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东营地区广利河某段开展了地热尾水溶质弥散试验,获得监测断面的相关数值,采用河流水质综合模型(QUAL-Ⅱ)对尾水在河流中的弥散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预测。求取弥散参数D为12 m2/s,模拟结果显示:单一点地热尾水排往河流中,对河流水质贡献不大,除排放口有影响外,尾水对整个河流的生态环境没有大的污染和破坏;预测多个尾水排放源排往同一河流时,尾水溶质的累积作用是明显的,相对影响较大区域在排放源0~40 m范围,距排放源大于200 m时,尾水的排入对河流水质影响已较轻微。建议在地热尾水排放点分散布设,降低尾水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利用人工湿地对白钨选矿尾水进行深度处理时不发生堵塞,选择石灰作为絮凝剂,进行了预处理试验,考察了絮凝剂用量对尾水沉降速度及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石灰用量的增加,清液中悬浮物和重金属的含量降低,尾水的沉降速度减慢。对比清液中重金属与悬浮物的去除率,并根据原矿成分和选矿流程进一步推导,发现尾水中重金属的主要存在形式为悬浮态。综合考虑沉降速度、清液中悬浮物含量、经济效益三个因素,确定预处理过程中石灰用量为1.5kg/t尾水。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磷矿浮选剂S-808的选矿尾水对铜锈环梭螺(Bellamya aeruginosa)作慢性中毒试验,结果表明选矿尾水对母螺所生仔螺产生明显的影响。通过测量仔螺壳大小的变化,获得的数据应用方差分析,得到的差异非常显著。较好地评价了选矿尾水对软体动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经过近两年实验室多种方案的探索试验,采用A-Hipo法处理放马山小型连选试验尾水,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5.
采用物理分级和三维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组合人工湿地对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中不同形态有机物的去除特征.结果表明,组合人工湿地对污水处理厂尾水具有较好的深度处理效果,出水水质基本可以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2002)Ⅲ或Ⅳ类水标准.组合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对尾水中CODCr和BOD5总体去除率分别达到35.2%和44.3%,对尾水中总有机碳(TOC)、溶解性有机碳(DOC)、颗粒有机碳(POC)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6.9%、45.9%、48.3%.组合人工湿地系统不同单元对尾水中有机物的去除贡献率存在差异,其中,潜流湿地单元对尾水中CODCr和BOD5及其不同组分有机碳的去除效率较高.试验期间,由于藻类滋生,表流湿地单元出水中有机物含量波动较大,去除效果明显降低,藻类被打捞后,出水水质明显改善.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结果显示,各个处理单元取样点的水样三维荧光光谱均出现4个明显的荧光峰.人工湿地各单元出水溶解性有机质(DOM)中,类蛋白和类腐殖酸物质含量较高,类富里酸物质含量较低.人工湿地对类蛋白和类腐殖酸物质有较强的去除作用.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时空排放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尾水浓度即使达到一级A标准,相对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依然过高,对江河湖泊等地表水环境仍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以江苏省污水处理厂监督性监测结果为对象,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探讨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对不同季度、不同地区污水处理厂尾水中氨氮、总磷、COD的数据分析发现,夏季尾水中平均出水浓度指数较其他季节明显偏高,苏南较苏北、苏中的平均出水浓度指数低。针对污水处理厂尾水问题,介绍了人工湿地深度处理技术,可为日益增长的尾水排放量与有限的水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提供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7.
针对永泰县长庆镇某蜜饯生产企业污水处理工艺尾水中COD超标现象结合其现有处理工艺进行工艺整改,以保证尾水COD稳定达标排放,改善河段水质状况.在蜜饯企业现有污水处理工艺基础上,设计三套整改方案并进行实验室模拟试验与监测,对三种方案进行分析比选.最终选用酸化调节池出水→混凝气浮→一级接触氧化池→二级接触氧化池→混凝沉淀→排放的整改方案,方案实施后尾水中COD含量为80 mg/L,去除率为98.6%,可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8.
采用液液萃取法和树脂吸附法对化工园区的生化尾水中溶解性有机污染物进行富集、分离,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表明化工生化尾水中普遍含有四氯乙烯、苯类和烷烃类有机毒物,而不同来源的化工生化尾水中疏水性、亲水性和中性有机质的含量相差较大,分子量分布也不相同,液相色谱-质谱分析表明树脂富集分离后,氨基酸、邻苯二甲酸酯和糖类物质成为尾水中主要有机物。  相似文献   

