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规范和指导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环境管理,现批准《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并予公布。  相似文献   

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厅(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生态环境部有关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单位,有关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全国性行业组织及单位、中央企业: 为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清洁生产促进法》,落实《"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十四五"全...  相似文献   

3.
正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2016年11月24日印发了《"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落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举措,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指导生态环保领域的战略安排,是实现生态文明领域改革、补齐全面小康环境短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简讯     
<正>中央将投80亿元用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组织申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201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备选项目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显示,2015年预算内投资重点将是生态文明、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环境保护重点示范和重大工程。中央将安排80亿元用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其中,环境治理工程35亿元,节能、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45亿元。《通知》明确,本着权利和责任同步下放原则,除极少数资金由国家发改委直接  相似文献   

5.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生态环境部发布公告,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的要求,自2021年1月1日起,下列标准废止。一、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冶炼渣(GB 16487.2—2017)。  相似文献   

6.
正发改价格规[2018]94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物价局:绿色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核心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现就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的价格机制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我国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的相关要求;结合国际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经验和近年国内生态环境保护形势的要求,分析了我国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调整管理类别、明确物质范围、简化申报类型、建立排查机制、强化主体责任、授权技术内审、简化信息报告、完善相关内容等方面对我国《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办法》的修订完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为了防止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于未然,1979年人大常委会原则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以下简称环保法)和1981年5月11日国家计委、建委、经委、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颁发的《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都明确规定了在基本建设项目中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制度。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6月26—28日,六五世界环境日刚过,由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固体废物分会/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分院共同主办的"2019(第三届)全国危险废物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上海盛大举行。来自全国各级生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相关行业组织、科研院所、技术研究机构、化工园区、投融资机构近400人出席本次大会。  相似文献   

10.
正环境保护部年月日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加强企业环境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导各地方加强企业环境信用体系建设,促进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加快建立企业环境保护"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环境保护领域信用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作为竞争优势的质量的四个层次,阐述了基于卓越绩效模式(PEM)的三维质量模型和建立基于卓越绩效模式(PEM)的质量战略的重要性及环保企业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基于建筑全生命周期这个主线,建筑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供应链协调与社会责任共担机理研究,以绿色建筑供应链运行效率为导向,以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效率为切入点,以产业链过程中各主体行为规律为基础,采用“总-分-合”的基本研究思路模式,聚焦了“主导企业驱动下绿色建筑供应链协调机理与策略、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主体社会责任共担机理、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链主体社会责任共担机理”等三部分核心内容,初步形成建筑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供应链协调与社会责任共担机理的理论体系。本成果采用“总-分-合”的思路模式,基于循环经济理念和主体行为策略视角,遵循研究的学理逻辑,以研究生学位论文为基础,开展“主导企业驱动下绿色建筑供应链协调机理与策略、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主体社会责任共担机理、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链主体社会责任共担机理”3个子课题研究,从系统整体概况实施全面研究规划着手,构架了总括、绿色建筑供应链协调机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主体社会责任共担、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社会责任共担、总结等五大模块及上中下三大篇共12章的系统体系。  相似文献   

13.
结合京津唐地区的实际发展状况,在分析现有循环经济评价方法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估方面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综合评价测度.评价结果反映出京津唐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整体态势良好,但资源和环境制约问题比较突出,需要通过加大政策和资金投资力度,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感,加强个人环保意识等措施促进京津唐地区循环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环境管理制度中,对应项目建设前期及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两个阶段的环保审批和竣工验收制度已基本成熟,但是施工阶段的环境管理尚处于探索期。从环境监理概念出发,总结了环境监理的发展过程以及其法律法规体系,认为当前是我国环境监理的第二发展阶段。同时,以江苏淮阴发电有限公司300MW机组的环境监理工作为案例,从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试生产阶段等方面,全面分析了燃煤电厂环境监理的具体实践工作,突出了燃煤电厂环境监理容易忽视的六个问题。最后对于当前环境监理存在的五个重要方面进行了思考与建议,包括环境监理的法律法规体系、环境监理的运作模式、工程监理和环境监理的责权利划分、环境监理资质申请等。  相似文献   

15.
氯苯类生产过程POPs污染风险点分析及环境管理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氯苯类生产过程中的二噁英类、五氯苯、六氯苯等非故意产生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环境具有潜在风险。对具有典型工艺特征的氯苯类生产过程中关键节点的二噁英类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在残渣、残液、废水和副产品(多氯苯混合物)中发现高浓度二噁英类,主要成分为多氯代二苯并呋喃,推测可能与原料中呋喃类杂质有关。为践行我国《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的履约责任和控制二噁英类排放造成的环境风险,结合国内外相关管理制度提出了法规制度、监督管理、工艺改进、产品质控和废物处置等方面的环境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家环保部“十二五”规划,持续推进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燃煤发电机组将取消旁路,对无脱硫旁路挡板的机组,脱硫系统( FGD)增压风机故障后为避免机组产生非停,而触发快速减负荷( RB)功能,指出在触发RB功能的同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和应采取的技术措施;对于防止机组非正常停机、提高电网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废铝易拉罐为原料,通过除漆、研磨等制得废铝易拉罐粉末(SAlCP)。利用SAlCP处理含U(VI)废水,优化处理工艺条件,采用SEM和XPS技术对SAlCP进行表征,并探讨了SAlCP去除U(Ⅵ)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30℃、溶液初始pH为5.0、U(Ⅵ)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SAlCP投加量为4 g/L、反应时间为120 min的优选条件下,U(Ⅵ)的去除率达98.2%。SAlCP去除U(Ⅵ)的反应过程可用拟一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Hinshelwood模型能较好地拟合。SAlCP的作用机理是还原沉淀-吸附共沉,且还原作用是SAlCP去除U(Ⅵ)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朱美  杨晔  梁鹏 《化工环保》2014,34(6):561-565
在分析我国燃料乙醇行业基本信息的基础上,根据其原料特性、生产规模、生产技术、污染控制措施、环境管理等方面的特点,筛选出合适的指标,构建多层次燃料乙醇行业环境污染控制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分值,建立燃料乙醇行业环境污染控制评价模型,并选取国内燃料乙醇典型企业进行调研,结合行业现状对该指标体系做出合理性和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崔丽  王慧  黄开拓  梁吉艳  王新 《化工环保》2017,37(2):159-165
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S-ANAMMOX)可将废水中的氮硫元素同时去除,避免了氨氮、硫酸盐分别处理时过程不稳定、去除效率低等不足,且不产生二次污染。但该反应的启动耗时长以及机理不明确影响了其应用。本文在探讨S-ANAMMOX反应机理的基础上,对反应器、污泥源、填料、碳源及运行条件等启动过程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并对今后的研究做出了展望。指出:应在量化反应产物的基础上深入对反应机理和功能微生物特性的研究;分析反应器、污泥源等启动因素的差异性;促进S-ANAMMOX在实际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撞击流作为一种过程强化技术,其优势在于能够显著强化相间传递和微观混合,可应用于环保工艺、设备中,以达到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的目的。本文在简述撞击流基本原理和特性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国内外撞击流技术在细颗粒物(PM2.5)脱除、烟气脱硫脱硝、废水处理、废气吸收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分析了该技术的应用效果和优势,同时介绍了一种可用于废水处理的新型双组分层式撞击流反应器。最后指出,深入探究撞击流复杂体系的机理以及耦合其他新型技术是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