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介绍了利用真菌降解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反应器的特性及发展状况。阐述了真菌反应器内填料的选择以及温度、湿度、pH、含氧量等条件对真菌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白腐真菌在不同反应器中合成木质素降解酶系能力的研究进展,包括培养方式与条件、不同反应器的特点及应用、木质素降解酶系的应用及前景。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降解原理,分析了利用真菌处理有机污染物的特点及优势,综述了利用真菌进行环境污染治理及修复的研究进展,并指出未来的研究重点应放在优化工业化反应条件,提高真菌产酶效率,建立更适宜的生物反应器,寻找更好的固定化载体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白腐真菌在不同反应器中合成木质素降解酶系能力的研究进展,包括培养方式与条件、不同反应器的特点及应用、木质素降解酶系的应用及前景.  相似文献   

5.
真菌降解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一类重要的大气污染物,生物降解法是近年来兴起的VOCs治理技术,它具有费用低、净化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特点。目前,有关生物降解污染物的研究大部分都以细菌作为优势微生物,而对于真菌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真菌具有耐干燥、耐弱酸等特性,使得其在处理疏水性VOCs上具有明显优势。分析了真菌的降解特征及优势,总结了已分离到的可降解VOCs的真菌及其善于降解的污染物,重点探讨了影响真菌生物反应器VOCs降解性能的主要因素和相关动力学研究,并对今后真菌降解VOCs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光催化水质净化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全面分析国内外近10年来光催化反应器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归纳出了光催化反应器设计的3个主要因素:传质速率、紫外辐射在反应器中的分布和光催化剂受光辐照的表面积,详细讨论了各类光反应器的结构与特征,并概述了太阳能光反应器的设计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推进光催化反应器研究进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型高效生物反应器类型和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高效生物反应器得到不断发展,出现了多种新型生物反应器。从厌氧升流式生物反应器发展的经验和反应器的特点出发,提出了升流式反应器的结构、三相分离器的形式和污泥颗粒化现象等3个新概念是高效新型反应器的基础,进而在广义升流式污泥床反应器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具有传质效率高、处理能力强、有机负荷高以及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等优点的第三代高效生物反应器概念。  相似文献   

8.
投加阳离子聚合物加速UASB反应器中颗粒污泥形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行2个UASB反应器,研究常温低浓度进水条件下,投加阳离子季胺盐絮凝剂对厌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一个反应器中投加阳离子季胺盐絮凝剂(称A反应器),另一个反应器作为对照不投加絮凝剂(称B反应器)。经过196 d的运行,2个反应器中均形成了活性较高、沉降性能良好的颗粒污泥。A反应器中的污泥颗粒更多、粒径更大,粒径>0.5 mm的污泥颗粒的百分比比B反应器的多16%~19.3%。研究结果表明,投加阳离子聚合物加速了颗粒污泥的形成,提高了颗粒污泥的产甲烷活性和沉降性能。  相似文献   

9.
气提式内循环膜生物反应器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膜生物反应器存在的膜污染和能耗高的问题,结合气提式内循环和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废水的工艺特点,提出圆柱形套筒气提式内循环膜生物反应器。试验结果表明,同等曝气强度和曝气方式下,气提式内循环膜生物反应器中氧传质系数(KLa)高于一般膜生物反应器;膜间水流流速是一般膜生物反应器的1.53~2.44倍,提高了膜面的水力冲刷作用,可减缓膜污染;对反应器膜过滤性能的考察,表明气提式内循环膜生物反应器较一般膜生物反应器有更好的膜过滤性能和抗污染能力。反应器中添加内循环,污泥活性有所下降,但对实际废水的去除效果影响不大,污泥活性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铁炭微电池电解反应器-填充流化床反应器,并对该反应器的水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通过床层压降法测定临界流化气速,建立了关于临界流化气速Uc的经验关联式:Uc=0.0156C^0.27,Vt0.14,H0.31,通过脉冲示踪物信号法测得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E(t),结果表明该反应器水力混合特性接近于完全混合反应器。  相似文献   

