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废水生物除磷工艺中聚磷菌的作用机制及运行控制要点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介绍了废水生物除磷工艺中聚磷菌时废水中磷的释放及过量吸收积累的作用机制及有关聚磷菌的主要性能;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生物除磷工艺的运行实际.深入分析探讨了获得最佳运行和处理效果所必须加以考虑的几个控制要点,解释了NO_3-N对磷释放产生抑制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强化微污染原水净化效果的生产性应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肖羽堂  许建华  王冠平 《环境科学》1998,19(3):28-30,34
针对姚江水源受污染的现状和原传统净水工艺去除污染效率低、药耗大等缺点,对宁波市梅林水厂的传统净水工艺进行了改进,并对改进前后的去除污染效率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姚江水质为pH6.5-7.6、浊度7-20NTU、色度25-37度、NH+4-N0.25-9.0mg/L、NO-2-N0.025—0.25mg/L、CODMn6-18.9mg/L的条件下,改进后的生化工艺系统对浊度、色度、NH+4-N、NO-2-N及CODMn的平均去除率比传统工艺分别提高了24.5%、30.0%、58.5%、70.0%和27.5%,除污染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净水工艺;并且可节约矾耗50%以上和氯耗77%左右.  相似文献   

3.
采用物化-生化相结合的DAF-SBR工艺处理肉食制品加工废水。结果表明,可以解决单级生化处理时存在的大量油泡沫,N、P不足等问题,得到水达标排放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采用固定床流动反应装置,考察Cu2O、CuO、Cr2O3、Fe2O3、MnO2、Ni2O3、V2O5等金属氧化物对NOCOCO2N2体系中NO去除反应的催化作用,同时,分析了NOCOCO2N2体系中金属氧化物对NO去除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各金属氧化物对NO去除反应均有不同程度的催化活性,其中Fe2O3、Ni2O3、CuO等对NO的去除显示出较强的催化作用。金属氧化物存在条件下NOCOCO2N2体系中,NO去除反应较为复杂,NO/CO气相直接反应、低价氧化物对NO的还原作用、金属氧化物对NO分解反应的催化作用及金属氧化物对NO/CO反应的催化作用等都可能存在。大部分金属氧化物以对NO/CO反应的催化作用为主,而Ni2O3的预还原试样对NO的直接分解反应表现了极强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应用及正在研究开发的脱硫工艺,包括国内应用的石灰石-石膏,海水,磷铵复肥,喷雾干燥,炉内喷钙,电子束烟气脱硫及国外的尿素,改进的石灰石-石膏,再生法脱除SO2和NOX等新方法,并对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从碱性蚀刻废液中回收二氯四氨合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在碱性蚀刻废液中直接通入氨气的方法,从废液中得到了固体 Cu( N H3)4 Cl2。并对此新工艺的优化条件进行了试验,找出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7.
以NH3-N/ΣN,NO3-N/ΣN表示河流的自净程度,并从正常时序和经验频率两方面研究河流污染,自净程度的时空分布,研究结果在水污染控制,水资源规划等环境管理,决策领域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焦化厂全负压净化回收煤气新工艺流程的介绍和新、旧回收工艺的比较,总结出全负压净化回收煤气工艺控制污染的特点与效果,焦化全负压回收利用硫化氢生产硫酸,氰化氢生产黄血盐,从生产工艺上消除了SO2,NOx对大气的污染,解决了硫铵生产紧缺的硫酸,实现了焦化厂煤气净化,回收的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9.
合成氨工艺气─空气体系静态爆炸的表观实验特性青海大学丁锁根青海第一化肥厂胡德福合成氨工艺气体的主要成分为H2、N2、CO、CO2和CH4等组分。其中H2、CO、CH4属于可燃煤气体。当它们各自与空气以适当的比例混合,将组成爆炸性混合气,遇到链引发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NOx分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种简易可靠的大气NOx测量方法,大范围地调查了上海市区的NOx浓度状况。结果表明,上海市NOx浓度分面状况,在不同性质的街区,不同地段,不同道路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居民区大气中NOx的浓度可达到国家一级标准要求,但市区各道路网超标严重,平均是一级标准的1.7倍,道路网NOx的分布总体呈东南低,北和西北高的梯次。影响城市NOx浓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有:交通、风力、地形、绿化等,在城市建设规划时,应充  相似文献   

