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层建筑物火灾事故是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具有演化状态不明确的特点,使得相关决策部门难以把握事故的演化路径.针对此问题,首先利用事件树对高层建筑物火灾突发事件演化规律进行分析,利用起始状态、中间状态、结束状态三部分描述火灾演化情境;其次,利用贝叶斯网络对演化路径进行分析,同时引入模糊数学的方法降低专家评判的主观性影响;最后,以某市的高层建筑物火灾事故为例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预测的事故演化顺序与实际贴合程度较高,在一定程度上按照计算出的最大概率火灾演化规律的顺序蔓延,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行为矫正法在建筑火灾安全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建筑物防火性能化的发展以及人行为机理的复杂性 ,要求应用更多的学科研究建筑物火灾中人的行为与安全疏散理论。行为矫正学是一门基于过去经验与实验研究的学科 ,笔者在阐述其基本原理和特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在灾害事故中应用此方法的模式 ,然后结合高层建筑物火灾疏散的特点 ,对高层居民建筑物发生火灾时 ,如何矫正人的一些不正确F行为和提高火灾安全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矫正模式的功能和干预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伤亡事故虽然具有偶然性,但仍有一定的统计规律,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趋势。本文以应用数学和数理统计为工具,对我公司近20年来的伤亡事故作了综合性的分析,并建立了伤亡事故预测模型。其目的是使安全管理工作由“事故管理型”向“事故预测型”转化。即根据揭示的事故规律和建立的事故模型,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杜绝或减少事故。一、工亡事故模型的建立我公司1969~1987年因工死亡113人,重伤324人,轻伤18628人。为了实现宏观预测和微观控制,根据历年的伤亡事故统计,运有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工亡事故预测模型,并预测了1988年的工亡事故人数。  相似文献   

4.
伊文 《安全与健康》2007,(11):51-51
当火灾发生时,保护生命、迅速逃离危险是人的第一需要,时间就是生命,必须争分夺秒,准确地把握逃生时机.安全疏散允许时间,就是在建筑物发生火灾后能保证处于火灾危险区域的人员全部撤离并抵达安全区域所需要的时间.根据美国GSA1985标准:暴露在火灾环境下的所有人员必须在接警后90秒内疏散到安全区域.  相似文献   

5.
正安全是相对事故而言的,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及环境的不安全状态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对于事故防范来讲,如果对事故的人为规律把握不准,措施采取的不到位,隐患就难于有效消除。因此,规范人的安全行为,控制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是杜绝伤亡事故的主要管理方法之一。人是组织管理中最不确定的因素,这也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难点所  相似文献   

6.
公共建筑火灾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强  张和平  王辉  谢启源 《火灾科学》2007,16(3):137-142
建筑物的火灾危险度包括火灾对建筑物本身的破坏以及对建筑物内部人员伤害两个方面.本文在古斯塔夫火灾危险度法和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采用模糊数学中的一些方法对火灾危险源进行处理.将火灾风险定义若干因子,每个因子对应火灾危险源的不同特性.通过评价得出建筑物所属的安全等级以及一定区域内建筑火灾风险的排序.在评价过程中考虑控制风险的力量,特别是消防队控制风险的力量对建筑物火灾风险的影响,使评估结果更加合理准确.该方法可以使消防部队快捷迅速的了解辖区内重要公共建筑的安全情况,以及如何合理的布置消防站点,降低城市区域风险.  相似文献   

7.
白文元  王蕊 《安全》2008,29(7):40-41
目前,大家普遍认为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另一方面是物的不安全状态。统计表明,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伤亡事故占伤亡事故总数的70%-90%。因此,如何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已经成为企业安全管理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王鑫 《安防科技》2010,(3):49-51
针对高层建筑物火灾特点,分析了高层建筑火灾致因因素并得到以火灾事故直接损失为顶上事件构建局部事件树,从"人-机-环境"和管理的思路入手,提出了以管理为纲目、技术为手段,突出管理对技术的指导与协调原则的高层建筑防火安全对策本次研究以有效的解决高层建筑防火为目的,并希望为高层建筑设计、防火安全评价和应急预案制定等方面研究提供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全国伤亡事故高发,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1995年下半年虽有所缓和,但安全生产形势仍不能令人乐观.事故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突然发生了违背人们意志的不幸事件.它的后果是严重的,可使生产暂时或永久地停下来,产生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等因素综合作用,按照各自运行系列中,时间和空间上交叉的结果.资料表明,我国化工行业伤亡事故的主要原因75%是由人的不安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写字楼、酒店、商贸中心等公共建筑一幢幢拔地而起.但与此同时,高层建筑的安全问题也日益暴露,比如近年来时有发生的由于高层建筑火灾而导致的重大特大伤亡事故.面对高楼火灾,人们不禁会问:"究竟哪种消防设施能够让我们实现快速安全的逃生?"因此,如何提高火灾逃生的有效性和成功率,减少高层火灾发生时的伤亡率,已经成为一个消防安全新课题.  相似文献   

11.
城市高层建筑火灾消防及安全逃生策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针对当前城市高层建筑消防的严峻形势及火灾威胁安全逃生的现实问题,从高层建筑的特点分析其火灾的特点,即火势猛、蔓延快、疏散难、伤亡重、结构耐火性差、灭火救援难等,进而提出需从导致高层建筑火灾的设计、管理、装修等环节处着手,从源头上预防和杜绝火灾,将灾害后果降到最低程度。特别强调,若有人身处高层建筑火灾威胁之中,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应立足自救互救,走出误区,采取明智的安全逃生策略,有效地降低人员的伤亡。  相似文献   

