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低碳经济的内涵、发展目标和实现途径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基于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两大世界性难题。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的总称。它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低碳发展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它是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唯一选择。低碳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现代化实践的必然选择。推进低碳发展,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战略要求,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新的产业革命的重大机遇。推进低碳发展,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低碳发展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3.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深刻影响到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挑战.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应对气候变暖、实现节能减排的必由之路.2010年7月19日,明确将重庆纳入低碳试点城市.本文对重庆目前碳排放基本情况以及面临的挑战做了简单的陈述.促进低碳发展的税收政策如果能在重庆试点成功,可以为其他省市的低碳工作提供经验借鉴.因此,对重庆低碳经济发展进行研究具有典型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论述了近代产业革命推动人类从经典低碳经济农牧业生产,走上以化石高碳能源为基础的高碳经济和传统工业化道路,高碳经济和传统工业化道路促进了人类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但造成了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和气候变暖生态文明三项负效应;文章阐述了美国和前苏联建成人类第一座规模化水电站和第一座原子能电站开辟低碳能源的历史贡献,以及英国创建低碳经济、日本建设低碳社会和联合国环境署实施绿色低碳发展主题行动对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深刻影响,归纳了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特征,最后论述了全球绿色低碳发展对中国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生态环境压力巨大,已经影响到人类正常生活发展,因此正确意识到人类在发展进程中的环境保护责任很关键。然而长时间以来过度关注经济发展,忽视了能源的可持续供给、生态环境的稳定等,导致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低碳环保发展绿皮书》一书是针对低碳环保保护进行研究的书籍,先是提出了低碳环保双重约束下的发展观,在此基础上提出低碳环保发展指数的  相似文献   

6.
天高云淡,金秋送爽。从2010年开始,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每年都会选在这样一个舒适的季节举办"企业环境责任培训班",大概是想让企业代表能在感受季节变换、怡人秋景的同时,体会自然环境对我们人类生存是多么的重要,提醒着人们"环保载德,责任慎行"。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企业履行环境责任,既是适应世界产业发展和环境保  相似文献   

7.
2010年,“低碳”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最新概念。“满城尽是低碳盘”也让人们认定低碳是住宅产业的发展方向。然而究竟什么样的楼盘才是真正的“低碳”楼盘,相信很多业内人士也难以有确切的解释。但是,大家都已经意识到“低碳”绝不仅仅只是一个概念,低碳建筑要想不断发展、前进,必须依赖于国家低碳标准的尽快出台,依赖于生活方式、设计方式、能耗方式的全面低碳。  相似文献   

8.
辽宁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气候问题是人类价值所在,低碳经济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的必然选择,发展低碳经济,符合国际发展的价值理念和趋势。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按照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分析辽宁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主要障碍与制约因素,重点研究适合"低碳经济"要求的辽宁经济结构低碳化调整的应对策略,指出克服技术和资本的锁定效应是辽宁经济结构适应"低碳经济"调整的着力点,最后提出辽宁必须建立发展低碳经济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张厚美 《环境保护》2013,41(2):53-54
低碳经济是为了降低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避免气候发生灾难性变化,以及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通过人类经济活动低碳化和能源消费生态化所实现的一场涉及全球性能源经济革命的经济形态.近年来,四川省广元市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走出一条后发地区发展低碳经济转变增长方式之路.先后被评为"低碳中国贡献城市"、"低碳发展突出贡献城市"、"低碳生态先进城市"和"杰出绿色生态城市".2012年8月,广元市碳足迹计算器系统正式运行;11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正式文件,批准广元市为第二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市.  相似文献   

10.
正当今可持续发展问题备受关注,新形势下开展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评价显得尤为必要.如何以环保促进发展、低碳协同环保、发展实现低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与河北大学联合对此进行了持续研究,其成果凝结成低碳环保发展绿皮书——《低碳环保发展双重约束  相似文献   

11.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人类社会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但低碳经济问题背后隐藏着全球经济博弈的诸多层面.低碳经济是规制世界发展格局的新规则,谁把握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先机,谁将掌控未来的经济制高点,“低碳”将对未来国际贸易、金融及产业竞争产生重大影响.低碳经济同时为中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国需要在战略和战术上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渐出现了较多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的生存造成很多影响。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低碳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并结合当前发展现状,制定了很多措施。为了加强环境保护,必须实施低碳生活,促进低碳产业的发展,维持人们生活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主要对低碳环保产业发展的必要性与创新途径进行分析,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日益明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和人类发展面临的共同挑战,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方兴未艾。我国作为一个能耗大国,从某种意义上说,发展低碳经济,努力建立起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能源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4.
针对论低碳经济时代的全民健身运动问题,文中对低碳经济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发展大事,是地球人都要关心的重要问题,没有低碳经济,地球的生态环境就会在科技发展的情况下得到破坏,最终人类就没有了生存的空间;然后文中探讨了低碳经济与全民健身的关系,主要介绍了低碳经济与全民健身的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与全民健身热潮的重要性和转变人们的思维与树立低碳健身理念,只有在今天,虽然已经存在生态环境的破坏,但我们仍要坚持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健身体魄。  相似文献   

15.
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预防以及应对环境变化所引发的恶果,各国正积极进行有关低碳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本研究以杭州市的低碳城市发展为例,在分析了杭州低碳城市发展历史演进的基础上,通过SWOT分析法研究了杭州市在低碳城市发展中的特异性,进而提出了该市发展低碳城市的策略方案.研究发现,低碳城市的发展策略应遵循经济发展规律,重视法律框架和政策体系的构建,同时做到以人为本,立足地方实际,最终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经济增长方式、经营管理方式、能源结构和利用方式、人类生活消费方式的新变革,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分析了辽宁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和面临问题,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措施,并对相关策略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我国人口的急剧增长,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由于社会生产的无度开发、对自然环境的无节制索取,使得环境问题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我们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的赐予,面对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世界各国纷纷加入低碳环境计划的行业中。各国加强了对人民低碳环保意识的教育与培养,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公民的环保意识,推动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本文将就低碳经济环境下公民环保意识的提升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从碳源、碳流和碳汇着手发展低碳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低碳经济的核心理念是减少人类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对低碳经济的宗旨、发展模式以及发展经验的总结,"低碳经济"可划分为碳源、碳流和碳汇3部分。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碳汇是从大气中清除二  相似文献   

19.
低碳理论是建立在自然规律基础上的经济理论。它依据基本的地球物质循环(尤其是碳循环)和碳平衡的原理,计算各种公共工程和商业活动的碳排放及碳预算收支,同时,通过衍生产品市场机制和“京都机制”使得碳排放权得以自由交易。简言之,低碳经济指的是在发展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整个社会最大的产出。人类从根源上重新审视各种经济社会活动,有利于从机制和制度层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从而使低碳经济理论和模式成为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资讯     
《环境》2019,(11)
<正>Voice声音"能源低碳发展关乎人类未来。中国高度重视能源低碳发展,积极推进能源消费、供给、技术、体制革命。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全方位加强能源合作,维护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致贺信中指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