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包括米尔加里萨铅-锌矿床在内的层控多金属矿床的成因问题,引起了很多研究者的注意。一些人认为这类矿床属于热液(超低温)型,另一些人则认为是成岩或变质作用阶段经过改造的原始沉积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2.
<正> 引言 闪石是造岩矿物中最复杂的一族,化学成分变化很大,共生组合多样。从酸性岩到超基性岩,它是其中常见组分;在沉积岩里,闪石既以碎屑相又以自生相产出;在变质岩(低级到高级)里闪石是重要的成分。详细研究表明,某些地区闪石的成分随变质程度的增加而变化,但闪石成分与全岩成  相似文献   

3.
<正> 温石棉有各种各样的天然变种。在岩石中它通常形成矿脉,其中的纤维垂直(横纤维)于或平行(纵纤维)于脉壁分布。横纤维石棉分布在全部或部分蛇纹石化的块状超基性岩中。纵纤维石棉带与横纤维石棉带邻接,并局限于受构造作用最强烈的矿体边缘部分。这两种温石棉变种都具有强度、纤维弹性和其它物理机械性能等变化范围很大的特点。在石棉的工业利用上,纤维的强度是最重要的。温石棉的晶体化学特性与其纤维强度特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正> 超基性岩是当代地质学所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一方面是因为超基性岩含有石棉、铬、镍、铂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作用的矿产;另一方面是因为部分超基性岩在蛇绿岩套中占重要位置,而作为残余洋壳的蛇绿岩对板块构造理论和上地幔物质组分的研究有重要作用。超基性岩常常发生大规模的蛇纹石化,石棉矿  相似文献   

5.
热液矿床中金的地球化学性质受运移溶液源、金源、运移和沉淀机制所影响。运移溶液可以是岩浆水,或为地下水、海水、同生水和变质水。非岩浆源时,金取自含水层或溶液经过的源岩。源岩中金的汲取率取决于它的渗透性、溶液与源岩中金的接触率以及溶液化学性质。 热液中,金主要是以一价金的二硫化物和氯化物形式运移。200—300℃时,金以其二硫化物为主,在氧化、pH值升、降或硫活度减小时沉淀。氧化是金的重要沉淀机制,可能是由于沸腾,热液与氧饱和的地下水或岩石反应所引起。热液中金的二硫化物往往处于不饱和状态,硫活度减小可使金和黄铁矿共同析出。在岩浆体系中,高温氧化条件下,金多以氯化物形式运移,并在还原时沉淀。 同位素研究认为,含金热液大多来自地下水。根据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地下水对流形成的热液金矿可分为三个类型:与火山岩有关的低温热液型、卡林型和中温热液型。  相似文献   

6.
中国凹凸棒石粘土矿床成因类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5,(4):266-275
我国的凹凸棒石粘土矿床发现较晚,虽对矿床成因类型已有划分,但由于划分依据不明确,划分方案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凹凸棒石粘土矿床相关资料,提出矿床成因类型划分的依据,首次将我国凹凸棒石粘土矿床(点)的成因划分为沉积型、热液型和风化型三种类型及内陆湖泊火山—沉积亚型、内陆湖泊碎屑沉积亚型、内陆湖泊化学沉积亚型、海相沉积亚型,岩浆热液亚型、地下水热液亚型、构造动力变质热液亚型、混合热液亚型,风化淋滤亚型和风化残积亚型等10种亚型。首次提出构造动力变质热液亚型,对凹凸棒石粘土矿床的成矿理论研究和拓展找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 川西南泸沽铁矿区是我国重要的富磁铁矿产区,它以规模大、品位高、杂质少而闻名。由于这些富磁铁矿产于晋宁期泸沽花岗岩周围,因而对它的成因有高温热液充填交代、接触交代、沉积变质等多种说法。笔者提出,本区铁矿的物质来源于元古代会理群的沉积菱铁矿,这些菱铁矿由于后期变质和花岗岩的侵入改造而形成了富磁铁矿,故定名为沉积变质热液改造型磁铁矿。  相似文献   

8.
<正> 在分析各种铬铁矿组合及其围岩超基性岩的构造、结构和成分关系的基础上,对它们的成因提出分熔成因假说。根据这一假说,阐述了矿物共生组合和超基性岩侵入体的地质建造的特点以及超基性岩中铬  相似文献   

9.
<正> 在蛇绿岩带范围内,软玉矿床及矿点局限产于阿尔卑斯型蛇纹石化超基性岩岩体内。人们在阐述软玉形成问题的文献中指出:软玉与蛇纹岩接触带及辉长岩类(辉长岩、辉绿岩、变玄武岩)有关,较少与角闪岩、碳酸盐岩、杂砂岩和脱玻花岗岩有关。所有研究者都支持软玉为交代性质的这一见解。事实上,软玉总是与上述岩石交代改造而形成的异剥钙榴辉长  相似文献   

10.
<正> 与解释中性岩和硅质岩石的成因模型相比,用于解释基性和超基性岩成因的模型要简单得多。安山岩和花岗岩类可以来源于多种源岩并经过不同的结晶途径而形成,因此,与基性、超基性岩相比,限定这些岩类的成因的可能模型是很困难的。另外,少量的富集REE的副  相似文献   

