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几何时,法国倡导的“无车日”活动由欧洲盛行到世界,千余座城市亿万民众热情参与。谁会想到,这一活动如今竟又从法国波及欧洲,开始受到冷落,显出萧条迹象。法国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部今年4月宣布,将用“另类出行周”取代“无车日”活动。法国近4年来参加“无车日”活动的城市逐渐减少。德国首都柏林、意大利首都罗马2004年都退出了“无车日”活动。  相似文献   

2.
欧洲无车日的历史很短,也就只有四五年的时间,1998年,法国城市规划和环境部长多米尼克·瓦内提出了“我不在市区开车”的倡议,迅速得到了欧盟委员会环境总司的大力支持。1999年9月22日,法国的66个城市(比1998年多了几乎一倍)和意大利的92个城市参加了无车日活动。所有这些城市都在市区划出无车区,只有公交车、清洁能源车辆、自行车和行人可以进入这些区域。2000年2月,欧盟负责环境事务的委员玛戈特·瓦尔斯特伦在一次会议上将法国这位部长的倡议制度化,纳入欧盟的环保政策。在短短的几个月内,该计划就吸引了欧盟的14个成员国和其他12个欧洲…  相似文献   

3.
蓝子木 《环境》2005,(4):77-77
广州申请“创模”时有一个方案提出,可能选择适当时间,开展市区“无车日”活动(公交车、抢险车、救护车和警车等除外)。此方案一出,立即在广州市民中引起强烈反应,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直至政府官员表示,考虑到现阶段实际情况,广州暂不实行“无车日”,“无车日”引发的争论才暂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4.
2003年9月22日,全国第一个全省性“无车日”活动在江苏省南京市启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工业已成为中国GDP新的增长点。汽车行驶造成的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已在江苏提前显现。汽车行驶时会排放出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碳、铅微粒等有害物质。其中,一氧化碳会破坏人体血红蛋白,碳氢化合物是致癌物质,二氧化碳可使地球变暖,而氮氧化合物毒性比一氧化碳大10倍,颗粒物里包括的铅微粒会对环境与人体产生危害。同时,汽车在大城市集中行驶时还会产生噪声污染。为此,1998年9月22日法国在世界上率先提出了“无车日”的概念。为…  相似文献   

5.
《世界环境》2005,(3):9-9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从1973年起,每年全球都在这一天以游行、集会、音乐会、环保公益活动、青少年环保竞赛、无车日、植树、垃圾分类回收等形式纪念世界环境日。唤起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2005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Green Cities,Planforthe Planet)”。  相似文献   

6.
每年的9月22日,对欧洲爱好旱冰和自行车运动的人来说,简直是个节日,因为这一天是欧洲的无车日。欧洲许多大城市宽阔的马路成为这些人施展各自技巧的绝佳场地。他们可以把往日的交通规则抛到脑后,不管任何交通标记,以娴熟的技巧完成每个高难度动作。这一天在欧洲的大部分国家,马路上的汽车成为“稀有动物”,除了公交车、出租车等特殊车辆外,其他机动车一律不得行驶。然而,限制私车的同时需要提供替代性的交通工具。欧洲各国政府在鼓励居民在无车日这天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以步行、骑自行车或滑旱冰等方式代替驾驶私车。为此,芬兰首都赫尔辛基…  相似文献   

7.
4月18日,意大利各地百余个大小城市参加了由全国民间环保组织——环境联盟发起的"城市百条街道无车日"活动。首都罗马、米兰、维罗纳等城市的市中心区在特定时间内限制私人汽车通行,鼓励人们乘坐公交车,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所造成的空气污染。这是意大利有关部门为治理城市空气污染而采取的系列措施之一,这一措施得到了意各地方政府的支持,同时受到了普通市民的欢迎。"城市百条街道无车日"活动每年举办一次。当天除全国百余个大小城市的街道和广场禁止私人汽车通行外,各地政府和环保协会还举办了一系列趣味性强、形式多样的娱乐休闲活动,让久…  相似文献   

8.
《环境保护》2008,(7):43
2008年4月5目,即第24个首都义务植树目来临之际,“微笑北京、绿色长征”——首都大学生第十二届“绿桥”暨第二届全国青少年绿色长征接力活动在我国最高绿色学府北京林业大学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9.
<正>欧盟委员会于2008年推出评选"欧洲绿色之都"活动,旨在鼓励欧洲城市加大改善环境的力度。欧洲拥有2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都可报名参选。因在治理水道环境、大幅减少排放、打造零排放交通系统等领域成绩突出,挪威首都奥斯陆当选为2019年"欧洲绿色之都",根据计划,奥斯陆将在今年举办大约350场相关活动。  相似文献   

10.
建设部日前向地方城市人民政府发出了开展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的倡议:在每年的9月16日至22日期间,采取多种形式,倡导绿色交通理念,号召市民尽可能选用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交通方式出行,减少对小汽车的使用和依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