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燃煤锅炉在燃烧时释放的有害气体及粉尘颗粒等有害物质,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情况,因此燃煤锅炉脱硫技术对环保工作具有很大的影响。本文结合氧化镁脱硫实践,提出通过构建锅炉脱硫塔液立体循环,防止塔内沉积和喷淋系统堵塞的改造思路。指出保证脱硫塔液循环状态,是新建或改造的湿法脱硫系统必须注意的问题及对环保工作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旋流水膜脱硫技术,烟气经过电除尘器除尘后,从脱硫塔底部进入塔内,循环吸收液则从脱硫塔上部进入。烟气自下而上流动过程中,进行充分的气液接触,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循环吸收液中的氢氧化钙发生反应而将二氧化硫除去,脱硫效率高,对烟气进行脱硫治理,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内径300mm的塔内,采用旋涡式压力喷嘴作雾化器,以石灰作为吸收剂进行烟气脱硫模拟试验研究。试验考察了吸收液PH值、吸收浆液浓度、循环浆液停留时间、液气比、空塔气速及进气SOZ浓度等对脱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级喷雾可获得39%以上的脱硫率,整个试验过程中,喷嘴引起的塔压降很小。此外,还观察了脱硫过程中吸收塔内的结垢情况。通过烟气脱硫模拟试验,为进一步利用喷雾法对国内现有中小型锅炉麻石水膜除尘器的改造,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中双塔双循环技术内部浆液循环和塔间水平衡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较为简洁的双塔间浆液循环方式,并应用于山西某2×350 MW机组烟气脱硫系统。结果表明,一级塔设计脱硫效率87%,二级塔设计脱硫效率97%,简化设计的同时提高了备件替换性;通过设计液位差和强制循环泵建立双塔间浆液循环;一级塔浆液通过浆液循环系统分流至二级塔,二级塔过剩的浆液溢流回一级塔,形成双塔间水平衡体系。187 MW和290 MW两种工况下,启动浆液循环系统后4层喷淋即可达到99.81%的脱硫效率;相对于双塔系统中两塔独立运行,新型双塔循环系统启动6台循环泵即可保证脱硫效率,并减少系统阻力约500 Pa,降低风机电耗400 kW。  相似文献   

5.
氨法烟气脱硫工艺是一种资源回收型技术,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政策,能够实现经济循环发展.通过建立烟气脱硫装置,参照脱硫工艺运行参数,采用氨水作为吸收剂,在降膜式湿壁塔中对氨法烟气脱硫过程进行实验研究.考察了吸收液进塔pH值、液气比、烟气流速、烟气进口SO2浓度、烟气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并从理论上分析运行参数对脱硫...  相似文献   

6.
某热电厂地处我国东部大气污染物防治重点地区,SO2排放浓度要执行35mg/m3的排放限值。电厂2#机组目前采用钙法脱硫,为节能降耗,降低污染物排放量,根据现有条件,通过现场实地踏勘、技术核算及分析,制定了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方案,并对方案的的先进性、适用性和可靠进行了分析,最终确定采用氧化镁工艺完成2#机组脱硫提效改造。烟气脱硫改造工程实施后,脱硫副产物难以处理的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并可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和当地的居住和旅游环境。研究结果对同类燃煤机组烟气脱硫提效改造具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二)、双碱法烟气脱硫石灰石湿式洗涤法有一个重要缺陷,就是在反应过程中由一种固体的吸收剂作原料而直接生成另一种固体的产品,因此容易发生堵塞和设备磨损等问题。而双碱法湿法烟气脱硫可克服这一缺点。脱硫塔使用的是清液,吸收液放出后,再加入石灰石,生成亚硫酸钙或石膏,而将过滤液循环使用,因此这是间接使用石灰石,故不存在结垢问题。由于吸收系统采用液  相似文献   

8.
为准确获取两级串塔脱硫系统的气液两相反应特点,采用分步法和自主开发的托盘模型对某电厂双塔串联湿法脱硫塔喷淋段内部的气液两相流动和传热过程进行CFD数值模拟,采用全新的系统评价指标对脱硫系统进行评估,对脱硫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并重新进行数值模拟评估。计算结果表明:无论预洗塔和吸收塔,通过合理增加托盘和增效环的设计,可以在减少1层喷淋层的基础上获得更佳的性能,有利于达到更高的脱硫标准;减少循环浆液量的同时能够降低脱硫塔整个系统压降,降低电耗。  相似文献   

9.
为优化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系统脱硫塔入口段结构,以某热电厂的循环流化床同时脱硫脱硝塔为原始对象,对其入塔口导流板进行模拟研究。发现入口段烟气无导流板时,流场分布不均匀,压力损失大。加装导流板以后,烟气流场均匀性提高。在直管段和弯管段和扩展段交界处添加一组和原来平行的导流板以后,流场得到进一步改善,并可以消除扩展段的大回流。在弯管段和扩展段交界处添加"井"状格的导流板流场会得到更好的改善,但压力损失加大。  相似文献   

10.
依据烧结烟气的特性,选用旋流板塔为脱硫吸收设备并对其结构进行设计。通过工程实例说明设计的塔型具有脱硫效率高、液气比低、运行费用低等优点,是一种值得应用于烧结机烟气脱硫的装置。  相似文献   

