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2.
3.
4.
5.
为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市电磁环境水平及影响,开展了电磁环境水平调查,以具有代表性的区域点位为调查对象,2013—2021年电磁环境监测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射频综合电场强度整体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年平均值从2013年的0.54 V/m上升到了2021年的1.31 V/m,但所有监测点位测值均远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 相似文献
6.
根据《关于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通知》(环发[2006]116号)和《全国土壤现状调查及污染防治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新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进展顺利。此项工作由新疆环境监测总站承担,14个地、州、市环境监测站和部分县、市环境监测站协助。 相似文献
7.
新缰维吾尔自治区粮食农药污染调查组 《干旱环境监测》1987,(1)
一、目的意义 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搞清我区粮食受有机氯农药污染的现状,获取我区粮食污染监测的最新数据,推算出我区粮食总体中六六六、DDT残留的未检出率和检出超标率,对粮食受有机氯农药污染做出总体评价,最终为粮食生产和管理部门的有关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我区的农业环境监测在方法学上创出一条路子。 相似文献
8.
采集重庆3个典型岩溶地区113个地下水样品,利用人体暴露风险系数法对16种优先控制多环芳烃(PAHs)饮水途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地下水中PAHs、致癌PAH和BaP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00 ng/L~2 638 ng/L、未检出~362 ng/L和未检出~62.7 ng/L,其中南川区地下水中BaP质量浓度为45.1 ng/L,已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水质要求。PAHs污染水平为南川区老龙洞流域青木关流域,与国内其他岩溶地区地下水相比,处于较高污染水平。人群的致癌风险(ILCR)为5×10~(-10)~2.80×10~(-5),其中南川区ILCR10~(-6),具有潜在致癌风险;非致癌类PAHs饮水途径健康风险处于10~(-11)~10~(-9)水平,远低于USEPA规定的阈值1。 相似文献
9.
新疆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1984年~1989年新疆环境天然贯穿辐射剂量的调查方法及其结果.在全区海拔-154~ 5 300(米)的广大区域,布测点 1624个,含25×25(km)网格点740个,各类加密点 884个.结果表明:1.原野γ辐射剂量率的范围值,按网格、面积加权和人口加权的均值,依次分别是(1.17~32.64),5.81、5.76和 5.94(×10~(-8)Gy·h~(-1); 2.道路上γ辐射剂量率按网格的均值为 5.63×10~(-8)Gy·h~(-1);3.建筑物室内γ辐射剂量率按网格和人口加权的均值分别是9.92和 9.86(×10~(-8)Gy·h~(-1));4.宇宙射线电离成分所致空气吸收剂量率按网格和人口加权的均值,室外分别是4.40和 4.01(×10~(-8)Gy·h~(-1)).室内分别是3.90和3.55(×10~(-8)Gy·h~(-1));5.天然贯穿辐射剂量率(不包括中子成分)按网格和人口加权均值,室外分别是10.22和 9.77(×10~(-8)Gy·h~(-1))室内分别是13.82和13.42 (×10~(-8)Gy·h~(-1));6.天然贯穿辐射所致全区居民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为857μSv.其中γ辐射和宇宙射线所致分别为535和 322μSv;所致居民年集体有效剂量当量为 11 207man·Sv;7.新疆属正常本底辐射水平地区,但局部区域原野γ辐射剂量率偏高(20~30×10~(-8)Gy·h~(-1)).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15.
1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污染源普查工作于2007年10月启动,历经一年多的艰辛努力,现已圆满完成普查清查、培训、入户调查报表填报、数据录入、质量审核、质量抽查、数据汇总上报、档案建立、集中式预验收等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总结和探索新疆污染源普查工作经验,旨在为今后的环保专项调查、污染源普查工作提供有益、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7.
对乌鲁木齐市地下水进行了分区取样 ,对氮的分布形式及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 ,通过统计计算及分析 ,对成因进行了推断 ,得出初步结论 :人口密集区氮的含量与大气污染及人的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