11.
(一)国外岩浆型铂矿床的主要类型1.与基性、超基性岩有成因联系并与铜镍硫化物(或铜、铜钴硫化物)共生的铂矿床(1)位于属暗色岩建造的分异的基性岩侵入体中(如苏联诺里尔斯克、塔尔纳赫、十月等矿床与辉长-辉绿岩有关;南非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基性-超基性火成岩伴随着许多重要的矿产;主要是铬、镍、铜、铁、钛、金刚石、石棉以及伴生的铂族元素、金、银、钴、钒、硫、硒、碲、冰洲石、滑石等,还有与碱性的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铌、钽、铈族稀士、磷灰石、金云母等矿产。要研究这些矿产的成矿过程和分布规律,必须了解有关基性-超基性岩的分类和分布,并且要弄清其成岩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钙碱性煌斑岩与中温热液金矿床(太古代到第三纪)共生(煌斑岩与金矿化是同时代的(和同空间的)),这一点在全球已越来越为人们的共识。我们提出的假说认为煌斑岩是将金从深部地幔富金源区向上搬运的营力,于是煌斑岩与地壳发生广泛的相互作用,结果产生长英质岩浆或者把其运载的金释放到变质-热液系统中去。这一模式不仅可以调和现有的中温热液金矿床岩浆模式与变质模式之间的冲突,而且还可以解决金矿床与长英质(斑岩-花岗岩类)侵入体之间未确定的关系问题,因为煌斑岩可以作为这两者的母体。金-煌斑岩共生暗示,在碰撞后的造山、岛弧、倾斜俯冲和地堑等环境中,极深部位的岩浆作用往往伴有金矿化。这对于金矿床的成因,特别是矿化的太古代绿岩带的晚期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 贵金属 Pd 和 Ir 可提供解决 Ni 硫化物矿床成因问题独特的办法,特别适用于火山橄榄岩组合的矿床。这(?)矿床的岩浆成因学说已被广泛采用,虽然岩浆硫化(?)遭到了重要的变质改造作用也被提出。但岩浆模型受到了一些学者的挑战。代替它的有硫化作用、火山—喷气或热液作用和变质或交代作用模型。所有这些替换的模型都包含了金属(包括贵金属)被液体或蒸气搬运,并且依赖于所有成矿组分都很容易被搬运的事实。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年来,鉴于有关超基性岩和基性岩的矿物成分的大量实际资料以及有关金刚石包体矿物学研究和金伯利岩形成过程模拟实验研究的新情报的积累,人们对金伯利岩的研究兴趣日益增加。这一切使得有必要对现有资料进行重新研究。现今对于金伯利岩岩筒中超基性岩和榴辉岩的成因,存在两种基本观点。一些研究者把金伯利岩岩筒看作是穿到地幔深处的、把呈  相似文献   

16.
云南墨江金矿床成矿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墨江金矿床位于“三江”褶皱带哀牢山板块结合带北段的墨江 -九甲断裂带中。矿体分布于金厂超基性岩体西侧的金厂组烂山段含火山物质的硅质岩、变余粉砂岩和板岩中 ,矿体由含金石英脉、含金硅质岩组成 ,金矿体受层位和岩性控制。在矿区还分布晚于金矿化形成的镍矿体。金镍矿体共同存在于同一矿区 ,矿区围岩蚀变种类多 ,与金矿化有关的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等。矿体的空间分布与穿插关系表明 ,金成矿作用开始于晚三叠世以前。含金硅质岩具有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质特征 ,其稀土元素、氧、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与热水沉积作用形成的硅质岩一致 ;含金石英脉的矿物组成、结构和构造特征、稀土元素、硅同位素、微量元素组成与含金硅质岩相似 ,可能与硅质岩具有相似物质来源或形成作用。金矿石中金与镍、铬等元素的相关性很低。推断金矿床成矿作用可能开始于中石炭世含金硅质岩的热水沉积作用 ,在早三叠世以前 ,成矿热液通过充填和交代作用在硅质岩和上部的岩石中形成含金石英脉。后来的区域变质作用、超基性岩自变质作用及镍矿化作用可能使金矿体的金含量提高 ,但没有产生具有工业意义的独立金矿化。  相似文献   

17.
<正> 近几年来,对位于蒂尔内阿乌兹矿田内的前缘山脊带东缘发育的超基性岩所进行的研究,说明了与原始结晶作用有关的这些岩石是岩浆成因的,其成分很可能近于纯橄榄岩。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南沿海的金、银(银铅锌)矿床平行东海岸线分带,东带以银矿化为主,西带以金矿化为主。金、银矿床(点)明显地受断裂构造和火山构造所控制,矿床类型主要有变质热液型、火山(含次火山)热液型、地热水溶滤型和岩浆—热液型。成矿物质是多来源的,主要来自前寒武纪基底变质岩系或古大陆壳。成矿水介质除变质热液型金矿床以变质水为主外,其他类型矿床大气降水起着重要作用。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探讨区域金、银矿床的成矿作用,提出成矿作用图式。  相似文献   

19.
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冀北地区张家口组三段酸性火山岩的形成年龄为138Ma,属于上侏罗统顶部;花吉营组中基性岩石的形成年龄为133Ma,应划归下白垩统底部为宜。根据火山岩全岩Pb—Pb等时线年龄、残留锆石的年龄及基底岩石的变质时代等信息,结合火山岩中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等推断:张家口组火山岩主要是由基底岩石(硅铝壳)重熔形成,而花吉营组岩石可能为壳幔混染成因。  相似文献   

20.
<正> 本研究是国家重点课题——305项目的一部分。在蛇绿岩成因研究的基础上,对蛇绿岩中的硼和金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地球化学研究。西准噶尔地区是我国基性超基性岩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沿达拉布特断裂分布的超基性岩与相伴产出的基性熔岩,构成了达拉布特蛇绿岩带。达拉布特超基性岩与围岩呈断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