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生物学     
X1712(X) 303175我国水生生态系统优先控制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现状/徐晓琳(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研究/中国环科院一2(X)3,16(2)一27-30环图X一6X171 .3,2(X) 303176有机性循环资源的排放结构特性和循环技术二有机性循环资源内排出构造特性己循环技术[刊,日〕/大河内由美子…//环境技术一以刃2,31(6).一7一12环图715〕刀54 农业生产农作物,利用消费的农作物残余及排泄物再进行农作物的生产,达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生态农业。本文就农业生态系的可持续发展,论述了农业生态系中有机物资源的产生及循环利用的可能性,重…  相似文献   

2.
1前言 秸秆是农作物的重要副产品,是最丰富的农业废弃生物质资源,根据农业部2010年发布的《全国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报告》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可收集资源量为6.87亿吨,利用率达到69%.其中,作为饲料利用2.11亿吨,占30.69%;作为燃料利用(含秸秆新型能源化利用)1.29亿吨,占18.72%;作为肥料利用1.02亿吨,占可收集资源量的14.78%;作为食用菌基料1500万吨,占2.14%;作为造纸等工业原料1600万吨,占2.37%.还有31%的秸秆未得到任何利用,如果能够充分加工利用,可直接或间接大幅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3.
大面积的旧城改造和城市更新使得我国建筑废弃物的产量逐年剧增,废弃混凝土作为建筑废弃物中最大的构成部分,促进废弃混凝土回收利用产业的发展是缓解我国建筑业和环境、资源矛盾的重要举措。文章阐述了废弃混凝土回收利用产业的性质和废弃混凝土回收利用公私合作的类型和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由准入、风险管控、激励、监管和淘汰5个部分组成的废弃混凝土回收利用公私合作机制架构。  相似文献   

4.
作为大规模城市化的产物,废弃混凝土引发了一系列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废弃混凝土的再生利用技术已经日趋成熟,而市场化推广却遇到成本、制度等方面的一系列难题.引入循环经济的理念,对废弃混凝土与再生混凝土进行成本比较、对产业化的困难和条件进行了剖析,并从技术、产业、经济等各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也可为其它资源再生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农业生态系统中杂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杂草是农业生态系统中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产生重要影响的伴生植物。杂草具有耐不良环境、生长快、繁殖力强等优良特性,是重要的生物资源。可利用杂草的优良基因作为农作物遗传改良的基因供体,利用其有用成分开发中医药,利用植物他感效应进行害虫生物防治,可开发成观赏植物,可作为先锋物种进行生态恢复、改良环境、促进养分循环、保护土壤微生物等。杂草的化学防除是导致杂草资源丧失的重要因素,寻找既利于杂草资源保护又不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防除途径、杂草资源数据库的创建、杂草资源有益基因的发掘和开发利用,是杂草科学今后应加强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绿色包装     
《环境》1998,(4)
绿色包装,是指一种在生产、制造、使用以及回收等各个环节中,对自然生态环境无污染、无破坏作用、不会引起任何不利影响的商品包装物。它包含着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再次利用两个方面的含义,即“绿色包装”既考虑到商品包装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又考虑到包装废弃后回收再利用的经济价值。“绿色包装”  相似文献   

7.
绿色包装     
绿色包装,是指一种在生产、制造、使用以及回收等各个环节中,对自然生态环境无污染、无破坏作用、不会引起任何不利影响的商品包装物。它包含着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再次利用两个方面的含义,即‘绿色包装’既考虑到商品包装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又考虑到包装废弃后回收再利用的经济价值。“绿色包装”是人们  相似文献   

