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志岳 《环境》2004,(4):53
特别要指出的是,燃料本身也能控制链式反应。核电站之所以不会像原子弹那样发生爆炸,是因为他们所采用的燃料有很大不同。原子弹是由浓度大于93%的裂变物质(几乎是纯铀“或钚”)和复杂精密的引爆系统所组成,当引爆装置点火起爆后,弹内裂变物质被爆炸力迅猛压紧到一起,大大超过了临界体积,于是瞬时形成剧烈的不受控制的链  相似文献   

2.
警惕核灾难     
游雪 《沿海环境》2000,(1):10-12
当爱因斯坦先生用他那把著名的钥匙——E=MC~2开启原子迷宫的大门时,他万万没有想到,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的猛兽出笼了。从此,人类生存的环境又面临一种空前的挑战。 50多年前,日本厂岛和长崎的两朵蘑菇云让“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愧疚终生,也让世人认识到原子武器的残酷,和平开发核能的呼声从那时起便不绝于耳。但是,从切尔诺贝利到茨城、到月城,一次又一次的  相似文献   

3.
比基尼事件     
1954年3月1日,美国在比基尼岛上试验第2枚名叫“布拉沃”的氢弹。它的威力相当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的几百倍,先是放出耀眼的闪光,将比基尼两个礁岛整个儿炸掉,然后向天空射出一团火球,3475米高的蘑菇云随风飘向太平洋空域。此时,正在公海上航行的日本渔船“福龙丸第5”号受到辐射,全  相似文献   

4.
《世界环境》2012,(4):7-7
众所周知,人类历史上原子弹真正用于战争只有一次,那就是美国为促使日本早日投降在广岛和长崎分别投掷的两颗原子弹。时至今日,人们仍对当年的事件存在诸多质疑:无论日本是否夸大了事件、谎报了死伤数据,还是在这场战争中美国究竟该不该使用原子弹,今天在这里我们都不予以评判。我们只想告诉世人,在1 945年的8月,日本经历了一场可怕的人间灾难,也致使广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被原子弹严重破坏的城市。  相似文献   

5.
陈志岳 《环境》2004,(3):57
科学家发现原子核里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是在本世纪初.普通老百姓知道原子能即核能的威力,是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扔下两颗原子弹之后才认识的.因此,一提起核电站,人们往往将它与原子弹联系在一起,既神秘,又恐惧.其实两者根本不一样,核电站绝不可能像原子弹那样爆炸.人们谈核色变,根本原因是对核能缺乏基本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科学家发现原子核里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是在本世纪初。普通老百姓知道原子能即核能的威力,是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扔下两颗原子弹之后才认识的。因此,一提起核电站,人们往往将它与原子弹联系在一起,既神秘,又恐惧。其实两者根本不一样,核电站绝不可能像原子弹那样爆炸。人们谈核色变,根本原因是对核能缺乏基本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陈志岳 《环境》2004,(3):57
科学家发现原子核里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是在本世纪初。普通老百姓知道原子能即核能的威力,是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厂岛、长崎扔下两颗原子弹之后才认识的。因此,一提起核电站,人们往往将它与原子弹联系在一起,既神秘,又恐惧。其实两者根本不一样,核电站绝不可能像原子弹那样爆炸。人们谈核色变,根本原因是对核能缺乏基本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环境思想史和环境科学历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主体与环境客体的相分导致明确环境概念的产生。人类产生过“环境决定论”、“环境可能论”和“人类中心论”等环境思想。对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的认识中产生“环境报复论”和“环境和谐论”等思想,推动了环境科学的诞生和发展。环境科学发展了“环境质量学说”,正将注意力转向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上。环境科学仍处于发展与完善之中。  相似文献   

9.
环境问题已经受到世界各国政府与广大人民的共同关注。人们愈来愈认识到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社会的发展。为此,1992年6月1~12日,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的元首与政府首脑会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共同寻求解决全球重大环境问题的途径,并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等五个宣言与公约文件。《世界环境》是中国国家环境保护局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合办的全球环境季刊。为了向广大读者全面介绍全球环境状况,发展趋势及解决重大全球环境问题的途径,本刊开辟了“全球环境综述”,“大气”、“水体”、“生态”、“废物管理”、“危险废物”、“有毒化学品”、“工业与环境”、“生物多  相似文献   

