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污泥减量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现阶段国内外污泥处理与处置在环境和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出发 ,阐明了研究污泥减量技术的紧迫性。根据生物处理工艺中影响剩余污泥产生的可能途径 ,将污泥减量技术分为降低细菌合成量的解偶联技术、增强微生物利用二次基质进行隐性生长的各种溶胞技术、利用食物链作用强化微型动物对细菌捕食的技术 ,介绍了各种技术的研究现状 ,并比较了减量效果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利用微型动物削减剩余污泥量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在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污泥的浓缩、脱水、处理和处置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如果处置不当,很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最大限度减少剩余污泥的排放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根据生态学的理论,加强微型动物对细菌的捕食作用,可使能量在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过程中有一定的损失,同时污泥量得以减少。应用两段式生物反应器或者直接向曝气池中投加微型动物均可达到此目的。本文详细地介绍了这两种方法,讨论了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并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污泥减量化与资源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随着污水处理量增加,污泥的产生量也日益巨大.如何使污泥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已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针对目前传统污泥处理与处置方法存在的问题,重点介绍了近年来污泥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处理技术,并分析了新技术研究情况和应用前景,为污泥合理处理与处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污水处理中的污泥脱水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主要介绍了污泥脱水技术(干化、焚烧、超声波、热水解、电渗析、混凝沉淀和其它常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并结合应用情况对它们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利用微型动物削减剩余污泥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污泥的浓缩、脱水、处理和处置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而且如果处置不当 ,很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 ,最大限度减少剩余污泥的排放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根据生态学的理论 ,加强微型动物对细菌的捕食作用 ,可使能量在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过程中有一定的损失 ,同时污泥量得以减少。应用两段式生物反应器或者直接向曝气池中投加微型动物均可达到此目的。本文详细地介绍了这两种方法 ,讨论了各自的优点和不足 ,并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污泥自热式高温好氧消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泥自热式高温好氧消化(ATAD)具有反应速率快,停留时间短,病原微生物灭活效果好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小规模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理,在北美和欧洲已有较多的应用实例.系统总结了ATAD系统各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AT-AD系统中微生物的种类与特性,ATAD污泥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细胞、有机碳以及氮磷的转化规律,ATAD反应器运行控制参数,以及改善ATAD处理后污泥脱水性能的方法,并介绍了基于ATAD技术的新型污水及污泥处理工艺研究开发现状.  相似文献   

7.
用污泥生物指数评价活性污泥的运转效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污泥生物指数(SBI)由对活性污泥混合液中微型动物群落结构的分析得出,用于评价活性污泥的运转效能.SBI为0~10的生物指数,分为4个质量等级,为一客观的指数.此方法的优点在于通过对微型动物的日常检验,就能对活性污泥的运行状况给出一量化且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俞晟 《环境工程学报》2018,12(9):2627-2634
以苏南某10万t·d-1市政污水厂污泥浓缩池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利用非直接接触管槽式超声反应器,在20~100 kHz扫频(周期2 s)超声条件下分析超声输入功率和超声时间对污泥脱水和减量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100 kHz扫频超声污泥处理工艺过程中,从处理成本和处理效率考虑,优化后的超声输入功率为0.3 W·mL-1、超声作用时间为0.5 min。与原工艺相比,泥饼折算体积Ω(含固率20%)、混合液含固率ρ、混凝剂用量以及每天污泥处理成本分别减少了(43.8±1.2)%、(50.0±1.6)%、(38.9±1.7)%和(41.9±2.2)%。此外,核算改造后污泥处理经济效益,设备投资回收时间为17个月。可见,引入新技术工艺后,该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和管理运行费用大幅降低,并可实现盈利,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9.
污泥自热式高温好氧消化(ATAD)具有反应速率快,停留时间短,病原微生物灭活效果好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小规模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理,在北美和欧洲已有较多的应用实例.系统总结了ATAD系统各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AT-AD系统中微生物的种类与特性,ATAD污泥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细胞、有机碳以及氮磷的转化规律,ATAD反应器运行控制参数,以及改善ATAD处理后污泥脱水性能的方法,并介绍了基于ATAD技术的新型污水及污泥处理工艺研究开发现状.  相似文献   

10.
徐军  潘杨  黄勇  刘伟 《环境工程学报》2017,11(2):715-720
为了减少分散型污水处理设施中剩余污泥的产量以及解决其维护频率高和运行设备复杂等问题,开发了一种集去除有机物、脱氮及污泥减量于一体的气升回流一体化反应器。该反应器由缺氧区、好氧区、沉淀区及气升区组成。中试反应器规模为10.31 m3,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研究其污泥减量机理。结果表明,当进水容积负荷在0.14~1.39 kg COD·(m3·d)-1之间时,系统对COD、NH4+-N、TN及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8.6%、93%、66.9%和93%,其污泥表观产率系数Yobs为0.139 g TSS·(g COD)-1,表明该工艺具有良好的污泥减量化效果。根据稳态-ASM3号模型及氨氮的物料衡算分析可得:通过细胞裂解-隐性生长作用去除的污泥量占反应器污泥减少总量的77.6%,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捕食的污泥量约占系统污泥减少总量的22.4%。该系统污泥自消解速率为0.44 kg TSS·d-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