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4 毫秒
1.
由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承担的“多楔同步楔横轧工艺研究”项目,1992年5月13日在重庆通过机械工业发展基金委员会组织召开的技术鉴定。鉴定委员会认真听取了课题组提出的“研究报告”、“楔横轧模具的楔形参数的选取报告”和“多楔同步楔横轧金属流动分析及轧件缺陷防止对策报告”,观看了现场录相,审查了全部技术文件。一致认为,课题对多楔同步楔横轧的轧辊孔型设计方法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分析研究,提出了独特的设计见解,得出了多楔同步轧制工艺的实用设计计算公式,并在试验中应用,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根据楔横轧模具孔型及其加工成形的特点,对楔横轧模具大面积大螺距楔形提出了一种简单高效的铣削加工方法,并设计制造了楔横轧轧辊模具孔型加工专用机床——SDM机床。新设计的SDM机床投资小,可以加工直径为φ620 mm~φ1000mm的轧辊模具,加工导程最大可达469 mm,加工周期短,成本低,且大大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3.
楔横轧是一种少切削、无切削加工新工艺.它是在2~3个平行布置并做等速同向旋转的轧辊表面上(辊式)或在两个做相向运动的平板表面上(板式)或在一个旋转轧辊表面和一个固定弧形板内表面上(单辊圆弧式)装有形状相同的楔形模具(变形楔),棒料毛坯在轧辊变形楔作用下绕轴心定位转动,同时被加工成变断面阶梯轴,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4.
通过使用可移式轧辊模具 ,成功地利用一副模具轧制出了形状相似、仅局部尺寸不同的多种规格的阶梯轴 ,使楔横轧工艺在规格较多、批量较小的轴类零件毛坯成形中得到了应用 ,楔横轧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针对多楔同步楔横轧工艺的特点,分析了不等直径轧件双楔平行同步楔横轧工艺和叠楔同步轧制工艺金属扭转情况,提出了减轻轧件扭转现象的措施;还分析了双楔平行同步轧制工艺轧件表面形成夹层和螺旋压痕等缺陷的原因,并提出了消除此类缺陷的楔形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楔横轧制是生产台阶轴轧件的高效方法 ,工业发达国家的汽车变速轴大多采用楔横轧件来代替模锻件。但是 ,楔横轧制的最大截面直径和最小截面直径之比 (又称压缩比 ) ,一般不宜超过 2 ,否则容易产生内部缺陷。在理论上 ,当轧件的压缩比超过 2时 ,可采用多道轧制。但是 ,国内外的实践表明 ,如果工艺参数不能优化匹配 ,在轧制过程中坯料的心部将会出现疏松空洞 ,以致有人一提到楔横轧件就“摇头”,使这一高效工艺不能广泛地应用到生产中。四川省机械研究设计院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验 ,为德阳华升轧制有限公司设计的江西五十铃二轴 (最大压缩比为 …  相似文献   

7.
由吉林工业大学辊锻工艺研究所承担的。多楔同步楔横轧工艺研究”课题鉴定会,于一九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在吉林工业大学召开。哈尔滨工业大学霍文灿教授和东北工学院栾瑰馥教授任鉴定委员会正副主任委员。鉴定委员会认真听取了课题组提出的“国内外水平对比报告”,  相似文献   

8.
岩质边坡随机楔体稳定性分析的Monte-Carlo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构面组合形成的楔体滑动是岩质边坡的一个主要失稳模式.本文依据统计学理论和概率理论,将Monte-Carlo模拟引入到岩质边坡随机楔体的稳定性分析中,通过设定随机过程,计算参数估计量和统计量,研究了节理的随机分布特征,同时建立了随机楔体模型,采用极限平衡理论计算了楔体的破坏概率,并针对实际工程中经常遇到的小楔体失稳概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楔横轧力参数的测定方法,并对部分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楔横轧工艺的基础上,对大螺距实心螺纹件的快速成形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文中新工艺轧出了合格的铁道用螺钉,轧制生产率高,成本低,提高了楔横轧工艺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楔横轧成形条件,以冷楔横轧钢窗手柄为例探讨了工艺方案选择和工艺参数确定.试轧获得基本成功.如用于实际生产尚须进一步提高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楔横轧变形工件与模具接触面的旋转螺旋面方程。利用新方程求解工程问题,其结果比用传统的用圆锥曲面近似求解有明显改善。螺旋面方程的建立为楔横轧工程问题的精确求解创造了条件。对于研究楔横轧理论。提高工艺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此文分析在二辊楔横轧中轧制各类轴肩的过程。在假想工件轴端固定的图上确定楔侧面截面轮廓形状,再通过叠加轴向刚性移动量确定各截面实际位置,比较直观简便地设计出轧制轴肩的辊面上的成形曲面。最后归纳了设计步骤。  相似文献   

14.
用毛边槽桥部楔角不同的几种模具进行了模锻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楔角α在3°~15°范围内,随着α的增大,充满性提高,成形载荷下降。  相似文献   

15.
对影响磨削辊面粗糙度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和实验研究 ,得出了轧辊转速、砂轮速度、砂轮粒度、磨削液等因素对磨削辊面粗糙度影响的一般规律 ,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粗糙度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分析方法对于大直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存在偏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应变楔模型的大直径桩基水平承载力的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推导了考虑桩侧摩阻的桩身侧向位移微分控制方程,并基于改进的应变楔模型计算大直径桩基的桩侧径向地基反力模量;然后考虑桩端弯矩和桩端剪力的影响,将其作为边界条件代入微分控制方程对大直径桩基的水平响应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并与现场试验的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桩侧摩阻、桩端弯矩和桩端剪力有利于大直径桩基水平承载能力的发挥,不考虑上述因素时,计算结果将偏于保守;除桩身抗弯刚度外,桩基尺寸效应是桩侧摩阻、桩端弯矩和桩端剪力3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大直径桩基水平承载力的计算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考虑了固废沉降的力学作用及坡角平台的影响机理,建立了尾矿渣、防渗膜及垫层相互作用的力学简化模型,应用平衡微分方程,结合边界条件,得到了防渗膜拉应力与位移的解析解及膜内最大拉力计算公式。最后,结合工程设计分析研究了重要参数对膜完整性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解决机制。从力学机理上指导填埋场边坡防渗设计,具有很高的工程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气体扩散方程近似解析解,讨论了扩散浓度的非稳定过程和计算公式。在分析影响浓度达到稳定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对解析解作了一定的简化,并得出适用于计算稳定和非稳定状态过程扩散浓度的统一公式。   相似文献   

19.
“楔横轧制坯工艺研究”和“箭形零件成形工艺研究”,是由兵器部六二研究所承担的部控研究课题。楔横轧课题在实验的基础上选择了生产量大,形状较复杂,具有一定代表性的XM50型摩托车发动机的齿轮轴作为课题的研究对象。这两项工艺研究课题的鉴定会于1986年12月2日~4日在重庆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兵器部、局、大专院校、研究所和工厂等十六个单位的专家、教授、工程技术人员共23名。中国特种轧制学会主任胡正寰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20.
沈顺雨 《环境工程》1993,11(6):20-22
本文利用Fumas提出的多组分密实粉粒体最小空隙率计算公式,推求出滤池混层空隙率的变化范围,及消除滤池混层影响的最大最小粒径比计算公式,从而解决了《给水工程》提出的"最大最小粒径比目前仍靠经验或通过实验确定"这一滤池设计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