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导言酸雨成为当今世界上面临的最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它明显地妨害农业生产与森林和水资源的开发,严重地威胁利用煤作为能源的前景.按照美国环保局的估计,美国每年燃烧大量的煤,排到大气中的 SO_2和 N_2O近5.0×10~(10)kg。这些气体变成酸成为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酸雨已遍及整个北半球工业区,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其他地区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1982年6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22个国家参加的酸雨问题会议,主要是评价酸雨的现状和由此产生的后果,并提出了对策。酸雨对环境的影响由于人类活动产生大量SO_2和NO_x,从而污染大气,形成酸雨。目前地球表面上每年人类排出的SO_2中硫的含量已高达一亿吨,至少是天然排放物的四倍以上,严重地影响环境。  相似文献   

3.
引言近年来,环境问题已为全球所关注,酸雨的危害就是其中之一。酸度高的雨、雾、雪、粉尘等酸性沉降物造成森林死亡、湖泊酸化、生态系统破坏,乃至水生生物绝迹。酸雨形成的原因一般认为是SO_2及NO_x等大气污染物在远距离扩散过程中,因受气象条件的影响,而以酸性沉降物(以下简称酸雨)的形式降落所致。世界上受酸雨危害最严重的地方是北美五大湖两岸的美国和加拿大、欧洲的联邦德国及瑞典等北欧诸国。就日本产业公害防治协会每月收集的国际环境情  相似文献   

4.
<正> 当前,全世界范围内都在为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而进行着不懈努力.经过科学家的努力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影响全球环境变坏的原因有三个,那就是酸雨,臭氧层的破坏及源于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其中酸雨最直接地与我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本文着重谈一谈酸雨对环境的危害,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及世界各国预防酸雨的措施.所谓酸雨就是雨水(或雾中)含有可溶性的酸性物质,主要是 SO_2 和 NO_x,世界上最早研究酸雨与环境关系的是英国科学家R.A.史密斯.1852年,通过对当时的重工业基地曼彻斯特周围空气的研究,他提出的  相似文献   

5.
酸雨的硫源及其硫同位素示踪综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酸雨是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世界大部分地区为硫酸型酸雨,硫同位素的示踪研究对于探讨酸雨的来源与酸雨的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述了酸雨的不同硫源(人工成因硫、生物成因硫、远距离硫)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从煤的硫同位素组成、大气降水的硫同位素组成和小麦等植物的硫同位素组成等三方面来论述了酸雨来源的硫同位素示踪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 一、前言酸雨作用于砷潜在地影响人类健康,这是由于:①砷某些形态对人有毒害;②砷污染有时是十分严重的;③砷的人为性来源与酸雨有相同的地方,如烧煤及冶金.因此,常被搅在一起,特别在局部地区二者污染的前后关系上;④砷复杂的地球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决定了它的环境循环及其对人体的影响;⑤环境酸化能以多种方式与砷的转化过程相互作用.从卫生角度看,酸雨影响砷有一些特殊问题.一些介质(如饮用水、各种食物)也是人接触砷的途径.人为性或自然性的环境酸化如何影响砷在各种环境介质中的含量?各种介质中,砷不同的化学形态的毒性有什  相似文献   

7.
1992~2012年福州市和厦门市酸雨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郑秋萍  王宏  陈彬彬  隋平  林文 《环境科学》2014,35(10):3644-3650
利用1992~2012年福州市和厦门市的酸雨观测资料、天气形势和大气污染物浓度资料,分析酸雨变化特征及酸雨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福州市非酸雨和酸雨频率分别为38.1%和61.9%,厦门市分别为40.6%和59.4%;福州市年均降水pH值在4.1~5.5之间,2007年之后酸雨污染减轻,厦门市2006年之后酸雨污染减轻;冬、春季节酸雨污染重,夏、秋季节酸雨污染轻.降水强度能改变降水的酸性程度;福州市在东南(SE)、西南(SW)、西(W)、西北(NW)风向下酸雨污染较严重,厦门市在东北(NE)、SW、W、NW风向下酸雨污染较重;变性冷高压下酸雨污染最重,台风(热带辐合带)及其外围的天气形势下酸雨污染最轻;福州市大气污染物SO2、NO2、PM10浓度与降水pH值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酸雨污染是个有百年以上历史的老问题。一个世纪以前,英国化学家Robert Angus Smith所观察的曼撤斯特地区降雨就曾形成污染,当时他注意到这种雨的腐蚀性,称它作“酸雨”。十二年前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上,酸雨曾作为一个国际性问题被提出来。随着世界上更广泛地认识到酸雨污染的严重性,公众对酸雨也更加关注,随之出现了对酸雨的监测、科学研究,并制定  相似文献   

