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6 毫秒
1.
加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贯彻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和第五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落实国务院领导有关批示精神,加强旅游资源开发的环境保护,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旅游局2002年6月20日联合召开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近年来各地开展旅游环境保护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旅游环境保护工作。这是第一次召开这样的全国性会议,对实现我国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为祝光耀副局长在会上所作的主题报告。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大瑶山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特色,分析了旅游开发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和保护区开发旅游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提出了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和建议,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大瑶山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特色,分析了旅游开发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和保护区开发旅游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提出了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和建议,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李文军 《环境》2001,(9):10-11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经费短缺等原因,我国的一些自然保护区开始经营旅游项目。到了90年代,更多的保护区开始向公众开放。据1998年中国人和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100个自然保护区的调查,有82个自然保护区已经开展了旅游经营,其中63%是从90年代开始的。除了政府对保护区的经费投入短缺外,旅游在保护区的广泛兴起主要由以下三方面因素促成:全球范围内对于保护区的保护思想已开始从一草一木都不能碰的封闭式保护转向保护与发展相结合的开放式保护;市场经济在中国已经开始融入各行各业,保护区也不例外;我国国民  相似文献   

5.
6.
论旅游与旅游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已成为亚洲第一位旅游接待大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市场,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是目前,中国的旅游环境有其不容乐观的一方面: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中的破坏和影响、旅游消费过程中所造成的破坏和影响使水、土地、空气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保护旅游环境是刻不容缓的事实。  相似文献   

7.
何红升 《环境》2003,(4):46-46
每年春节、“五一”七天长假,都是出游的好时节。从南到北,自东向西,各旅游城市和旅游景点全面火爆,出国旅游也不再新鲜,民众出游的视野越来越宽阔了。  相似文献   

8.
文章提出生态环境保护物生态环境建设并举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总目标的基本工作方针,基于内蒙古生态环境面临的形势,提出内蒙古生态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生态环境保护的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阐述了内蒙古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旅游资源与环境是旅游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本文主要阐述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关系,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11.
论旅游环境保护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邢乐澄 《环境与开发》1997,12(3):13-15,22
旅游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旅游环境是旅游活动得以存在和进行的外部条件的总和,文章了旅游环境和资源的破坏渠道,并提出了旅游环境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旅游资源有着丰富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前。我国的旅游开发总体形势还是比较好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急功近利,重开发、轻保护等等。只有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旅游业才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韩冬 《环境保护》2000,(11):26-26,42
随着旅游和假日经济的日益升温,旅游资源的环境保护就显得更为迫切。本文基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提出了有效保护旅游资源环境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4.
景观生态和环境保护规划的生态安全格式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中潮 《陕西环境》2000,7(1):43-45
(续1999年第四期)1.4生态约束概念1.4.1承载力 承载力(Carrying capacity,即 CC)是用以限制发展的一个最常用概念。CC最早在生态学中用以衡量某一特点地域维持某一物种最大个体数目的潜力(e·g·Odum,1971),现在则广泛用于说明环境或生态系统承受发展和特定活动能力的限度。它被定义为“一个生态系统在维持生命机体的再生能力、适应能力和更新能力的前提下,承受有机体数量的限度”(IUCN/UNEP/WWP,1991)。CC意味着我们应该在对环境造成的总的冲击与我们所估计的…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生态与环境保护主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的世纪里,生态与环境保护的任务十分艰巨,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根据我国当前所面临的环境与生态问题,本文提出在21世纪里,应以土地资源环境保护;植被的保护;水资源的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生态系统,改善生态功能五大方面为主题,并依次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6.
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不断开创生态示范区建设新局面 生态示范区建设是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场重大革命.其根本目标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生态经济学原理,合理组织、积极推进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建立良性循环的经济、社会和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确保在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海阳市位于胶东半岛南部,南频黄海,海岸线长130km,总面积1886.84km^2。区内气候温和,景色优美,有富有盛名的“万米海滩浴场”、丛麻院旅游风景区、云顶自然风景区、招虎山森林公园和将开工建设的山东第一核电厂。  相似文献   

18.
庐山旅游景区环境保护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庐山风景秀美、人文历史丰富,伴随着庐山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庐山环境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访谈等方式了解游客关于庐山旅游景区环境的看法,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水、空气、固体垃圾的污染现状,提出了改善庐山旅游环境质量的举措,将为庐山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曹苏花 《福建环境》2001,18(2):29-30
阐述了环境保护带动金湖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云南要把握好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极好机遇 ,应发挥云南的水电优势 ,才能保护好生态环境 ,达到和满足云南“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