10.
一、本刊系综合性通报类的环保科技学术性刊物(双月刊),经四川省新闻出版局批准注册登记,从1988年起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同时使用新刊名《重庆环境科学》。二、本刊在“研究报告”、“综述与专论”、“调查报告”、“学术探讨”、“经验交流”、“工作建议”、“成果介绍”、“考察报告”、“技术讲座”、“环境信息”、“简讯与动态”等专栏上刊载关于环境工程、环境监测、环境医学、环境生态、环境管理、环境法学、环境标准、环境评价、环境经济等方面具有独到见解的学术论文,及时报道全国和国际环境组织的学术活动盛况,反映国内外环境科学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先进的学术水平和最新成果与动态。欢迎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工作的专家、学者、科技人员和环境管理领导  相似文献   

11.
日前,省环保局公布了2008年度河北省重点监控企业环境行为评价结果,其中,25家被评定为“环境行为好”等级,326家被评定为“环境行为较好”等级,194家被评定为“环境行为一般”等级,13家被评定为“环境行为较差”等级,13家被评定为“环境行为差”等级。  相似文献   

12.
丰晔 《环境导报》2003,(14):31-31
苏州工业园区东港实验幼儿园于2001年11月成为苏州市首家省级“绿色幼儿园”。在创建工作中,苏州工业园区东港实验幼儿园在树立绿色教育理念、建立绿色校园、实施绿色环境教育内容和过程、倡导绿色环境行为等方面开展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创设物质环境,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我园在环境创设过程中,始终紧紧抓住“以幼儿为本”这一原则,时时处处注重环境的育人性,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我们根据园内“美术”、“科技”两大课题开展的需要,将“美术”、“科技”两大特色教育融入环境创设之中,给孩子提供“审美的环境”和“科学的环境”,…  相似文献   

13.
高校的园林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实基 《环境》2002,(7):38-39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应该具有优良的“软件”氛围和“硬件“环境,才能更有效地起到应有的作用。高校的“软件”环境应日积月累,较难以把握。而“硬件”环境则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比起“软件”环境,较易创造和改造。而“硬件”环境中,校园园林绿化对人的视觉观感、生活质量的影响是相当大的。本文试就高校的园林绿化谈谈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从游客环境认识意识、游客环境关注意识、游客环境参与意识、游客环境行为意识和游客环境道德意识五个方面着手,分析评价了石林旅游风景区游客环境意识现状,认为景区游客的“环境意识”并不乐观,特别是“游客环境关注意识”和“游客环境道德意识”尤为薄弱。  相似文献   

15.
同志们: 这次全国环境统计工作会议,是在完成了“七五”计划,开始执行“八五”计划的时候召开的,它负有承前启后的历史使命,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现在,我代表国家环境保护局对“七五”期间的环境统计工作进行初步总结,并提出“八五”期间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一、“七五”时期环境统计工作的回顾环境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工作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七五”期间,全国广大环境统计人员认真学习、贯彻《中华人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一股“绿色潮”已势如破竹地冲出百业,又涌向百业,“绿色食品”、“绿色产业”、“绿色管理”、“绿色文化”、“绿色文明”等等的绿色,更是不断推陈出新。这表明,“环境问题”正成为世纪交替之际的世界性热点。于是,环境教育的普及、推广和深入,也成为大势所趋。1 环境教育兴,则百业兴,国家兴  相似文献   

17.
“压缩型”特征是21世纪环境决策的基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发展中国家“压缩型”经济带来的“压缩型”环境问题 ,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重点分析了中国“压缩型”环境产生的原因和特点 ,提出必须从经济政策入手 ,解决中国“压缩型”经济带来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8.
特别要指出的是,燃料本身也能控制链式反应.核电站之所以不会像原子弹那样发生爆炸,是因为他们所采用的燃料有很大不同.原子弹是由浓度大于93%的裂变物质(几乎是纯铀235或钚239)和复杂精密的引爆系统所组成,当引爆装置点火起爆后,弹内裂变物质被爆炸力迅猛压紧到一起,大大超过了临界体积,于是瞬时形成剧烈的不受控制的链式裂变反应,巨大核能在瞬间释放出来,发生了核爆炸.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不应接受“环境优先”观点,应坚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在立法中应承认环境侵害的价值性、采用刑事“容许性危险论”、推广民事救济“利益衡量”.  相似文献   

20.
陈志岳 《环境》2004,(4):53
特别要指出的是,燃料本身也能控制链式反应.核电站之所以不会像原子弹那样发生爆炸,是因为他们所采用的燃料有很大不同.原子弹是由浓度大于93%的裂变物质(几乎是纯铀235或钚239)和复杂精密的引爆系统所组成,当引爆装置点火起爆后,弹内裂变物质被爆炸力迅猛压紧到一起,大大超过了临界体积,于是瞬时形成剧烈的不受控制的链式裂变反应,巨大核能在瞬间释放出来,发生了核爆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