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人类死亡率和发病率的增长与颗粒物污染有关,颗粒物影响人体健康的浓度远远低于人们设想的剂量,因此需严格地修订颗粒物的国家环境大气质量标准.颗粒物标准制订可分三个阶段来完成.第一阶段包含由美国、欧共体和其他有兴趣的各方联合主持研讨会,其目的是对作为制订标准所依据的共同数据达成一致意见;第二阶段为每个国家或几个国家制订自身的标准与有关的空气监测和测定系统;第三阶段应讨论实施的方法和比较大气质量与健康、福利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我们讲的环境,是指人们生活和从事生产的自然环境。环境好坏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关系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对环境经常进行监测,对环境质量给以正确评价是十分必要的。在现代工业发展过程中,大量工业“三废”排至环境中,引起了环境污染。如何防治污染,保护环境,大致经过三个阶段。在1960年以前,工业发达的国家,  相似文献   

3.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加强环境教育是贯彻基本国策的基础工程。人类正面对着愈来愈严峻的环境形势,环境污染在加剧,生态破坏在蔓延,水土在流失,沙漠化土地在扩大,森林植被在减少,温室效应在加重,臭氧层正遭受破坏,物种在消失,气候在恶化,整个地球生态变得越来越脆弱。人们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也在日益加剧,这种现象如不加以控制和治理,那么到一定阶段它必将反过来制约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同时给人们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寻求一条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途径。青少年是祖国的…  相似文献   

4.
利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气化温度(650、750和850℃)和污泥性质对污泥流化床气化焦油燃烧特性的影响变化规律。结果表明:6种污泥气化焦油的燃烧过程均分为轻质有机物挥发和燃烧、重质有机物分解和燃烧以及微量残炭燃烧3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失重率均明显高于第二阶段,且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失重率随气化温度的升高而分别呈现为升高和降低的变化趋势。来自于活性污泥法工艺未消化污泥气化焦油在第一阶段的失重率高于消化污泥的,而A2/O工艺未消化污泥气化焦油在第一阶段的失重率则低于消化污泥的。6种气化焦油的机理函数不完全相同,但反应级数均在1~2.5之间,且第一阶段的表观活化能均低于30 k J·mol-1。污泥流化床空气气化焦油的着火点和表观活化能均比其固定床空气气化焦油的低。  相似文献   

5.
本文详细论述了我国环境科学的20年进展及今后的展望,介绍了我国环境科学开拓创业阶段的概况,成长阶段所取得的成果,全面发展阶段的进展。内容丰富,详实,观点明确,对环境科学工作者有极大地启发。  相似文献   

6.
分别在桨叶式干化机和热重仪上进行污泥干化和燃烧试验,研究了污泥干化特性和污染物排放特性,并对污泥的燃烧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污泥干化过程分为黏稠区、粘滞区和颗粒区3个阶段。干化过程排放的污染气体有氨气、氯化氢、氟化氢、氰化氢、甲烷和挥发性有机酸等,其中氨气为主要污染气体。经冷凝吸收和活性炭吸附处理后,各种污染气体浓度均显著降低,其中氨气去除率最高,达97.04%。污泥干化冷凝液的BOD5和COD质量浓度分别为4 040、8 510mg/L,氨氮的质量浓度为1 025mg/L,pH为9.84,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污泥的燃烧过程可以分为3个失重阶段:水分析出阶段(50~150℃),挥发分燃烧阶段(150~450℃),固定碳燃烧阶段(450~650℃)。分别用Kissinger法和Ozawa法计算挥发分燃烧阶段和固定碳燃烧阶段的活化能和动力学方程,挥发分燃烧阶段的活化能低于固定碳燃烧阶段,表明挥发分燃烧阶段污泥更易燃烧。污泥的燃烧过程在650℃时基本完成,因此实际工程应用中,设计干化污泥的焚烧温度在750℃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7.
膜生物反应器中不同阶段微生物群落结构演变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陈谊  孙宝盛  黄兴  张斌 《环境工程学报》2009,3(6):1023-1028
为了研究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 简称MBR)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演变情况,对不同阶段运行状况下(包括培养驯化阶段、初期增长阶段、污泥流失阶段和恢复成熟阶段4个阶段)污泥中的微生物进行了考察。从MBR污泥中提取细菌总基因组DNA,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图谱的直观分析,以及总细菌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各污泥样品的相似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表明,反应器中的微生物群落比较丰富。不同的阶段状况下,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变化比较明显,能够比较好地反映MBR的运行状况和系统处理效能的关系,并且发现微生物的群落结构能够随着反应器的运行状况的变化做出调整恢复。  相似文献   

