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洪泽湖湿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洪泽湖湿地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湿地植被群丛多样,重点保护鸟类种类众多,种群数量大。调查结果显示:洪泽湖湿地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65种、水生高等植物81种、浮游动物91种、底栖动物69种、鱼类102种、鸟类194种。我们研究了洪泽湖湿地的大气、河流、湖泊环境质量,在分析洪泽湖湿地的破坏程度和原因后,提出了洪泽湖湿地保护对策和可持续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2.
3.
4.
洪泽湖湿地植被群丛多样,鸟类丰富,需重点保护的鸟类种类多、种群数量大。在分析洪泽湖湿地遭破坏的原因后,提出了保护对策和可持续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5.
对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基本原理、作用方式及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论述,认为现有修复植物均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弱点,还难以大规模应用于修复实践。杂草具有抗逆境能力强、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强以及在环境条件适宜情况下生物量能够急剧提高等特点,可以弥补现有修复植物的缺点和不足,是较理想的植物修复资源。结合笔者的研究情况,对杂草资源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的利用方式、修复植物筛选方法进行了论述,而且在植物修复生物量处理方面也进行了讨论,试图为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进一步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7.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坚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至关重要文章从可持结发展的概念出发介绍了土地资源可持续的含义与评价标准,分析了其实现存在的障碍,进而从认识,管理和科技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土地问题的主要症结,提出该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对于农业用地,应采取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措施,提高耕地产量,并提高山区土地利用率,综合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对于非农用地,应集约利用城镇土地,调整乡镇企业与农村居民点的布局,合理开发旅游用地;同时必须协调好农业用地与非农用地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江淮地区湖滨的范围、自然特征、社会经济特征和环境质量进行简要介绍后,分析了影响湖滨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湖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和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三解洲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1996-1998年对黄河三角洲环境质量、生物多样性等进行的全面、系统的调查与监测结果。重点研究了该区域大气、河流、湖泊、水库、浅海滩涂环境质量,海洋生物多样性、淡水生物多样性、陆生和海岛高等植物多样性、陆栖动物多样性与特点,分析了其破坏状况和原因,提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和可持续利用途径。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近海海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16种、浮游动物79种、底栖动物222种、潮间带动物192种、鱼类112种,其他重要海洋动物11种;淡水水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291种、浮游动物144种、底栖动物69种,鱼类102种;陆域和海岛共鉴定出高等植物608种、无脊椎动物922种、脊椎动物325种,有4种动物为山东新记录种。该区域湿地村被群丛多样,鸟类多样性丰富,重点保护鸟类种类多、种群数量大。 相似文献
11.
12.
生物资源的多目标最佳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最优化控制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生物资源的多目标最佳可持续利用的理论和方法。该理论在确定生物资源的收获量时,不但考虑到相应的经济效益和生物的种群恢复能力,同时也考虑了收获对环境和社会效益以及生物群落的影响。包括反映环境、生物、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内的诸因素作为最优化的目标。为了保证理论上的最佳收获量能被应用到一个具体的生物系统,还提出了制定满意可持续收获策略的思想和方法。作为实例,本文讨论了关于凤眼莲的多目标最佳可持续利用和满意可持续收获策略。 相似文献
13.
西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及解决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在西部大开发机遇下,西北干旱区的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西北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瓶颈,也使中国可持续发展计划受到影响.文章通过分析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不仅有西北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内因,还有人为的水污染、水资源浪费等外因.针对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背景,从政府管理、技术改进、水权市场运作方面提出解决西北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性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进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首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总结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方法、分类等基础上,全面分析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再生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应当给予重视和关注。就寻找再生资源与环境保护契合点,系统开展综合利用事业,注重高科技和人才战略,以及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一些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
油气开采过程会产生大量水基钻屑和少量油基钻屑。当前,油气田钻井岩屑大多采用不落地处理工艺进行初步收集处理。钻井岩屑通常具有较高的pH、盐离子浓度、COD和含油量(油基钻屑)等,其合理处理处置是油气田绿色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对比分析了国内外钻井岩屑的环境管理现状,系统梳理了我国钻屑环境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基于钻井岩屑污染特性综述了其后续资源化与无害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并分析了各技术优缺点和处理效果。最后,对我国钻屑利用与处置提出了“建立水基钻屑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完善钻屑利用处置过程环境管理体系和加强钻屑源头减量和末端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