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巨洪发生时间规律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了黄河巨洪发生的三个时间规律。一是巨洪一般发生在太阳活动的峰年或谷年;二是巨洪发生在甘、新、蒙交接区7级以上大震后一年内;三是巨洪发生在重合于25年周期的年份(从1933年算起),以及重合于这个周期的公度性年份和黄金分割年份。另外对太阳活动和巨洪的相关机制和大震与巨洪之间的相关机制也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灾害学》2020,(2)
近年来城市雨洪灾害频发,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经济损失,为降低雨洪灾害损失,同时实现雨洪的资源化,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雨洪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为此,该文首先分析了雨洪灾害的形成机理;接着,总结和归纳了雨洪灾害风险评估的主要方法,并指出了各种方法存在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形;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雨洪风险管理技术和措施的分析,构建了雨洪灾害管理框架。最后,根据城市雨洪管理评估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从大数据智慧城市、自然水生态可持续发展和雨洪灾害风险分散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开展城市雨洪的风险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洪灾发生时的避洪转移问题是应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合理的避洪转移方案可有效降低洪灾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减少人员伤亡。以此为背景,针对洪水灾害发生时避洪转移路径寻优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道路等级、安置容量约束、避洪转移人口单元及转移过程中道路拥堵等因素的网络流避洪转移模型。同时以荆江分洪区为研究对象,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将模型计算结果与现有的避险预案对比,结果表明,模型规划的避险方案减少了原预案方案的转移耗时,缩短了转移路径距离,缓解了路段人流量。提出的避洪转移网络流模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该模型同样适用于其他洪灾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极端暴雨事件频发,城市雨洪灾害对社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作为应对灾害风险的新理念,韧性成为城市防洪减灾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社区雨洪韧性有助于提升社区应对突发雨洪灾害冲击的能力,减少灾后损失。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阐释社区雨洪韧性的概念与内涵,辨析其与雨洪风险概念,明确两者评估的目的和侧重点;梳理社区雨洪韧性量化评估的重点,分别对社区雨洪风险、基础设施韧性和社区雨洪韧性综合框架量化的评估方法展开研究,并比较主要模型方法的特征和优缺点。总结现有研究,发现社区雨洪韧性评估的内容更加丰富,量化的方法趋于复杂,但仍存在社区应对雨洪灾害的风险动态研究较少、基础设施系统间关联和耦合研究不足等问题。建议在未来的研究中,以丰富理论体系和实证研究为导向,结合社区防洪减灾规划和发展目标,推动雨洪韧性评估方法科学化和动态化,因地制宜地改进评估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张勇 《防灾博览》2004,(4):22-23
2004年2月24日,在巴楚-伽师地震发生一周年之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召开了启动城乡抗震安居工程电视电话动员会,至此,酝酿2个多月的新疆城乡抗震安居工程正式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6.
针对气候暖化加剧区域水循环、增加洪旱灾害风险这一科学问题,利用1960-2005年全国588个气象台站资料,对基于标准化降雨蒸散指数的气象洪旱时空演变特征作了深入分析,并通过Copula函数与气温构建了二维联合分布函数,揭示了气温上升对中国气象洪旱极端事件发生的可能影响。研究发现,在不同的气温上升情景下,不同重现期的极端气象洪旱事件有着不同的响应。希望该研究对气候暖化背景下的中国防洪抗旱减灾及流域水资源管理能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7.
用三性法对巴楚伽师6.8级地震的跨越式预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介绍了用三性法对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师6.8级地震的早期跨越式预测,并讨论了某些相关问题。所谓三性法就是大震时序上的周期性、倍周期性和黄金分割性的排列。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研究PEC柱-钢梁组合框架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设计了1榀两层单跨钢板组合截面PEC柱-削弱截面钢梁组合框架1∶2缩尺试件,并对其进行了低周往复荷载抗震试验。根据实测数据整理,得到了试验滞回特征曲线,并结合试验过程现象记录,分析了试件滞回特性、抗侧刚度退化规律、节点连接性能、耗能与延性和试件破坏模式等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试件结构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较大的抗侧刚度;采取梁端截面削弱方式可实现梁端塑性铰位置远离节点区,且端板对穿螺栓连接能有效将梁端受拉翼缘拉力转化为对应边对节点区的压力,使得节点区形成了混凝土斜压带传力模式,提高了节点区抗震性能;试件滞回曲线较为饱满,在梁翼缘与端板连接焊缝存在施工缺陷情况下,其整体侧移、延性系数和等效黏滞阻尼比分别达到3.50%(推)/4.50%(拉)、2.92(推)/3.21(拉)和0.306,且承载力仍未下降至其极限承载力的85%,即试件结构具有良好的变形、抗震延性与耗能能力;该试件在循环往复荷载下呈现的破坏模式为梁削弱截面部位和PEC柱脚相继形成塑性铰的塑性机构。  相似文献   

