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环保产业》2014,(7):47-47
自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公布实施以来,各重点区域、省(市)及相关环保部门纷纷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实施方案,其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减排与控制已经成为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工作。在此背景下,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废气净化委员会、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减排与控制技术创新联盟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国挥发I生有机污染物(VOCs)减排与控制”会议,  相似文献   

2.
正自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公布实施以来,各重点区域、省(市)及相关环保部门纷纷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实施方案,其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减排与控制已经成为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工作。为更好应对我国当前大气污染形势,推动行业排放治理,促进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的减排与控制,由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废气净化委员会、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相似文献   

3.
对石化行业VOCs排放源项、管控现状进行梳理,分析了目前石化行业VOCs综合整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管理部门强化“人员保障”“设施保障”和“技术保障”,企业现场实施技术研发、末端治理设施“三率”(投用效率、收集效率、处理效率)提升、风险管控、LDAR过程规范性管理、智能化信息化建设的建议和措施,可为石化企业VOCs污染防治和减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在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学企业得以广泛应用,但在油气开采、处理等 上游企业应用案例较少。采用LDAR技术对国内某天然气处理厂生产装置开展动静设备密封点的泄漏检测和 统计分析工作,共发现泄漏密封点23个,总泄漏率为0.47%;初次修复成功率为26.1%,修复后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量为1.8648t/a。通过开展LDAR工作,减少了VOCs的排放,为油气开采、处理等油气生产上 游企业治理VOCs无组织排放提供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5.
要闻     
《环境教育》2012,(12):5-5
环保部:2015年我国重点区域PM2.5下降5% 12月6日,环保部发布了我国第一部综合性大气污染防治规划《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重点区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业烟粉尘排放量分别下降12%、13%、10%,环境空气质量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6.
结合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线监测政策要求,调研行业企业VOCs在线监测设施安装 现状。40余家炼化企业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石化企业VOCs在线监测设施安装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比对数 据误差较大、安装源项要求不统一、无组织排放精细化监管有待探索、处理效率一拖二监测方式有待明确、石油 化学工业适用性需进一步研究等问题,提出明确石化行业VOCs在线监测安装源项要求,明确石化行业VOCs排放重点源,加快技术规范、比对标准程序、合格产品目录制订等对策建议,探索石化企业VOCs整体排放监管监测模式。  相似文献   

7.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导致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油气生产单位加强VOCs治理管 控尤为重要。文章对照新颁布的GB 39728—2020《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针对标 准生效时间、重点地区等存疑点进行厘清,明确油气生产单位VOCs治理管控重点环节,通过对某油田现有 原油储罐进行梳理,进一步论证挥发性有机液体储存重点治理范畴,提出治理建议,具有可操作性、针对性和借鉴性。  相似文献   

8.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当前大气污染控制的关键指标,也是“十四五”大气治理的重中之重。文章结合油气田VOCs排放标准,根据油气田开发建设期和生产运行期的生产特点,分析VOCs排放途径,提出 VOCs污染管控措施,主要包括加强前端配套、实现密闭集输,实施专项工程、突出示范引领,优化后端运行、提升装置效率,理顺机制、建立监测管控体系,协同治理、多措并举实现节能减排等,指出目前油气田VOCs排放 管控面临VOCs核算、技术选择、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针对某油田VOCs排放实际情况,提出相应治理方案,并进行方案优化。以期为油气田VOCs排放治理及降污降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利用2010年污染源普查数据和MEIC排放清单建立全国大气污染物高时空分辨率排放清单,在此基础上利用2012年环境统计数据对其进行修订建立2012年全国大气污染物高时空分辨率排放清单;结合《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研究工作,测算了《计划》实施后在污染源综合治理、落后产能淘汰、能源结构调整方面对SO2、NOx、颗粒物、VOCs的减排量,同时对污染物新增量进行了预测,建立了《计划》实施后全国大气污染物高时空分辨率排放清单;利用CMAQ空气质量模型模拟分析了《计划》实施的空气质量改善效果。结果表明:《计划》实施后,将可以减少641万吨SO2、859万吨NOx、547万吨颗粒物(不含扬尘污染控制)、627万吨VOCs,全国、京津冀、长三角及珠三角区域PM2.5年均浓度将分别比2012年下降22.08%、33.99%、23.98%、24.04%。如果《计划》要求全部落实,可以实现空气质量改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大气污染控制的重点控制污染物之一,是形成臭氧污染和PM2.5的主要 前体物。VOCs排放的控制治理对于人类健康、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冷凝法是一种可以直接 实现废气资源化的回收方式,主要有机械冷凝法和液氮冷凝法。前者受限于制冷温度,难以达到-120℃以下。而液氮冷凝法的制冷温度可低达-180℃,能够满足日趋严格的排放标准。文章针对一种三级液氮冷凝的VOCs回收系统流程及装置开展了分析研究。计算结果表明,系统的经济效益比与处理气量呈弱相关性,而与废气浓度、废气类型密切相关。当浓度从3.8%增加至19.0%时,经济效益比从0.38增长至0.59,年碳减排量从1489t增加至7484t。进一步开展了罐区“甲醇+甲叔基丁基醚(MTBE)”、装车台“柴油+汽油+石脑油” 以及罐区“柴油+汽油+石脑油”VOCs气体冷凝回收装置工程样机的研制,三者VOCs冷凝液年回收量分别达到69.88,135.41,692.69m3;对应的年碳减排量分别为127,299,1534t;后两者的年总液氮消耗量大约为2300t,经济效益比在0.27左右。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出台的背景。回顾了2008年以来水、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制定的一系列法律依据,分析了其执行时间和涉及的主要石油石化企业。指出执行特别排放限值后,重点控制区将有80%被调查炼化企业的发电锅炉不能达标,大部分在用锅炉需要进行改造或配套污染治理设施,绝大多数炼化企业的硫磺尾气二氧化硫和加热炉烟气氮氧化物将难以稳定达标。从行业或区域限批、治污技术与装置的结合度、治污设施建设周期等方面分析了特别排放限值对企业的综合影响,并从对企业影响的调研、加强与重点区域内政府沟通协调、制定重点控制区石油石化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规范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自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公布实施以来,各重点区域、省(市)及相关环保部门纷纷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实施方案,其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减排与控制已经成为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工作。在此背景下,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废气净化委员会、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减排与控制技术创新联盟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国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减排与控制"会议,于2014年6月14-15日在北京召开。参会代表主要有环保管理部  相似文献   

