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攀崖涉涧解读奇谷 1982年春,中国科学院为了配合国家体委组织的攀登南迦巴瓦峰的登山活动,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南迦巴瓦峰登山科学考察队。当时我作为中科院青藏高原综合考察队的队员,在完成了西藏境内连续四年的科学考察活动后,正在对云南境内的横断山地区进行后续的综合科学考察。由于南迦巴瓦峰地区地形险恶,科学考察的内容极其丰富与复杂,  相似文献   

2.
大峡谷热迟姗姗(三) 自发布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的研究结论后,高登义利用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的名义,开始为筹措考察经费而忙碌。然而尽管“世界第一大峡谷”的消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但在中国一是科研经费少得可怜,二是从官方取得科考经费需有特殊的背景,  相似文献   

3.
未等出师战火燃 为筹措徒步穿越大峡谷的科考经费,高登义已整整忙活了四年,但始终是雷声大,雨点小。有兴趣提供赞助的公司、企业不少,可到掏钱时立马儿就黄了。大家想,不能再等了,再拖下去刚热起来的大峡谷科考项目说不定又会被打入冷宫。于是在经费没落实的情况下,徒步穿越大峡谷的科学考察终于开始了。考察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安排在4~5月份,名为预察,实为造势,以为当年秋季的正式穿越凑足经费;  相似文献   

4.
李松梧 《环境教育》2008,(10):74-75
整理报刊资料时,一篇《“垃圾可以当钱”的启示》的文章(作者梁牛,刊于《中国旅游报》2007年8月24日10版),定格在我的眼前。这本是一则“旧闻”,但“旧闻”不旧,其中的“垃圾换食品”令我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5.
<正>一天晚上,我在灯下看《环境教育》杂志。—篇《雾霾中的马拉松是错误示范》的文章深深吸引了我。我想,环境污染真的是太严重了!如果空气质量还在持续恶化,那么未来,口罩无疑将成为像衣服一样的日常生活必需品。不知过了多久,我被一股神奇的力量送到了屋顶。我发现我的朋友陈子潇、郭益诚、雷俊翔也在。我刚要问他们这是怎么回事,一个巨大的球体便从天而降。  相似文献   

6.
读者来信     
《绿叶》编辑部: 我是一个画家。今年4月, 我和另外两名画家一起应邀登上仰慕已久的太行山。一路上,所见所闻,感慨良多。4月 18日,我们进入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大峡谷。这里山清水秀,云缠雾绕,好似人间仙境。已开发成旅游线路的红豆峡  相似文献   

7.
景平 《环境教育》2016,(Z1):7-8
正《环境教育》已经走过20年的时光。20年的时光,我与她却只是熟悉的陌生人。我们不曾相互走进。我是在《环境教育》及近20岁的时候,在她那里看到了这个尺度的。所以我在这个时候,蓦然回首,我走进了她。这个杂志具有思想新度。我曾经看到杂志有一篇社评文章《环保投资不是为了"保增长"》。这真是一个环境保护的思想新论!过去,我们的环保专家说,把环保治理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的  相似文献   

8.
正在我小时候,听村里的老私塾先生讲过很多关于科考的故事,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让考生以《深山藏古寺》和《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作两幅画,很多考生的作品都不符合题意,只有一个考生在《深山藏古寺》里抓住一个"藏"字,连寺的一角都没有画出,只画了一个和尚在山下挑水,有和尚必定有寺,寺在哪里,在山上藏着哩。至于《蛙声十里出山泉》,那个考生也是一只青蛙都没有画,只在溪水里画了几只小蝌蚪,得了满分。不知是老私塾先生记错了,还是我至今  相似文献   

9.
一、课文教学中分析渗透中学语文教材涉及环境教育的文章有好几篇。在课文分析中进行环境教育,是最直接最便利的办法。以初中语文第四册《什么是生态系统》为例,教者可在分析时作以下板示:生态学家侯学煜的这篇说明文由一个试验引出一个典范,再引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  相似文献   

10.
搏战风雪各布拉 1982年12月3日,我和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的苏永恒、协助我们工作的墨脱县政府干部高红及墨脱县甘代鲁古村的五位民工共同完成了雅鲁藏布大峡谷东侧达木至达波及其支流帕隆藏布的帕隆至扎曲段的考察任务后,赶回八玉的阿兹登村,准备由此再次翻越各布拉山口返回墨脱县境内,与越冬小分队的另一批队员会合,继续完成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越冬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