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安全与健康》2005,(5S):17-17
为改变在安全生产监管上总是忙于应付、疲于奔命的传统工作模式.力求在源头上、从机制上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减少事故发生.丰泽区建立了六大工作体系六大工作体系是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领导体系、责任体系、工作制度体系、预警监控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和督查考评体系,每个体系都由若干制度和实施细则组成.领导体系包括:区安委会、区直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职能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安委会、社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的建立健全。  相似文献   

2.
2009年,盱眙县的安全生产宣传工作尤其在“1+3”安全监控体系的宣传与推进工作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盱眙县在“1+3”安全监控体系宣传与推进工作上的主要做法有:  相似文献   

3.
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指标控制体系、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实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责任考核和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例会,专题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协调、解决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组织有关部门和重点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对重大危险游和重大事故隐患的监控整改工作.每年制定危及公共安全的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计划并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4.
《安全与健康》2005,(2S):11-11
泉州市丰泽区政府在2005年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要点中指出,要加强协调、规范管理、推进安全生产长效监管机制的运行。对全区初步形成的领导体系、责任体系、工作制度体系、预警监控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和监管考评体系,一是不断改进,充实和完善;二是抓运行,通过认真推行有关制度,加强对安全隐患的预警和监控,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推进安全.等产的五个转变;三是适时组织应急救援演练。  相似文献   

5.
日前,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联合发文,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江苏淮安安全监控工作体系,促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通知指出,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主人翁作用,广泛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具体内容详见附件),构筑群防群控、共建共享生产安全的长效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工作,在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的同时实现了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6.
图片报道     
《江苏劳动保护》2006,(2):F0002-F0002
1月27日下午.在春节前夕,梁保华省长、李小被秘书长专程到省安监局看望和慰问了省安监局全体同志,梁省长还视察了局安全生产信息调度中心和煤矿有害气体远程监控系统.并与局领导亲切座谈.对全局一年来的工作表示了肯定和鼓励。梁省长强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两个门槛决不放低.一个是环保.另一个就是安全生产。同时梁省长对做好全省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殷切希望全局同志倍受鼓舞.更增强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徐州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中心,狠抓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监督管理和目标管理三个体系,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去年,全市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比上年下降13.67%和3.67%,连续两年下降;万人事故死亡率为0.55;工矿商贸企业连续两年未发生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从去年12月份起,淮安市成立了8个“1+3”安全监控体系推进督察组,各组每两个月分别对一个县区、一个行业进行安全监控体系建设督察。4月7日,市政府组织召开了“1+3”安全监控体系推进督察汇报会。8个督察组在会议上进行了汇报发言。  相似文献   

9.
《劳动保护》2005,(8):17-18
2001年以来,无锝市努力变施“科技兴安”战略.按照“预防为主”的方针和“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工作要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重大危险源监管体系建设,改善和优化安全生产监督的思路、方法和手段,不断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危险源的隐患得到有效治理和遏制,促进丁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为无锡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
去年以来,宁波市安全生产工作以认真执行《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为主线,以建立完善我市安全生产地方性政策规范体系为重点,以努力营造安全生产执法氛围、强化全民安全生产法律意识为突破口,以努力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害、最终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为目标.做了大量基础性、务实性、开创性的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工作成效。具体表现在: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上比较平稳.各类生产事故、特别是重特大生产事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1.
现代电子监控技术在安全生产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安全生产各个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手机屏蔽仪在加油站等易燃易爆场所进行信号监控,防止在加油站等易燃易爆场所使用手机引发爆炸事故;应用煤矿安全事故预警系统,实时对井下巷道的各个传感器进行瓦斯浓度和透水情况监测、记录和数据分析;建立远程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形成安全生产监测体系.利用现代化的电子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和自动监控技术,可以大大增强对事故的防范能力,防止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搞好特种设备安全工作.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企业既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也是特种设备安全质量和运行安全的责任主体。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必须对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质量和运行安全全面负责。强化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安全主体地位和落实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是建立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体系的首要任务.是做好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青岛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为强化执法监察工作,于2004年7月成立了安全生产监察大队。监察大队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和执法程序,依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广泛开展专项监察、重点监察、攀报监察和监控监管,遵循“抓大.不放小”的原则.严肃查处安全生产领域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保障了青岛市的安全生产。2005年以来,全市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各类企业28613余户.查出各类事故隐患4500余项,95%以上的隐患已督促整改完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目前我国安全现状出发.阐述了心理与安全的关系.从心理学角度研究企业员工心理的体系层次.以及企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不安全心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总结了如何用安全心理学的知识来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对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如何准确认识和把握安全生产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创新思路,强化举措。提升全员安全素质.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是当前十分重要和现实的任务。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无锡市安全生产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安全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得到了加强.全市各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续五年实现“双下降”。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管理的复杂程度日益增加.各种不利安全生产的因素增多.给新时期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为此.我们要着力在加快构建“四大体系”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今年,全省各地、各部门、各单位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加大“打非治违”和专项整治力度.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较好地推动了安全生产整体工作。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目标任务。根据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加强依法治理.强化“打非治违”.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安全生产监察执法部门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8.
日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正在积极制定2006~2010年发展规划.并将尽快组织专家论证。作为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直属的紧密型社会公益性科研事业单位,安科院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主要科技支撑。以开展安全生产领域基础性、综合性、前瞻性科学研究和解决重大事故预防、监控、预警与应急响应重大技术关键为主要方向。将依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和边规划、边建设、边发展的思路,坚持人才和实验室建设优先.形成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融合,安全科学学科齐全,实验设备、设施配套、人才结构合理的安全科学研究队伍。支撑和引领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9.
安全管理系统工作平台建设与应用实践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为了规范管理工厂安全制度文件体系,完善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在对商业化安全管理软件分析的基础上,该文设计开发了适合自己企业的安全管理系统工作平台.其构架主要由综合设计、规章制度管理、审核检查管理、安全活动管理、安全资料、职业健康法律法规等九个模块构成,并对主要的三个模块进行了详细地介绍。这个平台系统设计和实施过程,促进了企业安全生产制度体系的整理和完善,为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供了又一种新的技术保障手段。  相似文献   

20.
2013年,全省各地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拓展宣教平台,把握舆论导向.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安全生产宣传文化体系,大力提升安全发展正能量.为促进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和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