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众所周知,氢燃料是一种清洁能源,它的原料和燃烧后的唯一产物都是水。然而,令能源公司头疼的是氢燃料的生产成本,因此科学家正在想办法降低氢能源的造价。美国研究人员提出一种新的设想,利用病毒提取氢能源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
氢燃料汽车     
吴博任 《环境》2003,(7):42-43
氢作为汽车的燃料,不仅仅是汽油的替代燃料,而且是一种新型的汽车燃料。它将使维持了一个多世纪的汽车技术发生一次大革命。氢是太空时代最重要的燃料,已经成功应用多年了。而汽车迈进氢燃料时代所需的科学技术也逐渐具备了。  相似文献   

3.
氢能源作为最有可能代替化石燃料的新能源,以其安全、清洁、高效、可持续等众多优点,被一致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新能源。却一直没有高效低成本的氢能的储存,本文主要对目前的储氢材料研究现状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4.
首尔市政府透露,韩国利用垃圾填埋场的可燃性气体生产出氢燃料,并为氢能源汽车建设了氢能供应站。  相似文献   

5.
老仆 《环境导报》2003,(12):16-17
地球上的石油再用上50年也就差不多了,各国科学家都在寻找新的替代能源。太阳能、风能虽是可再生清洁能源,但受到气候、储存问题的困扰。1932年,英国科学家培根首次将氢氧型燃料电池实验成功,利用氢气与氧气反应时产生的电能做能源,氢与相同质量的汽油相比,燃烧后释放的能量是汽油的3倍,生成的是水,对环境几乎没有污染。氢气是用细菌分解玉米等植物来产生的。最近,又有科学家研制出从植物秸秆的纤维素中分解出葡萄糖溶液,再提取氢气的方法。由于氢的制取难度大,成本高,往下,就是需要降低其高昂的成本。加拿大、冰岛在氢能源的研究开发上,一…  相似文献   

6.
人类利用能源驱动机械,对文明产生巨大的影响。但伴随而来的对环境的破坏,使地球上万物共同面临危机。因此开发高效率而低污染的能源是刻不容缓。近几年来,不断改进的燃料电池发电技术,商业化前景指日可待。尤其是汽车工业对燃料电池的兴趣最大。传统汽车引擎,以燃烧汽油来产生能量,其中80%的能量却以热或磨擦力的方式流失;废气造成的污染,又是困扰人类的一大问题。而燃料电池技术,是利用氢和氧的化学反应,产生电流及水,不但完全无污染,也避免了传统电池充电耗时的问题。燃料电池是由具渗透性的膜构成,在膜的一侧供给氢,另一侧供给氧。氢原…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电解产氢是在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有潜力的产氢技术。将原有的微生物燃料电池进行适当改装,使其处于厌氧环境中,另外再加一个外加电压,从而使电池的阴极反应变成电子与质子的反应,产生氢气。微生物电解产氢技术的外加电压远低于电解水产氢技术所需的电压,产氢效率也比微生物发酵产氢高,且能将有机物彻底氧化,极大地提高了能源利用率。目前,国外已有研究将该技术应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养猪废水等,实现了废水的资源化利用。文章简述了微生物电解产氢的机理,归纳了其系统构成,并结合该技术在微生物、阳极、阴极和膜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对其应用前景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数字能源     
<正>重庆氢能源汽车将分三期目标实现首期运行1000台氢能汽车重庆市经信委消息,按照《重庆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指导意见》,重庆氢能源汽车将分三期目标实现,其中,2019年-2022年,建成20座加氢站,在公交、物流等领域率先运行1000台氢燃料电池汽车。氢能汽车,顾名思义,是以氢作为能源的汽车,将氢反应所产生的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以推动车辆。氢能汽车分为两种,一种是氢内燃机汽车。另一种是氢燃料电池车,重庆支持发展的就是氢燃料电池车。  相似文献   

9.
《世界环境》2005,(4):4-4
全球都在关注油价的节节攀升,消费者燃油支出的压力亦传达给汽车的生产商。为汽车寻求石油替代能源成为汽车公司,尤其是跨国汽车公司的战略。在替代能源的多个选项中,氢燃料电池广受业界青睐。  相似文献   

10.
氢经济开创绿色能源新时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化石能源的枯竭及它刘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的巨大污染等问题的出现,人类社会已经朝向绿色清洁高效的氢经济时代进军。本文介绍了氢经济的含义和背景;氢能源高效和环保的优点;介绍了制氢技术发展以及世界各国氢能研发状况;并针对我国的氢能研究现状提出了发展战略与刘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吃气汽车:液化气不仅是一种家用燃料,而且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到汽车上。液化气有三大优点:燃料价格低,仅为汽油价格的40%;安全系数高,车上装有各种安全保险阀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发生火灾和爆炸;废气污染小,汽车排放的尾气中无铅,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等含量甚微。饮水汽车:人们设想用当代最高级的能源核能作为汽车动力源。核聚变的主要原料是氢、氘等,而1千克海水提取氘的装置与核反应堆装置配套使用,汽车就能拥有用之不竭的能源。喝酒汽车:这种汽车以酒精为燃料,酒精可以用高粱秆、玉米芯、蔬菜废叶来制造,原料来源…  相似文献   

