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间接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氯化物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工作以Cl^-与过量Ag^+生成AgCl沉淀反应为基础,较详细地探讨了各种强电解质作为絮凝剂对AgCl沉淀的影响,确定了反应的条件,从而提出了一个测定水中Cl^-的是接原子吸收法,Cl^-浓度在0-50μg/10ml范围呈线性,用建立的方法测定自来水中Cl^-,再现性与准确度俱佳,用本法测定废水中Cl^-的结果与经典的比浊法,和离子色谱法的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2.
酸性降水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菁  黄建 《四川环境》1996,15(2):18-20
本文对降水酸度的变化规律,降水pH值与电导率的关系,以及pH值与降水量,降水时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建立了pH值与SO^2-4,Ca^2+,NH^+4的三元线性回归模式。  相似文献   

3.
李正山  金鹏 《四川环境》1995,14(3):29-34
根据冶金,煤炭及无机化工工业类废渣的物理化学性质,通过M^n+ e-H2O系和M^n+e-F^-H2O系热力学平衡图,对废渣中硅,铝,铁及钙镁等主要矿物的溶出热力学行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叶宏 《四川环境》1994,13(3):30-32
本文介绍了制革废水混合处理工艺,对采用Fe^2+,Mn^2+,O2对S^2-进行催化、氧化和沉淀预处理的方法进行了实验室试验和机理分析,证明,Fe^2+,Mn^2+,O2的协同催化,氧化,沉淀作用作为制革废水的一级处理是很有效的,并且在经济上也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SO4^2-与过量Ba^2+形成BaSO4沉淀反应为基础,较详细地讨论了反应条件,从而拟定了用AAS和ICP-AES间接测定天然水中SO4^2-的方法、确定了方法的精密度,AAS法的RSD%为1.5,ICP-AES法为3.2, 两种方法对比分析的结果接近,误差为1.0%(相对)。用于天然水中SO4^2-的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传感器技术原理及其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飞 《四川环境》1993,12(1):31-34
微生物传感器技术产生于70年代,并且,已在水环境监测中得到应用,例如,BOD、NH3、NH4^+、NO2^-、NO3^-等项目分析;毒物测定和毒性评价;致突变物的筛选等。实践证明,该项技术具有快速、灵敏、易于自动控制、成本低廉等优点;可以相信,它必定会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环境监测。  相似文献   

7.
吕广顺 《青海环境》1999,9(1):39-40,46
用EDTA法测定Ca^2+时,对Fe^3+,Cu^2+,Pb^2+,Mn^2+的干扰进行了试验,分别得出了最小干扰浓度,不同的干扰离子和浓度。采用不同的方法消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废弃甲壳资源化利用制天然高分子甲壳素/壳聚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萍  黄焕利 《四川环境》1997,16(4):8-11
本文以四川地区市场上的废弃甲壳资源为原料,废物资源化利用制取甲壳素;又分别采用一步法和两步法制备多种不同质量的壳聚糖,测定其红外光谱和各种质量指标,并将其用于溶液中Pb^2+离子的吸附试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杨淑琼 《四川环境》1995,14(3):48-51
本文介绍了日本横滨雨水中S(IV)浓度和氧化速率的测定方法:S(IV)在雨水中的氧化反应一组反应;Fe^3+和Mn^2+离子对雨水中S(IV)的氧化有强的催化作用;S(IV)的浓度是0.8~23.5μm和氧化率常数0.12~3.3小时^-1。  相似文献   

10.
将TBP固定于多孔载体上,用于萃取硝酸水溶液中的钍。实验表明,萃取分配比高,萃取容量大,能有效地防止乳化现象。将TBP柱填料制备成填充柱,对含Th^4+,Fe^3+和Ce^3+的铁钍渣浸出液进行萃取实验得出:当溶液硝酸浓度为4mol/l,接触时间为10min时,萃余液中Th^4+浓度粘于0.01mg/l。1gTBP柱填料可萃取的0.25g,反萃液中钍浓度为62.5g/l,Fe^3+和Ce^3+的含  相似文献   

11.
在PH7HAc—NaAc溶液中,锌Zn2+与5—Br—PADAP反应,显色液由黄色变红色。本文依据有色溶液吸光度(A)与入射波长(λ)及显色物质浓度(X)数学关系研究双最大吸收光度定量法测定水中锌。该方法可将黄色褪色和红色生色双重定量联合起来定量Zn2+,分析灵敏度较高。实验表明,RSD≤2%,检出限0.01ug/mL,加标回收率97.5%—105%。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U,K,^137Cs,^90Sr等几种核素在土壤-水稻,土壤-茶叶,土壤-蔬菜之间以及水-鱼间的转移情况进行了研究;并考虑到这些核素含量较高的食品(如茶叶、黄豆)不直接全部食入人体,因此,根据人们的饮茶习惯及豆制品(水豆腐)的加工过程进行模拟,对其向人体转移的参数进行了实验研究。由上述实验结果给出了转移参数及相关方程。  相似文献   

