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本文对杭州市庆春路整治前后各点位的交通噪声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整治后各点位的交通噪声等效声级比整治前降低了0.9—8.3dB。长度加权等效声级计算结果表明,整治前长度加权等效声级为71.6dB,属于交通噪声轻度污染水平;而整治后长度加权等效声级为68.6dB,比整治前降低了2.9dB,属于交通噪声较好水平,说明采用疏水沥青路面整治后明显降低了交通噪声。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云南省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国控点位布设的背景,工作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及最终布设结果。云南省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国控点位布设区域以耕地、饮用水水源地和污染场地等为主,在一段时间内能够代表布点区域的土壤的环境质量状况,点位数量适宜,同时具备动态和可更新性,类型包括基础点位、特定点位和背景点位。结合云南省实际,最终基础点位布设724个,特定点位选择八种区域布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国控点,背景点主要延续"七五"、"十一五"全省土壤调查的背景点。  相似文献   

3.
网格采样-聚类分析在优化环境监测点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治宇 《环境工程》2003,21(2):55-58
为了在最少的采样点位获得具有代表性的监测数据,采用网格采样—聚类分析法对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空气监测采样点进行了优化研究,从14个采样点位中优选出了4个采样点位。在保证监测数据的可靠性的前提下,节省了监测费用。  相似文献   

4.
目前,对污染源的废水监测通常采取随机取样,很少考虑污染物在废水中分布,这样结果很难真实反映污染的 实际情况,通过对不同采样点位的监测数据统计分析,以求找到最优采样点位。  相似文献   

5.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的土壤监测点位布设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我国污染场地环境调查中土壤监测面临的现状,通过分析国外土壤监测采样的点位布设方法及国内相关技术标准的相应要求,对我国污染场地环境调查土壤监测的点位布设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土壤样品采集的平面点位、纵向分层布设应考虑的影响因素、基本原则和布点要求,分别对具体的平面、纵向采样点位布设方法进行了分析阐述,为开展污染场地环境调查的土壤监测采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原有的城市建设规模扩大,城市的原有功能区和产业结构布局都在不断发展、优化和调整,城市的人口、规模以及分布都发生很大变化,原有的城市环境空气监测的点位无论是数量还是空间分布都不断发生着变化,满足着城市环境空气监测的技术需要。监测布点也是空气质量监测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监测布点数量越多、密度越大,所监测到的数据信息越可靠,但由此也增加了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消耗,因此,优化监测布点,通过以有限的监测布点获得更为科学可靠的空气质量信息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从优化点位的原则出发,就城市空气质量监测布点优化的方法、确立和步骤进行了简要论述,对提高城市空气监测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空气自动监测与人工采样监测数据差异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宇明 《陕西环境》2003,10(4):34-37
该文从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和人工采样系统的监测结果、仪器、分析采样方法、点位高度等方面阐述了数据差异产生原因,提出对消除这些因素的方法,为自动监测系统运行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根据天津市多年监测大气降尘数据,分析天津市降尘总体变化规律及季节分布特征,表明天津市大气降尘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降尘量春季最高,秋冬季次之,夏季最低,随季节变化呈现明显的单峰单谷特征。同时利用聚类分析方法考察降尘现有点位设置情况发现,中心六城区中,和平区降尘污染特征有别于其他行政区。建议将现有点位优化调整为24个,点位通过相关检验,可代表天津市区大气降尘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9.
蔡忠灿 《福建环境》1998,15(4):13-13
该文通过三年来大气监测结果的分析与比较,讨论了大气优化点位的代表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局地污染源对大连地区酸雨形成的影响,在市区及县级市布设监测点对酸雨进行监测,并获取酸雨点位附近局地污染源的酸性污染物排放量,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叠加分析功能,分析局地源对大连地区酸雨点位分布和频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部分距离大污染源较近的点位受局地源影响较明显,但市区酸雨频率高低与局地源二氧化硫排放量变化趋势并不完全一致,说明大连地区酸雨的形成除了受本地源的影响外,还应存在其它更复杂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李永干  李峰 《山东环境》2000,(3):25-26,46
提出星座图法优化环境监测点位,其星座路径权重通过拉格朗日乘因子法进行优化。应用于大气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的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2.
被动扩散技术在环境空气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动扩散监测技术以其成本低、布点灵活、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等特点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于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辽宁省环保局通过欧盟项目引入,盘锦市试点表明SO2和NO2各月变化趋势和各功能区监测结果与我市自动站监测结果相一致。可以弥补自动监测点位不足和开展大范围多点位监测。  相似文献   

