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难降解有机物的水解——酸化预处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新宇  陈翼孙 《化工环保》1996,16(3):152-155
综述了水解-酸化作为难生物有机废水预处理工艺的应用情况,介绍了水解-酸化工艺的原理,分析了影响水解-酸化处理的部分因素,指出,对于难降解有机废水,水解-酸化是一种有效的预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2.
有机磷农药生产废水处理方法的研究与进展 (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纪蓉 《化工环保》1990,10(4):203-207
本文概括地介绍了近10年来国内有机磷农药废水治理方法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介绍了磷酸酯、硫代磷酸酯与二硫代磷酸酯类农药废水在活性炭吸附、水解、氧化与生物降解中的差异。认为生化法是处理有机磷农药废水的重要方法,废水生化处理的难易,主要取决于有机碳与硫含量的比例,通过预处理除去其中的有机硫,或调整废水中有机碳硫之比例,即可改善难生物降解废水的可生化性。文中简要介绍了吸附、水解与湿式氧化法预处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感光材料行业排出的异丙醇废水,BOD5/COD为0.40左右,经水解酸化处理后BOD5/COD提高至0.05左右,证实了水解酸化处理具有提高异丙酸废水可生化性的功能。在进水COD为2000-3000mg/L条件下,用水解酸化-好氧生化工艺处理,COD总去除率可达90%左右,BOD5总去除率可达95%左右,均明显优于平等对照组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AO1O2工艺处理染色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树斌  张爱华 《化工环保》1995,15(3):152-156
报导了豆腐营工业区污水集中控制示范工程,采用水解酸化(A)-接触氧化(O1)-合建式氧化沟(O2)净化组合工艺处理染色废水的运行情况。该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投产快、操作管理简便、占地少、投资省、处理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水解-好氧联合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德胜 《电力环境保护》2001,17(3):33-35,38
介绍了水解-好氧工艺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水解和好氧处理工艺各有优缺点,而水解-好氧联合处理工艺可以发挥单一工艺的优点,尤其在难降解污水的处理中有其独特的优势,试验结果表明:在23-32℃.HRT=15-28h时,该联合处理工艺对中药加工废水的COD去除率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6.
湿法腈纶废水的生化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水解酸化—固定化微生物流化床—氧化混凝联合工艺处理湿法腈纶废水.该工艺采用的高效菌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及新型氧化混凝技术均对湿法腈纶废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水解酸化温度为42℃、水解酸化运行周期为20 h的条件下,接种活性污泥和高效菌的SBR的COD去除率为26.0%;在新型氯铁型氧化混凝剂加入量为15 mL/L的条件下,混凝出水COD可降至66 mg/L.水解酸化—固定化微生物流化床—氧化混凝联合工艺的总COD去除率可达89.4%.  相似文献   

7.
干法腈纶废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铁碳内电解-混凝沉淀预处理工艺处理干法腈纶废水。废水pH为4左右,经内电解反应2h,出水用聚合硫酸铁和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混凝沉淀1.5h后,废水的COD由1650mg/L降到1310mg/L,去除率为20.6%,BOD5/COD由原来的0.27提高到0.38。然后再采用水解酸化-好氧生化一生物硝化工艺处理预处理出水,最终出水COD为148mg/L,BOD,为16mg/L,氨氮质量浓度为13mg/L,SS质量浓度小于100mg/L,出水水质达到腈纶行业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混凝-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气浮工艺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混凝-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气浮组合工艺处理印染废水,并对传统的水解酸化工艺进行了改进,经过调试运行,实验结果表明,废水经组合工艺处理后COD去除率高于92%,色度平均去除率为95%,NH3-N和总磷(TP)的平均去除率均为90%左右.最终出水水质可达到GB 8978-96<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将处理柠檬酸废水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出水以不同比例回流至水解酸化池,研究了厌氧出水回流对水解酸化过程及厌氧处理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厌氧出水参与水解酸化能明显提高水解酸化池的出水pH及废水的预酸化度,厌氧出水添加比(V(厌氧出水)∶V(废水))为1∶4及以上时,可使水解酸化池的出水pH稳定在4.5以上,同时达到10.0%以上的预酸化度,且对NH3-N的去除能力明显增强;随水解酸化时间的延长,水解酸化池的出水pH先减小后增大,而预酸化度则呈上升趋势;水解酸化3.0 h时,厌氧出水COD降至1 200 mg/L以下。厌氧出水参与水解酸化能增强厌氧反应器中微生物对挥发性脂肪酸的利用率,提高厌氧反应器出水的pH,降低出水COD及其波动幅度,增强厌氧系统的稳定性及自我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10.
水解酸化-UASB-SBR组合法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付永胜  鄂铁军 《化工环保》2002,22(3):155-157
根据印染废水的特性,提出了水解酸化-UASB-SBR组合法处理的处理方法。该不的实际应用表明,废水CDO用2500-4500mg/L降至80-150mg/L,BOD5,可由600-1000mg/L降至30-40mg/L,色度可由100-600倍降至50-60倍,该法具有以废治废,投资少,运用费用低,操作简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秦杨  温青  任洪强  丁丽丽 《化工环保》2007,27(3):253-256
采用预处理—生化(包括水解酸化和好氧)法处理强酸性混合染料废水,对工艺流程Ⅰ(预处理为混凝)和工艺流程Ⅱ(预处理为混凝及臭氧氧化)的处理效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混凝处理时CaO的最佳加入量为16g/L;混凝出水采用臭氧氧化,臭氧通入量为29m g/L时,臭氧氧化出水色度为141度,色度总去除率为91%,但TOC基本没有变化,且臭氧氧化出水经过后续的生化处理后,最终出水色度与工艺流程Ⅰ相比无明显优势。采用工艺流程Ⅰ处理强酸性混合染料废水更合适,最终出水pH为8.5,COD为88m g/L,TOC为48m g/L,色度为359度,SS为25m g/L,SO24-质量浓度小于50m g/L,PO34-未检出。  相似文献   

