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以及北京工业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系联合主持的“全国有机污染物的分析、环境行为和污染控制”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11月22日至26日在杭州市召开,来自全国15个省、市的104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他我代表着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各部委局以及各省市等四个系统共45个单位。浙江省和杭州市的环境保护局和环境科学学会的领导以及省科委综合处和省环境保护所的负责人出席了会议。大会共收到论文85篇,其中有的填补了国内某方面的空白,有些则在该领域中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中国土壤学会、中国环境学会和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土壤环境化学学术讨论会于1981年12月23日至28日在杭州召开,出席会议的从事土瓖环境化学研究的科研人员有100多人,会议收到的学术报告近百篇,其中土壤重金属污染32篇,土壤非金属污染8篇,土壤有机物污染19篇,土壤元素自然背景值23篇,土壤污染物分析方法15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持召开的全国环境科学研究生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8月11日至16日在北京清华大学举行,会议就1978年以来的环境各学科硕士研究生论文和研究工作进行了专题讨论与交流。 会议代表172人分别来自全国二十个省、市、自治区的六十余所大专院校、二十余个科研单位和一些设计规划管理部门。会议收到论文182篇,会上宣读了17篇。会前会议编印了《论文摘要汇编》。会议分1.系统分析方法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2.环境立法在我国环境保护中的作用;3.坏境生态、环境经济与环境区域规划的关系;4.基础科学如何促进环境科学的发展;5.我国水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五个专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医学委员会和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全国环境化学污染物和健康”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7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医科大学举行。大会由环境医学专业委员会正、副主任蔡宏道、徐厚思,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刘静宜主持。会上进行交流的学术论文,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反映了国内环境医学、环境化学与生物学效应、健康方面的科研成果和水平。它们也表明了环境医学和环境化学在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领域中所取得的进展,这些论文突出地体现了新的内容和新的动向。  相似文献   

5.
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林学会、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和中国农业环境保护协会于199O年10月12日至19日在安徽省合肥市联合召开了第七次全国植物与环境保护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70多位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会议以大会报告、分组交流和现场考察的形式,分别在环境监测与评价,植物抗性与森林衰亡,植物净化与生态工程,自然保护,测试技术与仪器研制等方面进行了学术交流。会前,本次会议筹备组编印了本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共计收集论文157篇,其中大会报告18篇,分组宣读75篇;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考察了巢湖水体污染和生物净化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为完善国家环保标准体系,做好环境污染物监测方法标准的制订和修订工作,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于2009年3月25—27日在南京召开了“土壤、沉积物、固体废物中有机污染物监测方法标准体系研讨会”。会议由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承办。目前已确定的26项土壤、沉积物、固体废物中有机污染物监测方法标准制订和修订承担单位的2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1981年11月22日至27日在湖南长沙举行了《环境化学》杂志编委会、《第三次环境化学——污染化学学术讨论会,以及《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这三个会议是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与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共同主办。  相似文献   

8.
1985年10月8日至11日在美国纽约召开了“近污染源大气中的非均相过程”学术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美国、加拿大、西德、中国、荷兰、、奥地利,南斯拉夫,芬兰等国的学者,以色列也派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是在全世界能源消耗逐年增多、大气污染及酸化程度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召开的。会议上宣读论文45篇,其中包括气溶胶颗粒物和降水中的二次污染物的来源。大气和云雾中的SO_2和有机物的化学转化、SO_2转化的模拟实验、金属化合物和烟炱对非均相过程的催化作用,大气中O_3的来源以及颗粒物和云雾的采样和分析技术。 由于燃煤和柴油机排旋出烟炱,SO_2和有机物,烟炱本身即是固体有机物又是气体污染物的载体,同时还对污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中国林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生态学和中国植物生理学会联合召开、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承办的第八次全国植物与环境保护学术讨论会于1993年10月20~25日在西安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01位专家、学者及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 会议收到论文115篇。4位专家在大会上分别就当前环境热点问题《气侯变化对农业影响研究最新进展》、《热带季雨林的恢复与农业环境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做了专题报告。分组会上,50多位专家交流、汇报了近几年来在大气污染、酸雨、气候变化、水污染、土壤污染、废弃物污染与利用、农药污染、生态等方面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第二届污染源治理学术讨论会”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主办,于一九八四年四月在石家庄召开。到会代表103人,来自个62单位,会上宣读了70多篇论文及研究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11.
《环境化学》2004,23(4):459-459
20 0 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2 0 0 4年2月2 0日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等人完成的“有毒化学污染物形态研究中的联用技术、方法学及相关机理”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有毒化学污染物形态的检测方法是研究这类物质环境化学过程、毒性特点与健  相似文献   

