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分析了薄板拉延过程中应用固定压边间隙控制方式的成形特点,指出选择合理的压边间隙量是保证冲压件成形质量的关键。应用有限元数值仿真技术,以NUMISHEET'99圆柱杯深拉延——反向深拉延标准考题(Benchmark-C)为例,模拟了其成形过程,在仿真结果与KimHyungjong的实验结果较好地吻合的基础上,通过对大量仿真计算结果的分析.提出了薄板多工序拉延成形中采用压边间隙控制方式时合理选择间隙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弹性压边建立了一个力学模型 ,用于板料成形的动力显式有限元模拟。以NU MISHEET’93方盒拉深标准考题为例 ,模拟了方盒在不同压边力情况下的起皱情况。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模拟弹性压边力 ,并预测工件法兰部位的起皱状况。  相似文献   

3.
依据理想形变理论 ,研究开发了冲压成形过程模拟的有限元逆算法 ,并考虑了成形中的压边力 ,拉延筋等工艺条件 ,实现了计算机程序。通过实例的计算表明此方法能够快速分析成形工件中的变形情况 ,可用于设计前期阶段评价零件的成形性能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五十铃汽车水箱护风罩拉深成形的工艺性进行了分析,对护风罩的拉深次数作了类比计算,并对拉深力、压边力和工作压力进行了计算和测定,提出并确定拉深模的工作参数和要求,成功地应用液压压边以及在其模具上采用锌合金材料,对护风罩翻边作了改进,提出了拉深成形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以弹簧或橡胶作为弹性元件压边,可提供常压边力的新结构.采用这种压边方式,不仅可使压边力在拉深过程中保持不变,并能从零至最大设计压边力的范围内进行调节,且适用于不同厚度板坯的压边,故压边装置又具较大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6.
盒形件多点常力压边拉深模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盒形件拉深成形 ,提出了在周向多个位置施加压边力的方法 ,且根据常力压边原理 ,用弹簧和橡胶作弹性元件 ,可根据需要在不同位置施加不同的压边力 ,且每个位置的压边力在拉深过程中保持定值。以此设计的模具所提供的压边力 ,更适合复杂零件的成形 ,也更符合拉深工艺对压边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热水器面罩成形模的设计方案.通过成形时极限变形、成形力以及压边力的计算.在3150kN双动油压机上试出合格产品.  相似文献   

8.
基于连续介质力学及有限变形理论 ,建立了用于三维板料成形过程模拟的有限元模型 ,开发了动力显式算法的板料成形过程模拟的有限元分析程序DESSFORMM3D。最后 ,用笔者新开发的动力显式弹粘塑性有限元程序对不同压边情况下半球形件的拉深过程进行分析 ,并把数值结果与实验进行对比 ,验证了软件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9.
比较传统的压边方式,提出并实现了曲面压边技术,该技术能有效缩小毛坯,节省工序。  相似文献   

10.
圆锥形零件冲压成形皱曲破裂成形极限的变化规律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外皱曲模型给出外不皱曲判据,依据它可计算出防外皱曲最小压边力的大小,作为防外皱曲的极限判据。由内皱曲模型给出内不皱曲判据,依据它可计算出防内皱曲最小压边力的大小,作为防内皱曲的极限判据。由破裂模型给出不破裂判据,依据它可计算出最大压边力的大小,作为防破裂的极限判据。结合上述外不皱曲判据、内不皱曲判据和不破裂判据,给出圆锥形零件冲压成形的成形判据和圆锥形零件冲压成形皱曲破裂成形极限的变化规律性。它们是材料参数M(n,r,σb,K,E)、设计参数D(D0,δ0,m,Kd,rd)和过程参数P(fb,fd,fα,η)的函数。  相似文献   

11.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某型高强钢汽车后座椅横梁的成形过程进行研究,讨论压边力和拉深筋的变化对该零件成形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压边力和较低的拉深筋阻力系数,可有效提高高强钢的成形性能,获得合格的零件。针对模拟结果中零件出现的缺陷,提出了初步的工艺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影响板料拉深成形极限拉伸系数因素,指出压边力参数对LDR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并给出了改造单动液压拉深压边力控制系统提高LDR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介绍板料在拉深成形过程中单位压边力值对板料成形性能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仿真技术 ,指出板料在成形过程中如按最初设定的单位压边力值进行成形 ,那么 ,板料成形过程中单位压边力值将逐渐增大 ,严重影响板料成形极限。如果采用控制板料在成形过程中压边圈下坯料的单位压边力值 ,将提高板料成形极限。其结论为生产现场提高板料成形性能和表面质量提供了一种可实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大底圆角筒形件失稳起皱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由于大底圆角而形成的多元复合体及常规压边设计失稳的趋向性。提出了抗失稳起皱拉伸压边新工艺以及设计原则和参数取值。论述了设计技术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薄板拉深过程中,当毛坯的相对厚度t/D_0较小,拉深系数m较小时,拉深毛坯的法兰变形区在切向压应力的作用下很可能发生失稳起皱现象。毛坯严重起皱后,由于不能通过凸模与凹模之间的间隙而被拉破,造成废品。为了解决制件在拉深过程中的失稳起皱问题,需要在模具上设计压边装置。通常压边装置不外有两种:一种是钢性压边装置;另一种是弹性压边装置。钢性压边装置只能在双动冲床上进行,在此不予讨论。弹性压边装置最常见的是橡胶,弹簧和气垫。前两种由于压边力随冲床行程变化而变化,对于拉深较深的制件不利。而气垫虽然压边力随冲床行程变化很小,但一般较小的冲床都不加装气垫,而且这一装置比较复杂,需要附设气源。下面介绍一种利用液压机的顶出机构进行压边的方法。由于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动作可信且通用性好,所以,得到了较为广泛地应用。液压机一般由主缸(上缸)和顶出缸(下缸)两部分组成。一般情况下,顶出缸只作为顶出机构使用。现在将其稍作改进,即可进行拉深压边。如图示,只要在液压机的工作台上装设一个顶出箱,下面用压板螺丝压牢,与工作台成为一体。顶出箱内设一顶出板,该顶出板与顶出缸的活塞固定在一起。顶出箱上面紧固一个辅助工作平台,其上开设燕尾槽,  相似文献   

16.
一般在确定压迫力值大小时只考虑拉深系数、坯料厚度,没有考虑选用的润滑剂种类.我们通过实验研究得出:正确的给定拉深过程中的压边力值时不仅要考虑拉深系数、坯料厚度,而且还必须考虑拉深过程中使用的润滑剂种类.该实验研究结果有助于工程技术人员在制定生产现场的工艺时确定最佳压边力范围.  相似文献   

17.
在应用Dynaform、Autoform等板料数值模拟软件的过程中 ,通常需要对压边力施力曲线进行各种预先的设定 ,但如何选定施力模式一直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在文中利用数值模拟及MATLAB中的神经网络工具箱得出了压边力的最优控制曲线  相似文献   

18.
采用有限元动态分析技术,采用HILL屈服准则,模拟了板料拉深成形的过程,结合实验拉深进行比较,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应用0.618一维搜索优化方法,在数值模拟中对压边力进行了优化,为实验中压边力的确定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9.
此文介绍了一种组合拉深模,其特点是:工作零件易快速更换、压边方便可靠,有较高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工件在拉深过程中 ,由于坯料在外力的压应力作用下所产生失稳而引发起皱的原因 ,并就防止起皱提出了增加压边力、拉应力等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