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用微波辐昭消除磺基水杨酸污染物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介绍了利用微波辐照去除废水中在水杨酸污染物的技术、处理废水时,先用活性炭吸附污染物,然后,将滤出的活性炭用微波辐照,使其再生,即可有效地消除废水中有机物的污染,实验表明,对废水中磺基水杨酸的去除率可达97.4%。  相似文献   

2.
采用负载经驯化后微生物的活性炭深度处理实际印染废水,研究生物活性炭系统中存在的生物相及其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作用,并表征了处理后印染废水的生物毒性.结果表明,生物相中含有草履虫、轮虫及钟虫等原生动物.随着运行次数的增加,活性炭反应器在运行5次后出水的COD、NH3-N及色度去除率骤降,但是生物活性炭处理后出水的COD、NH3-N及色度去除率缓慢下降.生物活性炭能很好地降解印染废水中的苯酚类和稠环芳烃污染物.本研究中生物活性炭反应器对氨氮和COD的去除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去除动力学常数分别为1.02和0.96.经过生物活性炭的处理可以将印染废水的生物毒性降到适于小球藻生长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腈纶染色废水中含有对微生物有毒害作用及难以生物降解的物质,目前尚无成熟的治理经验,为此对该废水的治理工艺进行了探索。在测定废水的耗氧速率、COD_(30)及进行生化、化学混凝沉淀、活性炭吸附处理小试的基础上,建议废水的处理工艺如下:废水先经生化处理以去除绝大部分生物可降解的有机组分,然后再用活性炭进行吸附,以除去残剩的有机污染物。经上述生化加物化处理后,出水可达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改性活性炭对石煤提钒废水中低浓度NH3-N和V等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石煤提钒离交尾水的深度处理技术,利用质量分数为1%、5%和10%的过氧化氢溶液对ZWY15型活性炭进行改性,得到3种改性活性炭即1%AC、5%AC和10%AC;探讨其对该废水中低浓度的NH3-N、V等的吸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AC或改性AC的加入可使废水的碱度升高,随着吸附时间及吸附剂投加量的增加,升高幅度增大,且不同改性AC对废水碱度提高的幅度不同;相较于未改性活性炭,过氧化氢改性活性炭对V的吸附效果明显提高,去除率最大可提高30%,对NH3-N的去除率提升约11%;当投加量为60 g/L时,10%AC可使废水中V的浓度降低至1.88 mg/L,此时废水中Cr、Cd和Zn的浓度分别降低至0.006、0.010和0.036 mg/L,均低于《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2-2011)所规定的排放限值。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石煤提钒离交尾水的深度处理技术,利用质量分数为1%、5%和10%的过氧化氢溶液对ZWY15型活性炭进行改性,得到3种改性活性炭即1%AC、5%AC和10%AC;探讨其对该废水中低浓度的NH3-N、V等的吸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AC或改性AC的加入可使废水的碱度升高,随着吸附时间及吸附剂投加量的增加,升高幅度增大,且不同改性AC对废水碱度提高的幅度不同;相较于未改性活性炭,过氧化氢改性活性炭对V的吸附效果明显提高,去除率最大可提高30%,对NH3-N的去除率提升约11%;当投加量为60 g/L时,10%AC可使废水中V的浓度降低至1.88 mg/L,此时废水中Cr、Cd和Zn的浓度分别降低至0.006、0.010和0.036 mg/L,均低于《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2-2011)所规定的排放限值。  相似文献   

6.
颗粒活性炭深度处理抗生素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比较了13种不同材质、粒径的颗粒活性炭(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GAC)对抗生素废水生化出水的吸附效果,选择KC16活性炭作为处理该废水的活性炭。KC16活性炭的进一步静态实验结果表明,当KC16活性炭投加量为30 g/L,吸附时间为6 h时,处理效果较好,TOC、COD、UV254、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6.99%、88.43%、89.69%和94.08%,并且污染物质(COD、TOC)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R2>0.99)。动态吸附结果表明,在滤速为1.0 m/h,柱高为1 200 mm时,出水可以达到GB21903-2008《发酵类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处理每吨抗生素废水的活性炭用量为2.45 kg。  相似文献   

