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顾了滇池水污染和综合治理历程,提出在滇池特定水域无土栽培稗子的工程措施,并就无土种植的位置和面积、浮体材料、水上作业机械、稗子的综合利用和效益、稗子根部的处置等方面进行了可行性探讨。  相似文献   

2.
日趋严重的滇池污染问题已成为昆明城市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对全省的经济发展也将产生重大影响。作为重要的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滇池污染的综合治理问题已迫在眉睫,引起了中央、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人民群众的极大关注。 1991年3月,由省环境保护委员会、省计划委员会向省环境科学研究所下达了《关于编制综合治理滇池污染可行性研究的通知》,为确保该项研究工作的顺利开  相似文献   

3.
综合治理滇池的指导思想是以工程治理为主,生物治理为辅,依据生态规律,针对不同的环境问题,按照污染负荷总量控制原则,采取相应的综合整治措施,使受到破坏的滇池流域生态系统得以改善和恢复,达到综合治理的总目标。滇池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包括点污染源治理、面污染源治理、湖内污染源治理和水资源优化调控、调度四大类、26项工程。  相似文献   

4.
在深入分析滇池水质现状、污染来源、水质演变、污染成因、治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索滇池水污染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相结合的全过程治理模式,实现统筹兼顾、系统考虑、多管齐下、长期综合治理,并提出适应新形势需求的滇池水污染综合治理对策.以官渡区为具体实践区,探寻通过“点、线、面”结合,全面开展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最终实现滇池水体保护,湖泊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经济、社会、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5.
滇池污染的综合治理与管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近年来滇池污染综合治理的情况,提出了滇池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对策。即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围绕水污染控制、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恢复三大问题,进行环境工程治理和生态环境治理的对策措施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从滇池环境管理的角度,提出建立机制、制定政策、强化各项监督管理工作、依法治湖等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根据近年来滇池污染综合治理的情况,提出了滇池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对策.即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围绕水污染控制、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恢复三大问题,进行环境工程治理和生态环境治理的对策措施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从滇池环境管理的角度,提出建立机制、制定政策、强化各项监督管理工作、依法治湖等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滇池草海污染底泥疏挖及处置工程效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草海污染底泥疏挖及处置工程是滇池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草海底泥分布及污染特征。在已确定的工程措施基础上,探讨分析了工程的综合效益。明确了该工程是解决滇池内源污染的重要措施,工程的实施能有效清除草游淤泥、改善水质及促进水生生态恢复,可望达到积极而显著的环境效益,同时也将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九五”期间,为综合治理滇池,恢复其自然生态环境,采取了城市污水处理、工业污染源治理、面源污染源治理、内污染源治理和水资源调配及其它等5方面的治理工程措施。对治理工程措施、所产生的效益及其原因进行了粗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滇池水资源保护战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滇池是昆明市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随着城市化发展的进程,滇池水污染严重制约了昆明市居民生活的提高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在滇池水污染现状和水污染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滇池的科技研究进展、环境保护目标、水污染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和环境管理几个方面阐述了滇池水资源保护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0.
滇池污染及其流域的环境破坏已经成为困扰和制约昆明市和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影响着昆明市的对外开放和投资环境。因此,滇池污染的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省内外各个方面,特别是昆明市人民的极大关注,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由于滇池的治理涉及面广、难度大、问题复杂,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必须从流域考虑、全面规划、系统设计,制定出综台治理的方案,为政府部门进行决策、安排治理项目提供科学依据。因此,综合治理的总体设计是制定治理滇池污染方案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滇池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滇池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模型,对污水集中治理措施,厂内治理措施与面源治理措施同时进行了优化,得出了滇池流域综合治理的优化方案,为滇池水污染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利用滇池外海多年来的监测结果,从宏观上的污染物总量和微观上的数理统计分析提出,进入滇池湖体的氮磷总量中,氮对滇池的贡献要远大于磷;夏季主要以COD、BOD有机污染为主,冬季以氮、磷污染为主.因此,解决滇池富营养化的根本途径是点源、面源综合治理,彻底减少TN、TP、COD和BOD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13.
滇池污染综合治理目前还未取得明显的效果。应用ISO14000和ISO9000系列准科学规范管理滇池污染治理工程,在使治理工程全过程受控并逐渐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4.
滇池氮与富营养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利用滇池外海多年来的监测结果,从宏观上的污染物总量和微观上的数理统计分析提出,进入滇池湖体的氮磷总量中,氮对滇池的贡献要远大于磷;夏季主要以COD、BOD有机污染为主,冬季以氮、磷污染为主。因此,解决滇池富营养化的根本途径是点源、面源综合治理,彻底减少TN、TP、COD和BOD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15.
董学荣  吴瑛 《环境保护》2013,(12):66-67
滇池治理保护40年,从地方到中央,从官方到民间,从单项工程到综合治理,从理化项目到生态修复,从自然科学到人文参与,从科技工程到生态文明,从点源治理到面源、内源整治,积累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经验。滇池清,昆明兴,滇池治理不仅是昆明最大的环境工程,而且也是最大的"民心工程"。现代滇池治理保护40年,尽管预期目标远未  相似文献   

