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机锡中毒 有机锡化合物具有中度或高度毒性,大多数为挥发性固体或油状液体,具有腐败的青草气味和强烈的刺激性,常温下即能挥发。在生产过程中,有可能接触有机锡化合物的人,应对其危害有所了解,并采取相应的综合防护措施。 有机锡一般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这三种途径进人机体,引起中毒。如二烷基锡主要损害肝、胆,并具有刺激作用。三烷基锡和四烷基锡主要损害神经系统,严重者引起脑病和脑水肿,有的对皮肤有强烈刺激作用。慢性中毒者会出现神经衰弱、头痛、头晕、乏力和皮炎等症状。急性中毒者除有上述症状外,还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  相似文献   

2.
氯甲醚是已确认的化学致癌物。 氯甲醚是氯甲甲醚和二氯甲醚的统称,主要用作生产离子交换材脂和甲基漆的原料。它对皮肤和眼具有强烈的刺激性。由于氯化甲醚在肺泡内或表面可分解而放出氯化氢和甲醛,若大量吸入就会引起化学性肺炎和肺水肿。长期低浓度吸入,可发生慢性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综合症,还可引发人类肿瘤。动物实验表明,二氧甲醚比氯甲甲醚的致癌性更强。1973年,英国报道,在110名接触氯甲甲醚的工人中,发现4例肺癌;在18名实验室接触二氯甲醚的人员中,有6人患肺癌。 化学物引起肿瘤是一复杂、多步骤的过程,整个过程需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3.
酚中毒     
酚又叫羟基苯或石炭酸,是一种白色、半透明、针状结晶体,具有刺激人的甜辣气味,可溶于水、乙醇和乙醚。它广泛用于生产或制造各种化学物质,如用于石棉制品、酚醛树脂,合成树酯、炸药、肥料、油漆、除漆剂、药品、香料、橡胶织物、木材防腐剂等,还可在石油、皮革、造纸、肥皂、玩具、染料等行业中使用。 酚是高毒类物质,对皮肤和粘膜有强烈腐蚀作用,而且易被无损皮肤和粘膜吸收,其蒸气也可经呼吸道吸收。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酚对人的危害主要是灼伤皮肤,酚的热液溅到皮肤上,会引起温疹、炎症、变色、坏死、腐烂等症状。皮肤被酚污染后,最好用浸…  相似文献   

4.
6 加固浆液析出毒物的危害及预防6.1 加固浆液析出的毒物及危害 浆液的配制过程、注浆过程及以后的采掘过程,都可能从使用的化学组分中析出有毒有害物质(气体),如甲醛、氰、甲醇、丙烯等。甲醛有强烈的气味,对眼晴有刺激作用,也能引起呼吸道疾病(过敏性病变)、神经系统疾病。另外,如果化学组分落到皮肤上有刺激作用,甚至损害皮肤,微量落到皮肤上两个月后便发红发痒。氰为无  相似文献   

5.
甲醛(HCHO)英文名称:Formaldehyde通用或商品名称:福尔马林一、理化特性外观气味:无色透明气体或液体,有刺鼻气味。相对密度:气体1.067;液体0.815(-20℃/4℃)。水溶液1.03;蒸气1.075熔点:-92℃沸点:-19.5℃闪点:含37%游离态甲醇85℃,含15%游离态甲醇50℃;自燃点430℃。蒸气压:436.77kPa(20℃)爆炸极限:下限:7.0%,上限:73%溶解性:极易溶于水,溶于醇、醚、丙酮、苯。危险性:气体很危险,蒸气中等危险,通明火或电焊火花温度达到闪点以上会引起燃烧。当甲醛水溶液加热至高于闪点温度时,有潜在爆炸危…  相似文献   

6.
甲醛的危害性燃烧爆炸危险甲醛是 CH_2O 的汉语名称,又叫蚁醛,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也是制造炸药、染料、医药的原料,还可作杀菌剂和消毒剂。常温下甲醛是一种无色且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气体,易燃,易溶于水,还溶于乙醇等多数有机溶剂。相对密度0.82(水=1),1.07(空气=1)。市场上销售的商品甲醛一般是它的水溶液,其40%的水溶液就是人们熟知的在解剖学上用于固定标本、能防腐蚀的福尔马林。甲醛的蒸气与空气混合易形成  相似文献   