7.
混凝-IBAC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哈尔滨某气化厂焦化废水为目标,探讨混凝-固定化生物活性炭(IBAC)工艺对哈尔滨气化厂焦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的净化效能及其可行性.采用筛选、驯化的脱酚菌,对活性炭(GAC)进行固定,使之形成固定化生物活性炭.当该工艺进水COD<800 mg/L时,出水COD在100 mg/L以下,平均去除率在80%左右;当进水总酚在200 mg/L以下时,出水的总酚含量基本在20 mg/L以下;当进水氨氮浓度在75 mg/L以下时,出水氨氮浓度在25 mg/L以下.焦化废水中各污染物指标经混凝-IBAC工艺深度处理后可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8.
用自制的污泥活性炭处理亚甲基蓝与酸性品红组成的染料废水,研究了pH、吸附时间、温度等因素对复合组分染料废水脱色率的影响,测试分析了污泥活性炭在处理亚甲基蓝与酸性品红复合组分染料废水过程中的重金属浸出毒性。结果表明:与处理单一组分染料废水相比较,处理复合染料废水时pH的影响较为复杂,2种染料在污泥活性炭上存在竞争吸附,但是污泥活性炭对复合组分染料的脱色效果较好。污泥活性炭对复合染料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型吸附。在处理染料废水的过程中,污泥活性炭中的重金属镉、锌及铬会浸出,重金属镉、锌的浸出浓度符合国家标准,但铬的浸出浓度已接近国家标准上限。  相似文献   

9.
许多化工厂常排放有挥发性的有机物(VOC)废水,如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化碳、甲基乙酮、氯仿,这些污染物曾被EPA定为重点污染物,并已引起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过去常用液相活性碳吸附工艺来处理,其去除效果很好,但费用却非常高。最近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西南大学化工系的两位研究人员Fang与Khor提出一项新的处理工艺——吹脱——气相活性炭吸附法。其流程分吹脱操作单元和气相吸附操作单元(包括失效活性炭再生部分)。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废水先用泵送入吹脱罐,用空气吹脱后,含VOC的空气被送入两个吸附罐的另一个子单元,VOC被活性炭吸附后与空气相分离,并排出空气,从而使VOC被持留于吸附罐中,当其气相中VOC达到操作的“突破点”,进料转换至另一只吸附罐。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声和生物活性炭处理复杂染料废水,探讨超声对生物活性炭降解复杂染料废水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超声/生物活性炭处理效果优于生物活性炭,运行10d,COD降低较快,达到20.5mg/L,低于生物活性炭处理的39.8mg/L;色度为136倍,远低于用生物活性炭处理的217倍;BOD5最终降为2.57mg/L。紫外光谱和气相色谱分析表明,复杂染料废水中含有烷类、酚类、醛类、脂类、苯类等有机物,超声/生物活性炭处理可使这些有机物种类明显减少,仍存在的有机物浓度也大幅减少,而且部分有机物的分子结构由复杂转化为简单。这表明,超声处理可以促进染料废水中复杂有机物分子结构向简单转化,增强生物活性炭对复杂有机物的降解能力,从而大幅降低复杂废水的BOD5、COD和色度。  相似文献   

11.
微波辅助-活性炭法处理电厂EDTA锅炉清洗废水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微波辅助-活性炭法处理电厂EDTA锅炉清洗废水,研究了微波辐射时间、微波功率以及再生次数对活性炭吸附能力的影响,并根据实验结果设计了工艺流程,分析了微波辅助-活性炭法处理电厂EDTA锅炉清洗废水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微波辅助-活性炭法处理EDTA清洗废水的最佳微波辐射时间和微波功率分别为5 min和680 W,微波辐...  相似文献   

12.
烤胶废料活性炭对含铬废水的处理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微波照射下氯化锌法制取烤胶废料活的方法,用该方法所制烤胶废料活性炭处理含废水的结果表明,烤胶废料活性炭具有吸附容量大,过滤速度快,操作控制方便等优点,活性炭对铬的吸附容量是市售一级粉末活性炭的1.8倍。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微波强化Fenton/活性炭工艺处理高浓度制药废水的影响因素,以阜新某集团公司生产制药原料排出的废水为研究对象,利用静态实验,采用混凝-微波强化Fenton/活性炭工艺对高浓度制药废水进行实验。实验用水为100 mL、COD为576~1 440 mg/L的制药废水,当活性炭投加量为2 g,H2O2投加量为3/4Qth,pH值为5,微波辐照功率和时间分别为500 W和7 min时,COD去除率可达到92.6%,出水COD在42.6~106.6 mg/L范围内。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的投加量、H2O2的投加量、pH值、微波辐照功率和辐照时间对微波强化Fenton/活性炭工艺的处理效果影响都较显著。  相似文献   