12.
燃料电池汽车氢源基础设施的生命周期评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了推动生命周期评价的应用和发展并为我国制定燃料电池汽车氢源基础设施的近期规划提供参考,根据现有的生产、储存和输运氢的技术,针对燃料电池汽车氢源基础设施,设计了10种可行方案,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这些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全面评价,得到了每种方案的分类环境效应标准化指标,并对若干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性最好的燃料电池汽车氢源基础设施方案是:天然气集中制氢厂制氢,然后用管道将氢气输运到加注站,加注给以氢气为燃料的燃料电池汽车.  相似文献   

13.
正丰田汽车最近宣布将推出首款商用氢燃料电池汽车,新车将于明年上市销售。不仅仅是丰田,现在主流的汽车厂商几乎都有一个氢燃料汽车计划:2015年开始,现代计划在美国出租1 000辆氢燃料汽车;雷诺和日产宣布,与戴姆勒、福特共同分担研发成本的氢燃料汽车最快将在2017年推出;通用与本田2013年宣布将组建一家合资公司,在2020年量产氢燃料汽车。  相似文献   

14.
氢动力是未来能源的一个发展趋势,这种动力能够让汽车真正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如果地球上所有的汽车都披上氢动力这件外衣,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温室气体排放必将大大降低,这将让我们拥有一个更健康的地球。  相似文献   

15.
机动车代用燃料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机动车对大气环境污染的贡献率越来越大,以及石油等能源面临枯竭,代用燃料逐渐进人人们的生活,如天然气、甲醇、乙醇、氢燃料和液化石油气等等。这些燃料因其物理、化学性质不同,所表现出来的动力性能、排放性能、经济性能和其他方面(如存储、运输、原料等)也有很大区别。通过比较得出,代用燃料比传统燃料更为清洁,但在其他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6.
生物制氢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氢气作为一种清洁的、可更新的能源,正被进一步发展与利用。生物制氢技术与其他制氢方法相比,具有无污染、成本低、可再生等优点,受到广泛的关注。在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生物制氢技术各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成果的基础上,详细描述前景。了光合产氢细菌及厌氧发酵产氢细菌等主要产氢生物的产氢机制,分析了面临的问题,论述了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燃料电池汽车燃料储运方案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案例研究结果,结合氢气、甲醇在不同储运方式时的成本,从固定设计成本、尾气排放、燃料价格、汽车造价4个方面比较了氢气、甲醇、汽油3种燃料电池汽车的经济性。结果表明:(1)直接氢燃料电池是燃料电池汽车的首选动力;(2)天然气重整制氢是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获得燃料优先考虑的方式;(3)高压氢气、液氢是当前燃料电池汽车的首选燃料。  相似文献   

18.
由农业林业残余物和生活生产废弃物等生物质热解得到的生物油,是一种新型可再生能源。本文介绍了生物油作为供热发电能源、交通燃料和化工原料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生物质燃料的利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生物质燃料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利用的前景,从固态、液态和气态3种燃料的状态,介绍了国内外生物质燃料的利用形式,对生物质燃料的商品化和大规模利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我国实现“双碳”战略的重要路径之一,目前我国多个区域正在推广应用包括乘用车、客车以及重卡在内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如何量化研究未来不同车型和不同区域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减碳潜力成为如今的研究热点之一.基于全生命周期的评价方法,考虑了未来的汽车燃油经济性、电力碳排放因子、氢能碳排放因子和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规模及制氢方式的区域差异,量化评价了不同类型的氢燃料电池汽车(FCV)、传统燃油汽车(ICEV)和纯电动汽车(BEV)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以CO2当量计),对比分析了氢燃料电池汽车在不同时间及不同区域的减碳潜力,并对百公里氢耗量进行了不确定性分析.结果发现,到2025年氢燃料电池客车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比传统燃油客车降低36.0%,而氢燃料电池重卡相较于传统燃油重卡并没有减碳效益.随着未来我国氢能来源结构的不断优化,到2035年氢燃料电池重卡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比传统燃油重卡降低36.5%,相较于乘用车和客车两种车型,其减碳效益是最明显的.以2035年京津冀示范群为例,随着百公里氢耗量降低20%,FCV乘用车、客车和重卡的减碳规模分别增加了7.29%、9.93%和19.57%.因此建议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短期以客车为主,长期以重卡为主,乘用车推广作为补充.分区域和分阶段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更有助于推进我国汽车领域的低碳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