7.
液氨又称为无水氨,是一种沸点在零下33℃比空气轻的气体,极易气化成氨气,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并能在空气中迅速扩散。液氨极易与水剧烈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人一旦接触到氨气,皮肤、眼睛和呼吸道会被灼伤,严重者甚至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8.
南昌日用化工厂是江西唯一生产牙膏的厂家。由于职工们反映软管车间生产时气味很大,接触人员有头昏、头痛等不适感,为此, 我们进行了卫生学调查。 该厂软管车间有职工 115人,1960年以来采用植物油脂类生产软管,1978年以后改用上海油墨厂的产品7540可丁(树脂可丁)为原料,令人不适的气味就是由这种原料引起的。树脂可丁的配方为;二甲苯、甲苯15-37%、纯苯5~7%,并有甲醇、氨、丁醇、甲醛、丙烯醛、碳酸氢钙及K十二烷基硫酸纳等,用200号煤焦油作调料。软管工艺流程如下: 铅极(含量99.7—99.8%)一刷油一落片一落粒一元片一整形一涂油一干锯末(4…  相似文献   

9.
森林工业企业多处在山野,自然环境很好。但是,它也有着不能忽视的职业危害。就我们黑龙江省森工系统来说,在63个县团级企业(近百万名职工)中,就有尘毒作业点2894处,接触尘毒人数近5万,有400多人患职业病。因此,切实做好森林工业企业的尘毒治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笔者从实践中归纳出几方面的经验,介绍给同行们参考。 一、游离甲醛毒害的防治措施。 在人造板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主要的职业危害是胶粘剂中游离的甲醛气体。甲醛进入人体以后,可分解为甲醇,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视网膜,一定量的吸入可引起麻醉,长期接触和大量摄入,会引起肝脏疾病:剧…  相似文献   

10.
甲醛捕捉剂     
家里装修或购买新家具后 ,在这些新板材中会散发出一种对眼睛、鼻子、喉咙有刺激性的无色气体──游离态甲醛 ,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 ,会出现头昏、乏力、排汗过多、结膜炎、角膜炎、支气管炎、咽炎、皮炎等 ,致使甲醛慢性中毒。  在首届国际装饰装修展览会上 ,甲醛捕捉剂深受欢迎 ,它能除去胶合板、刨花板、复合地板、纤维板等人造板类及其相应制品散发的甲醛、使甲醛的刺激气味消失。它不含有机溶剂 ,不含有毒物质。使用时 ,将其直接喷涂或刷涂在释放甲醛的板材表面 ,涂后充分干燥 ,一天左右即见效甲醛捕捉剂  相似文献   

11.
现如今的组合家具,从省木料计,很少有纯木头的,原料大多是用粘合剂粘起来的胶合板,而大部分粘合剂中含有一种对人体有危害的物质——甲醛,人们对此一定要防之有策。北京医科大学环境卫生教研室主任刘君卓教授告诉记者,甲醛可对眼、鼻、咽喉造成一定刺激;另外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引起皮肤过敏、支气管哮喘;还会使机体抵抗力  相似文献   

12.
油漆工长期接触的低浓度甲醛和苯,可能会引起慢性中毒,损害人的神经和造血系统,甚至还会影响下一代的生长发育.大量医学检查证实,油漆工患肺癌和膀胱癌的概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联苯胺所致膀胱癌 联苯胺属多环芳香胺,用于制造偶氮染料及染料中间体的合成,还可用于有机化学合成及橡胶工业,医学上也用来作临床检验的试剂。染料工、橡胶工和纺织品印染工人接触的机会最多。 联苯胺可经呼吸道、胃肠道、皮肤进入人体。由于联苯胺单或双盐酸盐不能蒸发,皮肤接触就成了吸收的主要途径。在工业生产中往往易忽视皮肤吸收的问题,由此而造成更多的危害。 联苯胺进入人体,可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但作用较微弱。联苯胺粉尘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可致接触性皮炎。长期接触联苯胺可引起出血性膀胱炎,临床出现血尿,尿检查可见红细胞…  相似文献   

14.
铸造制芯用的合脂粘结剂,在使用过程中有两个应当注意的防护问题。 一是会引起少数打芯工人和混砂工人的皮肤过敏。手、臂、脸、颈等身体暴露部分红肿起疹、刺痒,疹子搔破还会溃烂流水,影响劳动、休息。 为什么会出现皮疹呢?原来合脂粘结剂是由合成脂肪酸残渣和稀释剂组成的。占粘结剂总量的33—50%的稀释剂,多为煤油或柴油。这两种油品,属于原发性物质,对皮肤刺激性大。合脂过敏主要是合脂中的溶剂引起的。所以,一般把合脂过敏引起的皮疹,又叫作油疹。 防治合脂过敏的方法有;(1)打芯时要戴防护手套,尽量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合脂。(2)一旦手上…  相似文献   