9.
北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尾水资源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石凡 《环境科技》2000,13(3):28-30
北方城市污水处理后的尾水资源化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相当多的城市准备把处理后的尾水直接接作为城市景观、城市绿化用水域生活杂用水,本文对尾水直接回用将会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2001-2002年对上海城市尾水排放对周边水域的影响进行研究,测量了竹园、白龙港尾水排放口水体的氧化还原电位(Eh),并分析了它对重金属形态及其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目前上海市城市尾水水下排放并未改变长江口大水体的氧化还原环境,基本以氧化环境为主。重金属元素Hg、Cr主要以Hg(Ⅱ)、Cr(Ⅲ)形态存在,尾水外排不会使Cr毒性增加。  相似文献   

11.
工业用水中循环冷却水要占到60%~80%,国内外城市尾水多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循环冷却水系统产生的问题主要有结垢,设备腐蚀和细菌粘泥等.试验研究表明,徐州市三八河污水厂的尾水在经过一定的防腐措施后,可以用作循环冷却水,缓蚀剂可以选用目前使用广泛而且经济的三聚磷酸钠 Zn盐,当试验的温度较低(低于65℃)时,形成的磷酸盐垢很少,当温度高达70℃左右时,需要缓蚀剂和阻垢剂联合使用以提高系统的阻垢效应.  相似文献   

12.
区域尾水控制初探--以昆山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提出了“三级控制、三级标准”的区域水污染控制模式 ,分析了区域尾水控制的定位及意义。对区域尾水控制的三种主要方式做了较为详细的对比分析 ,并针对昆山市实际情况 ,初步构建了昆山市尾水导流方案。  相似文献   

13.
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残余物质成分复杂,稳定性强难降解,进入自然水体可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目前,针对处理厂生化尾水的主流深度处理技术有通过离子交换、过滤、吸附等物理分离技术将污染物从尾水中分离;以芬顿、类芬顿的研究为主,基于过硫酸盐活化的高级氧化技术;采用强化挂膜提高微生物量、引入藻菌共生体系、人工湿地,以这类小微型生态系统对尾水实现净化的生物强化技术。因此,本文对物理分离、高级氧化、生物强化等尾水深度处理技术进行总结,并同时对这些技术的进一步应用进行了研究与展望。  相似文献   

14.
徐州、常州市尾水用于循环冷却水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徐州、常州市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的不同特点,分别进行了尾水用于循环冷却水的可行性研究。徐州市三八河污水处理厂、常州市城北污水处理厂和武进城区污水处理厂的尾水加入三聚磷酸钠 锌盐缓蚀剂后,腐蚀速率分别为0.001412 ̄0.004521mm·a-1,0.001925mm·a-1和0.006380mm·a-1,远低于国家制定的循环冷却水系统循环水对金属的腐蚀性要求(<0.125mm·a-1)。当试验的温度较低时,形成的磷酸盐垢很少,当温度高达70℃左右时,此配方的缓蚀剂还要和有效的阻垢剂PBTCA等联合使用。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回用于工业冷却水,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上明显优于地下水,是一种较为现实可靠的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5.
污水处理厂尾水中有机氯化物的活性炭吸附深度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虑到经氯消毒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中可能存在的副产物,选择广东省东莞市两个典型污水处理厂尾水为研究对象,采用GC-MS分析其中的有机氯化物,并以某种粉末活性炭进行吸附深度处理及考察其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尾水中存在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二氯一溴甲烷、二澳一氯甲烷、二氯硝基甲烷等多种有机氯化物,其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在所取样品中都存在且相对含量之和超过80%;吸附结果表明,所选择的活性炭样在1 g·L-1投加量下,尾水中未检出有机氯化物.说明适宜的活性炭能够应用于污水处理厂尾水中多种有机氯化物的分离去除.  相似文献   