8.
由于保护水体的需要,近年来鱼类毒理学的研究及各种鱼类毒性试验方面蓬勃地发展起来,在这些研究工作中,人们很自然地注意到胚胎发育阶段的特殊性,因而以胚胎、鱼卵作材料的研究报告也越来越多了. Dethlefsen(1981)首先在一篇题为“鱼类毒理学的新知识-胚胎毒理学”短文中介绍了这一门新的学科.笔者近来也进行过一些这方面的工作.并收集了一些资料,感到Dethlefsen的文章过程简单一些,但提出这一个新的方向是令人感到兴趣和振奋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餐厨垃圾干发酵的启动、运行、失衡、恢复及稳定运行全过程中各参数的变化趋势,重点研究了产气特性与挥发性脂肪酸(VFAs)各成分、总固体(TS)浓度等的关系,并讨论水解酸化机制及产气动力学。结果表明:餐厨垃圾干发酵过程可划分为适应性阶段(0~13d)、启动阶段(14~34d)、抑制阶段(35~72d)和恢复及稳定阶段(73~120d),在恢复及稳定阶段以NaOH稀碱液调节当日回流渗滤液的pH,在72d时pH上升至7.4,产气量明显提高;在98d后TS维持在23%(质量分数)以上,系统日产气量和生物降解率均相对稳定。根据累积产气量数量关系把餐厨垃圾干发酵反应期分为二次函数产气阶段(1~30d)、幂函数产气阶段(31~65d)和线性产气阶段(66~120d)。建立整个实验周期产气率模型,3阶段R2分别为0.987 2、0.952 1、0.999 1,其与实验数据有较好的吻合度。  相似文献   

10.
以设计处理水量为70m~3/d的垂直流人工湿地为评价对象,处理1m~3污水为评价单元,分别对湿地建设阶段和运行阶段的全球变暖、酸化、富营养化、光化学臭氧合成以及粉尘、固废等5种影响类型进行生命周期评价。结果表明:全球变暖的主要贡献因子为CO_2和N_2O,两者的贡献达到了82.2%,主要是由建设阶段产生的;酸化的主要贡献因子为NO_x,占酸化总量的70.1%,主要由建设阶段产生;富营养化的主要贡献因子为总氮、氨氮和总磷,3者的贡献达到89.4%,主要是由运行阶段产生;光化学臭氧合成的主要贡献因子为CH_4,占光化学臭氧合成总潜力的77.5%,主要来源于运行阶段;固废、粉尘主要来源于建设阶段。5种影响类型的环境影响指数为富营养化光化学臭氧合成固废、粉尘全球变暖酸化。  相似文献   

11.
一、BOD过程及硝化作用 水中有机物在好氧微生物作用下进行好气分解过程中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量叫微生物化学需氧量,简称BOD。这一生化反应过程大体上是分两个阶段进行的。在第一阶段内,被氧化的主要是含碳元素的易干氧化的有机物质,所以也称为含碳物质氧化阶段。氧化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第二阶段中,被氧化的主要是含氮的有机物,且必须要有硝化菌类参加反应,氧化  相似文献   

12.
短程反硝化聚磷菌(DPAOs)的驯化方法主要包括两阶段驯化法和三阶段驯化法。以模拟生活污水作为处理对象,利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进行DPAOs快速驯化方法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两阶段驯化法出水中总磷(TP)质量浓度为0.789mg/L;三阶段驯化法亚硝酸盐氮、TP、COD去除率分别为94.73%、95.47%、89.96%,其出水质量浓度分别为1.311、0.453、17.072mg/L,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采用三阶段驯化法对DPAOs的驯化更加有利,缺氧阶段开始时外碳源浓度是两种驯化方法结果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生活垃圾堆肥分阶段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堆肥不同阶段特点 ,通过接种和不接种堆肥实验 ,分别研究升温 -高温阶段和高温 -降温阶段动力学。从得到的动力学方程分析可知 :接种复合微生物菌剂 ,在升温 -高温阶段最大反应速率比对照组提高约 13 8.7 ;在高温 -降温阶段最大反应速率比对照组大 4.73 g/( h· kg) ,而半速系数 Km比对照组下降了 10 3 g/kg。说明接种复合微生物菌剂不仅使反应速率增大 ,而且使半速系数减小 ,使底物与酶反应更完全 ,有机物分解更迅速、更彻底  相似文献   

