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日前已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并将于2008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全面系统地规定了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工作技术要求和工作流程,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将更好地规范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提高我国雷电灾害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2.
建筑物的雷害损失每年都在发生,而建筑物防雷装置的施工质量存在诸多违反《规范》的问题,应引起设计、施工、质检、监理、用户等单位的重视,以期达到建筑物的安全防雷。  相似文献   

3.
建筑物的雷害损失每年都在发生,而建筑物防雷装置的施工质量存在诸多违反《规范》的问题,应引起设计、施工、质检、监理、用户等单位的重视,以期达到建筑物的安全防雷。  相似文献   

4.
《劳动保护》2012,(3):I0008-I0014
注意防雷、防静电:厂(车间)内各类建、构筑物、露天装置、储罐应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60087)的规定设置防雷设施。氯乙烯合成、精馏、聚合系统属第Ⅱ类防雷建、构筑物;防雷接地线与防静电接地线应分别设置,单独接地。防雷的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Ω,静电的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OΩ。  相似文献   

5.
1 建筑物防雷等级的确定问题 在防雷设计中,一、二类防雷建筑物的设计考虑得基本全面,而对于三类防雷及等级以外的建筑物防雷,大多设计人员不对此类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N进行计算,使许多不需设计防雷的建筑物而设计了防雷措施,设计保守,浪费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  相似文献   

6.
通信铁塔影响建筑物防雷安全计算公式之合理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个发生过严重雷灾事故的屋顶通信铁塔为例,分别利用国际电信联盟ITU-K56《无线通讯基站的雷电防护》和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防雷手册》中的公式计算出建筑物安装了通信铁塔后的年预计雷击次数,并将之与未安装通信铁塔时的年预计雷击次数进行对比,两者的计算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基于雷击条件相似原则,参照移动公司通信铁塔每年遭受雷击次数的实际统计数据,对这两个计算公式的合理性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CCITT《防雷手册》中的计算公式更具合理性,计算结果更加接近实际值,计算方法更能准确地评估铁塔对所在区域的建筑物及电子电气设备的防雷安全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自富兰克林通过风筝试验发明避雷针以来,避雷针系统(包括避雷线、避雷带、避雷网)已成为规范化的、普遍采用的防雷手段。近期因翻译IEC防雷标准的需要,几次向国内著名建筑防雷专家王时煦教授请教,使我对国外防雷新技术之一的“消雷工程”有了深度理解。这里试结合科学分析,对近几年在大陆兴起的消雷工程“热”作些冷分析,望能与同行切磋,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 一、传统避雷针的有效性与局限性并存 1986年在奥尔兰多(Orlando)召开的国际电工委员会第81技术委员会(IEC/TCgl)会议上提出的建筑物防雷标准(草案)的总则中已将建筑物防雷分成外部防雷保护系统和内部防雷保护系统两部分。前者指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体等传统的建筑物防雷内容,后者指等电位联结的防雷电电磁脉冲的各项措施,尔后在1992年IEC/TCgl会议上仍保留内、外防雷保护系统观的提法。我国的建筑物防雷设计,几十年来都是按照常规的防雷方法即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和架空避雷线,它已肯定于《建筑物防  相似文献   

8.
李鹏 《安防科技》2011,(1):19-21,53
根据古建筑物的特点、重要性、遭受雷击的可能性及后果,我们将古建筑物定为防雷重点对象。本文通过对某一古建筑物防雷措施的探讨,初步确立古建筑物防雷基本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安装防雷装置的目的是保证建筑物、构筑物在遭受雷电袭击时,保证建筑物、构筑物不遭受破坏或烧毁.可保护建筑物内部的人身安全及设备、财产不受损坏。因此建筑物、构筑物的防雷装置必须设计合理,正确施工,并需长期维护,使之能确保被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建筑物、构筑物的防雷装置是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个部分组成,其中之一处理不好,不仅不能得到可靠的保护,反而会使建筑物或构筑物处于危险的状态,特别是矿区有60%都处在多雷区,所以对防雷措施以及防雷的设施的设计、施工、维护就更显重要。 近几年…  相似文献   

