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凹凸棒土/苯胺-邻氨基酚(ATP/PANOAP)复合吸附剂,对其进行了SEM和FTIR表征,并通过吸附实验考察了ATP/PANOAP对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ATP/PANOAP对水中Cr(Ⅵ)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在Cr(Ⅵ)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溶液pH为6、吸附剂加入量为0.375 g/L、温度为298 K的条件下,Cr(Ⅵ)去除率达93.39%。ATP/PANOAP对Cr(Ⅵ)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热力学过程符合Langmuir单层吸附模型,该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且为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  相似文献   

2.
炉渣去除废水中六价铬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炉渣处理模拟含Cr(Ⅵ)废水,确定了炉渣去除Cr(Ⅵ)的适宜条件,并对去除机理及动力学规律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初始质量浓度为10mg/L的含Cr(Ⅵ)废水,在室温、废水初始pH=1.00、炉渣加入量为8g/L、反应时间为240min的条件下,Cr(Ⅵ)去除率达99.2%。对于初始质量浓度低于50mg/L的含Cr(Ⅵ)废水,投加适量的炉渣,可使处理后出水中的Cr(Ⅵ)质量浓度降至排放标准以下。炉渣对Cr(Ⅵ)的去除机理主要是炉渣中溶出的Fe^2+对Cr(Ⅵ)的还原作用,炉渣对Cr(Ⅵ)的吸附作用很小。炉渣对Cr(Ⅵ)的还原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在pH分别为0.55,1.00,2.00的条件下,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6.0×10^-3,3.3×10^-3,4.0×10^-4min^-1.  相似文献   

3.
采用天然黄铁矿对水中的Cr(Ⅵ)进行吸附去除,考察了Cr(Ⅵ)去除效果的影响因素,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黄铁矿吸附去除水中Cr(Ⅵ)的优化条件为黄铁矿过200目筛(粒径小于0.075 mm)、吸附p H 3.0、黄铁矿投加量20 g/L、初始Cr(Ⅵ)质量浓度6 mg/L、吸附温度25℃,此条件下平衡时的Cr(Ⅵ)去除率达90%以上;酸性条件下,黄铁矿对Cr(Ⅵ)的去除效果均较好,且p H越低达到平衡所需时间越短;黄铁矿粒径越小,其对Cr(Ⅵ)的吸附速率越快,平衡时的去除率也越高;黄铁矿对Cr(Ⅵ)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4.
吴宏  张立新  赵长春 《化工环保》2007,27(6):576-578
采用流动注射在线富集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痕量Cr(Ⅵ),考察了流路条件、显色条件和共存离子的影响。在H:SO。浓度为1.2mol/L、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溶液质量浓度为1.75g/L的条件下,试样富集4min,测定Cr(Ⅵ)的线性范围为0.01~0.60mg/L,检出限为3μg/L。连续10次测定质量浓度为0.20mg/L的Cr(Ⅵ)标准溶液相对标准偏差为0.4%。方法可应用于河水和工业废水中痕量Cr(Ⅵ)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3.3%~106.4%。  相似文献   

5.
电催化还原CO2转化为清洁能源或有用的化学品被认为是减排CO2的一种有效方式。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由于分散的金属中心和可调的化学结构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催化领域。综述了MOFs材料用于电催化还原CO2的研究进展,对比了近年来MOFs材料及其衍生物电催化CO2化学转化的效率及产物选择性,并对MOFs材料作为电催化材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赵霞  李亚斌  李响  胡涛  张航 《化工环保》2018,38(1):13-18
综述了金属基超疏水材料和聚合物基超疏水材料的制备及其去除水中污染物性能的研究进展,并从污水处理的角度展望了超疏水材料的发展方向。指出,超疏水材料在污水处理领域中的发展方向主要为:低成本、高效能且环境友好的超疏水材料及其制备工艺的开发;持久(永久)性超疏水净水材料的制备;超疏水材料对水中有毒金属离子的去除及其机理研究;超疏水材料水中抑菌性的深入研究及其应用;超疏水材料对水中药物和个人护理品(PPCPs)以及纳米污染物的去除。  相似文献   