8.
设施农业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可控的、优化的环境,使农作物不受季节的影响在最适宜的环境中生长。目前自动化、机械化的植物工厂和无土栽培是都市农业主要形式。一方面我国要发展设施农业,另一方面我国水资源短缺严重,而南方地区雨水充足,雨水是一种非常规、经济的水资源。在此情况下,本文对崇明设施农业示范基地雨水采样进行实验研究,首先收集了示范基地雨水,进行测定,根据设施农业的要求进行了处理,达到了无土栽培水质要求。解决设施农业雨水利用的难题,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9.
秸秆是农作物的主要副产品,同时也是宝贵的生物资源。我国幅员辽阔,农作物种类繁多,秸秆资源十分丰富。然而,随着农业生产技术以及农村能源事业的发展,秸秆资源依然存在大量剩余的现象。针对国内秸秆利用严重浪费的现状,对综合利用技术进行概述,以期进一步提高秸秆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蔡培印  笑雨 《环境》1997,(2):32-32
农业生态: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农作物和家畜之间及农业生物与环境和资源间的协调关系,目的是在充分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的同时,达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资源潜力和劳动生产力作用。通过建立适宜的农业结构(包括区域性农林牧各业合理布局,农业生物间的食物链式结构,各种农作物时间和空间搭配结构等),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如农业病虫杂草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打印机废弃量估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比分析现有7种电子废弃物预测模型的基础上,根据2003—2014年我国打印机销售量和打印机寿命正态分布值,利用市场供给A模型对我国2015—2024年打印机废弃量进行了估算,并分析了废弃打印机的资源价值和环境危害特性。结果显示,2024年我国将产生11421.04万台废弃打印机,2015—2024年累计废弃量达到91525.54万台。分析发现,废弃打印机废料成分复杂,具有环境危害和资源回收的双重属性,若不能得到及时回收和科学处理,不仅会对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还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2.
基于地理回归的农作物播种面积统计数据空间化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作物空间格局反映了农作物种植结构和特征,是了解生产资源利用状况及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研究旨在探索农作物播种面积统计数据空间化的方法,实现对历史农业统计数据的空间化表达。将传统的农业统计调查与先进的遥感技术、空间地理信息技术相结合,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农作物格局与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构建农作物空间适宜性分布概率,在此基础上将农作物播种面积统计数据利用空间迭代分配方法,实现统计数据空间化的研究。论文选取中国东北三省作为方法研究区,实现了对该地区2000—2010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空间化表达,经检验,该方法对东北三省水稻空间化精度为0.76,能够较好地完成农作物时空播种面积统计数据空间化工作。该方法是农作物调查和遥感时空格局解译研究的有效补充,为丰富农作物空间数据提供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所指废弃资源是指沼泽地带及农业水田施放出的沼气,人畜粪便,生活废弃物(城市垃圾)以及污水厂的污泥沉淀等。这些废弃资源如果得不到很好的利用,不仅会造成能量的浪费,还会给人类带来侵大的危害,如沼气的温室效应问题(据资料介绍比二氧化碳高六倍),以及垃圾和污泥造成的污染问题。所以,加工开发废弃资源变废为宝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一直是各国政府和科研人员所关注的课题。前不久日本筑波大学前川孝昭教授,一位一直从事废弃资源加工与利用的专家,来华讲学,给我们介绍了日不在这些领域上的现状,现在整理成文,供我…  相似文献   

14.
废弃火炸药的处理与再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废弃火炸药是特殊的危险品,必须妥善处理。传统的废弃火炸药处理方法和处理过程不仅对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而且没有物尽其用。国内外对于废弃火炸药的处理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有废弃发射药的非含能化处理、转化为一般能源及资源化再利用3类。综述了废弃火炸药处理方法,指出了废弃火炸药的资源化再利用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经验日本在处理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历史进程中,为解决生活和工业废弃物问题而开展了循环型社会的建设,改变了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粉煤灰是煤炭燃烧后的灰渣,它是一种排放量大、污染环境的废弃固体物,如果加以综合利用,可以变废为宝,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其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7.
开发和利用秸秆生物质能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内蒙古是农作物秸秆资源蕴含丰富的省区,本文通过对内蒙古秸秆生物质资源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简单介绍了生物质热电产业状况和良好的政策环境,探讨内蒙古发展秸秆生物质热电产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以废弃稀土抛光粉资源化利用为研究对象,在系统阐述其利用现状的同时,针对废弃稀土抛光粉的物相组成特点,详细论述了利用固体废弃物制备玻璃陶瓷的优缺点,以及利用废弃稀土抛光粉制备玻璃陶瓷材料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废弃稀土抛光粉利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进步,塑料制品对环境的污染已经不容忽视,本文介绍了我国废弃塑料的产生及处置现状,及对环境的影响.塑料废弃物是一种宝贵的可利用资源,所以在废弃塑料的处置过程中,如何回收利用及减少污染已成为其中关键环节,此外,可降解塑料是减轻白色污染的重要手段,希望在社会的大力宣传下,使可降解塑料走向大众生活,成为在用塑料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20.
白朴  杨捷 《自然资源学报》2009,24(9):1676-1684
论文论述了植物化感的特点及温、光、肥、水、微生物等环境因素对化感作用的影响,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系统地分析了化感资源在农作物生产中的应用潜力,提出选育化感品种以提高作物的资源利用和抗逆能力,利用植物化感原理合理作物类型搭配和指导农作物的种植、耕作、水肥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以及开发对环境污染较轻的化感农药等观点,旨在推进农作物的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产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