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有一颗美丽的蓝色星球——地球,她是宇宙的奇迹,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共同的家园。这里曾经生活着很多独特而神奇的生命,霸王龙,剑齿虎……它们逐渐被地球所淘汰而消失;这里曾经也有很多美好的生命,渡渡鸟,恐鸟,因为人类的行为而消失;这里仍然生活着美好而灵动的生命,它们多姿而独特,它们顽强又脆弱。它们的命运,在你我手上,让我们善待地球,从我做起!  相似文献   

2.
民防伴我行     
正"世界上最脆弱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说:"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它是脆弱的……——题记2008年5月12日,一个令人一辈子也无法忘记的日子,一个让人每每想到就会忍不住流泪的噩梦,一个至今让人心痛、让人无法置信的事实,死神在瞬间夺走了几万条鲜活的生命,老师用自己的生命换学生的生命,父母用自己的身躯换儿女的平安……生命很美丽,也很脆弱;平安很贴近,也很遥远。生命像一根透明的丝线,一端系着昨天的眼泪和欢笑,另一端又连接着明天的希望与成功。站在两端之间,我们才知道"生命"是多么珍贵,需要我们时时珍惜。  相似文献   

3.
美丽的地球     
《防灾博览》2012,(3):2+1
假如地球是碧波荡漾的大海,那么每一朵浪花就是我们的生命。假如地球是一望无垠的草原,那么每一朵鲜花就是我们的生命。假如地球是繁星点点的夜空,那么每一颗星星就是我们的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  相似文献   

4.
《民防苑》2003,(5)
地震是怎么发生的地震是一种很平常的自然现象,地球上每天都有地震发生,而且多到一天就要发生一万多次,一年约有五百万次。这些地震绝大多数很小,人们感觉不到,只有用灵敏的仪器才能测到。人们能感觉到的地震有五万次左右,能造成破坏的约一千次。像海城、唐山那样强烈的地震很少,平均每年发生20次左右。至于更强烈的地震平均每年仅一两次。  相似文献   

5.
2015年4月22日是第46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为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督大气污染防治,自觉做到"同呼吸、共奋斗",携手共建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家园,环保部于2014年8月编制了《"同呼吸、共奋斗"公民行为准则》。我们生活在唯一的美丽的地球上,我们呼吸着同一片清新的空气,我们享受着同一缕温暖的阳光,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世界地球日,让我们携手保护地球母亲,让  相似文献   

6.
正我们国家在探索和研究地震观测以及地震前兆观测方面,已经使用多种学科的综合手段。然而不论使用的是什么方法,其实都是在给地球把脉,寻找地球颤动的脉音。自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每次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社会上都会针对地震预测问题出现一些评论和猜想。作为一名科技媒体人,多年来,我一直在寻找着解答这些疑问的途径。2013年11月初,我由合肥市前  相似文献   

7.
记得法国伟大的文学家雨果曾经说过:"地球是一个善良的慈父,同时又是一个凶恶的屠夫。"我们生活的家园——地球,一方面赐予人类宜居的环境和丰富的资源,使人类得以一代又一代繁衍生息;另一方面,地球上频发的自然灾害,严重威胁和伤害着人类,地震、火山喷发、海啸、飓风、洪水、干旱等等,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相似文献   

8.
唐山地震,惊天动地。岁月匆匆流过,蓦然回首,依稀感到那场对于地球的巨大震撼……一1976年7月28日,是我们永远也无法忘记的日子。那场将唐山夷为废墟的巨灾,让我们整整冷静地思考了30年。毫无疑问,我们还将长久严肃地思考下去。  相似文献   

9.
高峰 《防灾博览》2014,(1):54-57
正在人类所了解的宇宙范围内.地球是唯一具有美丽的蓝色外表的星球。之所以呈蓝色.是因为地球裹着厚厚的大气层。众所周知,人类和动植物都需要空气,没有空气就只有死亡。地球大气是生命的源泉,然而大气在养育生命的同时,也会对我们的生命、财产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危害,这种危害我们称之为气象灾害。气象灾害是一种原生的自然灾  相似文献   

10.
《民防苑》2007,(6)
1986年,科学家在南极的阿兰山脉考察中发现了一颗来自火星的陨石在显微镜下,科学家看到陨石中竟然显露出清晰的磁铁矿晶体。这一意外发现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有些学者还据此断言,火星上存在着,至少曾经存在着生命。为什么看到磁铁矿晶体便会作出存在生命的判断呢?因为地球上这类铁矿的形成是与生命密不可分的,生命与矿藏具有不解之缘。大约在距今32亿年前,地球上已经有了生命——细菌,它们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早的生命体类型,其结构都是原始的单细胞。它们是地球最早的主人,今天的人类和各种动植物都是由它们经过漫长的岁月演化而成的。细菌不仅为地球繁衍出如今绚烂多彩的生物界,还创造出了很多宝贵的矿藏。地球上一些富铁矿就是古代噬铁细菌的杰作。创造富铁矿的噬铁细菌是结构最简单的微生物,早在32亿年前就活跃在地球上了。它们与当年存在的其他细菌是地球上唯一的生物种类,是地球上当之无愧的主人。噬铁细菌都是直径只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的原核生物,体内连细胞核都没有,只有在放大成千倍的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它们的"庐山真面目"。  相似文献   

