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冬 《安全》2011,32(11):50-51
液化气属于易燃、易爆的物质,作为社会上普遍应用的燃料,其供应也越来越广泛。目前,很多人开个小门脸就成了换气站点。这些门脸的选址不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有的换气站点设在集贸市场附近,有的可能设在居民楼内,有的甚至就设在自己家内。这样就造成了很大的火灾和爆炸隐患。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与民用液化气大量使用,液化气储存规模逐步扩大.介绍了有毒液化气发生蒸汽爆炸效应与扩散毒害效应模型,并通过实例计算,着重比较两种效应的影响程度,为相关企业与安全监管部门对有毒液化气等重大危险源监管和应急救援提供参考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通风小室内不同粒径气溶胶颗粒(0.3 ~ 0.5 μm、0.5~1μm、1~2μm以及2~5 μm)的沉积率在6种典型室内换气次数(6.51h-1、7.81 h-1、9.11 h-1、10.42 h-1、11.72 h-1以及13.02 h-1)下的变化情况.采用安装Laskin喷嘴的QRJ-1型气溶胶发生器产生气溶胶颗粒,使用BCJ - 1D型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测量室内一点的气溶胶颗粒浓度变化.结果表明,在上述6种换气次数下,气溶胶浓度的衰减均与时间近似呈对数关系.相同换气次数下,气溶胶颗粒的沉积率随着粒径的增加而增加;对于同一粒径颗粒,气溶胶的沉积率随着换气次数的增加而增加.换气次数在9.11 h-1以下时,增加换气次数对颗粒沉积率的影响显著;换气次数在9.11 h-1以上时,增加换气次数对颗粒沉积率的影响较小.在较小的换气次数下,颗粒沉积率的增加快于换气次数的增加;而在较大的换气次数下,增加换气次效时,颗粒沉积率的增加速度与换气次数基本一致,而颗粒被排风带走的比例较稳定.  相似文献   

4.
石油液化气储配站火灾爆炸危险分析与事故后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石油液化气储配站火灾爆炸危险因素从危险物质、设计与施工、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并进行了重大危险源辨识,对石油液化气泄漏引发蒸气云爆炸事故进行后果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国内外液化气储罐失效的相关理论基础上,运用ANSYS和ANSYS LS-DYNA软件,对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失效过程中破片撞击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为储罐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6.
液化气钢瓶属高压薄壁容器,国家不仅将盛装液化气的钢瓶列为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范畴,而且对液化气钢瓶的使用期限、质量检测,以及储存、运输、搬运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一般来说,由企业自行承担的居民用户生活燃气供应,是相对独立于外部社会的燃料供应体系,液化气钢瓶处于高度循环使用状态。因此,大企业民用液化气钢瓶的安全管理与隐患防范,必须放到重要位置抓实抓好。  相似文献   

7.
存在的主要隐患和问题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门卫对进入的人员放任自流,未要求交出火源,对进入的车辆没有要求配载阻火器;对运营瓶液化气的车主未检验其有无准运证,擅 自发货,四轮车,拖拉机均可随意进入个别加气站。违章操作没人监督等。  相似文献   

8.
随着近年来大量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新建,项目污水处理设施面广、点多、单体规模小、污染物浓度变化大、经营困难等问题凸显,如何突破困境找到一条相对适合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管理十分必要。本文提出了集约化管理创新探索,在生产标准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安全管理、设备设施管理及物资管理等方面全方位的总结了运营管理经验,为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管理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基于三维GIS的火电厂应急管理仿真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系统对火电厂区及周边环境进行虚拟现实仿真,重点突出厂区重大危险源,其他具有较大危险性的设备、设施,厂区重点保护的设备、厂房、建筑,厂区道路交通以及气象条件等因素;实现对基础地图数据、应急资源数据、重大危险源数据及其它相关的属性数据进行管理,以WEB方式提供信息查询;运用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实现重大危险源周边环境的三维仿真显示,预测事故影响范围,以及可能发生的次生事故,同时利用人工智能与空间分析技术实现最佳路径及最佳救援方案的分析,为领导实施远程应急救决策提供辅助与支持.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电气设备控制柜火灾特点,进行了不同换气率下柜内电缆火灾全尺度实验,研究了火灾蔓延速度、控制柜轴线上不同位置温度及顶部烟气成分变化.结果表明,工业中常用换气率条件下,不会对电缆火灾蔓延速度产生本质影响,但对柜内温度场及烟气扩散影响显著.研究结果为电气设备控制柜实现分区早期探测、快速有效灭火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前几年要说液化气,还跟大多数居民无关,现在液化气越来越成为居民不可缺少的“三宝”——水、气、电之一.液化气在给城乡居民生活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一种潜在的危险.甚至个别家庭由于液化气火灾爆炸事故,造成家毁人亡、重大经济损失、留下终身残疾和难以言状的痛苦.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已发生近20起液化气火灾爆炸事故,多人严重烧伤.十字街有一户液化气泄漏,女主人和孩子回家后不懂正确处理,去拉照明灯开关,由于开关火星引起室内液化气爆燃,母子俩被大面积烧伤.某市一锅炉  相似文献   

