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0年1月20日,以"绿色科技、绿色之星、绿色采购"为主题的2009中国《绿色之星》年度工作会议在海口市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联合举办,来自中央国家机关采购中心、地方政府采购中心、各省市环境保护产业  相似文献   

2.
《绿色之星》是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注册的商标,是绿色产品之中的优秀标志品牌之一。图案中的五角星是由英文“GREEN”(绿色)的5个字母组成,汉字“绿色之星”代表通向绿色生活的桥梁。《绿色之星》依据Ⅱ型环境标志的要求,经企业自愿申请,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对企业的自我环境声明进行非强制性验证,证明其产品符合有关环境标准要求后统一使用《绿色之星》标识。《绿色之星》品牌将成为各界人士选择绿色生活的桥梁。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支持下,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与质检等有关单位合作,联合地方协会共同开展绿色产品推广…  相似文献   

3.
在2008年世界邮政日之际,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正式授予中国邮政贺卡《绿色之星》环境保护标识,邮政贺卡获得《绿色之星》环境保护证明标识,是中国邮政加强环保规范、提高贺卡产业的环保意识和生产水平、推动绿色贺卡产业可持续发展、积极致力于环保事业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配合国家的环境保护工作,推动行业诚信自律,促进绿色产业的健康发展,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支持下,与质检等有关部门合作,联合各省市环保产业协会在全国范围内推出的Ⅱ型环境标志《绿色之星》。《绿色之星》是注册商标,能够承担诚信方面经济法律责任的绿色产品专用标识。通过企业自愿和行业自律行为帮助消费者选择健康、安全的环保(绿色)产品,并且以统一的《绿色之星》标识向消费者做出承诺。《绿色之星》标识申报和产品推广工作正在通过部分省市环保产业协会试行。  相似文献   

5.
《中国环保产业》2002,(9):46-48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配合国家的环境保护工作,推动行业诚信自律,规范绿色产品市场,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发挥行业协会的中介作用和社会化服务功能,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与质检部门等有关单位合作,联合各省市环保产业协会共同开展绿色产品推广活动。为此,制定本管理办法。第二条《绿色之星》标识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注册商标,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独立承担经济法律责任的绿色产品专用标识。第三条《绿色之星》是依据GB/T24021-2001(idtISO14021:1999)《环境管理环境标志和…  相似文献   

6.
《中国环保产业》2006,(2):47-48
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2年批准,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具体实施的《绿色之星》标识推广工作,三年来已在绿色家电、绿色IT、绿色通信,绿色消防器材、绿色建材、绿色包装、绿色家居、绿色能源八个领域先后对七十余个产品颁发了《绿色之星》产品证书,并允许企业在获证产品或包装上印制《绿色之星》标识。这些产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在引领相关行业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方向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市场开发。为了进一步维护环境友好产品的声誉和消费者权益、引领绿色消费、扶植绿色产业发展,现对有效期内的《绿色之星》产品进行公告,敬请社会各界给予关注和支持。[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绿色之星     
《中国环保产业》2011,(5):F0003-F0003
为树立中国绿色品牌形象,鼓励企业在研发“环境友好产品”方面的科技创新。引导绿色消费,扩大“环境友好技术及产品”的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发挥行业协会的中介作用和社会化服务功能,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在国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支持下,联合各有关部门,共同开展中国绿色品牌《绿色之星》产品的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8.
《中国环保产业》2009,(12):65-65
为树立中国绿色品牌形象,鼓励企业在研发“环境友好产品”方面的科技创新,引导绿色消费,扩大“环境友好技术及产品”的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发挥行业协会的中介作用和社会化服务功能,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在国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支持下。联合各有关部门。共同开展中国绿色品牌《绿色之星》产品的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9.
绿色之星     
为树立中国绿色品牌形象,鼓励企业在研发“环境友好产品”方面的科技创新,引导绿色消费,扩大“环境友好技术及产品”的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发挥行业协会的中介作用和社会化服务功能,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在国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支持下,联合各有关部门,共同开展中国绿色品牌《绿色之星》产品的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环保产业》2009,(2):F0002-F0002
为树立中国绿色品牌形象,鼓励企业在研发“环境友好产品”方面的科技创新,引导绿色消费,扩大“环境友好技术及产品”的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发挥行业协会的中介作用和社会化服务功能,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在国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支持下,联合各有关部门,共同开展中国绿色品牌《绿色之星》产品的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1.
在2008年10月9日世界邮政日之际,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在北京民族饭店隆重举行了"2009年中国邮政贺卡首发仪式".在首发式上,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正式授予中国邮政贺卡"绿色之星"环境保护标识.  相似文献   

12.
2011年9月,商务部信用工作办公室和国资委行业协会联系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公布第七批行业信用评价参与单位名单的通知》,批准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在中国环保产业行业内开展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经过近三个月的前期准备,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已于今年初正式启动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3.
11月6日,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在京举行“绿色之星”产品发布会,再一次将环境保护专用标识———“绿色之星”产品称号授予海尔的新产品“变频A8双动力”洗衣机,对海尔洗衣机不用洗衣粉的事实与效果给予了来自第三方的权威证明,表明了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坚决支持环境友好产品的鲜明态度。会上,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全国用户委员会的权威人士都表示支持海尔继续研发节能、环保型洗衣机,海尔公司出示了国家家用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洗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机构的有关产品检验报告,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家电研究院…  相似文献   

14.
2008年4月16日,全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工作会议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的1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王心芳会长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杜琳副秘书长代表秘书处做了上一年度的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第四届理事会于2011年3月28日以通信方式召开了第三次会议,会议审议了关于成立环境影响评价分会、锅炉炉窑脱硫除尘委员会更名为脱硫脱硝委员会、设立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咨询服务部、增选常务理事、增选副会长等共五项建议。经表  相似文献   

16.
为了配合国家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减排与控制,更好地促进我国挥发性有机污染控制技术的创新、发展与应用,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减排控制技术创新联盟年度工作会议于2013年11月29日-12月1日在福州召开。会议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废气净化委员会主办,福建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协办。参加会议的人员主要包括联盟企业负责人、  相似文献   

17.
2017年1月5日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召开了"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政策解读会。会议特邀了工信部节能司、发改委环资司、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天风证券等专家围绕"‘十三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绿色金融-政策和实操"等广受关注的重点、热点议题进行讲解。关于规划的系列解读,本刊将陆续刊出,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8.
正一、绿色之星产品认证简介绿色之星产品认证是经国家认证监督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由中环协(北京)认证中心组织开展的一般工业产品认证工作。绿色之星产品认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绿色之星产品认证程序指南》和《绿色之星产品认证规则》为标准和依据;以产品检验、工厂检查和认证后监督为认证模式,全面审核申请企业在产品生产一致性、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9.
协会动态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召开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2003年2月19~20日,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在安徽合肥召开了2003年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司陈尚芹巡视员、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韩伟秘书长、杜琳副秘书长、合肥市倪虹副市长、安徽省环保局童怀伟局长、万静副局长,以及安徽国祯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炜等到会并发言。会议听取了各专业委电会2002年工作汇报和2003年工作计划,杜琳副秘书长对2002年各专业委员会的工作进行了讲评。韩伟秘书长对2003年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4月11日至13日,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电除尘委员会第六届第四次常委会在浙江诸暨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电除尘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共38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王玉红主任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电除尘委员会刘卫平秘书长主持,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电除尘委员会主任委员舒英钢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辞。中国环境保护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