9.
国外动态     
·美国国家酸雨评价计划的新目标·现在,美国国家酸雨评价计划的目标将是评价清洁空气法修正案第Ⅳ条的有效性,它要求控制引起酸雨的嫌疑排放物。美国酸雨评价计划的重点工作还将包括能见度,能见度随着SO_2排放物的变化而改变;以及将科学研究的结果转换成适用于决策的数据和可能影响公众决策的数据。此项计划的执行主席Patrica Irving希望他们拥有的数据库能对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有益,也将有助于东欧国家实施防止酸雨的措施。裘霖译自《ES&T》Vol.26,No.3,P.419~420(1992) ·慕尼黑将建超级生态城·德国慕尼黑将于1993年5月在已关闭的Reim飞机场上建造占地5.26km~2的超级“生态城”。该城将成为一个大型的太阳区,城内将广泛地使用太阳能电池、太阳  相似文献   

10.
酸雨和SO2对蔬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开顶式熏气装置,以油菜和白菜为材料,分别将其暴露于模拟酸雨(pH2.8—5.6)和模拟酸雨与0.1ppmSO_2环境中,测定单独污染与复合污染对蔬菜生长反应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pH2.8)和酸雨(pH4.6)与0.1ppmSO_2复合处理均对LAR有明显抑制,LAR最多可减少37.5%。模拟酸雨(pH2.8,3.6)使蔬菜减产1.4—8.7%,而模拟酸雨与SO_2复合污染可使蔬菜产量减少7.9—28.9%(P<0.05)。  相似文献   

11.
环境厅于一九八二年度在大气安全局内设立了“酸雨对策研讨会”(负责人:大喜多敏一,北海道大学教授)专门收集整理有关酸雨的国内外情报。为了配合今后的调查研究,召开了予备性的研究会进行讨论。同时,水质安全局也对有关我国水陆酸性化的现有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最近把上述二者归纳为《关于酸雨情报收集整趣报告书》。报告的概要就酸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列举了今后应该研究的几个重点:(1)野外调查酸雨对土壤植物系统的影响。特别是酸雨影响植物生长的实验。(2)酸雨对土壤的影响。包括对土壤种  相似文献   

12.
酸雨的形成、危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国酸雨正呈蔓延之势 ,酸雨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 30 % ,已成为继欧洲、北美之后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区。酸雨给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都带来严重的影响和破坏。酸雨的防治 ,一靠完善的环境法规和执法力度 ;二靠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本文介绍了酸雨的成因、危害及酸雨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经模拟酸雨处理植物的试验表明,酸雨对植物叶片的直接损害是由于酸雨水滴滞留在叶面引起的。若在雨后2h内喷水(pH7.0±0.2)以驱除滞留在叶面的水滴,叶片则无受害症状,叶绿素含量、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所受的影响也将减轻甚至完全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4.
酸雨对环境生态的影响是值得重视的问题。探索酸雨对环境生态的影响效应,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酸雨对甘蓝种子发芽及苗期生长的影响作了研究。一、材料和方法(一)种子发芽选择颗粒大小、饱满度大致相同的甘蓝种子,均匀地撒在垫有滤纸的培养皿中,置于培养箱培养。培养温度70℃。试验处理液的组份,如表1所示。用混合酸(HNO_3:H_2SO_4=1∶6,当量比)调节 pH 至所需要求。以 pH=5.6为对照。在种子达到规定的发芽天数(七天)后,统计发芽率。  相似文献   