15.
石棉所致 肺癌、间 皮瘤 我国盛产石棉,石棉矿开采和加工企业较多。接触石棉的作业主要有石棉加工和处理,其次是石棉矿的开采和选矿。在石棉的粉碎、切割、磨光、钻孔、剥离等作业中,会产生大量石棉粉尘,如缺少防护措施,就会造成危害。 石棉是一种致癌物,吸入石棉粉尘可引起石棉肺,并发肺部感染;接触石棉的工人,发生肺癌和间皮瘤等癌症的危险度也会增加。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肿癌。目前还没有组织学或其他方面的特征能确定某种肺癌是由石棉而引起,临床上更难确定石棉肺癌、吸烟肺癌或其它因素导致的肺癌。在大多数国家里,肺癌只有与石棉肺并存…  相似文献   

16.
《江苏劳动保护》2013,(8):51-51
液氨,因其价廉的特点在制冰和冷藏行业得到广泛使用。液氨,是一种有刺激臭味的无色有毒气体,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易液化,一般液氨可作致冷剂,接触液氨可引起严重冻伤。氨气爆炸极限为15.7~27.4%。因此、氨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和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储存容器受热时也极有可能发生爆炸。氨气能侵袭湿皮肤、粘膜和眼睛,可引起严重咳嗽、支气管痉挛、急性肺水肿,甚至会造成失明和窒息死亡。  相似文献   

17.
杀虫脒中毒 杀虫脒是一种有效的杀虫、杀螨剂。它的外观呈白色结晶状,有氨样气味,对害虫可具有胃毒、触杀及吸入性毒作用,对昆虫还可产生驱避、忌食和杀卵的功效。但是,人们在与它接触中,也可能产生中毒现象。 杀虫脒中毒一般发生在喷药时防护不周的情况下。在日本还曾发生过因误服30毫升杀虫脒乳剂而致死的事例。在施洒杀虫脒时,若没有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具,施药人就可能把它吸入体内,造成急性中毒。吸入量小者表现为极度乏力、多汗、恶心、呕吐等症状,大量吸入者还会造成深度昏迷、反射消失,死于呼吸和循环系统的衰竭,个别患者也有紫组、血…  相似文献   

18.
工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经常接触各种有害的理化或生物因素而引起的皮肤病变,可称之为职业性皮肤病。据统计,职业性皮肤病约占各种职业性伤害的50%-60%。然而,究竟有哪些因素可引起职业性皮肤呢?通常可分为以下三类:约有1.5万余种,如强酸、强检、金属盐类、有机溶剂(苯、汽油。松节油……)等,均可造成对皮肤的损害。二、物理性因素工作中长期受到粉尘、机械性损伤、温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皮肤的病变。三、生物性因素有些树木或植物的浆汁、花粉具有刺激和致敏性的作用,从而导致皮肤发生病理性的改变。引起职业性皮肤病…  相似文献   

19.
氯丁二烯为无色有刺鼻气味的易挥发液体,沸点59.4℃,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如苯、甲苯、甲醇、汽油等。 氯丁二烯属中等毒性,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氯丁二烯经呼吸道吸入后,仅有2%从呼吸道和尿排出,大部分在体内与谷胱甘肽赵作用,将氯脱去而成氯化氢。当氯丁二烯使动物中毒时.体内还原型谷腕甘肽的量明显减少。因此,测定血液中谷腕甘肽量可作为毒作用的指标。筑丁二烯有致突变性,在接触氯丁二烯的工人中,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明显增多。 氯丁二烯可引起急性中毒,一般由事故引起。主要症状有眼、鼻及上呼吸道粘膜亦撇、轻咳、胸痫…  相似文献   

20.
苯乙烯是制造聚苯乙烯的单体。它与丁二烯可制成了苯橡胶,也可作为涂料、制药、香料等原料或中间体的溶剂,又与二乙烯苯制造离子交换树脂等。 苯乙烯在常温下为无色具有不快气味的液体。沸点145.2℃。水溶性极小,易溶于有机溶剂。可燃限1.1~6.1(容积)%。 苯乙烯属低毒类。在苯乙烯的合成与聚合过程中,特别是当清洗聚合金或管道设备跑、冒、滴、漏,以及检修设备,人工装桶等时,会接触到较大量的苯乙烯蒸气或液体。当聚苯乙烯热加工或机械碾磨时,也会有苯乙烯蒸气逸出。生产性中毒主要是经呼吸道吸入;液体污染皮肤时,可缓慢地少量吸收。 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