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江苏劳动保护》2020,(2):44-46
2019年12月12日,厦门吕厝交通大转盘处发生路面塌陷,所幸被困人员安全脱困,无人伤亡。厦门的地面塌陷事故并非个案,比厦门早半个月,广州地铁施工地段12月1日发生地面塌陷。再往前,2019年9月17日,广州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区地面塌陷;8月28日,杭州市地铁施工区出现塌陷事故;6月28日,湖北武汉市银行门口地面塌陷……频频发生的地面塌陷事故,让人们感叹何时才能脚踏“实”地。  相似文献   

2.
地面塌陷毫无规则可言,它以一种无规律的状态随机出现在城市的各个地方。引起城市地面塌陷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了地质条件、城市地下管道老化、地下施工等方面。那么,如何能有效地避免城市路面塌陷的出现,并将影响程度降到最低呢?这是需要多方共同研究和思考的一个问题。北京建工集团曾多次参与地面塌陷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在这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此,记者走访了国家安全生产专家、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唐伟和安监部副部长孙宗辅。  相似文献   

3.
水溶法采盐矿区地面塌陷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防范钻井水溶法开采盐矿诱发卤水溢出、地面塌陷等愈发严重的地质环境和公共安全问题,本文以安徽省定远县东兴盐矿为例,对采空区地面塌陷灾害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岩盐矿体的埋藏条件和采空区地面塌陷的过程,结合帕斯卡定律讨论了盐矿采空区顶板岩层保持稳定的前提,是必须保持采空区密闭为基本条件;通过尖点突变模型给出的顶板岩层大变形失稳突变条件,是采空区的封闭性遭受破坏、卤水外溢导致顶板岩层失去支撑;根据ЛротодъякоНов塌落拱理论等方法估算了采空区顶板岩层失稳对地面的影响程度,提出了对开采盐矿诱发地面塌陷灾害的防范措施,对其它地区同类矿山安全开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南京市地面塌陷发育特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地面塌陷已成为南京市主要的地质灾害问题,从时空分布、影响因素、发生破坏机理等方面,论述南京市发育的岩溶塌陷、采空塌陷、工程塌陷的发育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等。总结发现南京市工程地面塌陷发生率逐年上升,危害范围呈现由郊区向城市中心扩展的趋势;过量开采地下水和地下矿产资源、疏排地下水、人工加载和扰动等是诱发地面塌陷主要的因素。基于南京地面塌陷的分析和研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郑新华 《安全》2005,26(6):21-22
本文采用事故树方法,对地面塌陷伤亡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何为地陷所谓地陷,主要有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两种表现形式。地面塌陷属于急剧性地灾,一般是单一塌陷坑,直径几米到几十米不等。地面沉降属于缓变性地灾,是指大面积、地带性或区域性的地面发生沉降的现象,年沉降率一般是毫米级的。近年来,小范围的地面塌陷呈现集中暴发态势,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
11月15日,杭州萧山湘湖风情大道地铁工地发生大面积地面塌陷事故,十余辆汽车坠入深坑。  相似文献   

8.
针对广西大厂铜坑矿细脉带火区地表塌陷坑废气排放带来的大气污染及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采用地表硐室爆破抛掷覆盖塌陷坑与地表废气碱吸收方法进行综合治理.通过实施11次地表硐室爆破工程,覆盖总岩土方量为31.85×104 m3,同时采用喷浆胶结进一步密实措施形成细脉带事故隐患区的大面积覆盖,有效窒息火区的燃烧.不具备爆破覆盖的塌陷坑则采用氢氧化钙湿式洗涤法进行治理.通过对井口喷洒雾状石灰水,使其与冒出地面的SO2发生吸收和氧化反应,再渗入塌陷坑内吸收废气,抑制矿石的燃烧.  相似文献   

9.
2020年1月13日17时30分,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主干道南大街长城医院门前的红十字公交站台,一辆正在站内上下客的17路公交车掉入前方突然塌陷的深坑内,随后发生二次塌落和爆燃,共造成9人死亡、1人失联、16人受伤。这是继2019年广州、厦门等城市地面塌陷之后,又一次人员伤亡,引发了社会高度关注和热议。  相似文献   

10.
矿区岩溶地表塌陷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矿区岩溶地表塌陷存在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为更准确预测岩溶地质矿区地表塌陷区域分布,在分析研究某矿区岩溶地表塌陷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基础上,确定矿区地表塌陷的影响因素,构建矿区岩溶地表塌陷BP神经网络非线性动力学预测模型。采集并分析某岩溶矿区大量岩溶地表塌陷历史数据,应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采用构建的矿区岩溶地表塌陷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上述矿区岩溶地表塌陷区域分布情况进行非线性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训练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可以实现对矿区岩溶地表塌陷危险性的合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