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0 毫秒
1.
环境监测是从上世纪末由英美等发达国家首先开展的,至今有一百多年历史。美国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其环境监测水平也领先于其他国家。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环境监测一百年的历程、作法和经验,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基本上可反映出发达国家环境监测走过的普遍道路,并一定程度上也预示其他国家环境监测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它的一些科学思路,成功的做法,先进技术(采样、前处理及分析测定技术),高水平的标准方法 相似文献
2.
5 1 2 2 EPAT0 1~T1 4系列EPA系列标准方法应用于水质监测领域的是EPA 60 0系列、EPA 5 0 0系列、EPA 2 0 0系列 ,应用于固体废弃物监测领域的是EPASW - 846:70 0 0 ,80 0 0系列 ,应用于空气监测领域的是EPAT0 1~T1 4系列、EPAIP 1~IP 1 0系列。这七大EPA系列具有下列共同特点 :①EPA系列标准方法法规化。EPA系列是美国“净水法”、“自然资源回收法”、“清洁空气法”补充法案这三大联邦法规的技术支持文件 ,具有典型的法规化特性。②EPA系列标准方法系列化。EPA系列测定的目标化… 相似文献
3.
4 过渡阶段70年代是美国环境监测取得重大进展并向发达阶段全方位过渡的重要时期。其主要特点是 :①空气、水质监测向法规化、标准化、规范化全面迈进 ,同时固体废弃物的监测也逐步开展。②监测项目逐步转向以有毒有害物质为重点、以“三致”毒物为中心。③仪器法 ,特别是大型 相似文献
4.
5发达阶段(高级阶段) 进入80年代,美国环境状况有很大好转.在水环境方面,由于废水的点源排放得到了有效控制,河水变得越来越清洁,湖水的富营养化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全国各类水域的水质向渔业和游泳的水质要求方向发展.在空气环境方面,由于采用了高架烟囱排放和加大控制汽车尾气排放的力度,大幅度降低了SO2、NOx等常规污染物对城市及工业区的空气污染,进一步改善了全国空气质量.在固体废弃物方面,由于对固体废弃物特别是有害废弃物实行严格管理,有效地扼制了有害废弃物污染环境的势头. 相似文献
5.
王炳华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2,14(2):12-17
5 3 固体废弃物监测5 3 1 背景2 0世纪 80年代 ,美国年产工业废弃物约2 0亿t,其中有害废弃物约 3亿t,到了 2 0世纪 90年代 ,美国年产有害废弃物已增至 7 5亿t。 2 0世纪 90年代初 ,美国共有 7 6万个活性固体废弃物填埋场和垃圾堆 ,其中所含的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不断逸出、浸出、泄漏 ,已成为环境空气、地面水、土壤和地下水的重要污染源。时至今日 ,美国仍面临着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严峻形势 ,其范围广 ,危害大 ,来势猛 ,短时期内难以控制。为控制和消除固体废弃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美国于 1 976年颁布了“资源保护回收法”(RCR… 相似文献
6.
王炳华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1,13(6):9-14
5 2 2 1 EPA 6 0 0系列———城市和工业废水中有机化合物的分析方法(1 )该方法系列最早出现在 1 973年 6月 1 2日推出的《废水中污染物的分析方法》提案中 ,同年1 0月 1 6日被纳入联邦法规 (40CFRPart 1 3 6 ) ,1 976年进行了第 1次修订。 1 979年EPA推出了该分析方法的第 2次提案 ,也就是EPA 6 0 0系列的最初版本 ,并于当年 1 2月 1 8日将其纳入联邦法规。该提案最初包含 1 5个分析方法 ,后来经过2 0 0多位专家的公开评议和实验室间的验证 ,又增补了两个新方法 ,并于 1 984年 1 0月被正式颁布为联邦法规 (40CFRPa… 相似文献
7.
3 发展阶段50年代~ 60年代 ,美国环境监测发展较快 ,其主要特点是 :( 1 )空气、水质监测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 ,特别是空气监测进展很快。 ( 2 )有毒有害化合物测定项目 (金属、有机物 )增加较多 ,同初级阶段测定的那些常规项目一起 ,成为这一时期监测的重点。 ( 3)分光光度法广泛应用 ,成为一种主要分析手段 ,此外AA ,GC等大型仪器也逐步引进环境实验室承担了一些项目的测定。 ( 4 )自动监测站研制成功 ,并正式投入运转 ,全国范围监测网已初具规模。 ( 5)环境实验室的数量和装备有很大发展。( 6)质量保证 /质量控制体系逐步建立 ,测… 相似文献
8.
王炳华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2,14(1):7-11
5 2 2 4 《水质标准检验法》1 5版~ 2 0版从 1 981年开始 ,在不到 2 0年的时间里 ,《水质标准检验法》先后推出了 6版 ( 1 5版~ 2 0版 ) ,其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充实、修订和增补 ,研制、开发、纳入了大批新的分析方法 ,不断引进新技术 ,大量增添新项目 ,积极应用QA/QC的新成果。( 1 )《水质标准检验法》1 5版~ 2 0版的特点①在常规项目 (总量控制项目、非金属无机物、物理检验指标、生物和微生物检验等 )及放射性检验等领域 ,无论在测定项目的设置和新技术的应用方面 ,还是在QA/QC方面 ,都继续保持领先地位。②重点加强有毒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相关法规的调研,在深入分析当前辐射环境监测法规框架结构和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构建我国辐射环境监测法规体系,重点关注辐射环境质量监测、核与辐射监督性监测及应急监测等方面的工作需求,提出完善部门规章、健全核安全导则及规范性文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现状以及国控点监测总体概况,指出了目前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加强法规建设,理顺机制,大力发展监测队伍;统筹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夯实监测能力;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加大培训力度;深化各类报告的编制出版工作,加强监测信息公开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12.
13.
通过调研法国的核电规划、核电厂址的布局和核安全监督管理等工作,比较了法国和江苏在电力需求、区域特点、核电厂址分布等特点,在总结法国核电的发展历程对于江苏核电的规划发展值得借鉴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江苏在建设滨海核电站的基础上新建滨河等内陆核电站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对中美环境监测体制进行对比性评述,指出了中国环境监测行业存在的分析标准滞后、体制不完善、人员匮乏等问题,提出借鉴美国经验,完善法律体系,引入市场机制,逐步培育竞争有序、监管到位的环境监测行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以辐射环境监测作为环境监管基础,提出了辐射环境监测能力评估体系以及评估指标,并对全国省级环保系统辐射环境监测机构的能力进行了初步统计分析,为提高我国辐射环境监测能力,掌握目前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和核与辐射应急能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