14.
活性炭-微波辐射法去除苯酚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微波辐射前后水样的紫外分光扫描分析,以及微波辐射后水样中的苯酚浓度和COD浓度之间线性相关性分析表明,活性炭-微波辐射强化除酚效率的主要机理是微波使反应体系温度升高导致的活性炭加速吸附作用,而不是微波诱导催化氧化作用。通过对微波辐射前后活性炭的SEM扫描电镜分析说明,活性炭在微波场中由于“微域爆炸”导致其表面及内部孔隙结构的变化, 吸附性能得到改善,是强化苯酚去除的另一原因。 研究还表明,在较短的作用时间内,活性炭-微波辐射法的除酚效率高于常温吸附,但低于沸腾条件下的高温吸附。活性炭-微波辐射去除苯酚的规律遵循其吸附特性,温度越高,吸附反应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15.
微波法制备污泥活性炭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微波加热法,以污水厂剩余污泥为原料,磷酸为污泥活化剂制备污泥活性炭.微波功率、辐照时间和磷酸浓度对污泥活性炭吸附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在最佳工艺条件微波功率480 W、辐照时间315 s和磷酸浓度40%条件下制得的活性炭碘值301 mg/g,比表面积168 m2/g,污泥中重金属绝大部分被固化.与传统商品炭相比,污泥炭孔隙结构以中孔为主.利用该活性炭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出水,COD去除率可达87%以上,污泥炭的吸附等温线用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study, an in situ microwave activated platinum electrode was developed for the first time to completely incinerate the azo dye simulated wastewater containing methyl orange. Th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in a circulating system under atmospheric pressure. Azo bond of methyl orange was partly broken on Pt, certain decoloration was reached, and the total organic carbon was not removed effectively without microwave activation. However, methyl orange was mineralized completely and efficiently on the in situ microwave activated Pt. 2,5-Dinitrophenol, p-nitrophenol, hydroquinone, benzoquinone, maleic and oxalic acids are the main intermediates during degradation of methyl orange. Aromatic products are the main substances leading to the poisoning of Pt and decrease of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efficiency, so methyl orange removal can not be carried out thoroughly. However, the intermediates were broke down quickly with in situ microwave activation promoting the mineralization of methyl orange on Pt.  相似文献   

17.
通过微波辐照活性炭与废铁屑的混合物处理橡胶促进剂生产废水。考察了炭铁混合物投加量、炭铁质量比、废水初始pH值、微波功率和微波辐照时间等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工艺的最佳参数为:炭铁混合物投加量65 g/L,炭铁质量比2∶1,微波功率200 W,微波辐照5 min,此条件下的废水COD去除率为76%;反应的表观过程近似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动力学方程为:ln(C0/C)=0.1012t+0.8887,速率常数k=0.1012 min-1,半衰期t1/2=6.85 min;橡胶促进剂生产废水的微波辐照活性炭/铁屑处理工艺比单纯微波辐照及活性炭/铁屑处理工艺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A microwave regeneration of activated carbon used to remove organic solvents from vented air has been investigated. Methyl ethyl ketone (MEK), acetone, and tetrachloroethylene (TCE) vapors were removed from vented air through adsorption onto 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 The saturated carbon was then regenerated in a microwave field, where the solvent was quickly desorbed and recovered from the inner pores of the carbon granules. The microwave-induced regeneration restored the original adsorption capacity and surface area of the activated carbon.  相似文献   

19.
提出用微波加热-二氧化碳活化法再生乙酸乙烯合成用触媒载体废活性炭工艺.采用条件实验法研究了活化时间、二氧化碳流量和微波功率对活性炭碘吸附值,亚甲基蓝吸附值和再生得率的影响,得到微波辐射加热二氧化碳活化再生乙酸乙烯用触媒载体废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活化时间25 min,二氧化碳流量0.2 L/min,微波功率700 W.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活性炭碘吸附值为1158.02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240 mg/g、得率为74.19%.并对活性炭进行了比表面积的测定和孔结构的分析,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1308.13 m2/g,总孔容为0.76 mL/g.  相似文献   

20.
以活性炭-微波辐照工艺处理丁腈胶乳生产废水,考察了催化剂的种类及用量、废水初始浓度、废水初始pH值、微波辐照时间和微波功率等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3 g粉末活性炭处理100 mL COD浓度为3500 mg/L左右的丁腈胶乳废水,在微波辐照功率为200 W,辐照时间4 min的条件下,废水COD去除率最高可达96.6%.动力学研究表明,在最佳操作条件下的反应表观过程近似符合一级反应规律,动力学方程为In(C0/C)=0.6034t 0.9247(R=0.9926),反应速率常数k=0.6034 min-1,半衰期t1/2=1.15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