9.
淮河中游地区洪涝灾害频繁。选取淮河中游北岸典型区作为研究区,以统计分析为研究手段,在半定量半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1951-2010年的研究区降水、淮河干流流量和水位数据进行了内涝与外洪的遭遇分析,以确定研究区由于淮河干流水位高于支流水位造成的"关门淹"现象的严重程度。分析认为,历年来较为严重的6个洪水"关门淹"的年份按危害程度由小到大排列依次为:1956,1968,2007,1991,2003和1954年。上述排序将为蓄滞洪区防洪除涝潜力分析在选择典型洪水年份时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神经网络及其在水库调洪演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结合洪水灾害管理的特点建立了水库调洪演算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阐述了其基本原理及算法,并结合某水库调洪演算实例说明了其应用。  相似文献   

11.
2003年是中国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先是突如其来的“非典”,后是新疆巴楚-伽师、青海德令哈和云南大姚地震。到了7—8月的主汛期,大江大河安澜度过,人们迎着凉凉的秋风,把自然灾害的伤痛留给了历史。  相似文献   

12.
洪湖分蓄洪区启用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8年长江供水对沿江大堤及分蓄区都是一场验,同时也使人们对一些老问题的严重性和新问题的紧迫性和加深了认识。本文就洪湖分洪工程存在的问题,特大洪水条件下分洪区启用时的口门位置及其分洪区启用前后的有关重要问题进行了,提出了相应对策。文中涉及的问题对其它分蓄洪也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协同改造理念的城市雨洪削减效果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雨洪汇流单元的雨水处理能力因下垫面条件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将局部区域内雨洪处理能力较强单元与雨洪处理能力较弱单元进行协同改造使其具有水力连通性,有助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与优化。根据这一理念,采用SWMM模型,以西安市某辖区为例,模拟分析了不同降雨频率下汇流单元协同改造的效果。结果表明:通过汇流单元协同作用,可有效减少1年一遇、2年一遇、5年一遇和10年一遇降雨频率下的雨洪处理能力较弱单元的面积;径流洪峰得到了削减,径流总量降低,区域整体径流系数减小;协同改造可有效减少LID(Low Impact Development)调蓄容积,4种降雨频率下减少比例分别为19. 34%、14. 31%、13. 73%和10. 05%。在以中小降雨为主的城市地区通过法律制度、工程措施与经济手段实现协同改造可显著减小洪峰洪量与蓄滞容积,进而减小LID措施建设规模,辅助LID措施共同调洪,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心系人民     
党中央、国务院一贯十分重视、关心防震减灾工作。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师发生6.8级地震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临地震灾区探望、慰问受灾人民群众(左图)。4月8日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视察中国地震局,并听取了工作汇报(下图)。  相似文献   