7.
张慧茹  孙中豪  赵毅 《化工环保》2012,40(3):246-252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因其独特的结构作为催化剂应用于SCR系统表现出较好的低温脱硝效果和较强的抗SO2、抗H2O性能。综述了几种较典型的MOFs催化剂及其改性产物的低温催化性能,以及MOFs材料应用于SCR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对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的复合MOFs材料的深入研究,是开发稳定性更高、抗SO2抗H2O能力更强的MOFs催化剂的重要思路;此外,对有机组成部分进行改性,提高有机配体的热稳定性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曹飞丽  肖蕾  刘怡  黄建良 《化工环保》2014,34(2):186-190
以白腐菌的典型菌种黄孢原毛平革菌为改性菌种,对中药渣进行改性处理,研究了改性中药渣对Cr(Ⅵ)的吸附性能。采用SEM技术对改性中药渣进行表征。研究了废水pH、改性中药渣加入量、吸附温度和吸附时间对Cr(Ⅵ)吸附效果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中药渣经过改性后表面出现许多孔隙,比表面积增大,为吸附Cr(Ⅵ)提供了更多的吸附位。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Cr(Ⅵ)质量浓度50 mg/L、改性中药渣加入量5 g/L、废水pH 2、吸附温度45 ℃、吸附时间20 h的条件下,改性中药渣对Cr(Ⅵ)的去除率达99.5%,吸附量可达9.82 mg/g;改性中药渣对Cr(Ⅵ)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能很好地对改性中药渣吸附Cr(Ⅵ)的数据进行拟合。  相似文献   

9.
周耀珍  姚春才  方年 《化工环保》2014,34(2):170-175
以壳聚糖为原料、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接枝单体、甲醛为预交联剂、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通过反相乳液聚合制备出交联壳聚糖季铵盐吸附剂,并将其用于吸附Ni(Ⅱ)和Cr(Ⅵ)。考察了吸附时间、溶液初始浓度、溶液pH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吸附剂对Ni(Ⅱ)和Cr(Ⅵ)的吸附过程遵循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在30 ℃条件下,Ni(Ⅱ)和Cr(Ⅵ)的溶液初始浓度均为1 mmol/L时,该吸附剂吸附Ni(Ⅱ)和Cr(Ⅵ)的最佳溶液pH分别为7和6,对应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1.18,1.99 mmol/g;该吸附剂可用盐酸再生,重复使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0.
多酚原位固化茶渣对水中Cr(Ⅵ)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甲醛与茶渣中多酚类组分的反应制备了多酚原位固化茶渣吸附材料,并将其用于对水中Cr(Ⅵ)的吸附。表征结果显示:茶渣多酚的原位固化提高了其热稳定性,同时对茶渣粒料起到了修补增强作用。固化茶渣对Cr(Ⅵ)的吸附量随溶液pH的减小而增大。在吸附温度303 K、初始Cr(Ⅵ)质量浓度60 mg/L、吸附剂投加量1.0 g/L、吸附时间300 min、溶液pH为2的条件下,固化茶渣对Cr(Ⅵ)的吸附量为56.56 mg/g,去除率达94.3%。固化茶渣对Cr(Ⅵ)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是一个自发的、吸热过程,303,318,333 K下的Langmuir饱和吸附量分别为83.26,107.64,129.20 mg/g。  相似文献   