15.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在黄豆(Glycne max)的一个生长周期内,模拟酸雨与Cd复合污染对土壤基本性质的影响,模拟酸雨作用下土壤-植物系统中Cd的迁移转化规律以及模拟酸雨与Cd复合污染对黄豆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探讨了土壤-植物系统中这种复合污染的短期环境效应.结果表明,短期内模拟酸雨和Cd污染对土壤-植物系统都有致害作用,但Cd污染的效应大于模拟酸雨的效应,模拟酸雨与Cd复合污染环境效应大于这2种污染物的单因素效应,且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在本试验条件下,pH值为3.5的模拟酸雨和20 mg·kg-1Cd的处理组合对土壤-植物系统的危害最严重.尽管在短期内,协同作用仅在土壤交换态Cd含量、黄豆茎和根中的Cd含量这3项指标上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但这种复合污染的化学机制和环境效应值得关注,这2种污染物长时期共同作用对土壤-植物系统的影响也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酸雨问题及其中国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欧美酸雨问题动态 自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后,酸雨问题在国际上引起人们普遍关注。 在这次会议前2个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DECD)制定了《关于大气污染物质长距离输送的观测技术协作计划(LR-TAP)》,开始了以11国为主参加的包括  相似文献   

17.
近来,美国政府技术评价局(OTA)、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以及瑞典、瑞士、西德、法国、波兰、中国等许多国家的政府机构和研究团体相继发表了有关酸雨的调查报告或提出警告。日本环境厅也成立了酸雨对策研究会,正式开展实际调查工作。当前酸雨的降落地区一天天在扩大,它发展成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看来仅只是时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研究酸雨影响,用森林土壤为样品,以100cm模拟酸雨(pH3.2与4.1)采用连续的5cm/小时或每隔一小时5cm的强度处理,每周三次,共作七周试验.模拟酸雨的主要效果表现在表层土壤,包括pH与葡萄糖矿化率的降低和交换性Al与总酸度的提高.在较酸的土壤上,酸度的影响是向下伸展的.~(14)C-葡萄糖矿化作用以1.5—54微克/克土浓度进行试验,试验土壤(pH4.4—7.1)中葡萄糖矿化作用是在pH3.2的酸雨连续处理时受到抑制,抑制的程度决定于土壤和葡萄糖的起始浓度.在一种土壤上用pH3.2的模拟酸雨间隙处理七周,减低了三个葡萄糖浓度的矿化率.这些数据说明酸雨对微生物活性具有明著的抑制作用.酸雨不是一个新的环境问题,它现在正影响着北欧和美国东北部的广大地区.酸雨不仅影响到水生生物群的变化,而且还有害于陆生生态体系,其表现为加速土壤中Ca与Mg的淋失.Shriner(1976)指出pH3.2的模拟酸雨能损害植物,但雨水达到这样的pH是不普遍的.酸雨在陆生生态体系微生物活性的影响上已有一些研究.Tamm等(1976)报导过H_2SO_4溶液能降低酸性土微生物呼出的CO_2数量.同时Grant(1979a.1979b)指出酸性土的异化活性已受到干SO_2沉积作用的抑制,当然这实际上是伴随着土壤pH降低的作用.本项研究打算采用不同起始pH值的酸雨,测定它们对土壤微生物异化活力的影响程度,包括指示有机碳矿化作用的葡萄糖氧化率,以及由酸雨引起的几种土壤特性的变化.本项研究是纽约地区阿迪龙达克流域酸雨综合性研究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不能忽视酸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研究酸雨问题.这是因为,酸雨已遍及很多国家,同时,酸雨的确给环境和生态造成了危害,有些地方的破坏程度还是很严重的.但是,随着对环境污染研究的深入,美国科学家发现,酸雨和烟雾起反应后形成的酸雾酸度更高,危害也更大,而酸雾却往往被人们  相似文献   

20.
酸雨是地球化学气候中人类影响的重要特征。由于它对自然环境的危害极大,人们称它是一颗毁灭人类和环境的定时炸弹,成为当今环境方面举世瞩目的三大潜在危害之一。酸雨又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大气污染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是由排放到空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引起的,特别是高烟囱排放对酸雨的形成尤为重要。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商业城市,大气污染比较严重。为了考察上海地区的降雨性质,我们在市区和郊县布设19个点,在1981年1月~1982年6月期间,不连续地取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