12.
曝气催化铁内电解法预处理混合化工废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叶张荣  马鲁铭 《化工环保》2004,24(6):433-435
采用曝气催化铁内电解法对上海某工业污水场的进水进行预处理,降低了后续生化处理中难降解有机物的负荷,并较大程度地去除了正磷酸盐。废水中的有机物及正磷酸盐在两周的稳定运行中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52%和70%。废水经预处理后,pH平均上升0.5。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技术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最新研究成果.概括出DBD等离子体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影响因素和一般性结论;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总结和分析了DBD等离子体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作用机理;探讨了DBD等离子体技术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技术瓶颈以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近年来传统铁碳微电解法在难降解工业废水预处理、污泥处理和重金属去除、低浓度废水处理等领域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通过在铁碳微电解体系中投加其他金属以催化反应的改性微电解法的废水处理效果,以及微电解与电场强化、微波强化、Fenton氧化、生物处理、物化法等其他工艺联合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探讨了相关微电解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电镀生产过程产生的难降解、高浓度的有机废水,采用Fe~(2+)活化过硫酸钠产生硫酸根自由基的高级氧化技术对其进行预处理。重点探讨了S_2O_8~(2-)投加量、n(Fe~(2+))∶n(S_2O_8~(2-))、废水pH等因素对有机物去除及废水可生化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常温下,在S_2O_8~(2-)投加量为4.0 g/L、n(Fe~(2+))∶n(S_2O_8~(2-))为1.00、废水pH为7.0的条件下,废水的处理效果最佳,反应20 min后COD去除率可达70%,BOD_5/COD从原水的0.21升至0.40,废水的可生化性大幅提高,能够满足深度生化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声化学氧化-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介绍了声化学氧化反应机理。采用声化学氧化法作预处理,可使生物难降解的靛兰染料废水的BOD_5/COD由0.21—0.23提高到0.44—0.51,再经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后,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GB8978—8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姚猛  凌二锁  徐知雄  黄斌 《化工环保》2019,39(6):713-718
针对成品油库污水排放量不规律,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和石油类含量高的问题,采用"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三级处理工艺对油库原污水处理装置进行改造。改造后,预处理单元包括调节池、四级隔油池和溶气气浮机,将原一级隔油池改造为调节池,有效解决了油库短时间大量排水对隔油池的冲击;生化处理单元包括水解酸化池和内循环三相生物塔,在提高污水可生化性的基础上利用新型高效好氧污水处理装置对水中有机污染物进行有效去除;深度处理单元利用臭氧催化氧化塔和内循环曝气生物滤池对生化处理单元难以去除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处理。经该组合工艺处理后,水中COD和石油类去除率分别达到97.5%和96.0%,处理出水各项指标均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8.
甲胺磷生产废水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提出三条处理甲胺磷生产废水的工艺路线:(1)胺化废水脱氨处理,甲基氯化物废水水解处理,然后混合生化处理;(2)胺化废水脱氨处理后与甲基氯化物原水混合一段生化处理;(3)胺化废水脱氨处理后与甲基氯化物原水混合二段生化处理。对影响废水脱氨、有机磷水解率和生化处理效果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甲胺磷废水水解生成物,筛选出生化处理甲胺磷废水的优势菌种。  相似文献   

19.
畜禽养殖废水由于具有高COD、高SS、高氨氮等特点,属于高浓度难降解废水,不宜直接采用生化处理,需对其进行预处理。试验采用预氧化+混凝沉淀+MAP对畜禽养殖废水进行预处理。结果表明:预氧化+混凝沉淀+MAP沉淀预处理畜禽养殖废水具有极强的可行性,同时当次氯酸钠投加量为1260 mg/L,PAC为700 mg/L,PAM投加量为10 mg/L时,处理效果最佳,并且药剂投加不宜采用同步进行,适宜先进行预氧化,然后进行强化混凝,最后采用MAP沉淀法处理畜禽养殖废水,可以达到更好的预处理效果,提高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20.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 (AOPs) such as Fenton, electro-Fenton and photo-Fenton have been applied effectively to remove refractory organics from landfill leachate. The Fenton reaction is based on the addi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 to the wastewater or leachate in the presence of ferrous salt as a catalyst. The use of this technique has proved to be one of the best compromises for landfill leachate treatment because of its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al advantages. Fenton process has been used successfully to mineralize wide range of organic constituents present in landfill leachate particularly those recalcitrant to biological degradation. The present study reviews the use of Fenton and related processes in terms of their increased application to landfill leachate. The effects of various operating parameters and their optimum ranges for maximum COD and color removal are reviewed with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Fenton and related processes are effective and competitive with other technologies for degradation of both raw and pre-treated landfill leach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