11.
罗平  田英 《化工环保》2013,33(1):6-9
以天然膨润土为吸附剂,还原吸附处理含Cr(Ⅵ)模拟废水。实验结果表明:以(NH42FeSO4为还原剂吸附效果最佳;在还原剂加入量为理论值的0.8倍、膨润土加入量为6 g/L、吸附时间为30 min、吸附温度为30 ℃、初始Cr(Ⅵ)质量浓度为1 mg/L的条件下,Cr(Ⅵ)去除率可达99.6%,处理后模拟废水中总铬质量浓度低至0.003 mg/L。天然膨润土对Cr(Ⅵ)的还原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及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12.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对水中有机酸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宝鉴  杨帆  邹远兴 《化工环保》2016,36(3):268-271
制备了MIL-100(Fe)、MIL-100(Cr)和NH_2-MIL-101(Al)3种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考察了这3种MOFs材料对苯甲酸、水杨酸和山梨酸3种有机酸模拟废水的吸附处理效果,并与大孔吸附树脂D101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NH_2-MIL-101(Al)对苯甲酸的平衡吸附量最大,D101平衡吸附量中等,MIL-100(Cr)和MIL-100(Fe)平衡吸附量很小;NH_2-MIL-101(Al)对山梨酸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MIL-100(Cr)、MIL-100(Fe)和D101对山梨酸的平衡吸附量较低;3种MOFs材料和D101对水杨酸的平衡吸附量均很小。NH_2-MIL-101(Al)对山梨酸和苯甲酸的等温吸附过程可用Langmuir方程更好地拟合;NH_2-MIL-101(Al)对水杨酸的等温吸附过程可用Freundlich方程更好地拟合。  相似文献   

13.
以乙酸锌、柠檬酸三钠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在室温下磁力搅拌制得ZnO。经XRD、SEM和TEM表征,ZnO具有良好的结晶度,为花瓣状形貌。在模拟太阳光的照射下,光催化反应80 min,ZnO对质量浓度为25 mg/L的双酚A溶液中双酚A的去除率仅为32.0%,对质量浓度为20 mg/L的Cr(Ⅵ)溶液中Cr(Ⅵ)的去除率为60.2%。将双酚A与Cr(Ⅵ)溶液混合后,ZnO对双酚A和Cr(Ⅵ)的去除率分别提高至77.6%和94.2%。  相似文献   

14.
硝酸改性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Cr(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春生  贡飞  陈姗  彭芳 《化工环保》2013,33(4):344-348
利用硝酸对颗粒活性炭进行改性,处理含铬废水,并考察了吸附时间、溶液pH、吸附剂加入量对改性活性炭吸附Cr(Ⅵ)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过硝酸氧化改性的活性炭比表面积有所增加,官能团总量增加明显;吸附剂对Cr(Ⅵ)的去除率随振荡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对于质量浓度为10mg/L的100mLCr(Ⅵ)溶液,当溶液pH为中性,30%(体积分数)硝酸改性的颗粒活性炭的加入量为0.4g,其对Cr(Ⅵ)的最大去除率为98%。  相似文献   