14.
当前细颗粒物PM2.5已成为城市环境的主要污染物,研究城市不对称街谷内PM2.5浓度的垂直分布特征,对居民日常生活与健康出行有现实意义。实验选取2013年3个不同阶段对高度在1~35 m范围的街谷进行PM2.5浓度监测,同时引用街谷内流场模型与浓度场模型,对PM2.5浓度垂直分布特征及成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不对称街谷受大气对流、风速、风向影响,街谷内细颗粒物存在不均匀分布特点,在较高侧随着壁面高度的增加PM2.5浓度大体呈"S"型曲线变化。同时在同一阶段监测的4天中街谷内PM2.5浓度分布特征大体一致,而阶段之间差异明显;街谷内PM2.5浓度垂直分布的最高浓度差出现在阶段1,高达75μg/m3,阶段2与阶段3浓度差相对减弱,仅在20~30μg/m3之间。通过阶段2与阶段3对比可知,北京冬季供暖燃煤对大气细颗粒物的贡献较大,导致颗粒物浓度偏高;而非采暖期气温回升,大气对流作用较强,有助于大气颗粒物扩散,因而街谷内PM2.5污染程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5.
以餐余垃圾作原料,进行连续式中温和高温高固体厌氧消化120 d。将厌氧消化过程分为适应阶段(0~15d),产气速率(GPR)持续上升;启动阶段(中温16~30 d,高温16~36 d),GPR开始下降;抑制阶段(中温31~67 d,高温37~67 d)GRP最小,平均为1.45 L·d-1和2.09 L·d-1;恢复及稳定阶段(68 d~120 d),GPR回升后达到稳定,平均分别为16.55 L·d-1和19.03 L·d-1。厌氧消化过程中主要存在2种抑制形式:p H抑制和游离氨(FA)抑制,2种温度下厌氧消化抑制情况类似,抑制阶段主要是p H抑制,稳定阶段主要是FA抑制,p H抑制较轻,中温厌氧消化稳定阶段的FA抑制比高温厌氧消化时严重。  相似文献   

16.
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启动阶段(1978-1988)、推进阶段(1989-1995)、发展阶段(1996-2002)和深化阶段(2003-2007)年,特别是2003年生态省建设全面启动以来,浙江省立足实际,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勇于开拓,重于实际,敢于较真,使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许多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气体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简称GC—MS),现在公认为一种强有力的分析鉴别手段。近二十余年来,不但完成了从实验室的研制到仪器的商品化阶段而且发展了许多相应的技术,使它在分析化学领域,尤其是在痕量分析的结构鉴别和定性方面已是屈指可数的工具之一。它同时也是分析实验室装备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在环境科学、生物医学、药学、毒物学、法医学以及石油化学和地球地质科学等部门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在环境保护工作中,赖以它,人们才有可能真正地将污染物的研究内容从无机污染物扩大到有机污染物,从而大大增加了人们对环境污染物潜在危害性的认识。无庸多言,目前世界上已经知道的有机化合物约已达二百余万种,无机物约数千种,这就不难理解这种扩大的重要意义了。环境污染物(有机污染物)的发展之所以与GC—MS技术如此紧密相关,主要是由于环境污染物的存在形式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不干胶类包装废弃物的热解特性,采用热重分析手段分析了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不干胶类废弃物的失重特点,并且采用Ozawa法和KAS法比较分析不同转化率条件下的表观活化能分布.热重分析结果表明,不干胶类废弃物的热解主要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室温~ 200℃)为不干胶类废弃物的干燥阶段,第2阶段(200 ~ 590℃)为热解的主要阶段,第3阶段(590 ~800℃)为热解半焦的深度热解阶段.升温速率对热解失重率有重要影响,Ozawa法和KAS法计算结果表明,2种方法计算的热解活化能比较接近,Ozawa法得到的活化能为349.9 kJ/mol,KAS法得到的活化能为336.9kJ/mol;并且不干胶类废弃物的热解表观活化能呈现出阶段性分布.  相似文献   

19.
石灰调质污泥的燃烧特性及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同步分析仪,在空气气氛下对石灰调制污泥进行燃烧失重实验.通过分析获得的曲线,可以将调质污泥的热反应过程分为4个阶段:自由水和化学结合水析出阶段;易挥发有机质析出和燃烧阶段;难挥发有机质析出分解和燃烧阶段;无机质的分解阶段.添加石灰后,污泥的着火温度小幅上升,综合燃烧特性指数随添加量增加而减小.采用Coats-Redfern积分法对挥发分析出和燃烧阶段进行了热反应动力学求解,发现添加量小于30%时,石灰可以减少污泥燃烧的活化能,促进污泥挥发分的析出和燃烧.  相似文献   

20.
多目标规划及其在环境—经济系统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在处理经济发展决策的问题上,总体上看有着三个不同的阶段。即 (1)无约束单目标决策;(2)有约束单目标决策;(3)多目标决策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指六十年代前。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受着对环境问题认识的局限,很长时期内处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不考虑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