11.
味精厂废水处理初探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物化法对武汉某味精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预处理——提取菌体蛋白的小试、中试,介绍了絮凝剂选择、pH、温度、反应时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试验预处理工艺等。处理效果达到去除67.8% 的CODcr、44.8% SS、28% NH3-N。并为后续生化处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2.
鼎湖山臭氧、氮氧化物和太阳可见光辐射相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给出了1996年了在广东肇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对太阳可见光 段辐射,地面臭氧、NO、NO2浓度的观测结果,对影响地面臭氧、NO、NO2的主要因子进行了分析,并得到了较好的结果,晴天条件下,地面臭氧浓度、NO、NO2浓度有明显的日变化;阴天条件下,地面臭氧浓度、NO、NO2浓度的日变化要复杂一些。  相似文献   

13.
肖文安 《交通环保》1995,16(1):13-17
本文结合国家对汽车尾气排放法规的修订,论述了控制汽油机废气中一氧化氮(NO)排放的迫切性。根据泽尔多维奇(Zeldovich)的理论,详细分析了汽油机中NO排放物的生成机理。本文还对汽油机中影响NO生成的当量比、废气百分率和点火正时等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废气再循环(EGR)、稀薄燃烧技术和经还原反应法等项控制的NO排放的措施,尤其认为废气再循环(EGR)是汽油机近期采用的最佳措施。  相似文献   

14.
肇庆星湖水质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星湖水污染特点,建立包括NH^_4-N,NO^-2-N,NO^-3-N,CBOD,DO的多元耦合氧平衡模型,P平衡模拟以及Chla-P关系统计模型。模型中的参数采用实验法,经验公式法以及利用实测资料率定等方法,经实测资料验证,模型精度达到基本要求,可用于星湖水质管理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以N,N-二甲基苯胺为偶联试剂,利用醌式染料的合成反应测定NO2的新方法。NO2含量在0-18.0μg/25.0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e=4.73×104L.mol-1.cm-1)选择性好、试剂及显色产物稳定等特点.用于环境水中NO2的测定,结果与其它方法一致。  相似文献   

16.
A/O~2工艺处理化纤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O2工艺处理化纤废水,试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990.0~1700mg/L,:550~188mg/L,TN:151~386mg/L,∑CN-:4.50~28.0mg/L,SCN-:550~380mg/L,AN:105~336mg/L时,各项指标的去除率分别为COD:87.2%左右,-N:97.8%左右,TN:764%左右,∑CN:98.1%左右,SCN:100%,AN:100%。本文还考查了不同浓度的∑CN-及COD对A/O2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流化床内焦炭对N2O和NO生成和分解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小型流化床试验上进行了焦炭的燃烧试验,研究焦炭颗粒和氧化钙对N2O和NO的分解反应,焦炭颗粒对N2O还原分解速率比NO快,氧化钙对N2O分解有较强的催化作用,N2O和NO的分解反应过程可用一级Arrhenius公式来描述,研究不同程度脱去挥发份的炭焦颗粒对N2O和NO形成的影响,脱挥发份的程度越高,焦炭氮形成N2O的量越少,表明挥发份氮形成N2O量高于相应焦炭氮燃烧产生的N2O量,焦炭燃烧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硫/石灰石自养反硝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上流式硫/石灰石生物自养反硝化法的各种工艺参数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滤柱原本中需投加少量的磷酸盐.当温度为22℃时,滤柱的临界硝酸盐体积负荷为5559NO3--N/m3·d。12℃时,临界负荷为380gNG3--N/m3·d.滤柱若在高于临界负荷下运行,则不可能达到完全反硝化出水中存在亚硝酸盐.若在低于临界负荷下运行,反硝化效率为100%,亚硝酸盐在滤柱底部产生,而在滤柱上部还原为氮气,出水中不存在亚硝酸盐.  相似文献   

19.
用正交试验法选择NCF和PAC的最佳配比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正交试验法开展工业性放大试验,找到PAC和NCF的最佳配比浓度用于浮选工艺,污水外排合格率为98.7%,可节省药剂费2.47万元.年。  相似文献   

20.
辽东湾近岸冰区营养要素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1996年1月下旬在辽东湾近岸具有代表性的冰区所采集的水样和冰样中营养要素的实测结果,对海水和海冰中的NO-3-N、NO-2-N、NH+4-N、PO3-4-P、SiO2-3-Si等营养要素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辽东湾近岸冰区营养盐含量较为丰富,而且营养盐的含量基本呈现出海水中的含量高于海冰中含量的分布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