13.
在进行锅炉监测时,数据的准确性受到多方面问题的影响,为了提高监测质量,需要调整监测方式,本文通过采样嘴放置情况、点位选择情况,两个方面对影响锅炉监测数据的因素分析进行了总结,并从合理进行监测准备、选择采样点位、提高工况检查重视程度,三个方面对锅炉监测数据调控策略进行了整理,希望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普查区点位布设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布点是土壤污染普查前期工作的一个重要技术部分。为了以最省时、最省力的办法布设采样点,本研究结合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中土壤监测面临的现状,对土壤污染普查区点位布设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土壤样品采集的平面点位、纵向分层布设应考虑的影响因素、基本原则和布点要求,分别对具体的平面、纵向采样点位布设方法进行了分析阐述,为开展土壤污染普查区的土壤监测采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噪声仲裁监测过程中的点位布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噪声仲裁监测过程中点位的布设方法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同一点位上同时进行环境TSP的12时段与24小时连续监测对比实验,所测得的数据序列基本相同,通过对数据的相关系数检验和对平均值的t检验,可知这两组数据序列之间无显著差异,可用12时段采样来代替24小时连续采样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环境监测是地下水污染防治的重要环节,我国地下水环境监测网建设基础较为薄弱.对比欧美发达国家地下水监测网建设和运行模式,分析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十四五”国家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国家级化工园区和北京市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的建设情况,归纳出监测网在区域背景值点位布设,在线监测设备研发,以及监管平台建设、数据共享和应用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监测网建设现状,依托新兴技术在水质监测领域的应用,总结其发展趋势集中于在线监测设备换代升级、监测点位物联互通、多样数据解析可视、信息传输安全保真四个方面.最后结合我国监测井建设现状与管理模式提出以下发展建议:(1)整合现有点位,衔接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和“十四五”地下水考核点位,统筹构建国家级、省级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体系.(2)加快新一代水质在线监测设备研发,降低故障率,提高监测精度;探索基于地球物理探测、卫星遥感解译、无人机航测和埋设传感器等技术的新型监测方式.(3)国家级地下水环境监测网与地表水监测网、大气污染监测网、土壤监测网等进行多网融合.这为我国地下水环境监测网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云南某退役铀矿山氡析出率进行监测,了解了铀矿退役后周围氡析出率现状水平。该铀矿山退役治理存在部分氡析出率点位超标,应该对超标点位区域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9.
掌握核磁共振的电磁环境现状,可为核磁共振电磁辐射环境防治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文章建立了医用核磁共振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对深圳市医用核磁共振电磁辐射环境的静态磁感应强度和射频电场强度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超过静态磁感应强度环境背景值(100μT)水平的监测点位占比65.77%,静态磁感应强度>500μT的点位占比15.5%,射频电场强度监测结果均<5.4 V/m,周边辐射环境的主要影响因子为静态磁感应强度,存在静态磁感应强度环境泄露的主要点位为观察窗、防护门、防护墙。从监测评价结果划定监督控制区和悬挂警示牌,强化重点区域的屏蔽设计,建立核磁共振电磁环境的国家标准体系等方面重点加强,以便降低核磁共振电磁环境曝露。  相似文献   

20.
通过石家庄市环境监测中心近年来的一些噪声监测实例来深入探讨噪声监测过程中的点位布设问题,并指出相应的注意点和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