文献   

18.
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工艺伴随大量剩余污泥的产生,有效减量污泥是污水处理厂可持续运营的关键。为了实现高效环保的降解剩余污泥,对筛选芽孢杆菌制备微生物菌剂进行了研究。提出以产酶芽孢杆菌为出发菌株,通过测定菌株对污泥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ixed liquid suspended solids,MLSS)的直接减量效果以及菌株在限制性培养基内的传代稳定性和对污泥有机质及总氮(total nitrogen,TN)的去除率,得到3株污泥高效降解菌株10001、11009和R10。实验结合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优化了其菌剂的制备工艺,菌剂复配比例,最适应用pH和最佳处理时长。确定选取喷雾干燥工艺制备微生物菌剂,当10001、11009和R10菌剂添加量分别为0.45%、0.80%和0.55%(质量体积比),剩余污泥pH为7.0时,经过72 h降解处理,达到剩余污泥最佳降解效果即有机质去除率达25.4%,总氮去除率达48.8%。扫描电镜分析结果显示菌剂的失效时间约为7 d。  相似文献   

19.
剩余活性污泥和厨余垃圾续批式混合中温消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加碱水解和未水解剩余活性污泥与厨余垃圾混合后进行序批式中温厌氧消化,对生化产甲烷势(BMP)进行了测定.剩余活性污泥的水解通过添加NaOH进行,合理的NaOH投量为40 mmol/L,在25 ℃和35 ℃下经过6 h的水解后SCOD水解率分别提高27.4%和31.1%.厨余垃圾、25℃和35℃下水解污泥的最终甲烷产量分别为607、284、312 mL/g(VS),两种水解污泥比未水解污泥分别高出43%、57.6%,水解污泥和厨余垃圾混合消化的可降解能力要优于未水解污泥和厨余垃圾的混合进料.  相似文献   

20.
内源电子受体对剩余污泥释磷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剩余活性污泥所含硝化细菌处理生产废水的新型硝化工艺,将生产废水中所含氨氮转化为硝酸盐,获得一种从污水处理工艺中产生的内源电子受体。研究内源电子受体的产生特征及其用于抑制富磷剩余污泥在重力浓缩过程中磷的释放特征。结果表明:(1)采用剩余污泥处理生产废水工艺用于产生内源电子受体时,最佳曝气时间为24 h,可将液相中氨氮由41.20 mg/L降为0.19 mg/L;同时,硝酸盐由1.14 mg/L升高至32.62 mg/L,可作为一种潜在的内源电子受体用于抑制重力浓缩过程中剩余活性污泥释磷;(2)当内源电子受体硝酸盐浓度为36.16 mg/L时,经后续的重力浓缩(24 h)后,回流液中磷浓度为44.87 mg/L,与浓缩池上清液直接回流(100%回流并积累)相比,磷积累量降低了65.44%;同时,硝酸盐氮在这一过程中发生反硝化,由36.16 mg/L降至4.84 mg/L。同时,与生产废水直接回流(100%回流并积累)相比,该新型工艺引起氨氮积累量仅为17.68%。上述结果表明:采用内源电子受体,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生产废水回流而引起的磷积累量,而且可同步减少氨氮的循环积累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