11.
某电厂2×600MW机组烟气脱硫装置,采用湿式石灰石/石膏法,按一炉一塔全烟气脱硫配置。投运以来,脱硫装置存在脱硫效率低、石膏浆液亚流酸钙含量高、脱水不正常等问题,通过运行调整和数据收集分析,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运行优化措施,改善了运行状况。为了适应在燃用煤质变化和国家排放标准的日趋严格,提出了技术改造措施,实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改造效果,保证了脱硫装置正常稳定运行和机组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2.
李海英  郑雅欣  王锦 《环境工程》2018,36(3):102-107
研究分析了烧结烟气中SO_2的形成机理、各段SO_2浓度变化规律,分析了国内几种典型脱硫技术的脱硫原理、工艺流程、技术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根据不同钢铁企业在线监测得到实际的脱硫数据,总结了各种工艺的减排效果、工况适应性、技术稳定性、经济性、副产物利用、设备维护及废水处理情况等。研究分析得出:氧化镁法脱硫效率最高,平均在93%~93.5%;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效率平均值达92.8%,技术最稳定成熟,应用最广泛,约占比60%;钢渣脱硫技术不成熟,脱硫效率不稳定,最小值为79.9%,平均值为92.6%,相差较大。半干法工艺脱硫效率相对较低,其中密相干塔法脱硫效率平均为78.3%,适用于SO_2浓度较低的烟气。  相似文献   

13.
简单论述了镁法烟气脱硫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镁法烟气脱硫技术具有脱硫效果好、投资小、运行维护费低、副产品可回收等优点;同时介绍了镁法脱硫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优势,重点是镁法脱硫副产物综合利用的几种方法,如亚硫酸镁煅烧回收氧化镁,该技术是镁法脱硫副产物循环利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李国文 《陕西环境》1995,2(4):39-41
本文研究了在不同碱性吸收液条件下,利用高罩旋流塔吸收SO2的吸收性能。研究指出,高罩旋流塔具有气液接触面积大,处理负荷强,脱硫率高,操作弹性宽等优点,为湿法脱硫开发出一种较为理想的吸收设备。  相似文献   

15.
在不影响生产和不对系统做大的改动前提下,以较小的投入解决澜沧铅矿粗铅冶炼厂废气驻波脱硫系统堵塞问题,改造了驻波脱硫系统的喷淋塔、洗涤塔的扰动动力、支管连接、喷嘴,达到脱硫系统稳定运行和提高脱硫效率。  相似文献   

16.
在不影响生产和不对系统做大的改动前提下,以较小的投入解决澜沧铅矿粗铅冶炼厂废气驻波脱硫系统堵塞问题,改造了驻波脱硫系统的喷淋塔、洗涤塔的扰动动力、支管连接、喷嘴,达到脱硫系统稳定运行和提高脱硫效率.  相似文献   

17.
喷雾吸收法处理烟气中SO2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径300mm的塔内,采用旋涡式压力喷嘴作雾化器,以石灰作为吸收剂进行烟气脱硫模拟试验研究,试验考究他吸收液PH值,吸收浆液浓度、循环浆液停留时间、液气比、空塔气速及进SO2浓度等对脱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级喷雾可获得39%以上的脱硫率,整个试验过程中,喷嘴引起的塔压降很小。此外, 观察了脱硫过程中吸附塔内的结垢情况,通过烟气脱硫模拟试验,为进一步利用喷雾法对国内现有中小型锅炉麻石水膜除尘器的  相似文献   

18.
采用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对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CFB-FGD)的脱硫塔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文丘里结构参数对脱硫塔及其文丘里阻力特性的影响,提出了CFB-FGD烟气脱硫塔文丘里管优化设计的基本原则。模拟结果表明,文丘里管是脱硫塔主要的阻力损失段,占脱硫塔总阻力损失的90%以上,文丘里喉部和渐扩管阻力约占文丘里总阻力的90%以上。通过改善文丘里管的渐缩管、喉部管道和渐扩管的结构型式可以显著降低文丘里及脱硫塔的阻力损失;与直面型文丘里管相比,曲面型文丘里可以减少脱硫塔及文丘里阻力损失的40%以上;相同条件下,全曲面型文丘里结构型式脱硫塔的系统阻力相较于双曲面型可降低17.2%,与原始文丘里结构相比下降幅度能达到77.8%,脱硫塔内压力场分布也相对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多级水幕吸收塔,研究了循环液气比(L/G)、空塔气速、进口烟气SO2浓度以及进口烟气Hg浓度对麦草制浆黑液脱硫除汞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L/G增加、空塔气速增大、进口SO2浓度降低,脱硫除汞效果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随着进口Hg浓度升高,脱汞效率缓慢下降,脱硫效率基本不变.通过提高L/G、增加空塔气速、降低进口SO2浓度与Hg浓度提麦草制浆黑液高脱硫除汞效率,为麦草制浆黑液协同脱硫除汞奠定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脱硫溶剂再生系统将脱硫装置的富胺液进行再生,为脱硫装置提供贫胺液。富胺液与贫胺液换热后进入再生塔上部与塔底上升热源直接接触,升温后富胺液中的H2S和CO2大部分解析出来,然后进入重沸器壳程,被管程蒸汽加热后,H2S和CO2进一步解吸,再生后的贫胺液经由塔底泵、换热器等返回脱硫装置。再生塔顶出来的酸性气经酸性气空冷器等冷却、冷凝后,进入再生塔顶回流罐,冷凝液经回流泵返回再生塔,干燥酸性气送往硫黄回收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