15.
左银虎 《化工环保》2017,37(3):371-380
利用二苯碳酰二肼显色,Triton X-100-正辛醇浊点萃取,建立了一种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Cr(Ⅵ)的新方法,并探讨了不同测定条件对测定效果的影响。优化后的测定条件为(总体积50 mL)1 mol/L稀硫酸加入量1.0mL、2 g/L二苯碳酰二肼溶液加入量1.5 mL、10 g/L Triton X-100溶液加入量1.5 mL、3 g/L苯甲酸溶液加入量4.0mL、正辛醇加入量5.0 mL。Cr(Ⅵ)质量浓度在0~20μg/L范围内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为0.995 5。该方法应用于水样中痕量Cr(Ⅵ)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5%,加标回收率为95.7%。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甲醛-硫酸改性法制备改性核桃壳吸附剂,利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改性核桃壳对模拟废水中低浓度Cr(Ⅵ)的吸附性能,并采用SEM和FTIR技术对改性前后的核桃壳进行表征。表征结果显示,改性后的核桃壳表面更粗糙,孔隙轮廓更清晰,更有利于对Cr(Ⅵ)的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Cr(Ⅵ)质量浓度为20 mg/L、初始废水p H为1、吸附温度为30℃、吸附时间为100 min、改性核桃壳加入量为24 g/L的条件下,改性核桃壳对Cr(Ⅵ)的去除率为98.4%,高于在相同条件下未改性核桃壳对Cr(Ⅵ)的去除率(93.1%);改性核桃壳对Cr(Ⅵ)的吸附更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对Cr(Ⅵ)的吸附行为满足拟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7.
王梅  王智潇 《化工环保》2017,37(2):243-247
在分析铁矿石烧结烟气脱硫灰成分的基础上,利用脱硫灰中的亚硫酸盐还原废水中的Cr(Ⅵ),再加碱中和,通过沉淀去除铬。在初始废水pH 1.0、脱硫灰加入量0.06 g/mg(以Cr(Ⅵ)计)、振荡转速160 r/min、振荡时间25 min、中和pH 7.5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处理模拟含铬废水,Cr(Ⅵ)质量浓度由10.00 mg/L降至0.18 mg/L,去除率达98.2%。最佳工艺条件下处理3种实际含铬废水,处理后出水的Cr(Ⅵ)和总铬的质量浓度及pH均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实现了对脱硫灰的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和以废治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甲醛与茶渣中多酚类组分的反应制备了多酚原位固化茶渣吸附材料,并将其用于对水中Cr(Ⅵ)的吸附。表征结果显示:茶渣多酚的原位固化提高了其热稳定性,同时对茶渣粒料起到了修补增强作用。固化茶渣对Cr(Ⅵ)的吸附量随溶液pH的减小而增大。在吸附温度303 K、初始Cr(Ⅵ)质量浓度60 mg/L、吸附剂投加量1.0 g/L、吸附时间300 min、溶液pH为2的条件下,固化茶渣对Cr(Ⅵ)的吸附量为56.56 mg/g,去除率达94.3%。固化茶渣对Cr(Ⅵ)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是一个自发的、吸热过程,303,318,333 K下的Langmuir饱和吸附量分别为83.26,107.64,129.20 mg/g。  相似文献   

19.
采用反硝化反应器,研究了Cr(Ⅵ)对活性污泥系统反硝化过程的影响。在进水Cr(Ⅵ)投加量2.5 mg/L条件下,活性污泥反硝化过程中COD和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受到的影响较小,而在10.0 mg/L条件下受到的影响较大,COD和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分别从最初的97.1%和99.0%降至70.6%和24.7%。在停止投加Cr(Ⅵ)后的恢复期内,反硝化系统可以逐渐恢复对COD和硝酸盐氮的去除,亚硝酸盐氮仍会有积累,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可恢复至初始状态。硝酸盐氮还原为亚硝酸盐氮的过程比亚硝酸盐氮的还原过程更易受到Cr(Ⅵ)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散射光下铁(Ⅲ)-丙酮酸盐配合物还原铬(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散射光下铁(Ⅲ)-丙酮酸盐配合物对铬(Ⅵ)的光还原反应;考察了溶液pH、铁(Ⅲ)、丙酮酸钠、铬(Ⅵ)浓度对反应的影响;分析了铬(Ⅵ)光还原反应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铁(Ⅲ)-丙酮酸盐配合物体系能在较弱的散射光下还原铬(Ⅵ)。在铬(Ⅵ)浓度为19.2μmol/L、铁(Ⅲ)浓度为10.0μmol/L、丙酮酸钠浓度为240μmol/L、pH为3.0、光照240min的条件下,铬(Ⅵ)的还原率达到99.7%。从表观动力学方程的反应级数看,铁(Ⅲ)的级数(0.83)最高,铁(Ⅲ)浓度是影响铬(Ⅵ)光还原反廊速率的主要因素.铁(Ⅱ)是铬(Ⅵ)光还原的主要还原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