10.
针对雷击灾害对某化学公司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雷击风险评估,并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 -2010)中的要求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安全解决方案,供化工行业的单位在预防雷击灾害和安全生产方面作为参考.某化学公司建设项目的生产原材料、中间产品、成品存在多种对环境和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成份,若该项目防雷防静电措施达不到防护等级要求,一旦遭受雷击,极易引起火灾、爆炸、中毒、腐蚀等事故.对其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目的是分析建设项目遭受雷击损害的可能性,计算雷击人员生命损失风险,并与风险允许值比较,判断是否需要采取防雷措施,以及防雷措施应达到的防护等级,提出科学、经济、符合项目特性的防雷措施,以降低雷击风险,使雷击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确保建筑物内的人员生命及财产的防雷安全.  相似文献   

11.
<正>引言在整个防雷装置安全性能检测中,建筑物防雷装置的检测和跟踪检测是重点,无论哪一项工作出现疏漏,都可能引发雷击事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建筑物的雷击隐患与防雷装置检测息息相关,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本文首先对雷电灾害发生情况作  相似文献   

12.
《劳动保护》2012,(4):I0008-I0015
(2)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存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硝基苯储存区设置围堰,地面进行防渗透处理,并配备倒装罐或储液池。(3)注意防雷、防静电,厂(车间)内的储罐应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规定设置防雷防静电设施。(4)定期检查硝基苯的储罐、槽车、阀门和泵等,防止滴漏。  相似文献   

13.
安全知识     
什么叫建筑物防雷能力先天不足建筑物防雷设施包括对直击雷(含侧击雷),雷电感应和雷电波侵入的防护三大部分。直击雷是指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地面以上的任何部分,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及机械力。直击雷防护设施主要是保护建筑物本身不受损坏,以及减弱雷击时巨大的雷电流沿建筑物泄入大地时,对建筑物空间产生的各种影响;雷电感应是指雷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雷电波侵入指由于雷电对架空线路或金属管道的作用,雷电波可能沿着这些管线侵入屋内,危及人身安全或损坏设备。建筑物防雷设施缺少…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常见问题的分析,提出在施工阶段严加控制质量的措施,要求对现场进行跟踪检测,同时检测员应加强对防雷新技术的学习掌握,注重过程控制,保证建筑防雷工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根据现代校园建筑的特点和布局,参照建筑和防雷的相关标准,结合最新的防雷研究成果,从人员、建筑物、弱电线路及设备、运动场方面,提出了校园综合防雷的应用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6.
韦丹 《安防科技》2007,(3):16-18
通过阐述高层建筑物遭雷击时雷电流产生的感应电场和磁场的计算方法和图形示例,从而说明了高层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防雷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分别签署第10号令、第11号令,发布《防雷工程专业资质管理办法》、《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自2005年4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8.
针对油气储运工程中压缩机厂房的防雷问题,以工程设计标准为基本依据,分析了压缩机厂房爆炸危险场所划分、防雷分类和防雷措施,探讨了放空管对压缩机厂房防雷设计的影响。压缩机厂房按照第二类防雷建筑物进行直击雷防护,使钢结构厂房从接闪器、引下线再到接地装置形成持久电气通路。当钢结构压缩机厂房金属屋面的厚度大于0.5mm时,可以直接作为接闪器;建筑物的钢柱等金属构件宜作为引下线,其平均间距不大于18m;将敷设在结构条基等混凝土基础内的自然接地体作为接地装置,并围绕建筑物设置人工环形接地体。压缩机放空管装设阻火器且壁厚在6mm以上,可以作为接闪器,安装避雷针的必要性不大,但需要防止放空管与屋面防雷装置虚接。  相似文献   

19.
杨磊  何志清 《安全》2014,(5):34-36
在雷电灾害的事故分析中,发现防雷装置年久失修、失效、腐蚀,在建筑物装修改造中造成损坏,电气线路架空或缠绕在防雷装置上等原因是造成防雷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开展防雷装置安全定期检测、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使防雷装置真正起到防雷作用是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途径。所以法律法规赋予了防雷安全管理和服务的责任和义务,定期检测作为防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很好的履行这些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20.
本文指出了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竣工验收和年检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