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气安全与防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勇 《安防科技》2004,(7):35-37
电气设备如果在安装应用、操作管理、使用维修中存在安全隐患,尤其是电气工作人员若缺乏必要的电气安全知识,不仅会造成电能浪费,而且会引起触电、火灾、爆炸等电气事故,造成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的严重危害和损失。因此,我们要掌握和研究各种电气事故的规律及其防范措施,防止触电危险或避免电气灾害事故的发生,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  相似文献   

2.
在起重机上,电气对人生的伤害主要是触电和短路引起的电火花灼伤,而触电事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起重机的电气设备和线路的损坏引起的,特别是在恶劣作业环境下工作的起重机,如高温、多尘、烟雾、蒸汽等条件下工作的起重机和在露天工作的起重机长期日晒雨淋.其电气设备和线路极易损坏。为了防止因电气设备和线路损坏使起重机金属结构带电而发生触电事故。  相似文献   

3.
宣峰  张新春 《安全》2011,32(9):52-54
当电气火灾发生后,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可能是带电的。如果不注意,就会引起触电事故。根据现场条件,可以断电的应断电灭火,无法断电灭火的则带电灭火。电力变压器、多油断路器等电气设备充大量的油,着火后可能发生喷油甚至爆炸事故,造成火焰蔓延,扩大火灾范围,这是必须加以注意的。  相似文献   

4.
矿山常见的触电事故有: 一、违反电气设备运行、操作、检修等规程带电作业而造成触电事故; 二、人体接触因绝缘损坏的导线或设备带电的外壳造成的触电事故; 三、与电机车架空线接触而触电; 四、检修线路或电气设备时,错停、送电等误操作造成触电事故; 五、高压电缆触电事故。 预防矿山触电事故的措施有: 一、加强职工的电气安全技术教育,提高专职电气人员的安全操作  相似文献   

5.
《劳动保护》2021,(2):86-87
电气安全工作主要防范触电事故、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从电气安全事故案例可以看出:发生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作业人员缺乏用电安全常识或不遵守用电安全规程,触及带电的导线带电部位;或是用电设备管理不当,导致绝缘损坏发生漏电等。配电线路、高低压开关柜、熔断器、插座、照明器具、电动机等电气设备设施,由于使用不当、操作失误、防护不到位等原因均可能引起火灾。  相似文献   

6.
薛福连 《安全》2002,23(3):32-32
1跨步电压及危害当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接地电流通过接地体向大地流散,在地面形成分布电位。这时若人们在接地短路点周围行走,其两脚之间(人的跨步一般按0.8m来考虑)的电位差,就是跨步电压。由跨步电压引起的人体触电,称为跨步电压触电。人体受到跨步电压作用时,人体虽然没有直接与带电导体接触,也没有放弧现象,但电流是沿着人的下  相似文献   

7.
当人体接触电气设备或电气线路的带电部分,并有电流流经人体时,人体将会因电流刺激而产生危及生命的医学效应,这种现象称为人体触电。在低压系统中,人体触电是由于人体的一部分直接或通过导体间接触及电源的一极或一相,人体的另一部分直接或通过导体间接接触大地,并在电源、人体和大地之间形成电流通路所致,这种触电方式称单线触电。在低压系统中,人体触电的另一原因是,人体的两部分直接或通过导体间接分别触及电源的两级或两相,在电源和人体之间形成  相似文献   

8.
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哪些电气事故?电气事故有哪些规律?人为什么会触电?为什么有的人一触电即死亡,而有的人触电后侥幸得生?这些问题都是电气安全的基本问题。只有比较科学地进行分析,方能较好地研究防止各种电气事故的措施,并分别采用之。 一、电流的作用 电流的作用可分为热的作用、机械作用、化学作用。此外,电流可引起生物学的作用,特别是引起神经组织受到刺激或压抑。由于  相似文献   

9.
漏电保护器是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的简称,俗称触电保安器。它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类低压电器。它是用于低压电路中防止人身触电和漏电引起的火灾、电气设备烧损以及爆炸事故的安全电器。  相似文献   