16.
污水处理厂尾水对金鱼生命早期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珍  陆光华 《环境科学》2010,31(5):1333-1338
研究了污水处理厂尾水对金鱼(Carassias auratus)生命早期的影响.吸水膨胀后的金鱼受精卵分别暴露于一系列渐变的尾水浓度中30d后,金鱼孵化率和幼鱼存活率随着尾水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而畸形率却随着尾水浓度的升高而增加.暴露于污水处理厂尾水(浓度≥20%)的幼鱼生长受到抑制,体长和体重显著下降(p0.05).所有设置浓度的污水处理厂尾水均诱导了幼鱼体内卵黄蛋白原(Vtg)的生成,但是剂量-效应关系不明显.20%的尾水对幼鱼体内Vtg合成的诱导效应最为明显,但是浓度高于20%的尾水暴露下,Vtg的诱导效应降低.经过一段时间清水恢复阶段后,鱼体重和体长显著增加,金鱼Vtg水平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污水处理厂尾水的生命早期暴露存在导致鱼类雌性化的风险.金鱼早期生命阶段的敏感性,使其适用于评价水中内分泌干扰物的生态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城市污水处理厂(STPs)尾水是否会引起海洋生物的氧化逆境,将取自青岛市李村河污水处理厂的尾水用海水稀释到不同浓度(0%、1%、5%、10%、20% V/V), 对文蛤(Meretrix meretrix)暴露培养15d, 分析其内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 结果表明:SOD活性随尾水暴露时间延长基本表现为“抛物线型”的响应特征,体积比10%、20%的尾水暴露6~12d期间,文蛤体内SOD活性均受到诱导,最大增幅为15.88%;CAT和GPx对尾水的主要响应特征是抑制效应,分别在暴露9d、12d时最为明显,最大抑制率分别为64.38%和52.39%;较高浓度(20%)的尾水能够持续抑制GR活性,而其他处理组中,GR对尾水表现为“抛物线型”的响应特征,即:暴露3d或6d时活性增加,而后显著降低.GR活性的最大诱导出现在暴露3d和6d时,分别比对照组上升81.47%和80.91%.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STPs不能有效降解有害化学物质以消除尾水的毒性, 文蛤内脏SOD、CAT、GPx和GR活性能够敏感指示尾水诱导的氧化逆境.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城市污水处理厂(STPs)尾水是否会引起海洋生物的氧化逆境,将取自青岛市李村河污水处理厂的尾水用海水稀释到不同浓度(0%、1%、5%、10%、20%V/V),对文蛤(Meretrix meretrix)暴露培养15d,分析其内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结果表明:SOD活性随尾水暴露时间延长基本表现为"抛物线型"的响应特征,体积比10%、20%的尾水暴露6~12d期间,文蛤体内SOD活性均受到诱导,最大增幅为15.88%;CAT和GPx对尾水的主要响应特征是抑制效应,分别在暴露9d、12d时最为明显,最大抑制率分别为64.38%和52.39%;较高浓度(20%)的尾水能够持续抑制GR活性,而其他处理组中,GR对尾水表现为"抛物线型"的响应特征,即:暴露3d或6d时活性增加,而后显著降低.GR活性的最大诱导出现在暴露3d和6d时,分别比对照组上升81.47%和80.91%.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STPs不能有效降解有害化学物质以消除尾水的毒性,文蛤内脏SOD、CAT、GPx和GR活性能够敏感指示尾水诱导的氧化逆境.  相似文献   

19.
养殖尾水普遍存在水量大、有机物浓度高等特点,其治理存在难度高、推进缓慢等问题,由养殖尾水不达标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是农村面源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阳江地区养殖尾水处理现状与处理对策展开研究,经过实际调研,初步分析了以阳江为代表的粤西地区尾水治理的难点和制约因素,并通过电子问卷、实地访谈等形式展开调查,有效填报问卷数199份,初步明晰了当前尾水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境,并针对该制约性难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促进粤西地区海水养殖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正轨及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沈杰  金伟 《环境工程》2020,38(3):92-98,115
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作为城市受纳水体的潜在污染源,对城市水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在当前面临水环境治理挑战的前提下,对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入城市水体后造成的影响进行系统性研究,对改善尾水排放对受纳水体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我国污水处理厂尾水和城市水环境的现状,综述了国内外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对城市水环境影响的研究,主要介绍了尾水排放对下游水体营养盐负荷和底栖微生物群落及功能菌的影响,以及水质水动力模型在该研究方向的应用,并根据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后续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