12.
东南亚地区大学农业生态系统研究网第四次学术讨论会(Southeast Asian Universities Agroecosystem Net-work Ⅸ Symoosium)于1988年7月4日至7日在泰国坤敬召开。这次会议是该组织自1982年成立以来召开的第四次地区性学术讨论会(以前的三次学术讨论会分别于1983年8月、1985年3月和1986年10月,先后在印度尼西亚万隆、菲律宾碧瑶和泰国清迈召开。第二、三次会议的报道见本刊1985年第3期第63页和1987年第1期第6页)。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农村持  相似文献   

13.
我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和美国东西方中心环境与政策研究所于1985年9月9日至16日在南京联合召开了农村生态系统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来自国内十四个省、市、自治区和美国、泰国、菲律宾的38名专家、学者,分别由中国专家组组长、中国国家环境保护局金鉴明总工程师和EAPI/SUAN(美国东西方中心环境与政策研究所/东南亚地区大学农业生态系统研究协作网)专家组组长、美国东西方中心环境与政策研究所彼得·皮里博士率领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共宣读了24篇学术论文,另有10篇论文在会上以书面发言形式进行了交流。论文涉及农村生态系统学说的概念、研究对象和方  相似文献   

14.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柯巴沙教授(Prof. Cabasso)应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与大连化物所的邀请于4月11日—5月10日来华访问。在大连,外宾参加了由中国科学院主持召开的第一届国际膜学术研究会,作了题为“分离有机液体混合物新方法”的报告。在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作了四次有关膜技术方面的学术报告。 环境生态研究中心赵殿五、贵州省环保所熊际翎于4月11日—17日参加了在委内瑞拉召开的“热带国家环境酸化问题”讨论会,并作了“中国西南地区酸化问题”的报告。  相似文献   

15.
学术动态     
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质量评价专业委员会主持召开的全国第二次环境质量评价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3月25日至28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行,会议专题讨论了“环境影响评价”的进展、成果及经验。 会议代表来自各省、市、自治区的78个环境保护科研、监测、管理、教学、勘测和设计等单位,共106人。会议收到论文190篇、环境影响报告书实例45份,会上宣读了19篇论文。会前会议编印了《论文摘要》,会议分环境管理、综合评价、大气评价和水体评价四个专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全国环境化学导向问题研究”学术讨论会和《环境化学》编辑委员会于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十六日至二十日在南京大学召开。 我国环境化学在基础理论研究的某些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仍要重视环境化学在污染控制、环境管理、学科发展等方面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目前,全球性的大气污  相似文献   

17.
今年8月18日至21日,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设在圣克鲁兹的第八分校即环境和社会学院举行第六届国际学术讨论会,因而使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有机会参观该大学的农业生态计划。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是世界各国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和生物农业的团体和组织的非官方的学术性联合体,世界上一些有影响的有机或生态农业方面的团体和组织都是该联盟的成员。该联盟每两年召开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今年的第六届学术会议选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环境和社会学院召开是与该学院农业生态计划近几年的工作在世界有机农业运动中的影响分不开的。为此,特向读者简要介绍一下该学院的农业生态计划。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联合召开的全国城市生态科学讨论会于1984年12月2日至6日在上海举行。会议代表来自十个省、市、自治区科研、大专院校、设计单位、城乡规划、环境保护以及新闻出版等有关单位从事生态、环保、地理、社会、经济和城市规划等17个专业的代表共80人。提交会议的论文报告共43篇。中国生态学会理事长马世骏、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耕今、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李梦白等同志主持了会议,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谈家桢同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基准专业委员会和国家环境保护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共同举办的“环境基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次全国环境基准学术讨论会”于1993年5月24日至28日在南京召开。到会正式代表29人,分别来自北京、上海、江苏、四川、浙江、安徽、广东、云南、贵州、内蒙和湖北11个省(市)环保、卫生防疫、医学院校等系统的23个单位。与会者大多长期从事有关环境基准的研究、情报和翻译工作,其中60%的代表为教授和研究员。会议共收到论文近30篇,约有20篇论文在大会上宣读。  相似文献   

20.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化学气象系哈宁·罗德教授(Prof·Henning Rodhe)应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所的邀请,于4月15日至27月日来我国访问。罗德教授在我所做了“酸雨沉降和大气污染物远距离传输”及“世界大气化学研究进展”等学术报告。 环境化学所彭安、唐家骏于4月12日至19日参加了在葡萄牙举行的《环境化学讨论会》和《第二届国际生物无机化学学术会议》。彭安作了关于“大骨节病区中腐殖酸与元素硒之间相关性”的学术报告。 由环境化学所所长刘静宣、南京土壤所杨国治、中国科学院环委会卢贵钦等四人组成的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代表团于5月12日至21月日赴日本考察,访问了东京、筑波、京都及大阪等地的大学和环境研究单位。 根据我院和联邦德国辐射与环境研究中心交流计划,该中心生态化学研究所所长科尔特教授(Prof. Korte)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