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减灾短讯     
澳大利亚新建海啸 预警系统 2005年5月10日,澳大利亚宣布了 2005-2006年的联邦预算。与此同时, 政府宣告了一项新的、对澳大利亚的地 球科学带来重要影响的工作任务。 该项任务是建立澳大利亚海啸预警 系统。新建的海啸预警系统将对印度洋 海啸预警系统做出贡献,并与现有的太 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合并,以推进太平洋 西南地区的海啸预警工作。  相似文献   

2.
《防灾博览》2006,(1):46
2005年12月26日,是印度洋地震海啸一周年纪念日,为此,由中国地震科普网与人民网联合主办,中国减灾协会协办,于12月26日-28日举办了两期地震海啸一周年回顾访谈活动。此次活动利用人民网网络平台面向全国视频播放,地震专家和相关领导与网友开辟互动时段,在网上为全国广大网民解答有关地震海啸及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海啸预警系统及我国海啸减灾任务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引发了新一轮海啸预警系统的研究。简述了地震海啸预警的原理,分析了海啸数值模拟的一些基本方法,综述了目前世界上多个国家海啸预警系统的建设情况,通过对我国海啸灾害研究现状的分析,明确了我国当前海啸防灾减灾工作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地震海啸及其预警服务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本文概述中国历史上地震海啸的发生情况,讨论了中国受远洋地震海啸影响的可能性,重点介绍了1992年初发生在海南岛近海的,首次由仪器记录到的极为鲜见的一次地震海啸,最后叙述了目前中国地震海啸预警的作业力式。  相似文献   

5.
北京时间2007年11月14日晚23时40分,智利北部地区发生里氏7.7级(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为7.9级)强烈地震。智利国家紧急情况办公室当天公布说,地震震中位于托科皮亚以东35公里,即南纬22度,西经69度,震源距离地面59公里,地震大约持续了50秒。15日早晨又发生了7.1级的余震。地震发生后,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曾向夏威夷和智利西海岸发出了海啸警报,  相似文献   

6.
正灾害性地震本身就很可怕,更不用说紧随其后的次生灾害了。对发生在海洋里的地震来说,其次生灾害中最具破坏力的就是海啸。日本地震发生后,很多人都通过视频见识了海啸的真面目。海啸远不如地震那么"轰轰烈烈",只是悠悠地往前推进,一路上,船只、车辆还有一些房屋就都"打了水漂"。有时候,海啸造成的损失甚至会高于地震本身。所以在海啸预警发布后,处于区域内的人就应该及时躲避,可以做到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7月6日,第11届中韩地震合作双边会议在韩国首都首尔召开。应急管理部副部长、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出席会议,就推进中韩地震全面合作与韩国气象厅厅长南在哲进行了密切磋商,达成系列共识,并签署会议纪要。会议期间,双方将在改进地震观测数据质量管理系统、地震预警分析技术合作、地下断层及地震速度结构信息和技术交流、地震和海啸监测数据交换、长白山火山联合研究等方面继续加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普洱市境内连续发生破坏性地震,如2005年1月26日,普洱市思茅区5.0级地震;2006年1月12日,普洱市墨江县5.0级地震;2007年6月3日,普洱市宁洱县6.4级地震。在这些地震发生后,市、县地震部门在地  相似文献   

9.
2011年3月11日,当地时间14点46分,日本宫城县以东海域发生了里氏9.0级地震。根据日本警视厅资料(截至3月23日18时),此次地震已造成9452人死亡,14672人失踪,为日本自二战以后死伤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灾害。但是,大部分的伤亡主要都是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海啸造成的,地震后的核泄漏,更是引起全球关注。这次地震直接导致的死亡人数不足200人,究其原因,日本2006年后建立的地震预警系统,在地震来临前数秒至数十秒发出的预警大幅降低了地震伤亡人数。  相似文献   

10.
会议背景近十年来环太平洋地震带8级以上地震频发,如2004年印度洋地震海啸,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2011年日本的地震海啸等。亚洲人口稠密,也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地区,地震、海啸、火山灾害严重威胁着亚洲各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着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2011年5月22日,温家宝总理在中日韩第四次三方领导人会晤时提出"今年下半年举办东亚地震研讨会,启动东北亚地震、海啸和火山研究项目"的倡议。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倡议得到了日韩领导人的积极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