16.
世博会期间滇池草海蓝藻清除应急措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确保世博会期间滇池草海水体及旅游景观得到明显改善,对滇池敏感水域实施蓝藻清除应急措施。该项目在水资源调控措施、其他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及行政管理措施的协同作用下,针对各应急区不同的污染特征,采用多种药剂净化、机械除藻、水域围隔、凤眼莲景观化等各种应急措施,以确保达到世博会期间滇池草海及外海北部敏感水域水体及旅游景观明显改善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湿地具有水质净化、增加生物多样性、旅游休闲等多种效益.本研究以滇池11块环湖湿地为研究对象,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两个维度出发建立湿地综合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从而对湿地效益进行评估,并考虑改进措施对湿地效益提升的价值.结果表明,对滇池TN、TP、COD净化幅度权重占据综合权重的前3位,而包括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子准则层指标所占权重均较小;不同湿地的综合效益评分差异较大,参评湿地中,草海2号片湿地综合效益评分最高,草海流域湿地综合效益总体优于其他区域湿地;水质净化效益对环湖湿地总效益的贡献最大,而资源利用效益贡献最小;对评分较低的湿地实施规模扩建的改进措施后,湿地对滇池水质的净化能力提高,湿地综合效益得到明显提升.本研究可为滇池环湖湿地综合管理及生态修复工程优化运行提供数据支撑与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滇池的污染及其控制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滇池是昆明市的主要水源,是昆明市国民生产发展的经济命脉。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滇池湖泊生态系统发生了一系列变迁.汇水区域森林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严重,湖泊水域缩小,水体有机污染及富营养化日趋严重;水体质量下降;湖泊老化等环境问题、针对问题,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滇池流域水资源与水污染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滇池水质污染与流域水资源紧缺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存在人口机械增长过快,沿岸开发过度,面山水土流失严重和水资源未能优化配置等问题,应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优化配置水资源,控制入湖污染物总量等方面着手,监管,科研,生态恢复并重,逐步解决滇池流域水资源与水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20.
昆明滇池现在深处只有10.3米,平均深4.4米,北部草海平均深1米多。而云南湖泊最深的是抚仙湖(最大水深155米),较浅的洱海也有21.6米,要比滇池最深处还深11.3米。池浅是滇池的弱点,由于池浅,清代曾干涸过一次,所以,综合治理滇池要考虑这个重要因素。显而易见,池浅就带来水质保护较困难,而水质污染则容易。现在淤积泥至少是几百年上千年的积淀物,要从水中挖出不容易,而且由于有了八十一年前修筑的海口闸关水,出水口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