13.
ClO2处理含铁,锰及细菌饮用水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贤  周明 《四川环境》1996,15(2):12-14
为了除去水中高含量的铁,锰及细菌,采用ClO2氧化Fe^2+,Mn^2+和灭菌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处理后水平铁,锰都末检出,细菌指标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此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反应速度快,去除率极高,不产生致癌物质THM、且能很好地除水中的异味及色度等优点。此法适用于各种生活给水系统。  相似文献   

14.
水中典型致臭藻类培养浓度与吸光度、浊度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晨  马晓雁  李军  张赟 《四川环境》2010,29(4):31-34
颤藻(Oscillatoria Vauch.)和硅藻(Hantzschia amphioxys)是常见的导致地表水体臭味的藻类,本文分别对颤藻和硅藻培养液的吸光特性等进行了研究。经过光谱扫描发现,颤藻和硅藻在紫外区均无明显吸收峰;颤藻液在可见光区波长为420、440、625和675nm处有吸收峰,硅藻液在420和675nm处有吸收峰,颤藻液的吸光特性优于硅藻。研究发现,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培养液中藻浓度与吸光度均成正比;本文同时探讨了培养液中藻浓度与浊度的关系,两者为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吸光度或浊度可准确反映培养过程中的藻浓度。  相似文献   

15.
内江市磷肥厂磷矿石,磷肥样品中天然铀,镭—226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内江市8个磷肥的磷肥及其原料矿石中天然铀,^226Ra含量水平,其结果为,磷肥样品中^226Ra含量245.8±112.9Bq.kg^-1,天然铀含量27.2±16.4ppm;磷矿石样品中^226Ra含量407.6±94.3Bq.kg^-1,天然铀含量31.4±21.0ppm。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自贡市井矿盐开发所致的辐射水平。井矿盐开发的主要废弃物-卤泥中^238U,^226Ra,^232Th的天然放射性核素比活度比四川省土壤中相应核素平均值高1-2个数量级,且造成卤泥堆积场和局部生产环境陆地γ辐射剂量率高出自贡市环境陆地γ辐射平均值的2.0-48.3倍,最主超过165倍。部份卤泥和盐厂附近江河排放口底泥中天然放射性废物标准。  相似文献   

17.
自贡市大气污染的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历时4年的自贡市大气污染现状研究结果,大气综合质量指达到GB133095-82大气质量标准的二级以上标准,由于天然气广泛使用,燃料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大气主要污染物为硫化氢及苯并芘,城区最大值分别为0.129μmg/m^3和4.68μg/100m63,郊区分别为0.062mg/m^3和1.12μg/100^3。本研究认为磊气污染属燃气型污染。  相似文献   

18.
用2,6-二酮吡啶-18-王冠-6(2,6-DKP-18-Crowe-6)、SPAN80、SIOON-Ⅰ(中性油)和CH2Cl4(四氯乙烷)乳状液膜体系,研究了Pb2+的迁移行为。在适宜条件下8min内Pb2+的迁移率达99.5%以上,而在这种情况下,许多金属离子(如Cu2+、Ni2+、Li+、K+、Na+、Ca2+、Mg2+、Ba2+、Sr2+、Fe3+、Al3+、Zn2+、Cd2+和Co2+等),都不被迁移,只有Pb2+能满意的从这些离子中分离出来。该法已成功地用于分离富集、测定水和工业废水中微量铅,相对标准偏差在2.6%以下。结果十分满意。  相似文献   

19.
陈西平  梁荫 《四川环境》1993,12(4):69-72
本文在涪陵地区大面积和定点采集了农田径流水样品,测定了径流水体中的三氮含量。探讨了径流水体三氮随产流时间的变化,分析了干旱时间,水体流动等因素对三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时间,径流水体流动对三氮含量有一定的影响。经统计分析,涪陵地区农田径流水体中的NH3-N,NO3^--N,NO2^--N和T-N含量分别为0.840,0.970,0.107和2.07mg/l。  相似文献   

20.
庄恩旭 《四川环境》2000,19(2):58-59
环境背景噪声对边界噪声监测结果有没有影响,有多大的影响,本文就此作了一些探讨,就背景噪声对监测结果修正提出了一些看法。笔者认为:测量值与背景的差值超过10分贝时,可以忽略背景值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测量值与背景值差值在3-10分贝时,根据公式L测=10Lg「10^0.1L实际+10^0.1L背」计算出经背景值修正后的实际值L实际;当测量值与背景值的差值小于3分贝时,应重新选时间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