11.
厌氧生物反应器的设计,启动和运行控制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厌氧生物反应器的设计,启动和运行控制受施工因素的影响。根据作者的使用体会论述了利用实验室工作数据,指导有效地启动和稳定运行厌氧生物反应器的方法,提供了便于操作的工作程序以及厌氧生物反应器设计的基本方法,作者还就常用的厌氧生物反应器的特性,运行要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流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给出了流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定义、分类及其特点,并对各种流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优缺点及近年来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状况进行了总结,根据实际应用效果,提出了各类反应器的适用处理对象。  相似文献   

13.
光催化反应器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根据光催化反应的光源不同,将多相光催化反应器分为聚光式反应器和非聚光式反应器。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有关污水处理中的光催化反应器研制与应用的进展情况,同时展望其发展趋势。论述了适用于工业化光催化反应器的特点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对适宜于紫外线消毒的反应器的型态和水力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模拟活塞流反应器和示踪实验,得到该反应器的分散数(D/uL)、AR(长宽比)、Pe和Re等水力参数和模型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反应器可视为有纵向扩散的活塞流反应器,在控制流态下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15.
电极-生物复合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生物固定在电极表面,电解水产氢与氧所营造的微环境在一定条件下对生物硝化/反硝化及吸/放磷产生了促进作用,使电极-生物复合反应器在脱除有机污染物的同时强化了生物的脱氮及除磷效果。本试验采用了2套结构与尺寸完全相同的单槽内循环反应器,1套通电,1套不通电,在不同电流强度下比较了2套反应器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反应器中以石墨为阳极,活性炭纤维为阴极,电极-生物复合反应器的总氮去除率可比未通电流的反应器高出30%左右,总磷去除率增加11.5%,而氨氮、COD的去除率都维持在100%和95%左右。试验表明,电流的引入在一定条件下能明显强化生物反应器脱氮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16.
膜生物膜反应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水处理反应器-膜生物膜反应器,该反应器可获得100%氧利用率,可用于生物降解挥发性有机物,可同时高效去除有机碳和氨氮,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污水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7.
生物流化床反应器生物膜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生物流化床技术应用于废水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对污染物的降解主要依赖于活性生物膜,研究生物膜的特性是提高反应器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描述生物膜特性的主要参数进行了综述,其中,生物膜种群构成的差异是影响反应器效率的最重要因素,本文重点探讨了生物膜中微生物的种群分布特征,种群的生态演替过程与反应器性能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生物流化床生物膜特性进行强化的几种手段。  相似文献   

18.
酵母菌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酵母菌既具有细菌单细胞、生长快、能形成很好的絮体、适应于各种不同的反应器等特点,又具有真菌细胞大、代谢旺盛,耐酸、耐高渗透压、耐高浓度的有机底物等特性,因而可用于多类难处理有机废水的处理,并且具有处理效率高、污泥负荷高、占地面积小、剩余污泥可回收用作饲料蛋白等特殊的优越性。酵母菌废水处理技术有望成为常规好氧和厌氧处理技术的重要补充而在工业废水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脱硫反应器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脱硫反应器是脱硫工艺的核心装置,其技术和脱硫指标将制约和决定脱硫工艺的效率。在分析中,比较全面地介绍和比较了近年来主要的烟气脱硫反应器设备和研究成果及应用情况,指出了脱硫反应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新型沸石填料间歇硝化反应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一种新型沸石填料,用于提高生物脱氮系统中硝化反应器的硝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应用了沸石填料的硝化反应器的硝化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在脱氮效率和速率上,与普通生物载体硝化反应器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硝化反应器连续运行17d,出水氨氮基本在1mg/L以下,氨氮去除率在97%以上。该系统停止运行50d后再次启动,一周内硝化性能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