11.
《灾害学》2019,(1)
以1966-2016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生命损失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GIS平台定量分析中国大陆地震灾害生命损失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大陆造成生命损失的地震次数为143次,占成灾地震(有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的地震)的25%。成灾地震平均每年发生9. 45次,而造成人员死亡的地震平均每年发生2. 38次。(2)中国大陆致死性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突出,重特大地震对累计地震死亡人数作用明显,地震灾害生命损失呈高度集中的特点。(3)中国大陆地震灾害分布广,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中28个省份发生过成灾地震,因地震导致有人员死亡的省份有18个,其中河北省、四川省、云南省因地震灾害导致的累计人员死亡占全国的比例高达90%。地震灾害总体呈现中小地震在多震省份生命损失较小,在少震省份生命损失反而较大。(4)50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累计人员死亡高达34. 66万人,其中城市直下型地震贡献率高达71%。(5)地震灾害生命损失分布受人口密度影响显著,以人口分界线"胡焕庸线"为界,呈现东高西低,与地震发生频次相反。  相似文献   

12.
学术口窗     
<正> △北京举行大陆地震构造及地壳动力学学术讨论会 1981年12月6日至12日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大陆构造及地壳动力学”学术讨论会。会议收到有关论文摘要一百余篇。这次会议是全国地震地质界自1979年银川“古地震与活动断层”学术讨论会后又一次大规模的地震地质方面论文检阅。会议认为近年来我国地震地质工作有如下几方面新的进展: 地震地质不仅是地震加断层的简单描述,巳开始注意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构造物理学与之结合,研究岩石圈动力学特征;在深部与浅层研究相结合方面,加强了对中下地壳  相似文献   

13.
吕春 《防灾博览》2010,(3):50-53
<正>水是地球生命的源泉。由于世界人口飞速膨胀,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日益紧缺。在环境污染严重和淡水资源紧缺的今天,让我们来看看世界其他国家在环保和节水方法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好经验。  相似文献   

14.
云南近期3次中强震的天文背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澄江地震至丘北地震间云南发生的3次中强震时的天体位置、地球自转与太阳活动等天文背景,分析结果表明,尽管这3次地震的震级都较小,但都发生在震中所受引潮力变化较大时刻和太阳活动局部下降时段。  相似文献   

15.
<正>唐山地震伤痛依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又不期而致。我们无法阻止地震的发生,也没有足够能力预测它的到来,但为了防御它,我们需要找到它的踪迹,锁定它出没的区域。寻找震源的理论方法地震的踪迹——出露的震源体地震发生在地壳的深处,我们对地球内部结构的了解主要来  相似文献   

16.
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各种自然因素保持相对稳定,因此为生命的存在提供了必要条件。若是某种自然因素发生异常,环境遭到破坏,将危及人类生存,就成为自然灾害。当今世界对抗御自然灾害,特别是气象、水文和地质一类自然灾害的破坏仍很脆弱。联合国救灾组织(UNDRO)最近对最常见,而破坏力最大的风暴,洪涝和地震三种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进行了研究。通过回顾和分析后指出,在1980至1985年的6年中共发生重大风暴、洪涝和地震657次,仅这三种灾害中就死亡92400多人,造成经济损失高达1096亿美元。在统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东部处于环太平洋地震活动带边缘,西部地区又被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活动带贯穿.在这世界上最大的两条地震带的影响下,我国成为一个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自古至今,不断有破坏性很强的大地震发生.历史上令江河改道、让人间发生沧海桑田巨变的特大地震也有好多次,我们祖先对历次特大地震都进行了细致的观察,给我们留下了大量弥足珍贵的文字记载.  相似文献   

18.
正编者按十年前的3月11日,日本东北太平洋沿岸发生9.0级超强地震,多地遭超强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侵袭,福岛县核电站出现核泄漏事故。据日本政府复兴厅统计,截至2020年3月1日,与地震相关的死者共19729人,另有2559人依旧下落不明。十年过去了,让我们祭奠在地震中逝去的生命,总结历史经验,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相似文献   

19.
《民防苑》2003,(4)
地震是一种地壳运动的自然现象。从地球诞生开始,地震就没有停止过。在通常情况下,因其震动的幅度和影响不大,我们不能明显感知,但是,剧烈的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惊魂失魄的人类在屡历地震之灾后发现,与人类同在一个家园的动物中,不乏天才的“地震预报专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地震频繁多发的国家,自1900年至20世纪末,我国已发生6-6.9级地震460余次,7-7.9级地震99次,8级以上地震9次。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2013年芦山雅安地震,近几年的三次大地震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严重影响了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