12.
邓勇亮  李金运  孟苗苗 《安全》2021,42(4):44-51
为提高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管理水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对地铁运营安全风险前兆信息进行识别与控制研究.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案例分析和扎根理论3种方法总结、分析、识别地铁运营安全风险前兆信息,共计得到36个前兆信息;然后根据不同类型前兆信息的特点,提出3类针对性的控制措施.结果表明:系统全面地对地铁运营安全风险前兆信息进行识别与控制研究,可以帮助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人员深入认知安全风险,为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普速铁路运营安全水平,选取月均事故起数、事故联动系数作为普速铁路运营安全情况的评定指标,运用系统聚类方法划分普速铁路的运营安全等级;以2016—2017年国内某地区普速铁路运营安全事故数据为基础,通过实证分析,将线路运营安全情况划分为安全、一般、较危险和危险4个等级。结果表明:运用系统聚类方法进行普速铁路运营安全分析可行、有效,可为普速铁路运营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一种能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它最适宜于解决那些难以完全用定量方法进行分析的公共决策问题[1].客运站日常运营中的安全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是可以运用层次分析来实现的.在客运站安全管理的日常运营中,将安全影响要素对安全运营的影响进行量化,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各个安全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为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及决策提供支持,为客运站安全分析提供一个有效的方法.本文将以A市为例,运用该方法对客运站安全管理影响因素进行重要度分析.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网络上一档节目对于应急管理部门的职责进行了讨论,引起了广泛热议。有人认为,应急管理部门应该为安全监管兜底,安全问题来源于监管缺位;还有人认为,依法行政首先要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特种设备检测检验、建筑工地采购劣质安全帽、液化气充装点经营许可等本不属于应急管理部门的行政职责事项,企业才是安全生产的主体。您认为,对于企  相似文献   

16.
局部换气是保护劳动者免受有害物质侵害的卫生工程防护手段之一,但如其设计不够科学合理、维护检修不到位,也无法发挥应有作用。为保证局部换气装置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日本从备案、设计审查、运行监测和政府监督指导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管理,并取得了较好效果。建议我国借鉴日本做法,完善局部换气装置的相关技术标准,确立备案和技术审查制度,规范企业自主维护检查方法,加强对运行监测的监管。  相似文献   

17.
针对正压外壳防护形式被企业广泛应用于防火防爆的危险场所中,选取了一款正压外壳型保护产品,设计了一套正压测试试验平台,对产品的保护性能展开了研究。通过测量正压外壳的泄漏流量,为运行过程中保护气体的容量补偿提供了依据。两次换气试验分别选取二氧化碳和氦气作为试验气体,氦气得益于相对分子质量与空气相差更悬殊,测试标准要求较低的特点,相比二氧化碳更容易被空气置换。正压外壳内试验气体经换气试验后在不同位置处残留的气体体积分数分布不均匀,外壳内半封闭的小室和角落处浓度高,是保护最不利的点。在产品设计和运行维护中,应加强对最不利点的监控,消除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液化气(包括液化石油气、液化丙烯、液氨、液氮、液氯等)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由于一些单位对液化气管理、运输和使用不当,爆炸事故相继发生。本文意在通过对几起重大的液化气爆炸事故的原因分析,提出一些预防性措施,供大家参考。 原 因 液化气爆炸,是因为容器的强度不够而引起的。当一个合格的容器制造出来后,其承受的压力就已确定。当内压超高时,由于受高温辐射或发生碰撞等机械损伤,使容器强度降低,就可能引起液体沸腾和蒸汽膨胀而爆炸。 有两种原因可使贮罐内液化气体超压。一个原因是罐内液体或气体受热而发生热膨胀;另一个原因是…  相似文献   

19.
生活垃圾填埋场在运营过程中容易产生恶臭气体,恶臭气体的控制也是困扰生活垃圾填埋场环保运营的一个主要环保问题。恶臭气体的无组织排放易引发填埋场周边居民环保投诉。因此,全面查找恶臭气体来源,制定有针对性控制措施,加强恶臭污染物的收集处理,将有效降低恶臭污染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升生活垃圾填埋场周边的大气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新形势下我国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营和安全管理,分析总结我国高铁线路的安全趋势和影响因素,其中,高铁安全认知欠缺、恶劣天气和地质灾害、高铁外部环境影响、法规制度建设滞后等是主要影响因素。基于这些影响因素,并通过现场调研和分析,梳理高铁运营线路中存在的重点安全隐患,如路基、桥隧基础沉降、轨道板开裂或拱起、动车车体抖动、扣件连续脆断、声(风)屏障倾倒、高铁安全防护缺失等。从设计、施工、运营和周边环境等多个层面阐述重点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潜在后果及防范措施。结果表明:现场实践验证了致因分析的准确性和防范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