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概述了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技术的工艺原理、特点、喷枪及影响因素。探讨了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烟气脱硝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结合工程实践,分析了CFB锅炉SNCR脱硝系统的组成。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电厂锅炉燃煤煤质变差后锅炉运行的经济性,进行了燃烧优化调整试验,通过比较飞灰可燃物含量、锅炉热效率、排烟温度、制粉系统耗电率重新确定了制粉系统最佳出力下的经济煤粉细度,分析了制粉系统运行方式、二次风配风方式、过量空气系数、燃煤配比对锅炉运行经济性的影响,提出了锅炉更经济的运行工况。  相似文献   

3.
ClO_2溶液去除烟气中NO的效果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验室规模喷淋脱硝装置对ClO_2溶液去除NO的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通过脱硝产物的测定对ClO_2溶液去除NO的能力及机理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考察ClO_2溶液对供热厂燃煤锅炉烟气的实际脱硝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液气比为20L/m~3、反应温度为20℃,反应pH为4.0、进气NO质量浓度为250 mg/m~3,ClO_2质量浓度为200 mg/L的条件下,NO去除率达97%以上;ClO_2溶液可将NO氧化吸收为NO_3~-,氧化后产生的NO_x也可被NaOH溶液吸收转化为NO_2~-和NO_3~-;在ClO_2质量浓度为200~500 mg/L,反应pH为5.5~7.0的条件下处理初始NO质量浓度为212~230 mg/m~3的燃煤锅炉烟气,NO去除率为85.7%~94.6%,NO_x去除率为80.4%~88.8%,出口NO_x质量浓度低于46 mg/m~3,远低于GB 13271—2014规定的排放限值。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2×650 MW超临界机组“W”火焰锅炉燃烧系统组成及特性,指出影响煤粉炉燃烧的主要因素有炉膛温度、煤粉的浓度和细度、燃煤挥发分及燃煤发热量等.分析了燃用煤质偏离设计值时,“W”火焰超临界锅炉燃烧状况,并给出了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5.
针对中国石化镇海炼化乙烯动力锅炉烟气的特点,进行烟气模拟,采用臭氧氧化—钙法吸收同时脱硫脱硝工艺处理模拟烟气。实验对比了单独脱硫和脱硝过程与同时脱硫脱硝工艺的脱硫、脱硝效果,探究了烟气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臭氧投加量和烟气含氧量对SO_2去除率和NO_x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O_2和NO的共存可促进污染物的去除;烟气停留时间延长,SO_2去除率提高,NO_x去除率先升高后降低;臭氧与NO摩尔比增加,NO_x去除率提高,SO_2去除率略有降低。综合考虑选择烟气停留时间3.4 s,烟气含氧量12%(φ),臭氧与NO摩尔比0.7,在此工艺条件下反应70 min,NO_x去除率为73.8%,SO_2去除率为74.1%。  相似文献   

6.
对排烟温度低于160 ℃的锅炉尾部烟道内直接喷水调质技术进行了探讨,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此项技术改造规模小,不影响除灰系统正常运行,并且能提高1%~2.5%的除尘效率.  相似文献   

7.
仝明 《化工环保》2017,37(2):223-226
针对中国石化镇海炼化乙烯动力锅炉烟气的特点,进行烟气模拟,采用臭氧氧化—钙法吸收同时脱硫脱硝工艺处理模拟烟气。实验对比了单独脱硫和脱硝过程与同时脱硫脱硝工艺的脱硫、脱硝效果,探究了烟气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臭氧投加量和烟气含氧量对SO2去除率和NOx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O2和NO的共存可促进污染物的去除;烟气停留时间延长,SO2去除率提高,NOx去除率先升高后降低;臭氧与NO摩尔比增加,NOx去除率提高,SO2去除率略有降低。综合考虑选择烟气停留时间3.4 s,烟气含氧量12%(φ),臭氧与NO摩尔比0.7,在此工艺条件下反应70 min,NOx去除率为73.8%,SO2去除率为74.1%。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H2O2催化氧化烟气脱硝工艺中H2O2质量分数、催化剂浓度和溶液pH对脱硝率的影响,采用 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优化了H2O2脱硝的工艺条件,得到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溶液pH、催化剂浓度、H2O2质量分数以及催化剂浓度和H2O2质量分数的一级交互作用对脱硝率的影响很显著,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995 3,说明模型拟合效果很好。经模型优化分析的最优工艺条件为H2O2质量分数0.2%,催化剂浓度0.94 mmol/L,溶液pH 11.0,在此条件下处理进口流量3.5 L/min、 NO体积分数 2×10-4、O2体积分数10%、N2体积分数90%的烟气,液气比为8 L/m3,脱硝率达97%。  相似文献   

9.
以岳阳电厂三期工程为例,介绍了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取消旁路烟道后,为解决锅炉启停时的烟气排放,提出了电除尘器并联40%锅炉负荷烟气量的水膜除尘器、一炉二塔和增加40%锅炉负荷烟气量的吸收塔等三种方案。比较结果表明,方案一可靠性差、投资最高,方案二可靠性较高、投资最低,方案三可靠性最高、投资适中,且对燃煤硫分变化的适当性最强。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Mn-Fe/TiO2催化剂,并采用XRD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锰前体种类、负载量(活性组分质量占载体质量的百分比)、Fe含量(Fe物质的量占活性组分物质的量的百分比)、焙烧温度等因素对催化剂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NO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乙酸锰为前体制备的催化剂的脱硝活性明显高于以硝酸锰为前体制备的催化剂;负载量的增加有利于脱硝活性的提高,而Fe的添加对提高催化剂的活性有重要作用,但Fe含量超过15%后,对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并不明显;焙烧温度超过650 ℃时会使活性组分的结晶度提高,导致脱硝活性的降低。在锰前体为乙酸锰、负载量为15%、Fe含量为15%、焙烧温度为500 ℃、焙烧时间为6 h、反应温度为200 ℃的条件下,Mn-Fe/TiO2催化剂的NO转化率约为95%。  相似文献   