15.
《民防苑》2003,(2)
2003年2月24日上午10时许,新疆伽师、巴楚地区像大浪里的一艘舢板,上下左右乱蹦乱跳。“地震啦!……”如同海啸,如同闷雷,一阵震天撼地的轰鸣声过后,8800余户乡民房屋倒塌,许多灾民需要救助。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并立即组织紧急救援。25日凌晨1时许,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  相似文献   

16.
拉索预应力空间网格结构的索张力计算及张拉全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际工程中,对于拉索预应力空间网格结构的索张拉是一个需要反复调整的繁琐过程。对此,提出了一种针对多阶段多批次张拉施工全过程分析的计算方法,用以提高索张拉施工的效率。该法通过不断减小拉索实际张力与目标张力的差值来求解各索在张拉过程中应该产生的初始应变,最后只要利用计算结果并按照预定的顺序张拉,便可使所有索只经过一次张拉就能最终达到各自的目标张力值。对一个150 m跨度的拉索预应力球面巨型网格结构进行了计算,并利用计算结果,对结构的杆件内力和最大节点位移进行了张拉全过程跟踪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际工程中采用上述方法进行计算与张拉是切实可行的,另外,在张拉过程中进行跟踪分析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2018.10.11-2018.12.10)墨西哥北部一在建商场倒塌2018年10月11日,墨西哥北部新莱昂州蒙特雷市一处在建商场发生倒塌事故,造成5人死亡,多人受伤,目前仍有人被困在废墟中。乌干达东部发生山体滑坡10月11日,乌干达东部布杜达地区发生山体滑坡灾害,目前已确认有35人遇难。强热带风暴'蒂特利'席卷印度10月11日,强热带风暴'蒂特利'在印度东部奥迪沙邦沿海地区登陆,造成的死亡人数已升至57人,其中包括10名儿童,并造成了约合3亿美元的经济损失。9名登山者死于道拉吉利峰南坡雪崩10月12日,世界第七高峰道拉吉利峰南坡发生雪崩,造成9名登山者死亡,其中包括5名韩国人和4名尼泊尔人。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上游森林植被变化对削洪减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江上游具有形成暴雨洪水的地形与气候条件,森林植被削洪减灾功能的提高必须着眼于森林植被—土壤生态系统结构的改善,削洪减灾功能的提高是通过林冠层、枯枝落叶层和土壤层对雨水的截留拦蓄作用实现的。研究区森林植被—土壤生态系统区域差异明显,不同地区该系统林冠层、枯枝落叶层和土壤层的最大截持水量不同,该系统削洪减灾功能的大小不仅与降雨特点有关,而且与系统各水文层前期持水量有关。在连续长时间暴雨情况下,森林植被—土壤生态系统除对第一次洪峰有削减作用外,对后续暴雨洪水的削减作用不明显,甚至会使洪峰增高。根据宜昌站30d洪水量的地区组成和森林植被—土壤生态系统截留持水功能的特点,提出了长江上游森林植被恢复、重建与保护的宏观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历史时期洪、旱灾害统计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近2000年来的历史资料,对湖北省历史时期洪、旱灾害的统计特征及其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历史时期的洪、旱灾害经历了"少灾时期、增多时期与多灾时期"3个阶段,灾害出现的频率和影响的范围均呈增大趋势;洪旱灾害的空间分布呈现"洪水连江,干旱依山"的特点;洪旱灾害发生的季节集中性较强,中、大区域性洪水灾害集中在6-7月的梅雨季节,具有"梅汛"的特点,而旱灾以夏旱为多、春秋旱次之,严重的旱情多具有跨季节性的特点;总的来看,历史时期的洪旱灾害系交替进行,洪灾多于并重于旱灾.  相似文献   

20.
佛山澜石大桥病害分析与整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佛山澜石大桥刚架拱桥病害进行了详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与加固计算结果,提出了在弦杆和拱肋实腹段受拉区粘贴碳纤维、在大小结点处粘贴钢板及横系梁用角钢加强的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