10.
马海澎 《安全》2015,36(6):11-15
现阶段,随着经济发展与建设的提速,建筑行业施工现场电气事故高发,触电已经成为建筑业生产安全事故四大伤害之一,而这些事故几乎都与未能严格执行有关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安装与TN-S系统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密切相关。本文以加强施工现场严格遵守并检查落实有关电气技术标准,消灭触电事故为目的,运用事故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因未严格执行标准而导致伤亡的触电事故入手查找原因,从保证设备本质安全方面强调了严格遵守并落实《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安装和运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等技术标准的重要性及强制性,结合标准重点论述与触电事故密切相关的TN-S系统和漏电保护装置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电系统中的正确运用与合理选型。通过分析,得出了防止电气事故发生必须严格遵守并检查落实有关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与TN-S系统相关电气技术标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自1879年法国里昂一家剧院发生第一起触电死亡事故以来,人们对电击和安全电流的研究已有百年的历史。虽然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人们采取了一系列安全检查措施,但也只能减少事故的发生,因为人们的一时疏忽大意,或客观上电气绝缘性能的降低导致漏电,以及架空线路发生断线等意外情况,仍然会造成触电事故。因此,有必要对触电的方式、防止触电的措施及触电后现场紧急救护有个大体的认识与了解。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及影响因素当人体触及带电体时,电流通过人体,使部分或整个身体遭到电的刺激或伤害,引起电伤和电击。电伤是指人体的外部受…  相似文献   

12.
运行中的电气设备可能由于绝缘损坏,而使它的金属外壳以及电气设备所接触的其他金属物上出现危险的对地电压、人体接触后,就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为了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最常用的方法是接地。就是把电气设备中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通过接地装置(由接地体和接地线组成)进行接地。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所指的水环境触电事故是指在与水有关(如池塘、水塘、游泳池、河流、浴室、积水坑井等)的环境条件下发生的触电事故.由于这一类事故的发生和急救过程中,一般人对触电因素不易察觉,而且极易造成二次伤害事故,因此有必要对此类事故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电气事故的分析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难以定论的问题。例如,现场存在几种火源,怎样判断事故的性质,确定直接原因?电气短路可以引起失火,失火也能引起电气短路,怎样确定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 我们根据大量的模拟试验及电气事故分析的实践,总结出用事故残骸件的形貌特征分析、判断电气事故的方法。实践证明,它对正确判断事故(故障)性质,准确地确定事故(故障)直接原因,是可靠的。本文重点介绍电气事故(故障)残骸件上的形貌特征。 一、导线过负荷 不同种类、不同规格的导线都有其规定的安全电流。当导线过负荷,通过的电流大于安全电流时,就可能使…  相似文献   

15.
电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能源,是工农业生产的原动力。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电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电”日益影响着工业的自动化和社会的现代化。然而,当电能失去控制时,就会引发各类电气事故,其中对人体的伤害即触电事故是各类电气事故中最常见的事故。  相似文献   

16.
薛福连 《安全》2005,26(3):44-45
前言 触电伤害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四大伤害事故之一,是指电流通过人体而产生的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热效应及生理效应而导致的伤害.施工现场的电气系统本身也是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体系,加强电气安全管理,就应从"人-机-环境"综合考虑,并注意电气的系统性、完整性.  相似文献   

17.
《现代职业安全》2009,(10):113-113
目前,在我国职业伤害事故中,建筑业伤害事故仅次于矿山、位居第二,从脚手架倒塌到塔机失稳事故,从高空坠落到触电事故,从地下工程的塌方到地面的山体滑坡等,这些事故无不触目惊心,让人警醒。  相似文献   

18.
每年的六、七、八、九、十这五个月 ,在电气安全管理中被称为“触电高发期”。据不完全统计 ,每年这些季节所发生的触电事故约占全年的70% ,太原市1999年仅6~9月份就有5个单位相继发生6起触电事故 ,造成6人死亡 ,经济损失高达50多万元 ,其他居民用电造成的伤亡和经济损失尚不在此统计之内。为什么触电事故多发生在这个“高发期”内?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夏季天气炎热 ,人体多汗、穿着较少 ,对地绝缘明显下降。特别是因高温而使得一些从事电气作业的工人不愿按规定穿着绝缘鞋、工作服等劳动防护用品 ,更增加了触…  相似文献   

19.
李发荣 《安全》2001,22(5):12-15
随着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规模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用电量也越来越大,电能已成为现代经济的命脉,它与工农业生产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但电能也潜伏着危险,特别是低压电网和低压用电设备在安装、使用或检修处理不当时,就可能造成人员触电伤亡或电气火灾的事故.预防低压电力系统引起的人身伤亡或火灾事故,采取触电漏电保护措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进入夏季以后,建筑施工工地要高度防范各类触电事故。一方面,进入雨季以后,天气湿热,户外电气作业的风险因素增加,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容易受到雨水的侵蚀,一旦检查不到位或防护措施不到位,极易引发事故;另一方面,夏季高温天气较多,作业人员容易出现疲惫、困乏等情况,特别是电气作业人员,在精力不集中的情况下作业,容易导致触电事故。本文根据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等标准,梳理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面的安全隐患,供广大企业和执法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