11.
以氨水作为还原剂,在日产5kt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分解炉上进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工艺的工业性试验研究。在氨水质量分数为13.0%、喷入点温度为894℃、n(NH3)∶n(NOx)为1.2、雾化压力为0.35MPa的条件下,NOx去除率最高,为72.8%,剩余NOx质量浓度为196mg/m3,剩余NH3质量浓度小于0.9mg/m3,远低于《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中限定的NOx和NH3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12.
The effect of mixing of NH3 and NO on the 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 (SNCR) reaction was investigated using a bench-scale reactor. Three different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ere compared for the removal of NO in the bulk gas with NH3, a reducing agent, by means of mixing and contacting. The temperature that gave the highest NO removal efficiency was about 800°C when NH3 was injected with air or NH3 was premixed and air was injected. It is suggested that control of mixing of the reducing agent and the injection conditions could be a good way to increase NO removal efficiency as well as to lower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When NH3 was injected with air, the NO removal efficiency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injected air flow if the initial NO concentration was low, whereas for high NO concentrations, the NO removal efficiency slightly increased up to an injected air flow rate of 100 ml/min. A proposed mixed-flow model can be used as a prediction tool for the NO removal efficiency covering various conditions of the real SNCR process.  相似文献   

13.
面向燃煤烟气氮氧化物控制过程,详细阐述了燃煤电厂脱硝技术还原剂选择原则,对不同还原剂方案进行综合比较。根据SCR、SNCR和SCR/SNCR联合工艺三种不同工艺,重点对还原剂用量计算方法进行了综述,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流化床富氧焚烧含油污泥技术的流程和优势,计算了富氧焚烧含油污泥系统主要设备的电耗和技术经济指标。流化床富氧焚烧含油污泥技术可实现烟气及其他污染物零排放,产生的蒸汽可直接供应油田生产和生活使用,产生的液态CO2可直接用于油井驱油,烟气中的SO2和NOx可转化为硫酸和硝酸。采用日处理200 t含油污泥的流化床锅炉年处理含油污泥量约73 kt,每年减少排污费7 300万元;锅炉年产蒸汽量约177 kt,每年节约蒸汽费用1 380.6万元,合计每年节约成本8 680.6万元。回收得到质量分数为40%的稀硫酸5.56 t/d,质量分数为37%的硝酸0.708 t/d,年回收CO2约99 kt。  相似文献   

15.
浅析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效率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燃烧过程中煤自脱硫能力的充分发挥,CFB锅炉脱硫效率中煤的自脱硫作用具有一定贡献。首先统一了CFB锅炉在添加脱硫剂和不添加脱硫剂时脱硫效率的表达方式,其后在总结CFB锅炉脱硫效率影响因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电厂运行和监测的实际数据进一步验证这些规律,以供CFB锅炉实际运行借鉴之用。  相似文献   

16.
NOx是燃煤电厂烟气排放三大有害物(SO2、NOx及悬浮颗粒物TSP)之一。从污染角度考虑的氮氧化物主要是NO和NO2,统称为NOx。介绍了NOx的生成机理,即热力型NOx和燃料型NOx,前者由参与燃烧的空气中所含的N2生成,后者由燃料本身的氮元素生成。分析了低氮燃烧技术、SCR烟气脱硝技术、SNCR烟气脱硝技术及SCR+SNCR组合式等NOx控制技术。其中,在燃烧过程中降低NOx生成的主要手段是采用分级燃烧,降低燃烧区域的氧浓度和降低火焰温度;在燃烧后可采用烟气处理技术降低烟气中的NOx含量。  相似文献   

17.
对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烟气脱硝技术与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技术在流化床锅炉上应用的适应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SCR技术,SNCR技术更适于流化床锅炉,指出了SNCR技术在流化床锅炉上应用存在的问题,N2O难以去除。  相似文献   

18.
改性活性焦及其脱硫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秀娟  苏永渤 《化工环保》2001,21(3):174-177
以褐煤为主要原料,以煤焦油为粘结剂,加入一定量的金属氧化物制成的改性活性焦,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和机械性能,脱硫效率高并易于再生,为烟气脱硫提供了一种新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燃煤电站SCR尿素热解工艺,结合当前燃料价格,通过工程案例计算,对比了各种尿素热解热源的运行费用。计算结果表明,高温蒸汽加热方案的运行费用最省,但在实际应用中受到相关条件的限制;在一定条件下,燃气加热与电加热方案是工程的优选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20.
煤矸石的改性及其对稀土生产废水中氨氮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改性、盐酸改性、硫酸改性、碱改性的方法分别制备了4种改性煤矸石吸附剂,研究了吸附工艺条件对4种改性煤矸石吸附剂对稀土生产废水中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以及吸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4种改性煤矸石吸附剂吸附氨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吸附剂加入量0.02 g/mL,振荡时间2.5 h,废水pH 7~8;4种吸附剂氨氮去除率大小顺序为:碱改性煤矸石>硫酸改性煤矸石>盐酸改性煤矸石>热改性煤矸石;碱改性煤矸石的氨氮去除率最高,为59.19%;碱改性煤矸石吸附剂对含氨废水中氨氮的吸附较好地符合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在一定程度上符合Temkin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