13.
①水污染防治:包括饮用水安全保障及关键支撑技术;流域(区域)水污染控制与工程示范等。②大气污染防治:包括区域大气污染现状、成因与污染损失评估;城市大气环境污染与控制;工业废气治理技术等。③土壤污染防治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包括土壤污染与修复技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等。  相似文献   

14.
源强核算是环保部门实施污染控制、企业申请排污许可的重要依据,如何准确识别核算公式中的关键参数,提高核算结果的准确性一直备受关注。基于生态环境部推荐使用的《石化行业VOCs污染源排查工 作指南》方法,在对公式参数进行分类的基础上,重点对反映罐体结构和特点、反映外界条件和油品特性、变化范围较大的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在参数变化范围为20%时,确定VOCs源强核算敏感性参数和该参数对排放 量的影响程度分别为年周转量(7.35%)、油罐壁油垢因子(7.35%)、有风边缘密封损耗因子(4.47%)和零风边 缘密封损耗因子(3.18%)。结合某油库的实际调查和分析结果,对上述参数取值进行合理性分析,确定最佳参数组合,计算求得油库全年VOCs排放量为45.77 t/a,相较参数优化前的242.13 t/a低81.1%。该参数合理性分析方法为油库无组织排放源的调查与核算提供依据,也为企业合规性及排污许可的获取,及后期VOCs排放污染控制对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建立大气污染防治过程中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信号博弈模型,考虑国内不同区域的发展特色各异,治污水平不同、涉及污染排放的企业规模和数量不同,以及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分别探讨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三种不同治污效率的贝叶斯均衡状态。结果表明,处于不同均衡状态下的政府对企业的污染气体排放的声明会采用不同策略,其治污效率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正挥发性有机物(VOCs)具有光化学活性,在大气中可产生臭氧污染,形成二次有机气溶胶(PM2.5组成成分之一),是形成大气复合污染的重要前体物之一,危害人体健康。近年来随着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总体空气质量状况不断改善,SO_2、NO_x和PM_(2.5)浓  相似文献   

17.
石化企业VOCs排放政策要求及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国家政策、治理意义及清洁生产的角度,阐述了石化企业治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了近几年来国家及行业关于石化企业VOCs排放控制的政策法规及其要求。针对目前石化企业VOCs治理中存在的排放源多、监管难度大、排放量估算难度大、控制效果不佳等问题,从源头控制、过程管理和末端治理三个方面,提出优选工艺、设备、原料和药剂,完善操作程序和改进排放方式;生产全过程环保合规管理;多种治理技术组合应用等相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电子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近年来VOCs污染防治的重点行业,通过对电子行业的VOCs产生环节的分析,探讨了电子行业VOCs的源头控制与末端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19.
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日,国务院通过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按国务院批复要求,重点区域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是《规划》实施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将《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治理项目分解落实到市、县级人民政府和相关企业,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强化目标责任考核;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逐步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预计通过实施《规划》,到2015年,重点区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业烟粉尘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2%、13%、10%,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分别下降10%、10%、7%、5%,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下降6%;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开展,臭氧污染得到初步控制,酸雨污染有所减轻;建立区域大气联防联控机制,区域大气环境管理能力明显提高。《规划》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20.
2012年12月5日,环保部发布我国第一部综合性大气污染防治规划《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这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大气污染防治规划,标志着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逐步由污染物总量控制为目标导向向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导向转变,由主要防治一次污染向既防治一次污染又注重二次污染防治转变。《规划》范围包括京津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