12.
对贵州省黔南州145栋现有高层建筑消防设施、消防装备、市政供水能力、居民的防火意识、自救能力等相关消防安全问题进行调查,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类总结。结果显示黔南州高层建筑消防设施完好的只占总调查高层建筑的33.1%,大部分高层建筑存在不同程度的消防安全隐患,消防设备有待完善,居民的防火意识有待提高,黔南州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本文针对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高层建筑防火策略。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生公寓火灾事故会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选取某高校学生公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疏散模拟软件Pathfinder建立疏散模型,对人员的紧急疏散过程进行简单的模拟,得出火灾发生时人员安全疏散完毕所需时间,同时结合学生公寓的实际情况提出安全疏散对策,为类似的火灾问题及安全疏散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陈骥    邹树梁  唐德文  黎欢    匡雅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5,11(5):136-141
为了对某钢管厂高层建筑进行火灾风险评估,基于高层建筑的防火、灭火设计要求,从防火系统、灭火系统、安全疏散和消防安全管理四个方面构建了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指标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火灾危险性影响因子的权重。根据集对分析的联系度模型对高层建筑进行火灾危险性评估,确定其安全等级。结合灰色关联度理论对差异度与同一度、对立度两组数据进行计算比较,选取绝对关联度大的值作为差异度系数i的值,从而可以确定各组联系度的值。根据联系度最大值所属的安全等级,确定了高层建筑的火灾危险等级为一般安全,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校学生公寓火灾的安全问题,参考相关标准、征求专家意见,建立了高校学生公寓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权重。在此基础上,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原理对高校学生公寓火灾风险评价进行研究,建立评价模型,运用改进后的多层次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青岛市某高校10#学生公寓的火灾风险进行评价,得出火灾风险等级为二级,即安全。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评价模型对学生公寓火灾的风险评价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也为火灾风险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高层建筑火灾中安全疏散的评价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由于高层建筑的迅猛发展,高层建筑的火灾防范和安全疏散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笔者阐述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以及人员安全疏散的安全评价在消防中的重要作用;综述火灾危险分析的方法;介绍几种可以用于安全疏散的评价方法,并结合各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了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某一高层建筑作了简单的算例,从其结果中可以看出:疏散楼梯、防排烟和通风空调系统及事故疏散标志、通信设备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整改,以确保人员疏散的安全性;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调整人员疏散策略,确保火灾中人员安全、及时、迅速撤离火灾现场,至安全区域。  相似文献   

17.
FTA在高层建筑防火安全管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高层建筑在满足了人们生活和审美需要的同时具有一个先天的缺陷——怕火,高层建筑更容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灾害事故。影响高层建筑火灾发生的因素很多,如何确定影响安全的关键因素以及如何用最少的成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高层建筑防火工作所追求的目标。故障树分析简称FTA,是演绎地表示故障事件发生原因及其逻辑关系的逻辑树图,是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是一种安全系统工程的重要分析方法,它能对各种系统的危险性进行辨识和评价,不仅能分析出事故的直接原因,而且能深入地找出事故的潜在原因。该篇论文运用FTA分析方法,结合实例,构建事故树,通过对最小径集、最小割集和结构重要度的求解,得到事故发生的各种可能途径和各种影响事件对事故的影响程度,从而制定相关措施来防止事故的发生。说明了故障树分析技术在高层建筑防火安全管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层次分析法在高层学生公寓火灾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分析高层学生公寓的消防安全特点及其火灾发生危害性,评述现有的高层建筑火灾风险评价方法;在现有的评价方法的基础上,从人员因素、建筑物属性、安全疏散设施、报警与灭火系统、防火与防烟系统、建筑物内电气因素和消防安全管理7个方面综合考虑,建立了高层学生公寓的建筑火灾危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高层学生公寓火灾危险性进行分析,确定其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层次各指标的权重;分析结果表明: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是学生公寓火灾危险评价指标体系中最重要的因素。加强和改进高层学生公寓消防安全管理,对预防或减少高层学生公寓火灾具有现实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高层建筑地下室消防安全性能的分析与评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建筑性能化消防安全设计理论与方法为基础,以建筑物性能化规范标准为原则,以某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工程为例,对其超出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地下室油罐和制冷机房安全通道等对整体建筑消防安全有重大影响的防火设计部分进行消防安全性能的分析与评估,同时给出地下室消防性能评估步骤与流程。结果表明,该地下室工程所采用的防火防爆与正常使用等措施,可对建筑物与人员提供可靠的消防安全保障。该地下室工程的消防安全设计可以供其他相关工程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结构复杂、人员密集的高层建筑正在逐渐增多,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形式,高层建筑火灾的性质与一般建筑火灾不同,因此,高层建筑的火灾风险评价方法是火灾安全学中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本文以可变模糊集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一种新的高层建筑火灾风险评价模型—二级可变模糊评价模型。以某高层建筑火灾安全评价为例,运用二级可变模糊评价模型进行风险等级计算,并与其他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通过变动权值,对该建筑的火灾风险等级进行了重新评价,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模型有效,且评价结果对指标的权值依赖较小。该模型考虑了隶属度的相对性,使评价结果更为可靠,具有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